登陆注册
15602500000024

第24章 家长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孩子接受了太多的新信息、新观念。在今天,想做好父母就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提高个人素质,就是要加强学习,包括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有许多家长认为自己教育不好孩子可能与自己的知识学历或者家庭背景有关系。这种说法不完全,父母家长的学历知识与家庭教育有关,但关联并不大。在研究中专家发现,教育孩子成功与否,与学历、财富完全不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家庭富足、知识渊博的人培养的孩子也可能是失败的,而贫寒家庭学历低的父母也可以在教育孩子上取得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不在于家长本身的学历如何,也不在于孩子的家境如何,而在于家长们是否能跟上时代的需要,是否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专家提出,学习型家庭是健康的家庭形态和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关键是父母首先带头学习,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父母应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的学习动机,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向现代科技学习,与孩子共同学习,不断提高家庭生活的文化含量,开拓与孩子沟通的渠道。可以这么说:家庭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学习过程。

家庭教育的双向指导,体现在父母和子女都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家庭中的两代人思想观念不完全一样,生活情趣有所不同,审美眼光颇难调谐,这是很正常的。我们提倡相互宽容、相互吸纳、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沟通,从而共同提高。“互补”不是谁整合谁,谁服从谁,谁消灭谁,而是共同成长,谁对就向谁学习。吸收对方有益的东西来充实自己,对双方都有好处。

父母把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把精力都扑在孩子身上,甚至丧失了自我,这对于新时代的父母不能不说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学习的父母是要被时代淘汰的,也是会被孩子看不起的。同时,进入新世纪后,孩子的心理和成长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更要求为人父母者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向孩子学习,用新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庭财富的多少和父母原本学历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家教的质量问题,财富多、学历高也不说明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占有优势。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透过这些例子,可以让我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的感悟。在北京和南京各有一对教授夫妇,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杀死了;而在乌鲁木齐却有一个贫寒的家庭同时收到三个子女被录取读博士的通知书——据说这个家庭中母亲是文盲,父亲也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这不禁让人发问:难道教授不会教育孩子,贫寒家庭的教育反而获得了成功?

一位平凡的父亲,没有学历,也没有财富,却养育出了三个博士儿女。这位父亲是一位普通的运输工人,他的名字叫陈有政。陈有政是新疆乌鲁木齐人,他和妻子由于吃过没有文化的亏,发誓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学好文化。孩子们陆续上学后,陈有政就集中精力辅导老大,然后由老大带老二,老二教老三。但他所掌握的课本知识很快就无法再辅导孩子了,他开始尝试在人格上影响孩子。他常这样给孩子鼓劲儿:“在上坡时,车不能熄火,再困难也得咬着牙往前开。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当困难被克服以后,你会感到无比快乐,这种快乐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金钱用完就没有了,但快乐发自内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乐观是一个人身上的动力。”陈有政在孩子人生的最初阶段就让他们养成乐观的品性。

陈有政对孩子专业学习上的帮助并不大,因为他没有什么学历,但他用自己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给子女们树立了一座人格的丰碑。老二陈新华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并不好,而且总觉得自己笨。父母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带她去看了一部乌龟和兔子赛跑的动画片,让她明白,成功只属于不轻言放弃的人。从此,孩子变得自信起来,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后来,三个孩子相继考上了硕士研究生。三个孩子悄悄约定,不仅读研期间不要父母一分钱,而且研究生毕业后,三人又都考上了博士。最终他们成功了!

这说明,教育孩子的知识和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想想过去父母怎么教育我们,我们就可以教育好孩子的,这是需要学习的,需要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去激发孩子,让孩子充满动力。

有许多家长老是担心孩子的成绩,每次孩子考试完都会审问一番,心情也会随着孩子的成绩忽好忽坏,这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家告诫各位家长眼光要放长远,应该拉长一点“焦距”,把孩子的成长发展当成是一生的事,而不要以一时一事的成败看孩子的未来。

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事业有成,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巨大的成就,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观念在中国几乎根深蒂固。每位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美好的期望,于是这些美好的期望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培养目标,被我们的父母安排在教子计划中。可是,当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和成功的法则加以衡量时,才发现这些教子计划并不科学,实际应用时也并不成功。

制定目标要切合实际情况,给孩子期望时,父母家长应视孩子的能力而定。太多的父母只注重了目标的美好,却忽视了目标与孩子的关系,也就是说美好的目标并不适合孩子。比如说,孩子喜欢绘画,父母偏偏要他学琴;孩子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可爸爸偏要他去实现自己未竟的理想;孩子最想考的大学是北大,可妈妈一定要他考清华……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最好不要为其过早地定下目标,因为谁也无法预测孩子将来发展的方向。与其定下一个未必适合孩子的目标,不如教给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具备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提倡家庭教育要有大眼光。大眼光就应该把“焦距”拉长一点,把孩子的成长发展当成是一生的事,不以一时一事的成败看孩子的未来。在动物世界里,幼崽出生后,筋骨一活络,就得出洞去谋生,母兽还会把自己的孩子“狠心”地赶走,让它们自谋生路,不再依赖自己。正是这种顽强的自力更生,才使它们得以自立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动物世界。孩子呱呱坠地后,要在父母的照顾下成长,但是,这种照顾应随着孩子的长大而相应减少,直至让其完全独立自主。如果孩子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还不让他们自理生活,无异于给他们带上了手铐,扼杀了他们的发展。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这既是社会的共识,也是众多父母不得不承认的严酷现实。例如,有相当一些父母受片面人才观影响,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成才、成人,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有的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盲目攀比,重智育、轻德育,把追求高分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有的父母对素质教育认识偏颇,逼迫孩子非要通过钢琴的几级考试,非要学会几种乐器;有的父母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而没有将其当做一个独立的人……。理性地分析一下这种种现象,家庭教育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专家列出了十种误区。希望这十种误区能够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1.身体关心多,心理指导少。

有些父母过分关注孩子身体方面的发展,为孩子拼命增加营养,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导致了孩子大量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

2.关心智力因素多,培养非智力因素少。

很多父母关心孩子的焦点是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对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在孩子智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情感淡漠、意志薄弱、品德不良、性格孤僻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危机。

3.物质满足多,精神给予少。

父母过多地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要,而不注意满足孩子精神成长方面的需要,如限制孩子交朋友等。

4.脑力劳动多,体力劳动少。

有些父母把读书当成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径,尽一切可能为他们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而不让孩子分担任何家务,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把脑力劳动凌驾于体力劳动之上,使孩子变得高分低能,眼高手低。

5.知识传授多,智力开发少。

很多父母把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发展等同起来,错误地认为多教孩子几个字、背几首诗就等于发展了孩子的智力,因此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硬性灌输各种知识。

6.娇惯宠爱多,严格要求少。

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言听计从,甚至姑息、迁就孩子的错误,缺乏必要的约束。

7.父母分歧多,统一要求少。

家庭成员之间为孩子的教育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对孩子缺乏统一要求,使得教育的作用相互抵消。

8.为个人着想多,为社会着想少。

很多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根据自己的心理和需要任意摆布,使孩子从小就被束缚在家庭、自我这个小圈子里,向孩子灌输利己主义的思想,而很少把孩子当成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教他们在社会的大熔炉里公而忘私、舍己为人、锻炼成长。

9.期望要求多,因材施较少。

不少父母对孩子期望过多过高,而符合其智力水平、个性特点的具体措施却很少,造成教育缺乏针对性或与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相背离,事与愿违,两败俱伤。

10.硬性灌输多,启发诱导少。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不讲究方式方法,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孩子稍有反抗,轻则怒斥一番,重则棍棒相向拳脚相加,严重地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变得懦弱、自卑,或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变得难以驾驭。

对于这些误区,为人父母者,应当逐条对照一下,看看在自己的身上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快尽早地提高警惕,调整自己,以免越陷越深。

同类推荐
  • 为自己点一盏智慧心灯

    为自己点一盏智慧心灯

    本书用经典的故事案例让你洞察到人生的真谛,从生活的细节中轻松品味人生的智慧,从点滴的智慧中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快乐的生活。分为:读懂人生,醒悟人生读懂自己,做最聪明的自己两部分内容。
  • 听大愿说禅(下册)

    听大愿说禅(下册)

    这本听大愿说禅(上中下)由释大愿讲述,内容包括:四会——六祖成就之地、禅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以六祖坛经为例、与心对话禅悟人生、禅与身心灵健康、如何照见五蕴皆空、经营管理中的佛法、禅宗智慧与企业发展、禅与中国民营企业传承之道等。
  • 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通过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艺术形象、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文本所展示的内容等方面的关照,探讨其中深含的思想哲理及人生智慧,挖掘其哲学和智慧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提供一个对《西游记》除却文学艺术视界之外的、文化与生活智慧角度的考察与评析,开拓其作为经典艺术作品的当代现实意义。
  • 青少年网络心理

    青少年网络心理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吸引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愈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人们对于青少年上网的人数、在线时间、浏览内容等都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
  • 心灵鸡汤精粹版5

    心灵鸡汤精粹版5

    传说人类降生时,上帝会赐予每个人一个美丽的盒子,里面装满了五彩斑斓的梦想。
热门推荐
  • 空校服

    空校服

    偶然发现受伤的闺蜜,却就此陷入了莫名的灵异事件,为什么每次发生怪事他都在场,为什么每次都能看见那件带血的校服,传说的亡灵,带血的校服,消失的学生,是不是真的有亡灵,还是一切都是个阴谋?
  • 翡翠之剑

    翡翠之剑

    在那黑夜的尽头,在那遥远的山岗翡翠之剑焕出熠辉……
  • 中华圣贤经典——义

    中华圣贤经典——义

    中国古代圣贤是中华文明辽阔天幕中最闪亮最灿烂的星星,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智慧堪为万世师表,他们创作的一大批经典著作经久不衰,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供后人瞻仰和学习。丛书摘取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圣贤经典论著中最富影响和声名的章句,按照指导原则——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人身修养——自我追求这六个板块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典故论证了其科学性和正确性。柳季不背信、梁国志教子、师旷论学、黄裳还珠、许衡不食无主梨、董狐直笔……
  • 快穿心计:女配要逆袭

    快穿心计:女配要逆袭

    他和她,穿梭在各个世界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看着她从困境中逆袭,陪她一起完成一个个难办的任务。她为他唱绝了那一曲倾尽天下。那个晚上微风撩人,繁星点点。“如果你忘了我,那么,我不会再打扰你的生活。”“我又怎么会,忘掉我最爱的人。”
  • 今宵月儿圆

    今宵月儿圆

    刘殿学的小小说取材日常生活题材,善于提炼,通过各种生活细节,展现生活的一个侧面,幽默、智慧处处可见,单篇不长,以一种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勾勒出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 无限同人之高地人

    无限同人之高地人

    看了太多的无限同人,爽的太少了,所以只好自己写了,纯自娱。主神空间最怕的是什么?最怕死啊!所以主角是不死的,于是有了高地人,我常玩的游戏“龙之谷”中一个战士神技,不过主角不能造人不能强化血统能力,因此想过安乐日子还是要努力的,这样才有故事写嘛,当然虐主肯定不会有,基本是从头爽到尾。另外看的不爽别骂,你不看就行了,毕竟这只是我的自娱。给意见的我会考虑,再怎么我一个人也想不了太周全,那就这样了。
  • 妖纪年

    妖纪年

    他,不过是一个不好的好人遇到乞丐亦会给个两元钱安抚下自己还未泯灭的良心!他,不过是一个不坏的坏人路遇倒地的老人也就仅骂两声万恶的世道便快速离开!他,不过是一个猥琐到没有下限的普通学生,一次偶然的穿越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三足鼎立混战不堪的‘人间’二帝共治表面和平的‘妖界’一皇独言支离破碎的‘魔域’————看他如何将这陌生的世界搅的天翻地覆豪门贵女,倾城公主,绝代妖姬————抱歉,在三千弱水之中他仅独取一瓢一个小人物的史诗由此展开,看他以妖之名开创属于自己的‘纪年世纪’!!!
  • 曾国藩做人性格绝学

    曾国藩做人性格绝学

    本书总结了求强、忍耐、多变、宽心、守稳、避让、圆通、软硬、戒傲等九类曾国藩为人处世的经验。
  • 偷心100天:老公,轻点爱

    偷心100天:老公,轻点爱

    【甜宠1v1】三年前,一纸契约,她偷人,偷心,还偷走了他完美的基因。三年后的再次相遇,她莫名的被他纠缠不休,陪吃,陪喝,还要夜夜陪睡。她誓言要远离他,他却折腾的让她下不了床。面对他的不安分,她揉着酸楚的腰:“把你的手拿开…”他淡言:“你是不是需要先把腿分开…”“混蛋,你说什么?”“你夹着我的手了…”
  • 残酷总裁的新婚逃妻(结局)

    残酷总裁的新婚逃妻(结局)

    因为她是野女人生的,所以她只是一个野孩子。野孩子只能被人欺负,受人侮辱,泪水只能咽进肚子里。直到有一个机会,她可以离开那些残酷无情的家人。尽管代价是要她嫁给那个冷血无情的男人,她也甘愿!传闻,他冷血无情,曾有过六个妻子,两个被仇人杀死,两个被他自己杀死,两个成了疯子。她是他的第七任妻子,她要依靠他的地位和权势,来报复那些曾经伤害自己侮辱妈妈的恶人。付出的一切,换来的却是冷血老公的疯狂折磨,他当她的面,让她看他和她最恨的女人打情骂俏!某天,她终于承受不住逃离他。七年后,再次相见她的身边却多了一位温柔多情的男子,手里牵着一个长相粉嫩的小男孩。推荐好友的文文:《偷个王爷来打架》文/吉雪沃塘http://novel.hongxiu.com/a/258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