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9600000005

第5章 至高无上的天神

在今天的科学看来,宇宙间满布的是大小不同、运行轨道各异的大小星体,没有什么人格化的神主宰着它。在科学落后的古代可不是这样,人们认为天上和地下一样有统治者,不仅如此,风雨雷电也各有主宰。汉代艺人们把它们或绘于壁画上,或雕刻在砖石之上。这些图像,一方面反映了汉代人的宇宙观念,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研究汉人有关天神的神话提供了形象化的资料。

天帝泰一

前文讲出行的时候,曾经提到武氏祠前石室屋顶前坡西段第四层上的北斗星车和车上坐的北斗星君。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帝当然是至高无上的。

天帝泰一(又作“太一”)居住在天中央,即司马迁所谓:“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北斗星座是他的车骑,他乘坐北斗帝车定期巡视四方,管理天上诸神;有时也到天下走走,察访百官,观看民情。北斗星成了天帝的助手,也是神话中的帝宫,更是群星之王,二十八星宿也以北斗为中心,它的光比别的星辰也更为明亮。

由于天帝泰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统治者又无不自称是天之子,因此,他们要定期祭祀天帝泰一。自亳(bó,今安徽亳州)人谬忌给汉武帝奏《祠太一方》之后,汉武帝令太祝在都城东南郊专立泰一祠,常奉祠。不仅如此,汉武帝“为伐南越”,也要“告祷太一”,打败南越之后,还要“祷祠太一、后土”。在上泰山封禅之前,“先类(通”“祭天)祠太一”,每有大事,都要祷祠泰一,而且皇帝每三年亲自到泰一祠祭天。皇帝对泰一的尊崇由此可见一斑。

风伯

天帝泰一是至高无上神,民间难得一见,风伯地位略低,见的机会相对多了一些。它心情舒畅时,大地上风和日丽;它一发脾气,大树被拔起,房屋被卷走,威力很是了得。

汉画中的风伯多作鼓吹状。武氏祠左石室屋顶前坡西段第二层上,风伯位于雷公车之后,骑着大鸟,腾云驾雾,张口吹大风,以加快雷公车的前进速度。安丘董家庄画像石墓前室封顶石上的风伯跪坐在电母对面,伸手托住吹出的大风。在东王公被创造出来之前,风伯还被用来代表东方。江苏铜山苗村画像石墓前室前壁门东画像上,肩生双翼的风伯化作熊的样子,作跪姿奋力吹风,风下为刻有三足乌的太阳。有的学者把该图释为黄帝升仙是不恰当的。

风伯究竟有多大威力呢?山东嘉祥五老洼出土的两块小祠堂画像石,对此作了形象化的回答。画面上的风伯作骑马蹲裆式,口吹狂风,对面的亭柱被吹断,屋顶被吹起,亭中二人吓得惊慌失措。长清孝堂山石祠东壁上的风伯也有同样的威力,但他不是直接吹风,而是借助了某种乐器。

文献中经常提到风伯,《韩非子·十过》中说,风伯曾为黄帝合鬼神时清扫道路。《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风伯曾和雨师一起,纵大风雨,协助蚩尤和黄帝作战。王逸注《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一句时说:“飞廉,风伯也。”

从画像石的图像看,在汉代艺人心中,风伯已经人格化,在图像上多作人形,而且特征明显,雨师、雷公、电母也是如此。因此,不能再如王逸所言,释飞廉为风伯。

雨师

长清孝堂山石祠东壁上,风伯好似在为雷公车开道,两位雨师则双手托住顶在头上的雨盆,在积蓄力量。嘉祥武氏祠前石室屋顶前坡西段第二层上雨师为一女子,她抱瓶托钵,和电母一起驾云为雷公开道。武氏祠左石室屋顶前坡西段第二层上的两位雨师和前石室相同,由于她俩不倾倒雨水,惹恼了电母,她在彩虹之上一手挥舞着电鞭,一手倾壶泼雨,一身兼二职。安丘董家庄画像石墓前室封顶石上的雨师则头戴盆,手提壶,且有四人之多,真要是发起威来,一定会洪水泛滥,冲走房屋,淹没城镇。

雨师和雷公(山东长清)

雨师的能力也很大,如前文所言,她曾和风伯一起助蚩尤战黄帝。当黄帝大会鬼神时,风伯清扫大地之后,雨师洒上水,以防灰尘再起。汉代还有人认为玄冥为雨师,或者称天上的毕星为雨师,各说不一。民间艺人就来得更直接了,干脆把她塑成人形。

电母

《淮南子·原道训》中说:“电以为鞭策”,傅元《云中歌》云:“童女掣电策”,画像石上的电母形象正与此合,她们多双手执长鞭,挥鞭之间,人们看到的就是电光闪闪。

古代不仅有电母,也有电父。《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辂(lù)随军西行”注引《管辂别传》:“又天昨檄召五星,宣布星符,刺下东井,告命南箕,使召雷公、电父、风伯、雨师。”但民间艺人却不管这一套,雷公、风伯已是男性,雨师、电母就当为女性,以示阴阳平衡,用心可谓良苦。

雷公

汉画像石上的雷公以乘车出行为主,有时独自乘车巡行四方,如河南南阳县英庄4号墓中的雷公,乘翼虎车飞驰向前。多数时候则在风伯、雨师、电母的陪伴下,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在祥云间翱翔,如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东壁、嘉祥武氏祠前石室和左石室屋顶前坡西段、安丘董家庄画像石墓前室封顶石、江苏铜山洪楼墓前祠堂顶石上的雷公出行都是如此。洪楼祠堂顶石上的雷公车由翼龙牵引。其他雷公车则由人背着向前走。除孝堂山石祠东壁上雷公所乘之车为真轮外,其余雷公车轮皆作卷云状,一示其行进迅速,二示此乃神车,非人间凡车可比。

既然雷公为天神,为什么所乘之车不全由龙、虎等神兽牵引,还要由人挽缰驾驶呢?这和傅元(云中歌》中“童男挽雷车”的说法相合,显然在古人看来,用童男作动力比其他动物更好。

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说:“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东壁雷公车上正是四鼓相连;山东临沂出土的画像石上有将雷公围于连鼓之中图像,若干圆鼓组成一个圆圈,雷公围在中央。

古人关于雷公的传说很多。王充在《雷虚篇》中接上文所引,说雷公“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扣击之意也;其魄然若敝裂者,椎所击之声也;其杀人也,引连鼓相椎并击之矣。”

可见,雷公如同刑神。

《山海经·海内东经》中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神则神矣,然而不在天上,也没有什么威力,故未被艺人所取。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说:“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郭璞注云:雷兽即雷神也)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这个所谓雷兽让郭璞一注,又成了《海内东经》中的雷神,居然为黄帝所用,神力自然大减,远不如画像石上的雷公。

四方之神

四方之神,就是通常所谓的南朱雀、北玄武、东苍龙(也作青龙)、西白虎。河南唐河针织厂画像石墓封顶石上刻有这四神的图像:朱雀为花冠、展翅、长尾的大鸟,大概就是孔雀的化身;玄武是龟蛇合体,蛇缠绕在龟身上二者永不分开;苍龙头生双角,肩长两翼,有四肢;白虎肩生双翼。

《三辅黄图》中说:“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在古人看来,太阳和月亮分别巡狩白天和夜晚。当月亮在夜间巡狩时,有一定的路线和规程,大致绕天一周要经过四个方位,二十八个路段;绕一周,住二十八宿,每隔七天休息一下。而每一个第七日的休整地,正好轮流在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神宫,它们也就成了各方的东道主,地位高于其他星座,自然也就成为各方其它六站星座的首领。最迟在东周时期,人们就给四宫二十八宿(xiù)规定了区域,还定了名,这就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黄帝发现月亮巡狩的秘密之后,便协日月以定时间,按照月亮的行程规律,定月行一站为一天;行七天为一周;二十八天为一个循环圈,称一月。并诏命大臣皋陶写成法令公布于天下,世人称之为“黄历”。后来,大禹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黄历进行了校订,重新法定为“夏历”。后又几经修订,发展成为今天的农历。

四方之神本来只在天上有,后来人们为了确定地上的方位,又把它们请了下来,于是,修都城时就有了朱雀门、玄武门、青龙门、白虎门。四方之神不仅代表前后左右四方,也可代表上下左右四方。山东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前室北壁画像上,左、右二石上分别是青龙、白虎,中间一石上为朱雀,下为玄武。四方之神由天上降至地上,又深入墓中,一方面日趋世俗化,另一方面管的事也越来越多。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工艺

    山西民间工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20世纪中期的好莱坞,与“制片人电影”相区别。后者的目标完全瞄准市场,期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同时电影的制作和拍摄也有充足的资金。而独立电影导演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们展示了主流电影之外另一种叙事方向和叙事的可能性。本书历时三年,深度采访中国16位独立电影导演,是一本充分展现、深入探讨、细致研究中国新生代电影很有价值的一部书稿,对于中国当代影像文化极具研究、赏析和参考价值。
  • 古代家具收藏艺术

    古代家具收藏艺术

    我国的家具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取决于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从商周到秦汉,是以席地跪坐的方式为中心的家具;从魏晋到隋唐,是席地坐与垂足坐并存交替的家具;北宋以后,是以垂足坐为中心的家具。总的趋势是矮型家具向高型家具发展。
  •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在本书中,田艺苗以她“穿T-shirt听古典音乐”的态度,从最经典的、大家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家写起从巴赫(J.S.Bach)到勃拉姆斯(Brahms),从1685到1897年以12位巨匠的故事为入口,系统讲述了古典音乐最辉煌的岁月。在这本小书里,古典音乐不再正襟危坐,听古典音乐也可以穿T-shirt。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本书是李玮编著的一部论文集,收集了近五十篇关于音乐艺术的论文,大都已经在期刊学报发表过。全书分三部分:本书选编论文的鉴定与评介;首届全国回族音乐文化研讨会论文拾遗;几篇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正名归权。
热门推荐
  • 炮灰逆袭:冥王的灵魂中转站

    炮灰逆袭:冥王的灵魂中转站

    人生如戏,总有那为了所谓真爱、所谓亲人奉献一生,甚至是被某些所谓的“女主”炮灰掉的人,在三生石边久久徘徊不愿离去。因为求而不得遗憾终生的炮灰的真诚倾诉,冥王给予了她们一次重回过去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是否可以获得自己的真爱?男主:清雅少年、温柔男配、高冷班草、腹黑竹马、温柔公子、霸道前男友,还有更多优质男生~女主:坚强少女、男人婆、叛逆少女、乖巧学霸、内柔外刚女强人、傲娇校花,还有更多优秀女主~欢迎各位前来领养~
  • 这个农场挺靠谱

    这个农场挺靠谱

    一群因为河蟹社会失业的杀手、佣兵、黑客闲的没事做,一起跑到阿拉斯加大荒野当起了农场主的折磨可怜的农场,顺便的方圆周围的所有动物、流浪汉、越狱犯。。。。。。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小说选刊(2013年第9期)

    小说选刊(2013年第9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李佩甫的《寂寞许由》,蒋韵的《朗霞的西街》等,以飨读者。
  • 废柴覆天:狂傲小侯爷

    废柴覆天:狂傲小侯爷

    出门旅趟游结果居然穿越了?!要不要这么刺激?不过身为一个顶级黑客,居然穿越成废物?亲戚凌辱,皇子谋杀,还有个皇帝虎视眈眈,亲爱的爹娘,再不回来,你们的孩子就翘辫子了!于是,小侯爷奋起了,废物?我偏要傲视九州给你们看看!龙九子什么的,我要了!不过.......”小妖精,来,给本帝看看,你如何傲视九州。“某圣帝危险的笑着。”唔,先让我脑内搜索看看。“沐以声泪奔,试问,黑客如何在异世大陆生存?求一本黑客异世生存手册!某帝邪魅一笑,提了一个好建议,”不如,色诱我。“
  • 兔子坡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兔子坡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兔子坡》以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弘扬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并且号召人们要爱护动物,与动物和平相处。长久以来,《兔子坡》在很多国家或地区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一直都名列前茅。《纽约时报》评论说:“作者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新鲜、生动、幽默的世界。”
  • 琴舞风云系列之尸气纵横

    琴舞风云系列之尸气纵横

    一把魔琴害得他家破人亡,没有爹娘,没有了银两,他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过着不是人的生活。幸好老天不欺善人,让他遇上了两个一生都往不了的恩人--海善神僧、铁鬼脸李百变。从此,他的人生有了极大的转机。这十来岁的人生让他经历了从天堂掉下地狱,又从地狱飞上天堂,太玄妙了。十年后,为了报仇,他练就神功,最终为死去的父母雪恨。但是在爱情里他却遇上了难以下手的选择。是听义父母的遗训,还是选择自己的挚爱?有谁可以帮出某测略?
  • 狐王大人的宠物王妃

    狐王大人的宠物王妃

    睁开眼,不再见喧哗的城市而是置身于深山老林之中。低头看看毛绒绒的爪子,真是欲哭无泪呀:穿越竟会变成一只狐狸,而且还是只毛色不纯的狐狸?狐族的祖先留有一句箴言:毛色不纯者必是灾星!哼,笑话!用实力让他们皆诚服脚下!逗狼王,战魔尊,一切都让事实来证明一只小狐狸如何励志修炼,重新做人。狐族之王,嘴角微掀,勾动手指:“小狐狸,过来!”“来了,主人!”小嘴微勾,眼神迷离,就连那魅惑众生的的狐王大人也被迷的神魂颠倒。都说“狐狸不是妖,性感不是骚”,姐来告诉你们,什么叫宠妃当道。
  • 重生之寒门长嫂

    重生之寒门长嫂

    重生到一个没有电器网络的时代,置身于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原主的脑子有些痴呆,而且还嫁了人。这不是最悲催的事情,悲催的是她身为长嫂,底下还有一堆拖油瓶,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萌萌哒的小包子管她叫娘亲,好吧,为了这群孩子,只能够拼一把了,没有十八般武艺,有得只是一双勤劳的手,一颗想发家致富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警王妃:腹黑王爷你被捕了

    特警王妃:腹黑王爷你被捕了

    特警叶笙一朝身穿到不知名异世大陆,女扮男装混入当朝最厉害的“九序阁”查疑破案讨饭吃,谁知高冷的阁长美男太严苛,叶笙好不容易通过测试却捞得个扫地职位……好嘛,本来就够倒霉了,超级神偷、青楼头牌、镇国将军还时不时来捣乱,虽说一个个长得貌美如花,但人家还是喜欢初穿第一天遇到的异瞳美男小王爷,恩恩,毕竟被他看光光过。啥?小王爷其实是个腹黑?天杀的……
  • 明佛法根本碑

    明佛法根本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