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感觉
“我最近好为难。”有个条件不错的男学生对我说:“我有两个女朋友,都很爱我,我也很喜欢她们,不知该选哪一个。”
“两个条件差不多。”我说。
“不!条件差蛮多的。”学生瞪着我说:“一个很有钱,家里放了一架史坦威的大演奏琴。另一个很穷,我常给她打电话,打一半,就没法说了。因为她的卧室正靠着铁道,火车通过,整个屋子都震动,什么也听不见,只好拿着电话发呆。”
隔了半年,遇到那学生,他已经结婚了。
“娶了有史坦威钢琴的?”我笑道。
“不!娶了铁道旁边贫民区的。”
“噢!”我点了点头:“不简单哪!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有!有一天,我到她家去,坐在她卧室聊天,突然火车通过,好响!带起一阵风,把窗帘都吹起来了,那是一块很便宜的薄棉布的窗帘,她自己用手缝的。这时候,阳光射进来,我看见窗台上放了一个宝特瓶切一半做成的花盆,里面开着一束不知名的小黄花。我问她那是什么花,她很不好意思,挡在前面说,是不值钱的花。我又问:‘很漂亮啊!是什么花?’她吞吞吐吐半天,才说是野地里挖来的小草花,不值钱!”学生脸上露出一种好特殊的光彩:“你如道吗?我那时突然产生一种感动,冲上去抱住她,叫她不要那么说,不要说不值钱,美的感觉是不能用钱衡量的!就在那一刻,我发觉,我深深地爱上了她。”
学生的话,常浮过我的脑海,我常想像那个沐浴着午后阳光,被风拂起的窗帘,和窗台上逆光看去的那束野草花。多么平凡,多么美!
人生感悟:想想自己应该追求什么,应该抓住什么,好好地拥有一颗平凡的心,点点滴滴地享受生命的赋予。
猛回头
女教师带着学生去郊游,其中有她的儿子。
学生登上了高塔,教师们在下面仰头看,忽然,女教师的同事告诉她:看呀,那个爬出塔顶层窗口的,是你儿子,你快喊他进去,太危险了呀!
女教师心都悬到嗓子眼了,但她说:不能喊,一喊,他猛回头会掉下来的。女教师很有经验。
孩子是极易猛回头的,任何奇异的、有趣的、熟悉的、陌生的响动都会吸引他回头。青年人也会。到中年以后就渐渐少了,中年人多半都听过野地里走路熊瞎子搭肩不可回头的故事,中年人差不多对所有的动静与风景都已习已为常了。
有一对多年以前的恋人,因种种原因分了手。如今老妇人携花季女儿回到故地,她别具匠心地吩咐女儿穿她当年的衣服立于当年约会的树下。孤独的老人手拄拐杖走过,大树下的情景在他心里唤起某种遥远的回忆,但他终于慢慢地走了过去,没有回头,一次也没有回头,藏身于一边的老妇人放弃了重逢的念头,伤心地带着女儿远离。
老妇人不知道,正是这位老人,刚刚被医生嘱咐过:切莫猛回头,否则,大脑会短暂性缺血缺氧,会引起头晕、耳鸣、恶心,甚至中风……当时老人笑着对医生说:你看,我这把年纪,还有什么让我猛回头的呢?
生命的每一时段,总有什么在暗中佑护着,也阻止着我们,比如年幼时的母亲,年迈时的医生。
人生感悟:生命的每一时段,总有什么在暗中佑护着,也阻止着我们,比如年幼时的母亲,年迈时的医生。
你会按这个钮吗
我认识一对学法语的同学夫妇,后来妻子为定居法国而离弃了曾经相濡以沫的丈夫,嫁给一个华裔法国老头。听说此事时,我曾震惊良久,后来想起《大学英语》课本中一篇美国作家Richard Matheson写的作品《按钮,按钮》,一种要与读者分享的愿望油然而生。
亚瑟与爱玛是双职工夫妇。一日爱玛下班归来看见门外有个四方纸盒,里面装着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一个小木盒上装着一个按钮,上面紧紧扣着半圆形玻璃盖子。一张小纸片粘在木盒底部,上书几字:“斯图尔德先生将在晚8时来访。”
见到斯图尔德先生,爱玛以为他是来推销什么产品的,不料他向亚瑟夫妇出示一个小信封,说里面是打开那个玻璃盖子的钥匙。如果他们按下那个按钮,世界上某个地方就会有一人死去,而亚瑟夫妇就能得到5万美元的回报。
亚瑟认为此举是令人作呕的恶作剧,立刻逐出斯图尔德先生并将其留下的名片撕成两半抛入垃圾篓。爱玛却动了心。第二天她捡起破名片给斯图尔德先生打电话说自己只是好奇,斯图尔德先生表示理解并保证她不认识那个死去的人(若她按下那按钮的话)。当斯图尔德先生问要否送回那个按钮装置时,爱玛坚决不要。但当天下班回到家门口时她又见到了那个四方纸盒。
当晚爱玛试图说服亚瑟做这个“实验”,她认为这是某个行为怪异的百万富翁在与人们玩游戏。她甚至说:“假如要死的人是万里之外的一个老农或是病号,你也不干吗?亚瑟说:“你杀的是什么人并没什么不同,反正是谋杀。爱玛说5万美元呢,一个去欧洲旅游的机会,一个买下那座乡村别墅的机会!亚瑟脸都白了,斩钉截铁地说:“不。”
第三天早晨爱玛早早起床为丈夫做了丰盛的早餐。早餐时,二人又讨论起按钮的事,爱玛说,那些人只不过在搞一个研究项目,看看普通人对做此事的反应,是否有犯罪感或焦虑心理,他们不会真去杀一个人。亚瑟一言未发,爱玛看见他的手在颤抖。亚瑟上班去了,爱玛痛下决心按了按钮,然后如释重负去上班(她又认为自己是庸人自扰,其实什么也不会发生)。傍晚下班回到家,她接到医院的电话:亚瑟在地铁站中被拥挤的人群推向驶来的火车——死去的竟是他!爱玛想起亚瑟的人身保险,她将得到5万美元的赔偿金!
疯狂的爱玛接到斯图尔德先生的电话,她吼道:“你说过我不会认识那个死人!”斯先生答道:“我亲爱的夫人,您真自以为认识您的丈夫吗?”
谈恋爱能否成功要看是否“合得来,是否是“一路人”。有的恋人最终分道扬镳了,有的夫妻半路离婚了,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念的不同起决定性作用。
人生感悟:谈恋爱能否成功要看是否“合得来”,是否是“一路人”。有的恋人最终分道扬镳了,有的夫妻半路离婚了,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念的不同起决定性作用。
苦糖
几年前,我与同乡麦天枢先生在天安门广场溜达,共同怀念起故乡,他说了件自己少年时的事,让我至今不忘。
父亲病了,亲戚拿二斤白糖来探望。父亲说这么好的东西过端午再吃,母亲就把糖装进一个黑罐子,一根粗麻绳拴着挂在屋梁上,辍学在家的天枢,便从此有了些寄托。
一日,家里大人不在,天枢把弟妹哄出去玩,自己留在屋里。血热了起来,那罐里的东西有一种令人陶醉的滋味,叫做“甜”。要是那白色晶体,爬在舌尖上,咕噜一转,那神奇的滋味就会在整个口腔里激荡开来,化成温柔的流体。
狂喜之后,他在凳子上垫了三块砖,爬了上去。当他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之时,他的心缩了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
他扔了砖头,把凳子搬走,发誓不再吃了。可是那凳子和砖头又来了,这下他抓了一满把,满满塞了一嘴。在嚼咽的时候,他目光怔怔地盯着某处,甜出了泪水。
一个多月后,他的小手蘸完了最后一粒糖。端午了,罐子从屋梁上下来了,他等着挨顿饱打。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哭着,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母亲的哭声震得他无处藏身。他发誓要让母亲天天有白糖吃。后来他成了牧羊人,当了兵、上了大学,成了记者,又是个深邃的学者。你要正碰上他回故乡,问他,你包里提的啥?他一定会腼腆地笑笑,啊,没啥,是一些白糖。
而他自己,从那以后,很少再吃白糖。
人生感悟:甜甜的糖,经过艰难岁月的酝酿,竟是一辈子的忆苦滋味。在一辈一辈的回忆中,苦的部分递减着,取而代之的是不知味的甜。
别人的幸福
我母亲老提到二舅母。说她孩子多,命苦。等到二舅母来我家帮我看儿子,才了解她并不“苦”:她带大五个儿女,九个孙子、孙女,加上我儿子,共十五个。别人说她一辈子泡孩子窝,到了七十岁还为我看孩子,真是劳碌命。事实上,二舅母很喜欢孩子,她洗尿布、洗小衣服时还哼着小曲。她说瞧着孩子干净,心里舒服。
二舅母帮我带大儿子,回到乡下在门前开了片菜圃,我几房表哥都吃她种的菜。别人对二舅母说,你着实受罪啊!二舅母笑道,怎么叫受罪呢,我觉着做点活,身子轻快。
看来,别人的幸福,外人是不善于发现的,人们按各自的人生轨道去生活,去理解幸福,你觉得他不幸,其实未必。
人生感悟:看来,别人的幸福,外人是不善于发现的,人们按各自的人生轨道去生活,去理解幸福,你觉得他不幸,其实未必。
那不是最好的
在那一届很权威的生活摄影大赛中,他终获金奖,从千千万万摄影爱好者中脱颖而出。
被音乐与掌声簇拥上台,谈获奖感想。他开口便说:“那不是我最好,的作品……”台下哗然,以为他狂,谁知他讲的是实情,“半年前家中失火,照片底片全部烧光。参加评比的那幅,是相册中夹不下,淘汰下来,妻子拿到丈母娘家去,才得以幸存的。”
一个金奖让他信心倍增,下一届大赛前,他精选又精选,送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却没有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