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1100000026

第26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百个人的心中有一百种佛,一千个人的修行有一千种福报。近代史上,佛教及其学说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渐渐式微。出于种种原因,很少有人能够把佛教的知识、思想精华、修习方法完整地向大众做一番介绍。佛教的养生观之所以受到当代人们的重视,一是其中合理深刻的思想观念,二是其中有益有效的养生方法。学习与运用佛教养生的方法,应当首先对其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以使自己的养生健体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天竺有得道者,号日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当遣使迎清以求大法。

——《四十二章经序》

1.佛教在印度的产生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创立者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人物,他创立佛教是古代印度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在古印度没留下这方面的专史记载,现在学术界主要依靠佛教有关经典对此进行考察。通过现存的早期佛教经典《阿含经》和其他佛典,并参考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可以对释迦牟尼的生平和创教事迹做出比较可信的介绍。

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在今尼泊尔国南部的提罗拉科特附近)的释迦族。“释迦牟尼”(Sākyamuni),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姓乔达摩(Gautama),原名悉达多(Siddhattha)。佛教一般称之为“佛”或“佛陀”(Buddha),意为觉悟者,达到觉悟的人。现在学术界对释迦牟尼在世80岁的见解是一致的,但对释迦牟尼的生死年月有却几种说法。我国学术界一般是根据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十一所载《善见毗婆娑律》译记记载的所谓“众圣点记”的说法,推算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5年。

迦毗罗卫是释迦族建立的城国,是公元前6、5世纪古印度存在的许多小国之一。释迦牟尼出生于军事贵族种姓(称“刹帝利种姓”),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称“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释迦牟尼的母亲在生下他七天后去世,他由姨母带大。他从小按照当时流行的婆罗门教的传统习俗,学习字书、吠陀(婆罗门教的经典),并且练习武艺。17岁时娶妻,后生有一个儿子。此后他经常思考人生问题,感觉到人有生死苦恼,生命无常,逐渐产生离家出走,到山间林下修行的念头。当时在婆罗门教之外,有一些出家修行者,称为“沙门”。释迦牟尼在29岁(有的佛经说是19岁)偷偷离家出走,走入深林剃去头发,从此开始修“苦行”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坐禅。当时印度的修苦行者,或是每日吃饭极少,或是用种种方法折磨自己的肉体,目的是为了摆脱现实的烦恼,祈求升到天上,永远安乐。释迦牟尼修过6年苦行,据说每天只吃“一麻一米”,变得饥瘦如柴。后来逐渐认识到苦行也不能使人达到彻底解脱,便放弃苦行,先到尼连禅河洗浴,上岸接受一位牧女献的乳粥,然后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下坐禅思维,经过七天七夜,达到觉悟。佛教称之为“成道”或“成佛”。

在释迦牟尼出家之后,其父净饭王特地派五个人(五比丘)前去守护和伺候他。当这五人看见释迦牟尼放弃苦行的时候,认为他已经经不起受苦不再修行,便离开他到别的地方去了。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便起身赶到鹿野苑(在今印度瓦腊那西城西北)找到那五位比丘,将自己觉悟的人生解脱的道理——“四谛”、“八正道”等向他们宣说,并收他们为最初的弟子。佛经称这是“初转法轮”,即第一次宣说佛法。

按释迦牟尼29岁出家,苦行6年计算,他成道时是35岁,直到80岁去世,在45年的时间内到处传教说法,在婆罗门教和各种沙门学派之外创立了佛教教团。后来佛教传播的范围逐渐扩大,在释迦牟尼死后又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原始佛教发展为分成许多部派的部派佛教,又从小乘当中产生大乘佛教。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佛教从印度国内传播到国外,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2.古丝绸之路和佛教传入中国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佛教沿着通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现在的新疆地区,然后经过玉门关、河西走廊传到内地,逐渐传播到中国全国名地,深入到民间。

所谓丝绸之路也称丝路,主要路线是:东端起自陕西渭水流域,向西通过河西走廊,或经今新疆境内的塔里木河北面的通道,在疏勒(今喀什市)以西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经过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沿着锡尔河北岸和咸海、里海的北侧,通往西方各地;或经今新疆境内塔里木河南面的通道,在莎车以西越过葱岭,经过大月氏(今阿姆河的中上游)西行,通过今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土耳其等国,一直可达到地中海的东岸,再转至欧洲的罗马等地。大约从公元前2世纪以后,中国的丝、丝织品和其他商品沿着此路运往中亚中东和欧洲。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也以丝绸之路为主要通道。

佛教是伴随来自印度、中亚一带的商人、使者和移民,先传到今新疆地区,然后传到中国内地。

3.公元前2年佛教传入中国内地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在历史文献中最有影响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西汉末期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一是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现在学术界一般采取第一种说法。据《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记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浮屠,即佛陀;从《魏略》的介绍来看,《浮屠经》不是一般的佛经,当是讲释迦牟尼佛生平传说的经,如后来汉译的《本起经》、《本行经》之类的经。

大月氏(或作大月支)原居中国敦煌、祁连山一带,公元前2世纪因被匈奴战败,被迫西迁,征服大夏,占领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大约在公元1世纪建立贵霜王国,并将所占地域扩展到整个印度西北地区。此地及周围地区早在公元前3世纪已经信奉佛教,大月氏在迁徙到原大夏所居地方之后,很快就受当地风俗影响也信奉佛教。从公元前后中国与印度、西域的交通来看,《魏略》所记汉哀帝时大月氏使者向博士弟子口授佛经的说法是可信的。

在此后的《世说新语·文学篇》刘孝标之注、《魏书·释老志》、《隋书·经籍志》等书中也有这种记载,但受经的博士弟子之名或作“秦景宪”,或作“秦景”。然而在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二则谓:“哀帝世元寿年中景宪使于大月支国,受得《浮屠经》”;唐法琳《辩正论》卷六谓引《魏略》及《西域传》曰:“前汉哀帝时秦景使月氏,国王令太子口授于景,所以浮屠经教,前汉早行。”是说博士弟子景宪或秦景出使大月氏受经而归。这些记载晚出,是在佛、道二教辩论佛道先后与优劣的背景下篡改前引《魏略》的文字而成,情节是不可信的。

当然,从实际情况考虑,也许在公元前2年之前佛教已经随着来自印度、西域的商人、移民传到中国,但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是不足为凭的。

4.东汉楚王刘英祭祀佛陀与黄老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最早接受佛教信仰的是社会的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据现存资料,东汉楚王刘英是最早信奉佛教者。刘英是汉明帝(58~75年在位)的异母弟,在光武帝建武十七年(41)被封为楚王,第二年到达封国楚(今江苏、安徽、河南、山东交界处),在明帝即位后多次回洛阳朝见皇帝。当时社会上盛行“黄老”(黄帝、老子)、神仙方术,人们把刚传入的佛教也看做是一种方术,将佛当作神仙,依附于黄老进行祭祠。刘英就是这样做的。

《后汉书·楚王英传》记载,楚王刘英晚年“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天下有死罪者可以用缣赎罪,刘英派人到国相(中央派驻封国主持政务者)献黄缣白纨赎罪。明帝得知,立即下诏:“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按,男居士)、桑门(按,沙门)之盛馔。”是说刘英既信奉黄老,读诵黄老之言,又祭祠佛陀,并且按照佛教的规定定期持戒吃素,对于他派人上缴黄缣白纨赎罪的做法表示谅解,示意他无罪,勿须心怀不安,并退回缣纨让他作供养居士、僧人之用。

刘英奉佛的例子表明,在东汉初期佛教已经被作为黄老方术的一种在社会上层部分人中流传。

5.东汉明帝派使者到印度求法的传说

过去一般以东汉明帝于永平年间向大月支派遣使者求法,迎请印度僧人来华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汉明帝有没有遣使求法呢?从现存一些史料分析,这是可能的,但却不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

关于此事的最早的记载是汉译《四十二章经序》。大意是说明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早晨问群臣所梦为何神,傅毅回答说:“天竺有得道者,号日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谓明帝自述夜里梦见一位具有金色身体,后颈带有日光,能够飞翔的神,问群臣此是何神,有人告诉他这就是在印度的佛。明帝于是派使者到大月支抄写佛经《四十二章经》而归。东汉末年的《牟子理惑论》也有类似记载,但情节有所发展。此后受佛、道二教斗争的影响,一些人根据需要将明帝遣使求法进行新的编造,在此基础上增添了不少情节。一是确定求法的时间,西晋王浮伪造《老子化胡经》说明帝在永平七年(64)遣使求法,永平十八年(75)归(《广弘明集》卷九载《笑道论》引);还有其他的说法。然而最有影响的是《历代三宝记》卷二所说永平七年遣使,永平十年(67)归国的说法。二是增加迎请印度僧人迦叶摩腾(或作摄摩腾)来华的情节,说使者用白马驮经及佛像而归。以南齐王琰《冥祥记》(《法苑珠林》卷十三引)、梁慧皎《高僧传》卷一、《历代三宝记》卷二等的记载最有影响。

永平求法说在后赵王度上呈石虎的奏议中,在北魏太武帝取缔佛教的诏书、唐太宗的《三藏圣教序》以及在唐代韩愈上宪宗的《谏迎佛骨表》等重要文献中也被作为历史事实反复引用,以此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这种说法之所以具有巨大影响,可能与所传说的佛教三宝(佛像、佛经、僧人)同时传入有关。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考察,汉明帝求法说的基本情节还是不容轻易否定的,至于汉明帝何年派遣使者,使者是谁以及何年归国等细节,因为史书无证,可以阙疑。但这只是佛教向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而不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

现在洛阳东十二公里处有一座古老寺院名为白马寺,据传说最初就是明帝时为安置来华的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而建的,他们在此翻译《四十二章经》等。寺院取名“白马”,一种说法是因明帝遣使迎归印度僧人,是用白马驮经而来。现在寺院主要为明清建筑,寺门两旁有传为摄摩腾、竺法兰二僧的墓。白马寺在晋代也是重要的译经场所。

同类推荐
  • 印度智慧(引进版)

    印度智慧(引进版)

    本书绝非是对某事的定论,它只是为那些开始向印度学习的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可能的途径。因为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开始一种对知识和灵性的探求,提供了一些特例,通过它们,读者可以看到某种新事物,然后反观自我——新的神性形象,然后再回到自己对神的理解。尽管有很多机会可以进行卓有成效的对比,但我只是偶尔地在实际中进行除印度教以外的宗教传统对比,而其中大部分我用的对比来自《圣经》。当然,因为我是罗马天主教徒,以那种背景执笔写作,我所讲的任何事情可能在本质上都非常具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味道,但是如果这一点能被认可并牢记在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我们总要有个起点。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连,本是外道的学者或领袖;迦旃延、大迦叶,也是婆罗门的权威和长老,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从没有对佛陀有过批评。对佛陀没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踏着这些先贤的足迹,在佛陀的法海中来完成自己的修学。
  • 世界民族与宗教

    世界民族与宗教

    本书论述了世界民族概况,各大洲世界民族概况,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主要国家的民族政策,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重点阐述了有代表性和影响的国家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三大宗教产生的原因、基本教义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解决民族与宗教问题的正确途径。全书资料翔实,编排合理,论证严密,是一本质量较高的专业教材,也是一本适合各界人士的在知识读本。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集中心力,在事业中修行”、“成他人欢喜,成就自己”、“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青”、“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集本焕长老一声法语精华!《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珍藏版)》(作者净因)是“佛学大师禅来禅去系列”之一。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箭与魔法

    网游之箭与魔法

    两个涉世未深,空有着满腔抱负的热血少年。一群吃饱了撑着,整天闲的蛋疼的中年大叔。他们之间,会有一段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养成?11?“苍天啊,为什么别人都是美女环绕,小弟万千。而我,却只能整天面对这群猥琐大叔?”左小白仰天大喊。“怎么会,不是还有一条狗吗?”某位无良大叔抠着脚丫。狗?这信息量好大……
  •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内容简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在有意或无意问发现一些确实行之有效的教子技巧,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把这些偶然发现的教子技巧强化成自己的教子习惯,那么父母们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也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 被风吹落的爱情

    被风吹落的爱情

    “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鲁光。”一辆黑色的轿车,一身黑色的衣服,一脸醉意的嚣张。此言一出,无疑是在愤怒的人群中掀起更大的愤怒。
  • 归宿何处:重生嫡女

    归宿何处:重生嫡女

    她,是重生的侯府嫡女,前世被庶女算计,活活打死,今朝醒来,立誓复仇,将那些欺负她,背叛她的人,赶尽杀绝!他,是尊贵的三皇子,也是最为受宠的皇子,却身份神秘,性情凉薄,传闻没有女子能够近他的身。正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她的耳边,轻声说:“你永远是我最爱的人,纵然,我不是你最爱的人。”他,是一国储君,心性很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生机关算尽,只为了得到那个宝座,君临天下!机缘巧合之下,他们三人,紧紧的纠葛在了一起。却不知,他们二人,到底哪个,才是她心之归宿……
  • 伴君策:与君同行

    伴君策:与君同行

    究竟哪个是真情,哪个是假意,又是谁在背后操纵着这场血雨腥风…
  • 毒医弃后:怎医陛下情深

    毒医弃后:怎医陛下情深

    身为一国公主,却痴恋敌国皇帝,却不知,他竟恨她入骨。如愿得偿的嫁给意中人,却不料,他收她入宫,纳她为妃,只为了她变为痴傻呆儿加以利用!阴差阳错被二十一世纪的制毒师附体,意外的重生,使她可治百病,擅使百毒,看她如何步步为营,掀起翻天巨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我到底

    爱我到底

    一次偶遇,错愕的相会,不断的纠缠,到底是谁的感觉?小小无语的跑着,看着那边不断纠缠又霸道的男人,很想告诉他,我不是你的菜,你就不能正经点?不管是不是上天派你来的,但是遇到了你的话,你就是我的全部和所有。小小看着眼前的男人,很是沉默。你是把我当做替身的还是真爱?你是真的懂爱还是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谁是谁非?又是谁能够说清楚的?那些我们都错过的是是非非,你是不是会一直在我的身边?你所坚守的永恒是不是又是我所想要面对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城市尘世情之殇

    城市尘世情之殇

    不过是一场小小的故事。在城市,在尘世,陈清云,余可,尤俪,三个离婚女人的生活。纠葛不息的情与爱,不管是情感还是肉体,以爱情之名,总让女人迷失。所谓传奇,也不过是普通的男人女人,在世俗里承受着各自平凡的生活。不管寂寞或者孤独,活着总是传奇。
  • 重生孤女

    重生孤女

    她是将门之后,忠臣之女,无奈寄人篱下。却落得子亡夫弃,三尺白绫了结了自己的生命。重生回到八岁,她初入侯府,面对一张张嘘寒问暖的笑脸,她告诉自己要忍,面对日后的草包夫君,她告诉自己要改造。可是,那啥?什么是穿越?是比重生还厉害?
  • 如果你不走,如果我还在

    如果你不走,如果我还在

    顾衍生嫁给叶肃北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告诉她,他不是她的良人;顾衍生离开叶肃北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告诉她,他是真的爱她;当她身心疲惫的时候,总结这段婚姻,她只想说,原来被奔驰司机开久了,她会忘记自己是奥拓。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完美?爱情总会由盛到衰。A爱B,B也爱A这种好事只能发生在童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