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1000000002

第2章 致加西亚的信(1)

阿尔伯特·哈伯德是纽约东奥罗拉的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的创始人。他是一位坚强的个人主义者,终生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可是,所有的一切于1915年与被德国水雷击沉的路西塔尼亚号轮船一同沉入海底,而过早地结束了。

他于1856年出生在伊利诺州的布鲁明顿——后来因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所出版、印刷、发行蹬优质出版巷而闻名。在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工作的日子里,阿尔伯特·伯德出版了两本杂志:《菲士利人》和《兄弟》。实际上杂志中许多文章都是出自于他之手。在写作、出版的同时,哈伯德还致力于公众演讲,他在演讲台上所取得的成绩不亚于写作和出版上的成绩。

从最初出版的那一刻起,《致加西亚的信》就赢得了非同寻常的称赞,这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在以下《作者序言》中作者描述了这种成功。

故事中的英雄,那个送信的人,也就是安德鲁·罗文,美国陆军一位年轻的中尉。当时正值美西战争(译者注:1898年4月至12月美国与西班牙之间发生的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爆发。美国总统麦金莱(美国第25任总统,1879-1901)急需一名合适的特使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军事情报局推荐了安德鲁·罗文。

在孤身一人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罗文中尉立刻出发了,一直到他秘密登陆古巴岛,古巴的爱国者们才给他派了几名当地的向导。那次冒险经历,用他自己谦虚的话来说,仅仅受到了几名敌人的包围,然后设法从中逃出来并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一个掌握决定性力量的人。

整个过程中自然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与个人的努力相关联,但是,在这位年轻中尉迫切希望完成任务的心中,却有着绝对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表彰他所做的贡献,美国陆军司令为他颁发了奖章,并且高度称赞他说:“我要把这个成绩看做是军事战争史上最具冒险性和最勇敢的事迹。”

这一点当然毫无疑问,但人们更应该意识到,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在于他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罗文中尉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小册子是在我一天晚饭后写成的,仅仅用了一个小时。时值1899年2月22日——华盛顿的诞辰日——我们准备出版3月份《菲士利人》的日子。

斡心潮澎湃,在劳神费力的一天结束后写下了这本小册子。当时我正努力地教育那些行为不检的市民提高觉悟,重新振作起来,不再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尽管来自于一个喝茶时小小的辩论,但却给我一个直接的暗示。当时我的儿子认为罗文是古巴战争中真正的英雄。他只身一人出发,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把信送给了加西亚。

他就像火花一样在我脑中一闪!是的,孩子是对的,英雄就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之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我从桌子旁跳了起来,奋笔疾书写下了这篇《致加西亚的信》。我毫不犹豫就把这篇没有标题的文章登在了当月的杂志上面。

第一版很快告罄。不久,请求加印3月份《菲士利人》的定单像雪片般飞来。一打、50份、100份……当美国新闻公司订购1000份时,我问一个助手究竟是哪一篇文章引起了如此般的轰动,他说:“是有关加西亚的那些材料。”

第二天,纽约中心铁路局的乔治·丹尼尔竟然也发来了一份电报:“订购10万份以小册子形式印刷的关于罗文的文章……请报价……封底有帝国快递广告……用船装运……需要多久时间。”

我给了他报价,并且确定我们能够在两年时间内提供那些小册子——当时的印刷设备十分简陋,10万册书听起来是一项十分可怕的任务。

我答应丹尼尔先生按照他的方式来重印那篇文章,最后的结果是,他居然销售和发送近50万本这样的小册子,其中的两三成都是由丹尼尔先生直接发送的。除此之外,这篇文章在两百多家杂志和报纸中转载刊登,现在已被翻译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字在全世界流传。

正当丹尼尔先生发送《致加西亚的信》之时,俄罗斯铁道大臣拉克夫亲王恰巧也在纽约。他受纽约政府之邀来访,丹尼尔先生亲自陪同其参观纽约。于是,亲王看到了这册小书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也许来自于丹尼尔先生是以大写字母的形式出版的。亲王回国后,让人把此书译成了俄文,发给俄罗斯铁路工人人手一册。其他国家也纷纷翻译引进,从俄罗斯流向德国、法国、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中国。日俄战争期间,每一位上前线的俄罗斯士兵人手一册《致加西亚的信》。日本人在俄罗斯士兵的遗物中发现了这些小册子。他们断定这肯定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东西,于是,这篇文章又有了日文版。

日本天皇下了一道命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员、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册《致加西亚的信》。

迄今为止,《致加西亚的信》的印数高达4000万册。可以说在一个作家的有生之年,在所有文学生涯中,没有人可以获得如此成就,也没有一本书的销量可以达到这个数字!

整个历史是由一系列的偶然的事情所构成。

一本可怕的书

威廉·亚德利

世界赋予了它巨大的褒奖,那不仅是钱还有荣誉。单单是因为一件事,那就是主动性。什么是主动性呢?我会告诉你:没被人告诉却在做着恰当的事情。

对于管理者来说,《致加西亚的信》能够给自己的团队一些重要的启示。从内容上看起来,这是一本劝告员工如何敬业和勤奋工作的书,一个世纪以来,它在广泛的领域被人们所应用。

长期以来,美国西点军校和海军学院的学生都要上一门关于自立和主动性的课。教材就是这本名为《致加西亚的信》的小册子,其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员。

在政界,这本书也成为培养公务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布什家族成员都深受其影响。布什就曾在这本小硬皮书里签名,把它赠送给了自己的助手。

这本窄小的只有支票簿大小的书——《致加西亚的信》现在依然放在办公室最后一张桌子上。布什在他的签名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送信者!”就此他解释说:“我把它献给所有那些在政府建立之初与我们同行的人们……我寻找那些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让他们成为我们的一员。那些不需要人监督而且具有坚毅和正直品格的人正是能改变世界的人!”

一些政府机构把这本书的复印稿钉在了墙上,要求读过《致加西亚的信》的人签名,纸上满满都是签名。

布什又是如何读到这本书的呢?这与赖特有关。作为一名奥兰多的律师,赖特长期效力于布什以及其前任总统的父亲。他于1998年布什竞选总统时向他推荐了这本书。

赖特这样描述这个故事:“抱怨是不允许的。我的道德标准是:你得到一个工作,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去做。当我向这位候选人推荐这本书时,布什说:‘我不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我说:‘请读一读,只需要一杯咖啡的时间,这不是旧时代的东西,它永远不过时。’我再一次碰到他时,他已经读过了这本书。他的反映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这本书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说了。’”

《致加西亚的信》的故事发生在1898年,出版于1899年。但是故事和书籍中所表达的一种精神,成为了一代代领导者的信念。尤其是以下这段话更是发人深省:

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像他这种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这本书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一首歌颂英雄的赞歌,而应该被看成是一本成功的励志著作,值得每个人去读,并且作为做人做事的标准:不为困难所吓倒,用自信来完成所托的任务。

致加西亚的信

阿尔伯特·哈伯德

假如他为一个人工作,以上帝的名义:为他干!

假如你付给你薪水,让你得以温饱,为他工作——称赞他,感激他,支持他的立场,和他所代表的机构站在一起。

假如能捏得起来,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磅智慧。

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件中,有一个人最让我忘不了。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统帅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带信给他。然而,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

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得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3个星期之后,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像他这种人,我们应该为他塑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间,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凡是需要众多人手的企业经营者,有时候都会因一般人无法或不愿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惊。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叫属下帮忙,或者,除非奇迹出现,上帝派一名助手给他,否则,没有人能把事情办成。

不信的话我们来做个试验:你此刻坐在办公室里——周围有6名职员。把其中一名叫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

那个职员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然后就去执行吗?

我敢说他绝不会,反而会满脸狐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他是谁呀?

他过世了吗?

哪套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放在哪儿?

这是我的工作吗?

为什么不叫查理去做呢?

急不急?

你为什么要查他?

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怎么样去查那个资料,以及你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找另外一个职员帮助他查某某的资料,然后,会再回来对你说,根本查不到这个人。真的,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就不会对你的“助理”解释,某某编在什么类,而不是什么类,你会满面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有可能把这个社会带到山穷水尽的危险境界。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你又怎能期待他们为别人采取行动呢?你登广告征求一名速记员,应征者中,十之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不认为这些是必要条件。这种人能把信带给加西亚吗?在一家大公司里,总经理对我说:“你看那职员。”

“我看到了,他怎样?”

“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不过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务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进一家酒吧,而当他到了闹市区,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

这种人你能派他送信给加西亚吗?

近来我们听到了许多人,为“那些为了廉价工资工作而又无出头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的人士”表示同情,同时把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

但从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一直到年老,都无法使那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员工。

在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引新的进来。不论业务怎么忙碌,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公司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整顿才会出现较佳的成绩——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都被摈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他没有自己创业的能力,而对别人来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价值,因为他老是疯狂地怀疑他的雇主在压榨他,或存心压迫他。他无法下命令,也不敢接受命令。如果你要他送封信给加西亚,他极可能回答:“你自己去吧。”

当然,我知道如此道德不健全的人,并不会比一个四肢不健全的人更值得同情;但是,我们也应该同情那些努力去经营一个大企业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他们因为努力去使那些漠不关心、偷懒被动、没有良心的员工不太离谱而日增白发。如果没有这份努力的心血,那些员工将挨饿和无家可归。

我是否说得太严重了?不过,当整个世界变成贫民窟,我要为成功者说几句同情的话——在成功机会极小之时,他们导引别人的力量,终于获得了成功;他们从成功中所得到的是一片空虚,除了食物外,就是一片空无。

我曾为了三餐而替人工作,也曾当过老板,我知道这两方面的种种甘苦。贫穷是不好的,贫穷是不值得推介的,但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贪婪者、专横者,就像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善良者一样。

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蠢的问题,也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地把信送到。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文明,就是为了焦心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远过程。这种人不论要求任何事物都会获得。他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

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

安德鲁·罗文

因为有了这位英雄,阿尔伯特·哈伯德才创作了不朽的名作《致加西亚的信》。

让我们通过这部作品获取一种进取心,在这种追求中获得一种动力。我们自己即使付出再多的代价,为了国家也在所不惜。

——哈里斯

“到哪里能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问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

上校迅速答道:“我有一个人——一个年轻的中尉,安德鲁·罗文。如果有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么他就是罗文。”

“派他去!”总统下命令。

同类推荐
  •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压力”法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压力”法则

    本书主要讲述压力存在的必要性、压力的来源、如何减压、如何增压、如何调节压力等内容,以“压力”为关键词,讲述了我们如何能够一张一弛的利用压力,让身边的压力有益于我们的工作业绩提升,有利于我们轻松快乐的生活。
  • 团队精神大全集

    团队精神大全集

    任何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战略、财力、关系、人才等单方面的竞争,更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的精神竞争。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建设好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生命高于一切:企业安全生产第一法则

    生命高于一切:企业安全生产第一法则

    无论何地,安全第一。安全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要放在心里。对于安全生产,企业能做到就是从制度上下功夫,加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以及在生产中的执行力度。要让安全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要让安全知识普及到生产的方方面面,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为了你,为了我,为了大家,让我们携手前行,牢记“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的使命与责任。
  • 旅游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

    旅游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

    本书分为餐饮服务和餐饮管理两部分,餐饮服务部分介绍了中餐、西餐、宴会等基本服务中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服务程序等内容;管理部分主要对餐饮的营销管理、食品原材料管理、厨房生产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进行了阐述。
  • 金牌店长提升大全

    金牌店长提升大全

    开不开店看老板,赚不赚钱看店长。如何让你的门店在众多门店中永远挺立潮头?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更专业、更优秀、更有效率、更有领导魅力、更受下属拥戴的金牌店长?本书将用最为平实、通俗的语言为你一一作答,让你掌握成为金牌店长的独门秘诀。
热门推荐
  • 我会一直在原地等着你

    我会一直在原地等着你

    爱?在懵懂无知的年纪,不懂得爱是什么!但是,自从见到他,柳叶就明白了!是谁说的小学生不能谈恋爱啊?柳叶和杨宸轩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
  • 借阴骨

    借阴骨

    在我九岁那年,碰到小叔钻进了赵寡妇家,接踵而来的事情完全不可思议,平凡的生活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而走上了一条我从未想过的路……
  • 爱的选择

    爱的选择

    温蔓生与高中时代的恋人陆晓城分手后,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并遇到了新的心仪对象——她的上司顾明,而此时的陆晓城,也以年轻有为的音乐家形象回到她所在的城市。陆晓城无法忘怀温蔓生,也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与温蔓生同事谢维的新恋爱中。温蔓生高中时候的好友沈襄在看望温蔓生时,与高中时心仪的美术老师邓乾相遇。温蔓生与顾明恋爱后,慢慢从以前的生活中走出来,陆晓城也因谢维的真心而逐渐受到感化……
  • 退魔人

    退魔人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已经五次高考落榜的周成昱无意中拔出了祖传宝物退魔剑,从而成为“退魔家族”的继承者。同时怪诞有趣的事情也随之发生: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繁杂乏味的学科考试,接踵而至的妖魔鬼怪,扑朔迷离的案件,纷乱如麻的感情游戏,以及频频降落到自己头上的麻烦,既是大学生又是驱魔人的他如何应对?对此,周成昱洒脱地甩出一句话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欢迎加入《退魔人》读者群:16703787(顾三的群)顺便提一句:群主名字就叫周(成)昱哦!
  •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本书内容包括“优秀不是天赋,而是一种习惯”、“心态习惯:你在为自己工作”、“性格习惯:恒心和忍耐创造一切”、“品德习惯:成为职场最受欢迎的人”等。
  • 很萌很嚣张:喵喵世子妃

    很萌很嚣张:喵喵世子妃

    大凌国第一纨绔子弟容楚之世子被小皇帝赐婚,娶一只小白猫为世子妃!世人皆叹息,果然是这世子坏事做多了,报应来了。白佳人打了喷嚏,疲惫地从塌上爬起来,伸着小猫爪,愤愤地叫道:“什么报应?这纨绔捡到宝了好不好?”腰上突然出现一只手臂,邪气地道:“娘子,夫君昨晚没有满足你么?还有力气起床?”滚滚滚!可不可以退货不要这只纨绔世子啊,身体吃不消了!"
  • 毒医女妃

    毒医女妃

    一朝穿越变成人见不爱的渣女,样貌丑陋,被下人欺凌,唯独有着一身好的医术本领。且看渣女如何变成才女,敢歧视她?下药!下毒药!敢欺负她?下药,还是毒药!敢打烂她的摊子?不用说了,赐毒药!都说大夫救人天经地义,既然都说药是救人的,那下毒药又有何错?一次偶然,救了皇上身边权高位重的王爷,表面上谦谦如玉,飘飘公子,实则心狠手辣,冷漠腹黑,特别总爱在她背后桶上一刀。某女不服的站起身子说道:“王爷?王爷又如何!照样下毒药!早死早胎生,我这是在帮他!”
  • 凡人巅峰之路

    凡人巅峰之路

    我心中的走向巅峰的道路,东方修道之路略微结合西方魔幻与现代科技,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情节,打破传统的写作。不过第一本书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见谅。本书中,我也会写一些现在社会一些虽然残酷但是很现实的生存法则。
  • 穿越梨园香

    穿越梨园香

    周梨雪:现代一小宅女,大半时间守着淘宝窝家里,写点文案挣外快。意外的穿越到异时空一个没落的梨园世家,成为了一个六岁的小女娃,而且还是不能说话,动不动就生病。两年后,在经历了意外的发烧后,居然能开口说话,而且身体也渐渐好起来。可惜家里的戏社,因为台柱子被人挖角,生活举步维艰,濒临倒闭。好吧好吧,咱虽对戏曲一窍不通,但唱不了总能写吧,花旦咱不做,那咱就做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编剧。看现代小宅女,如何力挽狂澜,玩转异世界梨园界,让一个濒临倒闭的三流戏社,登上梨园界的巅峰!等等,俺不过是个半大的小不点,为啥温柔细腻的小师兄,刁蛮霸气的小王子,聪慧狡黠的某同行,都团团跟在俺身后转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