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1100000007

第7章 佛教的生死观与生命哲学

自古以来,生与死便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问题。佛教对于人的生死乃至所有生命的生死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它把整个人生分成十二个彼此互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即十二缘起。认为生命是由“因”(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与“缘”(辅助条件)和合而成,人生的痛苦、生命和命运都是因缘和合的表现。十二缘起依“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的法则而流转不息。这就揭示了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一般性地反映了人的感觉、感情、欲望、行为的产生过程和由生到死的生命变化过程。

有生必有死,这是必然规律,但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生”的欲求;对于“死”大都不免产生极大的恐惧,认为人一死亡,一切都完了。而佛教认为,一期生命的死亡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人的死亡如同搬家,一座房屋破旧了,换一幢新的;一个生命衰微了,再换另外一个身体,其间会因人的善恶业报,有的到达极乐世界,有的来世做人,有的变为畜牲……对于佛教徒来说,死亡并不可怕,他们认为可以借着平日的功德,搬往极乐世界,这是一种永恒的生命,永恒的快乐,因此,佛教的“功德”,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真正价值的体现,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的永恒。一个人应当把握短暂的生命岁月,修持严谨,证悟法身,去创造永恒的生命。

佛教没有回避死亡,因为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果。每个人都将在某一时刻面对死亡的事实,同时也希望临终时能无痛苦地死去。

但佛教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它提出“善终”之路,那就是希望众生平常要许愿,祈求—种“幸福的死亡”,如“临命终时,身无障碍,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愿我临终无障碍,弥陀圣众远相迎;迅离五浊生净土,回人婆婆度有情”。

《十二品生死经》还把“善终”分为三种情形,即:

[1]小善终:没有遭到意外横祸,无病而终;

[2]中善终:不但没有病苦,而且没有怨气和内疚,安然逝世;

[3]大善终:自己预先知道临终时间,而且身心无挂碍,走得洒脱,这是善终的最高境界,即所谓“槃维”。许多佛门高僧果真在行将辞世之时,沐浴更衣,盘坐合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安然“涅槃”。

佛教的“善终”实际上是朴素的“优死学”理论最原始记录。“优死学”虽然是近些年提出来的,但并不等于“优死学”在过去不存在。佛教的“善终”就早已提出“优死”的问题了。

近些年来,“优死学”的提出,也是对“善终”研究的丰富和发展。“优死学”是研究能否和怎样对临近必然死亡的病人,选择最正确的指导思想,采取最有效的科学方法进行干预,使其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痛苦并尽可能安逸地结束生命。尤其是在欧美、日本的医学界和法学界,对“死”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美国出版了《生死学》和《死》的特别杂志,非常畅销;德国则实施“死亡准备教”,还出版了教科书;日本定期举办“生与死问题研讨会”,出版了许多关于死亡、临终方面的书籍。现代“优死学”的兴起,使佛教的“善终”得到了提高和发展,丰富了“善终”的内涵。尤其是“优死学”涉及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及法学等诸多领域,它对提高人类的自然素质、人口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做人需要佛的慈悲心肠,与人相处需要佛的博大胸襟,做事需要佛的无上智慧。以佛的思想和理念来出世入世,我们就能使人生圆满。我们并非一定要成佛得道,但我们有必要领悟佛的大智慧,体味佛带给我们的澄清心境,以一颗佛心待人接物。如此,我们则能获得心灵上的真正解脱,享受人生的美好与欢愉。本书以佛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人生进行了反省与解析。通过一个个教人向善的、安抚心灵的、启迪智慧的故事,阐述了诸多为人处事的人生哲理,全方位展现了佛学的博大与精深。仔细阅读本书,你能在佛的感召下平和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修为,增长自己的智慧。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是在博大精深的佛学中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和通俗的文笔向读者介绍了佛教的创建,佛教的信仰,佛教的发展等多方面的情况。本书的另一特色是介绍了佛家的修炼,其中有面壁参禅、四禅八定、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藏密功法、观音咒、和超自然的功能——神通等。还有佛家的剃度、受戒、佛事等等各方面的情况。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热门推荐
  •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中的情绪与情感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中的情绪与情感

    秉承从小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主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形式。
  • 中国——欧盟公司治理比较与借鉴

    中国——欧盟公司治理比较与借鉴

    本书由中国一欧盟小项目便捷基金资助出版。全书内容共分10章。具体分工如下:聂元贞负责全书体系的设计和内容的审定,并完成第4章、第6—7章和第9章内容的撰写;刘景兰负责完成第1—3章和第5章、第8章内容的撰写;于倩负责完成第10章内容的撰写。
  • 来自星星:我不属于这

    来自星星:我不属于这

    我是伊洛儿还是陌魅,这是个谜,他说我不属于地球,那我属于哪儿?为何我的异能会被封印?爸爸妈妈也不是寻常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那个人的出现,,,,,,,,
  • 殿下唯爱小野猫

    殿下唯爱小野猫

    片段二#“卧槽!你你你要干什么!我喊人了啊!”沈慕晴盯着莫煕樊那双勾人心魄的双眸,结结巴巴的开口。#莫煕樊好笑的勾了勾唇,“哦?那你喊啊,尽量多叫几个人来见证我怎么把你吃干抹净!”片段一#“慕遥你冷静一点好不好,你要什么我都给你!只是你别伤害慕晴!”楚翎风焦急的看着对沈慕晴比划着刀子的慕遥,生怕一个不小心,下一秒就会伤着沈慕晴。#慕遥阴冷的大笑起来:“呵呵呵,我要的只有莫煕樊才给得起。只是我亲爱的姐姐,整整十年了,你为什么要回来?你一回来便夺走了我的一切,你该死!”因为愤怒慕遥原本好似洋娃娃的脸变的扭曲恐怖。
  • 摸金秘记

    摸金秘记

    一具极美女尸的出现,打破了我原本的平凡生活,身怀家传的盗墓秘诀,打开封藏千年的古墓皇陵,寻觅埋葬于地下的珍奇异宝,解开无法触及的谜底。
  • 雁南飞

    雁南飞

    [花雨授权]为了亲情,她舍弃了生命中最动听的声音,一生静默。而征战沙场,叱咤风云的他,决不允许她在这场逐猎中缺席。她是胸怀北国梦的女子,也是飞进他心底的南疆雁影,是情牵、是缘订,还是注定的宿命?
  • 祸水倾城

    祸水倾城

    小时候不懂事,总跟着小姨!在我人生最灰暗的时候,小姨接走了我,后来我变成了一个男人!
  • 隐婚娇妻太惹火

    隐婚娇妻太惹火

    背靠金主的女演员到底能不能演部好戏?如果让当事人沈梦涵在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她大概会以亲身经历作答。比方剧本上有羞羞的戏份,不是会被说太过,就是嫌配戏男演员磕碜。所以大概,这个答案就是不能了。某人偏还死不要脸,非要在她心口狂补刀——“演技想逼真就要代入,譬如那晚咱俩阴差阳错的床咚……我不介意现场再示范一次……”沈梦涵咬碎了后槽牙,感觉自己喝醉酒,找了个假金主爸爸……
  • 妙妻在上:军少甜宠

    妙妻在上:军少甜宠

    世界,终于安静了。淅沥沥的雨降了下来,把所有污秽,全数洗尽。——
  • 狩魔笔记

    狩魔笔记

    大学虽然混沌无聊,可毕竟只剩三个月就毕业了,原本想就这样平静的结束大学生活,不成想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竟把我们宿舍楼震塌了,不守规矩我和舍友六人因为在网吧上网幸免于难,谁知,当我们重返学校后不久,校园竟变成了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