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06300000003

第3章 思路决定观念,观念带来财富

有了心胸才能容纳思想,有了思想才有智慧,有了智慧才有思路,改变思路才有出路。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出路。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拓展自己的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好途径,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抓住市场机遇。每一个人对工作的不同想法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工作成就和取得事业成功的概率。新的职场环境需要新的想法来适应和驾驭,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

创新思维的魔力

创新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在信息共享的年代,几乎是没有什么秘方可言的,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早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创新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生存方式,缺乏创新就面临被淘汰的危险。竞争的激烈导致生存环境的严酷,创新也被真正激发和重视起来。

简单地说,创新就是打破常规,不按套路出牌,也就是出人意料。别人没想到你想到了就是创新。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要打破常规和固定思维,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是很难创新的,因为他所有的才能都只是在常规思维的框子里发挥,发挥得再好也打不破框子对他的限定。

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克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敞口玻璃瓶,瓶底朝向光亮的一方,放进一只蜜蜂。蜜蜂在瓶口反复朝有光亮的方向飞。它左冲右突,努力了多次,都没有飞出瓶子。尽管这样,它还是不肯改变突围方向,仍旧按原来的方向去冲撞瓶壁。最后,它耗尽了气力,累死了。

接着,教授又放进一只苍蝇。苍蝇也向有光亮的方向飞,突围失败后,它又朝各种不同方向尝试,最后终于从瓶口飞走了。

很多人就像那只看似勤劳的蜜蜂,忙碌过后却很可能只是徒劳无功,至少对事业的成功是没有太大帮助的。其实,只是需要稍微改变一下方向,逃生的出口就在身后不远处。蜜蜂最后把自己累死在完全没有希望的努力上,那相对于结果来说,它的工作完全是无效的,做的都是无用之功。

所以,把做无用之功的那些时间和精力拿来做创新,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否则,不知道改变,只知道按照习惯的模式去解决,那肯定只能得到习惯的答案。但如果你能思维创新、独辟蹊径,找出问题的关键,便会豁然开朗。

法国巴黎有一位漂亮女人,大选期间有人企图利用她的美色来拉拢一位代表投票。为了选举的公正,必须尽快找到这位美人,及早制止她的行动。但由于地址不详,担任这一任务的上校经过24小时的努力,仍未掌握她的踪迹,急得坐卧不安。

这时,戈特尔上尉来访,他当即表示愿意帮忙。上尉转身上街,找到一家大花店,让老板选一些鲜花,并让其帮助送给那位女人。老板一听美女的名字,把鲜花包装好后,举笔在纸上写下这位女人的地址,上尉轻而易举地获悉了这个女人的地址。

上校用24小时未能找到的地址,上尉只用半个小时就解决了。

显然,上校用的办法是惯常的户籍查询、布控寻访等方式,故而费时费力而难见成效。上尉用的是创造性的思维,他的思路是:美女—知名—鲜花—花店,即美女受人仰慕,识之者众多,送花者如云,鲜花常光顾其门,花店老板自然熟知其地址。上尉思维的“终端目标”是美女的地址,那么,谁知道她的地址呢?显然是常光顾其门者——在公共人员中,送花人应是首选,因为美女总是与鲜花联系在一起的。

这里的关键是找到一个中介点——鲜花,这是上尉的高明之处。利用中介点拉近与目标的距离,这是破除习惯的重要路径。

创新思维指的是开拓、认识新领域的一种思维,简单地说,创新思维就是指有创见的思维,是人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更深一步地找出新点子,寻求新答案的思维。

创新思维是潜伏在你头脑中的金矿,它绝不是什么天才之类的独特力量和神秘天赋。创新思维运用于你的头脑,可以顺利解决大到宏伟的计划,小到日常纠纷中的难题。

人们缺乏创新思维的原因往往是对已知东西的固守。德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有句名言:“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不是未知的东西。”

创新思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否定,意味着怀疑,意味着发现和探索。只有否定已知的,才能去求证未知的;只有怀疑现存的,才能去寻求更好的;也只有去发现和探索,才能找到更新的。

创新最忌钻牛角尖,那不是执著,而是犯傻,明知道不可能,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来寻求更新的解决办法。一根肠子通到底,得到的只能是失败而不是惊喜。其实,可以试着转个方向,换个角度,你会有好的发现、大的收获。

兰德为了满足他女儿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他的理想,他向有摄影经验的人请教,询问是否有一种办法,可以在拍完照之后立刻看到照片。他得到了无数否定的答案,但他仍然锲而不舍地追求着。

最后,他经过不断地研究、试验,终于研制出了女儿希望的这种相机,兰德企业就此诞生了。如果兰德依照他人的想法,绝不会发明出立刻成像照相机,他打破了一般人的常规思维,开辟出了自己的新路子,走上了创新的成功之路。

任何一个有创造成就的人,都是战胜常规思维的高手,他们不被过去的思维所困扰,能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取得创新硕果。

要善于思考,敢于否定前人,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不能完全依靠老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应勇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也是创造的萌芽。

当你把创新培养成自己的习惯时,你就能时时体会到创新的魔力带给你的不断惊喜。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它可以让你避免挣扎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旋涡,独树一帜、另辟蹊径,从狼烟四起的竞争之中寻找另一片天地。

别让一片叶子挡住了泰山

事物总是包含两面性的,就像失败孕育成功一样。所以,看待事物不能只从一面去衡量,或者只看表面,那样就很容易错失发现成功机会的可能。成大事者在遇到难题时善于换位思考,即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和环境,以便找到新的人生机遇和突破点。

很多人不敢创新,或者说不愿意创新,是因为他们头脑中关于得、失、是、非、安全、冒险等价值判断的标准已经固定,这使他们常常不能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一种情况是有100%的机会赢80块钱,而另外一种情况是有85%的机会赢100块钱但是有15%的机会什么都不赢。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会选择最保险安稳的方式——选择80块钱而不愿冒一点险去赢那100块钱。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设定这个问题,有100%的机会输掉80块钱,另外有85%的机会输掉100块钱但是也有15%的机会什么都不输。这个时候,人们常会选择后者——赌一下,说不定什么都不输。

这个例子使我们明白,平时我们之所以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常常是因为我们从惯性思维出发,以致顾虑重重,畏首畏尾,而一旦我们把同一问题换一面来考虑,就会发现很多新的机会。

著名的化学家罗勃·梭特曼发现了带离子的糖分子对离子进入人体是很重要的。他想了很多方法以求证明,都没有成功。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不从无机化学的观点,而从有机化学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终于有了新的发现,使证明得以成功。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其死盯住不放,不如换个角度来审视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换个角度就是换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1.化难为易

聪明人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不聪明的人可以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事实上,解决复杂问题时能够化繁为简,就体现了一种新的视角。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之所以能够把称大象这么一个复杂的困难问题变得简便易行,关键是他把“称大象”变成了“称石头”。

2.化生为熟

把自己生疏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的问题,打开一个新视角,产生一种新思路。

19世纪末,法国园艺学家莫尼哀要设计一种坚固的花坛,然而,他对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一窍不通。于是他把花坛的构建转换成植物的根系来作为切入点。植物根系盘根错节,牢牢地和土壤结合在一起。他把土壤转换为水泥,把根系转换为一根一根的钢筋,并用水泥包住钢筋,从而建造出了新型的花坛,而且发明了钢筋混凝土。

3.化不能为能

把不能办的事转化为能办的事,我们就多了一种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其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新角度可以有很多的方法。比如:可以思考让产生问题的条件发生改变。也就是思考如何通过改变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决定条件,使其随之发生适应某个问题的某种变化,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启示。

例如,过去冰箱都是冷冻室在上面,冷藏室在下面。日本夏普公司进行了换位思考,发现用户对冷藏室用得较多,还是把冷藏室放在上面方便,于是设计时换了个位置。但由于冷空气往下走的特性,改变设计后冷冻室的低温不能很好地利用,比较费电。于是,夏普公司在冰箱内安上排风扇和通风管,把下面的冷空气提升到上面的冷藏室。经过条件转换思考,新型电冰箱既使用方便,又保留了原来省电的优点,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寻求解决问题的全新视角,也是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这就需要你努力从众多的新角度去思考某一事物或问题,以便获得更多的新认识,提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美国密歇根州詹姆斯敦小学的一位老师曾让每个学生都给当地企业写封信,提出尽可能荒谬的要求。小学生凯特于是写信给当地的一家快餐连锁店说,她希望能终生免费吃炸鸡,因为炸鸡是她的最爱。结果这家快餐店竟答应了凯特的要求,因为连锁店老板觉得凯特把这家店的食品当做自己的最爱是他们的荣幸。从凯特的视角看来是荒谬的要求,店老板却以新的视角认为这是对他们食品的钟爱。

换个角度,就换了一种思维,就打破了自己的习惯思维和固有思维,这样,必然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出现。

在美国西部大开发时,传闻加州一带有金矿,于是来自全美各地的人,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蜂拥至此,掀起了一股淘金热。有一个人也随大流至此,很快他发现,凭一己之力,淘到金子的概率微乎其微,不如在淘金者身上做点生意,于是他开始向淘金的人卖水。结果是,很多变卖家产去淘金的人到头来落得个两手空空,而这个人却靠从淘金者身上赚来的钱发家致富了。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解决问题时,时常会遇到瓶颈,那是由于人们只在同一角度停留造成的,如果能换一换视角,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情况就会改观,创意就会变得有弹性。记住,任何创意只要能转换视角,都会有新意产生。我们对待困难时,不能轻言放弃,在认为通过正常角度分析不通时,我们可以考虑换个思维方式来重新调整一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人的潜力是无穷的,需要我们换位思考,用合理的方法去开发利用。

把自己放在机会多一点的地方

机会是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之一,在很多时候甚至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机会并不是我们的囊中物,不会受我们的控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我们可以运用创造性思维自己创造出机会来。成功者和普通人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成功者从不说自己运气不好,缺乏机会,因为对他们来说,运气可有可无,也不用等机会自己送上门来,他们自己会利用创造性思维创造自己想要的机会。或者说,成功者善于把握创造机会的条件,那就是知道把自己放在机会多一点的地方。相反,普通人总是很容易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没有运气,缺少机会,因而终其一生默默无闻。

很多时候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抓住机会,或者是自己远离机会,所以才会说自己没有机会。成功者都深知机会是要靠自己来创造的,不能等机会来找自己。这里说的创造机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放在机会多一些的地方,这样和机会碰面的概率就会高很多,当然还要善于抓住机会。

路易斯·休特对创造机会的诠释为:替自己的才华安装聚光灯。

他认为人应该在大家看得到的地方工作,并尽力让自己的才华在众人之中突显出来。

休特指出,现在这个时代,能人辈出,但许多人空有才华而无人赏识,就这样子浮浮沉沉地过一生,令人为之惋惜!

休特则不同,他绝不甘心被人忽视。于是,一开始他便将自己安排在容易创造机会的地方。

为能达成自己的人生计划,休特首先在学校里主修法律,一方面他认为以此为业既安全又可靠,另一方面他认为作为一名律师可以有许多机会在众人面前崭露自己的才华。

因此,就在这种思维和观念的支持之下,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休特的学业并没有白费,毕业之后,他便马上进入塔拉哈希市一家法律事务所工作。

关于实务方面,他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作为自己的行动方针。不多久,他便得到青年商会、军人组织等团体的认同。如此热烈参与社会活动的结果,使他获得了第一次发展机会。

休特在事务所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即被塔拉哈希市的人们公认为最有才华的年轻有为的法学家,因此他在24岁就被任命为该市的法院推事。在佛罗里达州,他是最年轻的法律推事纪录保持人。

这项职位,使他在当地的声望愈来愈高,州政府对他也颇为器重。

三年后,休特的第二次发展机会也翩然降临。

此时的休特又成为全州人所瞩目的对象,但他并不以此满足,他知道自己仍然有发展的机会,并深信在周围的人群当中会有人带领他走向成功的另一座高峰。

果然不出其所料,在注意他的人群里,美国最成功的路易斯·沃弗逊也在其中。

两个人志同道合,经介绍认识之后,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三个月后,休特非常自信地告诉沃弗逊说:你恐怕不知道有一天,我将成为你们那伙人中的一分子。

沃弗逊更想象不到的是那一天竟然这么快就来临了。

三年后,在休特30岁那年,他被沃弗逊任命为总公司的总经理助理。

这个穷人求之不得的天大机会,就是休特六年来不断崭露自己才华的结果。在沃弗逊的世界里,休特的事业快速成长。

一年以后,休特成为该公司的副总经理;未隔多久,他又成功经营着世界排名数一数二的庞大企业。

路易斯·休特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天才或超人,而只认为自己不过是将与生俱来的能力发挥十二分,并且努力勤勉地工作,使自己置身于更好的境遇中。这一切首先是他改变人们固有的等机会的习惯思维,而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地创造自己想要的成功机会的结果。更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是:随着人们观念和思维的变化,“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维已经有些和时代脱节,在广告满天飞的年代,把金子放在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能更快地体现它的价值。

成功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和人交往,会选择那些能给自己带来机会的人,他们的很多成功机会都是这样获得的。

萧伯纳曾说过:人们总是把自然的处境归咎于机会不好,太过相信机会。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自己创造机会。

无论是过去或现在,那种等来的机会是不多的,绝大多数的机会是争取来的,是创造出来的。

你的一生也在创造中诞生,抛开顾虑,把自己放在最容易创造机会的地方,充分发挥你的创造性思维,去创造辉煌吧!

反其道而思之

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人们的习惯思维。但这种习惯思维往往造成很多钻牛角尖者,甚至还自诩为执著。殊不知,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撞南墙。

“创新”最忌讳的就是这样的思维习惯,创新需要的就是要打破习惯的思维,所以,绕开习惯思维来思考问题才能得到创新。

逆向思维就是一个创新的好办法,就是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问题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的魅力。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子裙烧了一个洞,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没想到,“凤尾裙”第二天就被卖了出去,并且几天里还不断有人来店里找这种裙子,该时装店也因此出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对于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人们已经很不陌生,然而一旦遇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人们还是习惯用常规思维,很多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也就被看成无法做到、难以解决的了。

在创造发明的路上,逆向思维更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传统的破冰船,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来压碎冰块的,因此它的头部都采用高硬度材料制成,而且设计得十分笨重,转向非常不便,所以这种破冰船非常害怕侧向漂来的流冰。苏联的科学家运用逆向思维,变向下压冰为向上推冰,即让破冰船潜入水下,依靠浮力从冰下向上破冰。新的破冰船设计得非常灵巧,不仅节约了许多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很大的动力,自身的安全性也大为提高。遇到较坚厚的冰层,破冰船就像海豚那样上下起伏前进,破冰效果非常好。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却又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因此他们十分崇尚节俭。当复印机大量吞噬纸张的时候,他们一张白纸正反两面都利用起来,一张顶两张,节约了一半。日本理光公司的科学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通过逆向思维,发明了一种“反复印机”,已经复印过的纸张通过它以后,上面的图文消失了,重新还原成一张白纸。这样一来,一张白纸可以重复使用许多次,不仅创造了财富,节约了资源,而且使人们树立起新的价值观——节俭固然重要,创新更为可贵。

多作逆向思维能使思维更加灵活,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

司马光砸缸救人是大家熟悉的故事。在缸大、水深、人小,救人困难的情况下,他急中生智,不直接拉人出水,拿起石头砸破水缸,让水流出,使落水的孩子得救。

逆向思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普遍性

逆向性思维在各种领域、各种活动中都有适用性,由于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适用的,而对立统一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逆向思维也有无限多种形式。如性质上对立两极的转换:软与硬、高与低等;结构、位置上的互换、颠倒:上与下、左与右等;过程上的逆转:气态变液态或液态变气态、电转为磁或磁转为电等。不论哪种方式,只要从一个方面想到与之对立的另一方面,都是逆向思维。

2.批判性

逆向是与正常比较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规的、常识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想法与做法。逆向思维则恰恰相反,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是对常规的挑战。它能够克服思维定式,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

3.新颖性

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却视而不见。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能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逆向思维最可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威力。

1901年,伦敦举行了一次“吹尘器”表演,它以强有力的气流将灰尘吹起,然后收入容器中。而一位设计师却反过来想,将吹尘改为吸尘,岂不更好?根据这个设想,吸尘器诞生了。

在工作中也需要发挥逆向思维的威力,多一个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每一种文化、行业和机构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新的观念、好的主意常常来自拦腰截断那些习惯而成的思维疆界,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正如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所说:“任何人都会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是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敢为天下先

许多人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只是唉声叹气、徒唤奈何,却不知道赶紧起来去抓住机会。这样的人缺少的不是机会,他们缺少的只是行动,缺少那种能够利用行动来捕捉机会的勇气。

许多时候遇见事情,可能对其并不是很了解,看不透事情的本质,有的人就开始犹豫,是做还是不做,机会就在这犹豫中悄悄溜走了;有的人会花时间去等,想等事态明朗了,看清方向了再去做,结果一再地观望等待,期望看清,结果反被聪明误。事实上只有“做了”才能发现其中真切的情形,才能发现更多的机会。“眼前的机会”常常只是切入点和表象,“其中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才是有价值的东西。这就需要去做。看到的无非是残碎的表象,其中的体悟更是旁观者所不能感受到的。

敢于把握机会的关键在于有这样的魄力:敢做别人不敢做、自己想办法做到的事情,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这样的能力在需要你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经验的同时,还需要你有足够的勇气。有这种精神才有创新,因为冒险与收获常常是结伴而行的,我们需要魄力,把握不可能中的可能。成功者未必比你“会做”而是比你“敢做”。

有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要敢于做别人都不敢做的事,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凡是来到弗利基亚城的朱庇特神庙的外地人,都会被引导去看戈尔迪王的牛车。人们都交口称赞戈尔迪王把牛轭系在车辕上的技巧。

“只有很了不起的人才能打出这样的结。”其中有人这样说。

“你说得很对,但是能解开这结的人更加了不起。”庙里的神使说。

“为什么呢?”

“虽然戈尔迪不过是弗利基亚这样一个小国的国王,但是能解开这个结的人,将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国家。”神使回答。

此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戈尔迪打的结子。各个国家的王子和政客都想打开这个结,可总是连绳头都找不到,他们根本就不知从何着手。

戈尔迪王死了几百年之后,人们只记得他是打那个奇妙结子的人,只记得他的车还停在朱庇特的神庙里,牛轭还是系在车辕的一头。

有一位年轻国王亚历山大,从遥远的马其顿来到弗利基亚。他征服了整个希腊,他曾率领不多的精兵渡海到过亚洲,并且打败了波斯国王。

“那个奇妙的戈尔迪结在什么地方?”他问。

于是人们领他来到朱庇特神庙,那牛车、牛轭和车辕都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原样。亚历山大看了一眼那个结,立即拔出随身佩带的剑,随手一挥,绳应声落地。

神使结结巴巴地说:“是让人们解开,没有人是用剑的!”

年轻的国王不屑地说:“只有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才配拥有全世界!”

一语中的!年轻的国王道出了人世的真理。我们举目四顾,拥有这个世界的人,哪一个不是敢于打破常规的人?

一个人不管有多么高深的学问、多么聪明的脑子,如果没有做事明快果敢的品性,也很难抓住要点而取得成功。

19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的铁路还处于铁的时代,无论桥梁还是路轨全是用铁做的,铁路及桥梁事故时有发生。卡内基在铁路部门任职,早就觉察到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一天,卡内基在报上看到了一则消息:欧洲的贝色麦发明了一种炼钢法,使钢的制作有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他马上意识到这将意味着铁时代的终结,钢时代的到来,谁能捷足先登必将前程无量。考虑到自己的财力有限,他马上与弟弟商量,要把他们的全部资本抽出来投资办钢厂,而且还要借一笔款子。

卡内基的弟弟没有多大气魄,他以为哥哥精神出了问题,说:“这样做太冒险了,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吧。”卡内基说:“我看准了,钢取代铁势在必行,先下手为强,肯定可以发大财,它值得我们下一笔大赌注。”

弟弟自幼就是一切听哥哥的,尽管有些不放心,还是按照哥哥的意思去做了。首先是买厂址,卡内基看中了独立战争时期布拉多克战场一带的一片土地。那块地的地主听说卡内基要在他的土地上办厂,竟将价格一夜之间从每英亩500美元提高到2000美元。卡内基的弟弟犹豫起来,忙电报请示哥哥。卡内基接电报时正在吃饭,他马上放下饭碗去电报局发了一个加急电报,告诉弟弟快买下来,不然明天又要涨至4000美元了。

卡内基钢厂兴办起来以后,一直一帆风顺。钢厂的最初资本只有100万美元,但不久每年利润就达到200万美元,后又增至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红火得令人嫉妒。到1890年,年利润已达上亿美元。

卡内基看准时机,倾其所有资产发展钢铁业,不愧为具有雄才大略的企业家。

在现实中,许多人习惯了往昔的生活方式,没有认识到创新的可贵,正因为这样,也失去了出类拔萃的机会。有人说,创新者头上有一片自己的蓝天,这话没错,因此,让我们摆脱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思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

不识字也要看招牌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有的联系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有些却是需要分析探索才能找到的。这就需要利用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去发现。机会也是这样,人们常说机遇就在我们的身边,是的,机会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总会悄然降临到你的身边,以致你有时可能并未觉察到她的降临。因此,你若稍不留心她就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地扼腕叹息,她却从此杳无音信,一去不复返。

因此,有些人认为,一些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并不是因为没有机遇,也不是幸运之神不眷顾他们,而是因为他们太大意了,他们的大意使他们的眼睛混浊而呆板,因而机遇一次次地从眼前溜走而他们自己却浑然不觉。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要想取得成功,要想捕捉到成功的机遇就必须擦亮双眼。这样,才能够在机遇到来的时候伸出双手,从而捕捉到成功。

而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并不是幸运之神偏爱他们,幸运之神对谁都一视同仁,不会偏爱任何一个人。成功的人之所以每每能抓住成功的机遇,完全是由于他们在生活中处处都很留心,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能迅速作出反应,从而把机遇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

日本索尼公司名誉董事长井琛大就是一个善于留心的人,有一次,他到理发店去理发,一边理发一边看电视,但由于他躺在理发椅上,所以看到的电视图像只能是反的。就在这时,他突然灵机一动。心想:“如果能制造出反画面的电视机,那么即使躺着也能从镜子里看到正常画面的电视节目。”有了这些想法,他回到索尼公司之后就组织力量研制和生产了反画面的电视机,并把自己研制出来的电视机投放到市场上去销售。果然这种电视机受到了理发店、医院等许多特殊用户的普遍欢迎,因而取得了成功。

这则事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处处留心,那么就有很多机会在向你招手。

众所周知,意大利人对足球非常狂热,但这种狂热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餐饮业。因为每遇足球比赛,特别是像世界杯这样的足球大赛到来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球迷都闭门不出,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足球赛。因而,每到足球大赛到来的时候,众多的餐饮业主都为生意的萧条而一筹莫展,然而有一位餐饮业主开设的餐馆的生意却异常火暴。那么,这位老板有什么绝招呢?他的招数其实很简单:他不过是在自己餐馆的角角落落,包括走廊、卫生间都安装上了电视机,以保证每位前来光顾的客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看到精彩的球赛。

说穿了,这位老板的成功,完全得益于他是一位生活当中的细心人。

由于他的细心,他发现意大利人在球赛季节不愿意到餐馆来的原因并不是变得吝啬而不愿意花钱了,真正的原因是意大利人深深地爱着足球,如果让他们在美食和足球之间作出选择,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足球。因此要使顾客回到餐馆就得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以后他发明了用提供电视招揽顾客的方式,这一方法果然非常有效,使他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收入。

这个事例再次说明,只要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幸运之神就一定会冲过来和你拥抱。

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凡事多加留意,必有所收获。即使那些看似不相干的小事,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祸福的信息往往隐藏在小事之中,善于观察,就能洞悉福祸之机,从而趋利避害。

古时候,赵简子派战车来到卫国附近,准备偷袭卫国。为了麻痹对方,他先让人送给卫君一块玉璧。卫国大臣叔文子说:“看见别人不防备就制造事端,这是用微小代价获取大利的方法。赵国是大国,我们没有给他们送礼,他们却先送礼物来,一定有原因。”于是,他命人砍伐树木,构筑堡垒,积蓄粮草,作出应战的姿态,然后打发使者回去。

赵简子叹道:“我采取这次军事行动,是想出其不意。既然他们已经知道了,就算了吧!”

假如卫国没有叔文子这样的能人,卫国就危险了。送玉璧和采取军事行动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关系,叔文子为什么能从中找到联系呢?这完全得益于他事事留意的习惯。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洞透事物之间的因果规律。生活中的成功者,也往往是这样的人。

1995年,英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英镑面临贬值的压力。这时,专门从事证券与货币投机的西方投资基金管理人就像鲨鱼闻到血腥一样,立即蜂拥而至,一面大量抛出英镑,一面大量购买升值潜力很大的德国马克。如此一来,英镑贬值的压力更大了。为了吓阻投机者,英国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投机者表明了决战到底的决心,并扬言说,将动用全国力量,给那些不怀好意者当头痛击。

但是,投机者们发现,英国政府的发言人在讲话时不停地晃动腿部,这表明他内心很不安;他在讲话时,平均每分钟眨眼47次,这表明他说话言不由衷。仅此细节,英国政府色厉内荏的底细已暴露无遗。讲话刚结束,英镑就遭到更猛烈的冲击,并迅速崩溃,一个月贬值15%,不得不退出欧洲货币组织。

这些投机者,从别人眨眼睛的次数就能看出其内心的真实想法,真是神乎其技。但这种技巧,不是轻易得来,更不是生而知之,平时要经过多少次留意观察和理智思考,才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啊!

“不识字也要看招牌”,留意一下,也许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比如:那块“招牌”是否气派?是否漂亮?是否有品位?这已经足够让我们形成某个印象了。在多数时候,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只需要得到某个印象就够了。种种印象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产生化学反应,迸发奇妙的灵感。机会也在灵感中闪现。谁也不知道灵感是怎么产生的,但科学家普遍承认,这正是人脑优于电脑的地方。

我们绝不能低估事事留意的重要性,也许在一个瞬间的灵感里面,就蕴藏着我们命运的转机呢!

借别人的脑袋发自己的财

如今是一个讲求合作的时代,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凡事不可能都凭一己之力获得成功,总是需要别人的协助。成功的人懂得利用别人的聪明才智成就自己的事业。

我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即使才能平庸的人,只要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也一样可以使事情做得更周到。换句话说,只有60分能力的人,会因为借用了别人的智慧而做出80分以上的成绩。

我们应该明白,不嫉妒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能够加以利用,协调别人为自己做事,与合作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信誉,是成大事的基本法则。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培养某种自己欠缺的才能,不妨主动去找具备这种特长的人,请他参与相关团体。三国时的刘备,文才不如诸葛亮,武功不如关羽、张飞、赵云,但他有一种别人不及的优点,那就是一种巨大的协调能力,他能够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为他所用。多一样才华,等于锦上添花,而且通过这种渠道结识的人,也将成为自己的伙伴、同业、同事、专业顾问,甚至变成朋友。能集合众人的才智,你的事业才有不断发展、迈向成功的可能。

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才能,并能将这些才能为我所用的人,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力量。聪明的人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智慧的营养补充自己。从别人那里借用智慧,比从别人那里获得金钱更为划算。

用心去倾听每个人对你的计划的看法,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表现。他们的意见,你不见得个个都赞同,但有些看法和心得,一定是你不曾想过、考虑过的。广纳意见,将有助于你的成功。

很多成功的人都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像有些公司就专门聘用高级顾问,作重大决策之前必先开会讨论。遇到特殊事件,必找专家研究,这就是在借用别人的智慧。因此也可以说,他们因为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而得以成功或提早成功!

《宋史》里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水工治河的事。

黄河经常决口,造成水灾,历朝历代都将治理黄河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在同黄河水患的搏斗中,锻炼出一批有丰富经验的水工,高超便是北宋庆历年间的一个水工。

有一年,黄河再次决口,因水势很猛,很长时间也没堵住。宋仁宗命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锡亲自去监督修河工程。以往堵决口时,在快要合龙时,要在决口放下合龙用的埽,以使河水断流。堵决口的关键就在这最后一下,所以也叫它“合龙门”。

埽是一种堵决口的器材,它用秸秆、土石卷成大圆捆,直径有三四米,长有100余米,两头有牵绳拉着,放到水中,以堵塞决口。

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的决口有一里多宽,人们从两头筑堤,可快要合龙时,放下去的长100多米的埽都被急流冲走。这时高超谈了他的看法。高超认为埽身太长,岸上的人没有足够的力量使它沉到河底,水流又急,缆绳崩断,埽便被冲跑了。应将100米的埽分成三节,每节30多米,中间用绳索连接,先放第一节,等它沉到河底,再压下第二节、第三节。但别的河工认为这样不行,30多米的埽太小,不足以堵塞决口,白白地浪费了许多工料。

高超解释说:“第一节埽下去,确实不能将决口堆住,但水势却能减小一半,这时再放第二节埽就不用那么费力了,水势基本上可以控制了。再放下第三节埽,那就像在平地上施工一样容易了,人力也可以展开,同时,在放第三节埽时,前面放下去的两节埽已经被泥沙淤住了,还能省许多人工。”

一开始,郭申锡不听高超的建议,还是按老办法,结果埽不断被冲跑,决口也越来越大。宋仁宗认为郭申锡办事不力,就将他撤了。大名府留守贾昌朝认为高超说得有道理,便派人四处打捞漂散的埽料,采用高超的方法,最终将决口堵住了。

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不仅可以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还可以避免主观、武断。主观、武断会使失败的概率增大,也往往成为一些自视为强者最后的悲哀!

春秋时的智伯,就是一个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他自以为天下第一,把别人都看成傻瓜。有一次,他从卫国回来,他的盟友韩、魏两国的君臣在蓝台宴请他。席间,智伯随意嘲笑戏弄别人。

智果听说这件事,就规劝智伯说:“国君不防备灾难,灾难一定要到来。”

智伯哈哈一笑,不以为然地说:“灾难由我兴起。我不兴起灾难,谁敢兴起灾难?”

智果说:“我不赞成您这种说法。《尚书·夏书》说:‘每个人都有些不知不觉的过失,怨恨难道要等到它显示出来才予以重视?应该在它还没有形成时就加以防范。《尚书·周书》又说:’怨恨不在乎大,也不在乎小。‘君子能够随时注意小事,所以没有大的灾难。现在您在一次宴会上就羞辱多人,又不及早防备,还说别人’不敢兴起灾难,不是太掉以轻心了吗?唉,不可没有敬畏之心啊!蚂蚁、蜜蜂都能伤害人,何况是国君、大臣呢?”

智伯根本不把智果的告诫放在心上,照样我行我素。

两年后,智伯率领韩、魏两国的军队合围赵国的晋阳城,决晋水灌城。当晋阳城就要淹没时,大臣疵对智伯说:“韩、魏两国一定会背叛。”

智伯不以为然地问:“你怎么知道?”

疵答道:“战胜赵国后,三家可以平分赵国的土地。现在晋阳城只差三板就要淹没了,石臼、灶膛里都长出了青蛙,人吃死马,马吃死人,全城投降只是时间问题。但是,韩、魏的国君脸上没有喜气却有忧色,这不是想背叛又是什么呢?”

智伯不相信韩、魏两国敢背叛自己。第二天,智伯对韩、魏的国君说:“疵说你们要背叛我。”

韩、魏的国君说:“我们约定战胜赵国后就三分它的土地,现在晋阳城将要攻下来了,我们两家虽然愚笨,也不会放弃现成的好处,违背盟约去做不可能成功的事情,这是可想而知的。这一定是疵替赵国说话,让你怀疑我二人,好解除我们对赵国的联合进攻。现在你听信谗臣的话,伤害我二人的交情,我们真替你感到可惜!”

智伯认为言之有理,他怒气冲冲地走出来,想杀疵。疵早已料到这种结果,逃之夭夭了。

几天后,韩、魏两国果然背叛,跟赵国联合起来打败智伯。智伯身亡。

术业有专攻,人不可能样样精通。要想成事,就必须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并把别人的智慧转化成自己的智慧,也就是说,自己在“借用”别人智慧的过程中,顺着别人智慧的启发就可以得到成长,这正是一种学习!俗话说得好:“一人没有二人之智。”即使自己的智力够用,听听别人的意见也没有坏处。择其善者而从之,不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吗?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是海尔的口号。在海尔的全面质量管理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三全”的原则,即全面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全员参与的管理。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海尔”采取了日清管理法,就是全面地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今天完成的事情必须比昨天有质的提高,明天的目标必须比今天更高才行。

其实,“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不仅对于企业管理很重要,对于个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坚持这个原则,可以保证我们做事是有序且保质保量地完成。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个可以毁掉我们的组织、家庭、人际关系、财富……乃至性命的杀手,这个杀手的名字叫做“拖拉”。简单地说,就是做事拖拖拉拉,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拖延到截止日期,只求时间来得及就成,许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和拖拉交锋的经历。在提交报告的时候,许多人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动笔写重要的部分,这样一来不仅影响工作质量,还会造成其他部门工作迟延。似乎对所有的事都是磨蹭到最后一刻才动手,结果为了赶着把事情做完,不可避免地犯一些错误,也会耽误其他人的时间……

如果你有这样的习惯和想法,那就赶紧改掉吧!

我们应该抱着“必须把握今日,一点也不可懒惰”的想法努力去做才行。歌德说:把握住现在的瞬间,把你想要完成的事或理想,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会赋有天才、能力和魅力。因此,只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过程当中,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成熟。一旦你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就要立即开始,不要拖延。只要你及早动手并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提醒自己去坚持,那就拿支笔来,在以下各条中对你最有用的建议下面画条线,或者把这些建议写到另一张纸上,再将它放在你触目可及的地方,如此可有助你完成改革行动。

(1)列出你立即可做的事。从最简单、用很少的时间就可完成的事开始。

(2)“持续五分钟的热度”。要求自己针对已经拖延的事项不间断地做五分钟:把闹钟设定每五分钟响一次;然后,着手利用这五分钟;时间到时,停下来休息一下。休息时,可以做个深呼吸,喝口咖啡。之后,欣赏一下自己这五分钟的成绩。接下来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不再需要闹钟为止。

(3)运用切香肠的技巧。所谓切香肠的技巧,就是不一次吃完整条香肠,最好是把它切成小片,小口小口地慢慢品尝。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适用于工作:先把复杂的工作分成几个小部分,分别详列在纸上,然后把每一部分再细分为几个步骤,使得每一个步骤都可在一个工作日之内完成。每次开始一个新的步骤时,不完成绝不离开工作区域。如果一定要中断的话,最好是在工作告一个段落时,使得工作前后容易衔接。不论你是完成一个步骤,还是暂时中断工作,记住要为已完成的工作给自己一些奖励。

(4)把工作的情况告诉别人。让关心这份工作的人知道你的进度和预定完成的期限。注意“预定”这个词汇,要避免用类似“打算”、“希望”和“应该”等字眼来说明进度。这些字眼表示,就算你失败了,也不要别人为你沮丧。告诉别人的同时,除了会让你更能感受到期限的压力外,还能让你有听听别人看法的机会。

(5)在行事历上记下所有的工作日期。把开始日期、预定完成日期还有其间各阶段的完成期限记下来。不要忘了切香肠的原则:分成小步骤来完成。一方面能减轻压力,另一方面还能保留推动你前进的动力。

(6)保持清醒。你以为闲着没事会很轻松吗?其实,这是相当累人的一种折磨。不论每天多么努力地决定重新开始,也不管用多少方法来逃避责任,该做的事,还是得做,压力不会无故消失。事实上,随着完成期限的迫近,压力反而与日俱增。所以,千万不要拖拉,把今天的事留给明天去做,那样只会让你有更大的压力。

让日清成为习惯。刚开始日清的人,会觉得很累,很麻烦,但是渐渐地工作效果出来了,尝到了日清的甜头,由最初的被动变成了主动。一段时间之后,对很多人来讲,日清就像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一样,成为一种习惯。每天不日清,睡觉都不踏实。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拥有“瓦伦达心态”

“忘我”是一种工作态度,但在现代社会,这已经成了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众多的诱惑和应酬让人们很难把所有的精力完全投入到工作中,更别说达到“忘我”的境界。然而,渴望成功的职场中人都会把“忘我”作为对自己的要求之一。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瓦伦达心态”,即专注于工作而不在乎产生的负面影响,这种心态对于欲成大事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你在工作时,也要善于进入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她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瓦伦达以前那种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说明在工作的时候,如果给自己一个毫无意义的思想包袱,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使结果走向反面。

我们会看到那些从事专门研究的人,他们为了一个数据可以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也可以整天不出家门,所以,他们才会在自己的领域屡有建树,一个成果接着一个成果。作为职场中人,面对激烈的竞争,也正需要这样的“瓦伦达心态”。职场也犹如一根钢丝,想成功的人何止千万,大家都在一条钢丝上挤,如果有人被其他的东西分散了精力,那就有掉下去的可能。一旦掉下去,再想上来就要被排在最后了,那他之前的很多努力就很可能白费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迅速进入“瓦伦达心态”呢?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行动起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尽管可能还有不确定的因素,也必须行动起来。一旦行动起来,就不要总是去想后果。因为,只要方法是正确的,方向是正确的,那结果就不会差得太多。否则,总是考虑后果,就必然影响你的投入程度,导致顾此失彼、犹豫不决。所以,让自己迅速进入“瓦伦达心态”,背水一战,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解除自己的顾虑后,还要对周围的舆论保持较高的免疫力。因为我们的社会环境注定你的行为会遭受周围人的议论,甚至是指责。因为这个世界上爱唱反调的人真是太多了,他们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列举出千条理由,说你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你一定要坚定立场,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先投入战斗,然后再见分晓。”让自己迅速行动起来,迅速进入并保持“瓦伦达心态”是挣脱舆论枷锁的最好办法。

19世纪英国有位叫约翰的船舶大王,早年曾以收捡别人丢弃的生菜为业。他每天将别人丢掉的菜叶洗干净,加盐做成酱菜卖给贫苦的劳工,当时许多亲戚和朋友都看不起他,认为他无异于丧失了尊严和追求的乞丐,认为他将在碌碌无为和浑浑噩噩中度过余生,并极有可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因为很少有女孩子会愿意嫁给一个乞丐般的男子。然而,约翰并没有被他人的评价所影响,别人越轻视他,他干得越起劲。后来,他不断改进酱菜的味道,成了生意规模很大的酱菜批发商,并在积累了一定资本后向船业发展,最后逐渐成为船舶大王。

行动中的“瓦伦达心态”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使人更易通往成功呢?这是因为行动中的“瓦伦达心态”使人心中眼中只有目标,这样就使人不会左顾右盼,而以直线的方式直奔目标。

在工作中,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思前想后的人,那么请你将思考转移到行动之前,多对工作进行全盘的考虑和综合的权衡,当这个过程完成,你已决定去做这件事的时候,那么,请务必理清思想上的杂念,尽快进入“瓦伦达心态”,全身心地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但丁在其伟大诗篇《神曲》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句千古名言。

诗中,但丁在其导师、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了惨烈的九层地狱后来到炼狱,一个魂灵呼喊但丁,但丁便转过身去观望。这时导师维吉尔告诉他:“为什么你的精神分散?为什么你的脚步放慢?人家的窃窃私语与你何干?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要像一座卓立的塔,绝不因暴风雨而倾斜。”无论是走在地狱、炼狱还是天堂,“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这就是“瓦伦达心态”。向着目标,心无旁骛地前进。这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

“一心一意”比“三头六臂”更有效

忙的时候,我们恨不得自己是三头六臂,恨不得几件事同时做,以为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可以多处理一些工作。但往往越是这样想、这样做,越背离自己的初衷。

要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做哪一个都不能专心,战线拉得太长,反而一件事也做不好,结果两手空空。所以一心几用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还会常常添麻烦。相反,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能突破人生困境。所以,善于做事的人是不会把精力同时集中于几件事上的,他们会专心做好一件事。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因为从事额外的工作而分散了自己的精力。

所以,改变一次同时做几件事的想法,养成一次只专心做好一件事的习惯,你就会发现,只要完成一件事就意味着这件事已经成功了,就可以完全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下一件事情上,然后全力以赴、专心地完成。

做事有明确的目标,不仅会帮助你培养出能够迅速作出决定的习惯,还会帮助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直到完成了这件事情为止。最成功的商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有人在对100多位在其本行业获得杰出成就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和明确果断的优点。

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一个特定欲望上的行为,并要一直集中到找到实现这项欲望的方法,而且付诸实际行动为止。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改变自己的人的“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毫无用处。为什么只有很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呢?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特别的欲望。对于任何东西,当渴望得到,而且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热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

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位著名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杰出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10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就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未来而不是现在,幻想你自己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设你拥有相当不错的收入,假想你利用演说的金钱报酬购买了自己的房子,幻想你在银行里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准备将来退休养老之用,想象你自己是位极有影响的人物,假想你自己正从事一项永远不用害怕失去地位的工作……唯有专注于这些想象,才有可能付出努力,美梦成真。

在具体的做事过程中,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精疲力竭。不要让你的注意力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专心于你已经决定去做的那个重要项目,放弃其他,你会慢慢地把每一件事都完成得相当出色,而不是同以往那样什么事都做得非常一般,没有亮点。

专心的力量是神奇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养成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的好习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精疲力竭,你取得成功的机会也将大大增加。

工作当中无小事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重要但又不为人们注意的小事情、小细节,只有认识并注意这些小事情和小细节,才能在职场上找到自己成功的位置。在企业工作,员工们大部分干的都是“小事”,因此,必须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如果不注重细节,是很难将工作做到最好的,还很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影响企业的大局。

电影电视里的武打设计,总要设计一些奇招、怪招、绝招,观赏性强了,使观众赏心悦目;但大多不符合实际生活,而且还误导了青少年,使他们总认为生活中也是这样——一招通吃。但当这些观众再去看散打比赛的时候,方才明白打架并不是那么好看的,再厉害的冠军选手也始终没用上所谓的“绝招”。

武术本没有绝招,生活和工作中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策划市场、管理企业,也都不会有什么绝招。大量的工作,都是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并不见什么成就,一旦做不好、做坏了,就使其他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受连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给弄垮了。可惜,明白这些的人并不多。

强调细节,正是因为细节看来微不足道,但却举足轻重,关系成败。成功与失败,常常就差在那么一点点的细节处理上。成功是否前来叩门有时也是因为在细节处理上的分毫差距。日本丰田汽车能够创下世界销量第一的辉煌,原因就是它比其他同类汽车的密封系数高1%,省油1%,噪声小1%。正是因为这1%,拉开了它和同类汽车行业的距离。“差不多”的小事有时却会导致“差很多”的结果。

小事很小,以至于人们经常忽略它,它虽小有时候却对成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东汉时期,有个叫陈蕃的人,小的时候很有志向,独居一屋苦读。一天,他父亲一位叫薛勤的朋友到他家做客,看到小陈蕃的屋子里凌乱不堪,就问他:“你怎么不把屋子打扫得干净一些呢?”陈蕃说:“大丈夫立身处世,当扫天下,何必扫一个屋子呢?”薛勤笑了笑,对他说:“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呢?”陈蕃猛然醒悟,一生引为戒语,终有所成。

许多人看不起工作中的小事,认为那些小事都不是自己做的,或者根本就不屑于做那些小事,只等着干成一两件大事就可以让自己平步青云。可是,如果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有谁会相信他能做好大事呢?老板又怎么会放心地把大事交给他呢?所以,做好小事是做成大事的前提和基础。

工作中没有小事,忽略任何一点小事都可能带来大的损失。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当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环大西洋号”海轮已经消失,21名船员也随之不见了;海面上只有一个救生电台有节奏地发着求救信号。救援人员看着平静的大海发呆,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导致这条当时最先进的船只沉没。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面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打开瓶子一看,里面有一张纸条,21种笔迹,上面这样写着: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个小台灯底座轻,轮船摇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释放器有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了架子上。

二水戴维斯:离岗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用铁丝将门绑牢。

二管轮安特尔: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火栓锈蚀,心想还有几天船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

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控头连续报警。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消防探头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机匠瓦尔特:我就是瓦尔特。

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再给你们拿新的消防探头。

服务生斯科尼:3月23日13点,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

大副克姆普:3月23日13点30分,带苏勒和罗伯特进行安全巡视,没有进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说了句“你们的房间自己进去看看”。

一水苏勒:我笑了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克姆普后面。

一水罗伯特: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苏勒后面。

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出现过的现象,没多想就直接将闸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

大厨史若:我接到马辛电话时,开玩笑说:“我们这里能有什么问题?你还不来帮我们做饭?”然后问乌苏拉:“我们这里都安全吗?”

二厨乌苏拉:我也感觉空气不好,但觉得我们这里很安全,就继续做饭。

机匠努波:我在接到马辛电话后,打开了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14点30分,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

医生莫里斯:我没有巡诊。

电工荷尔因:晚上我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19点30分发现火灾时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已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烧越大,整条船上都是火、火、火……

看完这张绝笔纸条,救援人员谁也没有说话,海面上死一样地寂静,大家仿佛清晰地看到了整个事故的前因后果。

21条生命,21个本职工作中的“小事”引起的一个大悲剧。

每个人都认为是小事,可以一会儿再做,甚至可以不去做,但如果有一个人能意识到忽略这一点可能带来的巨大灾难,相信没有人会懈怠。

工作当中无小事,不要等到小事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才悔不当初。其实,做到这一点很简单,只需要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多一点责任心就可以。

更多的时候,关注小事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和职业素养,这是一个人宝贵的财富。

日本东京一家贸易公司的一位专门负责为客商订票的服务小姐,给德国一家公司的商务经理购买往来于东京、大阪之间的火车票。不久,这位经理发现了一件趣事:每次去大阪时,他的座位总是在列车右边的窗口;返回东京时又总是靠左边的窗口。经理问票务小姐其中缘故,小姐笑答:“车去大阪时,富士山在你右边,返回东京时,富士山又出现在你的左边。我想,外国人都喜欢日本富士山的景色,所以我替你买了不同位置的车票。”就这么一桩不起眼的小事使这位德国经理深受感动,促使他把与这家公司的贸易额由400万马克提高到1200万马克。

那个票务小姐连这样一件小事都想得这么周到,推而广之,她的所作所为何尝不是反映出整个公司的素质或水平呢?一个公司的管理制度再精,亦不可能细到要考虑乘车的人看到风景这一条吧!而且不管制度多么先进,总还得有人去落实。所以,高素质的员工并不是将自己定位于普通的符合要求,而是将智能与精力集中在工作上,让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从而在每个普通岗位发挥最大能量而为公司获取利润最大化。

小事不能小看,细节方显魅力。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责任心对待每一个细节,只有小事做好了,才有公司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最大价值。“以管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往往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洞察秋毫,从而感悟到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

小事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举足轻重,谁能把握住细节,谁就能成功,“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小事中见真知”。

要实干,也要表现

现在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尊崇“老黄牛”精神了。在某种意义上,“老黄牛”已经成了“傻干”的代名词。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埋头苦干”不再纯粹是一个褒义词,而这更多地意味着你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当然,实干是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但不能仅有认真,还要把埋头苦干的结果让人看到,才能凭自己的努力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就是说“要实干,还要会表现”。

“会表现”,就是给自己做广告。广告的作用不言而喻,就是将产品的优点和特点直接告诉消费者,虽然时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广告在商品的销售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宣传作用。同样的道理,作为职场中人,升职、加薪是能力的标志,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不能让上司清楚地知道你的能力,那你升职或加薪的希望就非常渺茫了。所以,也要学会自己做广告。当然不是要你夸大自己的才能,而只是要把才能放在明处,适时地展现在人前。

刚刚进入公司的新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上司的赏识对日后在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因为上司每天都有很多业务上和人事上的事情要处理,而且上下级之间没有很多接触的机会,你的才能就很少能被上司看到。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职员,这方面他做得非常好。有一次,小王正在整理一个展板的文案,正好经理进来了,偶然看了看电脑上的文档。小王抓住机会问他:“经理,您看看我写的这个行吗?我是这么想的……”就这样,小王和经理开始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使经理了解了他的想法和思路,也看到了他的潜力,为他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两个月后,他成了该部门的主管。

所以,要善于利用一切机会,上司一般很忙,如何寻找和发现机会就在于你自己了。

中国人爱把“含而不露”看做一种美德,一个人的优点、成绩和才能,只能由别人来发现。至于自己,尽管已作出许多成绩,有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华,也只能说自己“才疏学浅”。如果有谁锋芒太露,就容易招来非议。人们喜欢恭顺谦让者,因此,“毛遂自荐”的故事,听起来总不如“三顾茅庐”那样入耳。勇于表现自己才华的人,也总不如“谦谦君子”那样受到欢迎。

其实,在很多时候,才能不主动表现就有可能被埋没。只有表现,才会为他人所知,知道的人多了,机遇也就会多起来。有时,甚至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你的表现得到认可之时,就是机遇来临之日。

唐代的陈子昂被称为一代文学大师。他刚刚进京时,虽然饱学诗书,文采飞扬,但仍然是无名之辈。

这一天,陈子昂正为怀才不遇而郁闷,心中感叹没有伯乐认识自己这匹千里马。于是他走到大街上逛荡,散心。突然,他在大街的拐角处,看到一个人,手中捧着一把古琴,对来来往往的路人吆喝兜售,要价一百万钱。

陈子昂仔细看那琴,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过路人看了,一个个摇头咋舌,都说太贵。

陈子昂见状,计上心头,他慷慨解囊,买下了那把古琴。众人见他连价也不还就买下了,以为他是个书呆子,纷纷议论说他上当了,哪有一把琴值一百万钱的?

众说纷纭之际,陈子昂大声说:“本人自幼从名师学琴,识得真假。这把琴是上等桐木所制,确是古琴,一百万并不贵。各位如有雅兴,明日请到寓所来听我弹琴,并欢迎此道中人前来切磋和指教,相信你们会不枉此行。”接着说明了自己的地址,就匆匆离去了。

一时间,京城大街小巷纷纷传递着这个消息,人们都期待着观看明天的盛会。

第二天早晨,大家蜂拥而来,想听听一百万钱的古琴到底有何神妙。谁知陈子昂捧着琴,却不弹奏,高高举在头顶,“啪”地摔在地上。众人齐声惊呼,愕然不已:这可是一百万钱啊!

趁大家惊愕之际,陈子昂自我介绍道:“本人陈子昂,家居四川,早闻京城的父老好舞文弄墨。在下不才,有拙作几百篇,想与大家以文会友。至于弹琴之事,不过雕虫小技,绝非我陈子昂所关心。今天让大家失望,深感歉意!谨以拙文相送,以示补偿!”

陈子昂说完深鞠一躬,把箱子里的文章散发给在场的众人,大家纷纷传阅。几百篇诗文,篇篇文采飞扬,字字灵动飘逸,人们立刻为陈子昂的才华所叹服。许多人感叹说:“如此风流才子却迟迟没有被发现,实在是一大遗憾啊!”

一天之内,陈子昂立刻名满京城,并由此确立了他在诗坛的地位。

在中国,历来提倡做“谦谦君子”,陈子昂为了炒作自己,能做出如此“前卫”的事,实在令人惊叹。

勇于表现,是把内在的本质外在化,精神的东西物质化,有用的经验公开化。也就是说,有实力也要懂得如何表现出来,让别人看到并给予重视。这样,你才有发挥才能、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

慧眼识老板

人生处于选择的过程,选择工作、选择爱人、选择幸福还是痛苦、选择自己还是对手,就是这一个个的选择构成了不同的人生。但你在选择的同时,也在被别人选择着。对于身处于职场中的人来说,选择一位值得跟随的老板无疑更有助于自己的成功。一个有潜能的老板,就像一座巨大的优质矿场,作为下属就可以从中挖出无数宝藏,通过老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找工作时,老板有权选择员工,同样,员工也有选择老板的权利。

选择一个值得跟随的老板,能够让我们获取更多的能力和信心,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帮助,还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说,在涉世之初,老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通常来说,有几种老板是不能跟的。

1.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

这样的老板,他总会向自己的员工夸耀自己是怎样的屡战屡败,又是怎样的屡败屡战,夸耀自己的经历丰富阅历深厚,等等。想想看,他虽然能够连续几次从失败中站起来,也确实有其独到的地方,但相反,若连续数次都未能成功,想必他个人有某些重大的缺陷。这样的老板如果还没有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你就要慎重考虑了。

2.不懂得授权的老板

老板是比员工忙,但如果什么事情都必须经过他的手他才放心,并引以为傲,那只能说这样的老板缺乏管理经验,不懂得授权,而且往往这样的情况是老板自己造成的。首先,表明他对下属不信任;另外,也表明他做事没有主次。跟随这样的老板,你很难有独立的空间,他一般也不会在意你的建议,你得不到锻炼的机会,自然也就难以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除此之外,事必躬亲的老板也无法留住真正的人才。一位有创意、有胆识的人绝不希望老板总是在身边指指点点。同样,一家留不住人才的公司,你怎能期望它有良好的绩效呢?

3.贪心不足的老板

做生意谁都希望获得最大的利益,但这个利益的获得是以付出为前提的。有些老板对待下属,总希望下属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但却不愿意付给员工应得的加班费或者补助。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的老板不分轻重、不懂取舍,往往最后落个两手空空的下场。给这样的老板当员工,可以想象你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了。

4.朝令夕改的老板

企业会随市场的变化而适时作出调整,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任何决策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证明,而不是只施行三两天不见成效就马上重新制定新的政策。缺乏耐心是朝令夕改的老板的共性,他们希望做什么事情都能立竿见影,容不得时间来证明,往往使得方案拦腰截断、无疾而终,还会连带着怀疑你的能力,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你会发现,公司上上下下都很忙,忙着收拾残局,忙着挖东墙补西墙,而你辛辛苦苦的成绩往往就成了老板朝令夕改的牺牲品。老板一天到晚都在提出新药方,但他永远不会相信,有些疾病只有时间可以治愈。

5.喜新厌旧的老板

所有的公司都会有元老和新人,元老为公司的成长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应该赢得尊重,新人是为了将来公司的发展培养的后备力量。但有的老板认为元老已经过时,不应该继续享受公司的高级待遇了,或者元老已经不能再为公司贡献什么了,他们之间的“蜜月期”已经到头了。这样的老板你要慎重对待,一个不念旧情的人显然是缺乏朋友的,这样的人很难赢得别人的信任,同样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在你身上上演,原因来自于这样的古板不能客观地评价你的工作绩效,不允许员工犯哪怕一丁点儿的错误,即使你99件事都办得很漂亮,但只要第100件办砸了,你就很难在老板面前再有翻身的机会。除非你能保证,你的工作绩效永远令老板满意,否则你应随时做好走开的心理准备。

6.性格多疑的老板

这样的老板一般都有过惨痛的教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你是分公司的主管,你经常会在非上班的时间接到这类老板的电话。如果你是基层职员,这类老板会经常在你面前表示他对你上司的关切。这类老板主持的公司,通常没有上轨道的制度。原因之一是这类老板尚未精明到可设计一套足以防弊的制度。其次,老板所持的观念是“人治”胜过“法治”。跟随这种老板,心理负担之重可想而知。更严重的是,经常有无处可申的“不白之冤”。

7.心胸狭窄的老板

这样的老板容不下别人比自己强,而且一旦发现你比他在某一个方面强,他就会想尽办法争回面子,有时甚至会使用不太光彩的手段。想想看,这样的老板身边怎么可能找出大将之才呢?因为这类老板眼中容不下足以与他抢风头的属下。如果你已离职,有空记得与老同事叙叙旧,你一定会意外地发现,在老板口中公司许多弊端都是你惹的祸,你会成为百口莫辩的替罪羔羊。这类老板为数不多,假使你不幸碰到了,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当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包括缺点,但必须把这些和工作区别对待,如果过多地掺杂进工作里,甚至纵容自己的缺点,以致被缺点所左右,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有些人总认为自己应该被老板挑,却没有挑老板的意识,于是习惯性地将命运交在别人手里,这种习惯对人生事业是没有好处的。当然,有的人也知道应该挑一个好老板,却不知道什么样的老板才值得自己追随。

以下列出的六种特质,可以作为挑选老板的一个标准。一般而言,能成大器的老板都具有如下六个特征:

其一,能以仁德引导部下,能以规章治理团队,能体恤下属疾苦;

其二,遇到困难不逃避,不跟下属争功,不见利忘义;

其三,胜不骄,败不馁,贤明而又谦逊,平易近人而又不丧失原则;

其四,经验丰富,镇定自若,能随机应变地处理各种突发事务;

其五,对下属量才录用,赏罚分明,不避亲疏;

其六,能看到下属的长处,能听从正确意见,绝不刚愎自用。

一旦你发现哪位老板具有以上几个特征,将来必成大器,可以大胆地跟定他,毫不迟疑地为他效劳,不必吝惜智能和体力。这样,老板发达,你跟着走运;万一老板失败了,你也必然学到了不少本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把命运跟老板绑在一起,虽然像是在做冒险之事,却是古今中外许多人成大事的捷径。

爱护你的对手

生活中不缺乏对手,工作中更是对手多多,同事、上级和下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你的对手,但对手不是敌手。有的人混淆了这一点,所以人际关系很差,四处碰壁,不仅影响了工作,也影响了生活;有的人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会像爱护自己一样地爱护他的对手,并利用对手成就自己的事业。

人生就像一场比赛,同时参赛的人很多,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对手。没有人喜欢一个人的比赛,那将是多么的索然无味。正是因为对手的存在,才激发了你向前的勇气,甚至激发了你某方面的潜能,你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把事业做得蒸蒸日上。

爱护你的对手,首先要尊重他们。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想尽办法打击对手,甚至不惜采用一些卑鄙的手段,他们认为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受人尊敬。事实并非如此。发展事业要靠自己努力创造业绩,提高声誉要靠自己努力修养品德。只要业绩和品德两方面出众,自然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远比靠打击别人效果好得多。

宋朝范尧夫任宰相时,大臣程颐是一代大儒,皇帝经常向他请教一些问题。程颐认为范尧夫能力平平,心里很不服气。

范尧夫退出宰相之位后,程颐有一次来见他。两人相谈多时。程颐责怪他道:“您任宰相时,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很好,难道您现在不觉得惭愧吗?”

范尧夫“哦”了一声,未置可否。

程颐便说:“在您任宰相的第二年,苏州一带有乱民暴动,抢掠官府粮仓,有人告诉了您。您应当在皇上面前据理直言才对,可您当时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您的闭口不言,致使许多无辜的人遭到了惩罚,这是您的罪过啊!”

范尧夫连忙道歉,显出愧疚的神情,说道:“是啊!当初真应该说一句话啊!这是我做宰相不爱民的过错,您批评得对!”

程颐又说道:“您做宰相的第三年,吴中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百姓以草根树皮充饥。像这样的大事,地方官已报了很多次,您却置之不问,还是皇上提出要您去办理赈灾事宜,您才采取行动。您堂堂一朝宰相,居其位食其禄而不谋其事,太不应该了。”

范尧夫哑然,又连连称自己的不是。

程颐又说了许多话,然后告辞走了。事后他经常在别人面前提起范尧夫的过失,说他并非当宰相的料。有人把这些告诉范尧夫,范尧夫只是笑笑,不作任何辩解。

有一天,皇帝召见程颐问他几个问题。

皇帝听了程颐一席治国安邦之策,说:“你大有当年范相国的风范啊!”

程颐不以为然地说:“范尧夫曾向皇帝进谏过许多忠言良策吗?”

皇帝用手指着一个小箱子说:“那些都是他进言的小札子啊!”

程颐似信非信地打开观看,见他当初指责的那两件事,范尧夫早已呈报过了,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施行得不够好罢了。

程颐红了脸,第二天便上门给范尧夫道歉。

范尧夫却宽和地笑道:“不知者无罪,您不必这样啊!”

范尧夫受到程颐轻视却不加辩解,而是照顾对方的面子,真可以说是一个爱护对手的典型范例。

好朋友难找,而好对手似乎更难寻。尊重你的对手——如果是一个好的对手,你更要珍惜,甚至热爱他。

赵国大臣蔺相如屡次出使外国,不辱使命,保全了赵国的尊严。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反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正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都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让点儿。”

有人把这话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负荆请罪。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在工作中我们不要惧怕和嫉妒对手,要学会尊重和了解对手,因为与强劲对手竞争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增强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才会顽强拼搏,创造佳绩。

不要总想着打败对手,而应该利用对手的存在成就事业,否则,对手不在了,你也就失去了发挥才能的动力。你们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正面是因为反面的存在才得以存在,失去一方,另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也就会失去你们存在的整体。

有一个年轻人,被老板视为左膀右臂。他担心跟老板这种良好的关系被别人破坏,对同事中才干稍稍突出的人,就想方设法挤走。到后来,整个公司除了他之外,都是一些平庸之辈。可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班庸才怎么能获得成功呢?由于公司亏损严重,老板决定关闭公司,这位年轻人也失去了自己的位置。

在一商业街,相邻的五六家服装店,生意都不错。其中一位姓李的店主,实力最强。他野心勃勃,决心不惜代价,把那几位对手打败,以便为壮大事业创造条件。所以,他利用实力优势,实行厂价销售。大凡按进价销售商品即为亏本买卖,因为房租、税收、员工工资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几家商店实力较弱,按进价卖不起,一年下来,生意惨淡,相继搬走了。但是,李某的独门生意并没有像最初预计的那么好,反而越来越不景气。为什么呢?因为顾客对服装的价格、质量都不在行,这里只有他一家店,顾客无法“货比三家”,当然不爱来了。结果,又过了一年,李某不得不关门大吉。

成功者知道,对手并不是只会损害别人的人,他对你的帮助也许比任何一个朋友更多。所以,要感谢你的竞争对手,他们是你前进中的磨刀石,可以让你的刀磨得更锋利。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手。当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感到身心疲惫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想,要是这样的对手不存在该多好啊!可没有对手的竞争,就像一个女人化好一个漂亮的妆却没有人欣赏一样!让人索然无味,慢慢的,也就失去了竞争的动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对手强劲与否,都是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对手的过程赢得异常辛苦,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享受成功的快感!

同类推荐
  • 人生高起点——智慧人生选择

    人生高起点——智慧人生选择

    人生是个万花筒,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独具个性的色彩与姿态。如果缺少了智慧,就会使自己的人生黯然失色。也许我们一次不理智的拖延,却错过了春天的季节;也许我们一次不留神的冲动,却夭折了未成熟的果实;也许我们一次不聪明的放弃,却失去了与成功牵手的机会。因此,感悟成功人生的经验,激活自我的智慧能量,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少走些弯路,少犯些错误,更快些与阳光拥抱,与成功交汇。
  • 感谢折磨你的人

    感谢折磨你的人

    本书立足于感恩,通过全新的案例和说理,告诉人们:折磨你的人是你生命中不断进步的动力,是提升你个人魅力的最佳拍档。只有感谢那些曾经折磨过你的人和事,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只有宽容那些曾经折磨过你的人,才能重新认识自己,获得更加美妙的人生。本书为你精心甄选最经典的励志故事,剖析最实用的人生哲理,是你通往幸福人生必备的心灵能量书。
  • 胡雪岩操纵商道36计

    胡雪岩操纵商道36计

    本书内容包括:“瞒天过海: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窝里”、“围魏救赵:先做这件事,再办另外的事”、“借刀杀人:自己不去抛头露面”、“以逸待劳:用心打出自己的品牌”等。
  • 生命中不易察觉的谬误

    生命中不易察觉的谬误

    本书从生活与事业两个方面来阐述生命中不易察觉的谬误。内容分:世情中的谬误、人际中的谬误、生活中的谬误、职场中的谬误。
  •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阳光下的守望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阳光下的守望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热门推荐
  • 繁星

    繁星

    在经纪人圈子里有两大红人,当宋抚遇到温子珩,一个冷静克制,一个腹黑深沉,不做大明星却也能活的风生水起。两人从互不对盘到暗生情愫,再到互许终生。在跟温子珩相处的时间,一段过往也随之被提起,成为了两人在一起的最大的阻力。娱乐圈浮浮沉沉,得失也就一瞬间。两人最后能否摒弃过往,携手同行?
  • 盘体

    盘体

    盘古开天辟地后,一日九变,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日月为眼,血流成河,肉化厚土,皮肤草木,骨齿金石,身之精虫,阴风感化而成黎民……在盘古大世界里,盘古传说不容置疑,盘古后人坚信,天地万物既然是祖宗肉身所化,人身修炼到最后,也能化作万物,掌控天地,一挥手即可移山填海,一跺脚即可裂地断流……村户、门第、名门、世家、望族、大阀、皇室。李鸣穿越在一个家道衰败的名门少爷身上,与父亲再世父子,偶遇盘古之灵,为了让爱他的人与他爱的人活得更有尊严,他疯狂去博取力量,终于推开了那一道盘体修炼之门。
  • 村姑风华

    村姑风华

    人生就要轰轰烈烈,哪怕在男尊女卑的世界,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姑,也能搅起天下风云
  • 魂器时代

    魂器时代

    当人类想要战胜强大的同类或者异类的时候,便会诞生各种各样的新生物,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于是这片大陆便出现二种组合式职业:器魂师与战魂师。主角如何在这样一个奇异世界里,的创出一片新天地来!
  • 不死魂尊

    不死魂尊

    【火热玄幻】帝国战乱,四处掠夺,民不聊生。战乱之中,一个少年站了出来,为自己亲人复仇,由于实力不足,落得个同归于尽的下场。但万千冤魂,助他重生!并且觉醒了能召唤万物死灵的大典。从此死亡,变得不再可怕。他只会越死越强,越挫越勇,无人可挡!“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中已死,人却还活着!”林辰逸双眼如同浩瀚星辰,面对着与他为敌的绝世强者,心无所惧!他的心永远不死,永远有着那颗追求变强的心!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是其四大主要行为活动,但现在的我们对与这四大活动相关的事物的由来却了解颇少。本书正是缘于此,重点介绍了古代人们的着装、饮食、家居和交通四个大方面的内容。当然,介绍的目的,无非是想告诉今人它们是怎么来的,它们在历史的进化历程中都发生了哪些改变。本书阅读起来颇为轻松,同时史料准确,故事有趣,可以让你在沉醉于历史的海洋的同时,享受丰盛的知识大餐。
  • 鬼唱诗

    鬼唱诗

    在神秘的东藏,有一种奇怪的习俗。人们死后让自己的亲人把自己的骨头制作成工艺品贩卖。而一群从事卖骨中间交易的人闯进了这片领地,发生了一系列奇异有趣惊险的故事。
  • 女囚

    女囚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品主人公玛丽卡原是摩洛哥将军鸟夫基尔的长女,5岁时被国王穆罕默德收为养女。1972年宫廷政变,玛丽卡的父亲鸟夫基尔受到牵连,公主的命运随之发生了改变:父亲死亡,母亲和兄弟姐妹六人在人间魔窟般的监牢中度过了20个春秋。在狱中,公主既要承受心灵和肉体的磨难,还要安慰母亲和兄弟姐妹,同时更要设法拯救自己的挚爱亲人。最终他们竟奇迹般逃出牢笼,获得了自由。
  • 娘子大人

    娘子大人

    从一开始就是个骗局她傻傻的一脚陷进去遇见一辈子都不想遇见的他偏偏他又阴魂不散一思及三年前的夜晚,她就心湖澎湃无法原谅他也无法原谅自己她凭什么过得自在,他的思念怎么办?一直不敢迈出的脚步,因为江湖上一场诡异的盗宝案他决定请她出演一场戏在一步步引导她不如自己设下的情网
  • 这是我们的小时代

    这是我们的小时代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青春的故事,这是一个梦想闪耀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理想冷却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小时代。这是当下时代一群时尚年轻人的青春故事,也是属于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