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3900000017

第17章 颐和园

游侠引言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具有与欧洲古代园林不同的独特体系,无论是帝王营造的皇家园林,还是官宦豪富兴建的私家园林,都刻意追求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颐和园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颐和园造景100余处,虽然寓意繁丰,但突出地体现着皇权与神权的至高无尚,无处不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无处不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丰厚蕴涵。这座历史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自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数百万人,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正文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园内分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三个部分,整座园林占地约290公顷。进东宫门前行,便是以仁寿殿为中心的宫廷区。仁寿殿曾名勤政殿,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门两旁有两块青石分别象征着孙悟空和猪八戒伫立警卫。殿中平床上设宝座、屏风、掌扇、鼎炉、鹤灯等,屏风上有9条巨龙,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走过仁寿殿,便来到了玉澜堂,这里记载皇权失落的凄凉历史,光绪皇后曾经居住在玉澜堂后的宜芸馆。

{TP颐和园内郁郁葱葱的荷花.TIF}

宜芸馆西北的乐寿堂是慈禧太后的处所,据说她每天都在这里生活。慈禧太后平常很奢侈,每天的饭费就要花掉白银60两。在仁寿殿北面不远处是德和园,这是清代所建三大戏台最大的,每年慈禧做寿,都有吉祥戏目演出。从乐寿堂往西过邀月门,可以看到长达728米的长廊,这条中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游廊,沿昆明湖北岸向西伸展,如同锦带将远山近水和园内各种建筑有机地联系起来。长廊上8000多幅彩色绘画构成了五光十色的画廊,洋溢着浓重的民族文化气息。

出长廊之后便进入排云门,面前就是紧依万寿山的排云殿。沿殿两边斜线上行,穿德辉殿,登114级台阶,就到了万寿山的佛香阁。这座八面三层四生檐的佛香阁建在58米高的山坡上,内供接引佛。当年的每月朔望,慈禧便在此烧香礼佛。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杰出的代表。从佛香阁住下看,东侧有转轮藏,西侧有宝云阁,又名铜亭。铜亭的铸造用铜207吨,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造型精美,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品。佛香阁往上是颐和园的制高建筑智慧海,俗称“无梁殿”,它以纵横交错的拱券支撑顶部,不用柱梁承重,堪称绝活。

{TP颐和园内的建筑.TIF}

万寿山古称瓮山,山下之湖名瓮山泊,明代被喻为杭州西湖,称为“西湖景”,引来不少文人墨客的登临,留下许多优美诗篇。由于这里山清水秀,每至盛夏,十里荷花,香气袭人,这样的佳景不久就被封建皇帝看中而营造御苑。清代在此造园最为集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园”,即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其中的清漪园即颐和园的前身,乾隆十五年为筹备庆贺太后六十寿辰的名义,乾隆帝大兴土木修建清漪园。瓮山改名万寿山,瓮山泊改名昆明湖。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三山五园”皆化为焦土,所有珍宝也被洗劫一空。慈禧垂帘听政后对清漪园进行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有名为西堤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3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湖心岛。这3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6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西堤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

{TP颐和园前面的铜狮.TIF}

万寿山的南坡濒昆明湖,构成了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前山接近园的正门和帝后的寝宫,游览往返比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区,所以园内主要建筑物均荟萃于此。造园匠师在前山建筑群体的布局上相应地运用了突出重点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从湖岸直到山顶,重重华丽的殿堂台阁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即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前山其余地段的建筑量较小,自然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镶嵌在葱茏的苍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庄秀丽的中央建筑群。

{TP颐和园内的桥梁和湖泊.TIF}

后湖的河道蜿蜒于万寿山北坡即后山的山麓,造园匠师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与宫墙的局促环境,在北岸堆筑假山障隔宫墙,并与南岸的真山脉络相配合而造成两山夹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宽有窄,时收时放,泛舟后湖给人以山复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为园内一处出色的幽静水景。后山的景观与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林木蓊郁,山道弯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它们或踞山头,或倚山坡,或临水面,均能随地貌而灵活布置。后湖中段两岸,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买卖街”遗址。

{TP历史悠久的颐和园建筑.TIF}

万寿山以南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西部是仿杭州苏堤而建的西堤,将湖面分为东西两半,西堤有六座桥梁,以玉带桥最为有名,远远望去,如玉带轻飘。据说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都爱游西堤,慈禧曾在这里化装成渔婆,命太监李莲英扮成渔公,二人合影留念。与西堤相接的东堤是一道石造长堤,中段有仿卢沟桥而建的十七孔桥,望柱上有神态各异的石狮564只。昆明湖烟波浩渺,气象万千。三座大岛、十七孔桥等与万寿山遥相呼应。颐和园三大景区既有湖光山色又有庭园美景,各式宫殿、寺庙和园林建筑3000余间,不同特点的建筑群落自成一格又相互联系。它巧妙地借西部玉泉山作为它的大背景,把人工建设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会在一起,从而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作为清代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颐和园记录了宫廷生活的许多史实,反映出清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侧面。

问题在线

颐和园占地较广,园内有几处城关?

专家释疑

人们在颐和园游览时,会看到在其他园林中是很难见到的,像城关一样的两层建筑,下层有圆形的门洞,上层有城楼。颐和园内共有6处城关,它们分别是文昌阁城关、紫气东来城关、寅辉城关、宿云檐城关、千峰彩翠城关和通云城关。这些城关建于乾隆年间,如果说在园林建筑中有些作用,不如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园内的安全而修建的,从这些城关位置的安排就可知道大概。

文昌阁城关是最大的城关,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860年曾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主阁两层,内供铜铸文昌帝君和仙童等。它位于知春亭北侧,为控制东堤一岸而设。紫气东来城关在谐趣园南面,城关南门石额刻“紫气东来”,源自老子出关的典故,北门石额刻“赤城霞起”,源自晋代文学家孙绰《天台山赋》中的名句。寅辉城关在四大部洲东侧,城关东边石额刻“寅辉”,西边刻“挹爽”。通云城关在北宫门西边土山之上,与东部的寅辉城关遥相呼应,皆是苏州街的陆上关口,再加上紫气东来城关,这3处则完全控制了万寿山后山后湖地区。宿云檐城关又称贝阙,在万寿山西半壁桥南面,城上原有楼,内供关羽银塑像,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走,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改为亭式建筑,内供关帝牌位。此关可控制西如意门一带,与万寿山东的文昌阁象征“文武辅弼”。千峰彩翠城关更是居高临下,前湖后山几乎都处在它的视线范围之内。

探索指南

颐和园的历史非常悠久,它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和花园,远在金贞元元年即在这里修建了“金山行宫”。明弘治七年修建了园静寺,后皇室在此建成好山园。1664年清朝政府定都北京后,又将好山园更名为“瓮山行宫”。清乾隆年间,经过15年的修建工程,将该园改名为“清漪园”。此时的清漪园北自文昌阁至西宫门筑有围墙,东、南、西三面以昆明湖水为屏障,园内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和桥廊斋榭。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并焚烧了园内大部分建筑,除宝云阁智慧海、多宝琉璃塔幸存外,其他珍宝全部被洗劫一空,建筑夷为一片废墟。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在清漪园的废墟上兴建起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颐和园遭到八国联军的野蛮破坏,后来慈禧又动用巨款重新修复。数百年来,这里是封建帝王的享乐之地。1961年,国务院公布颐和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漫长的历史中,颐和园几经修建,它的建筑格局有什么变化吗?

同类推荐
  • 遗志

    遗志

    乱世之中,平凡如我,如何生存?义气的兄弟,敢爱敢恨的情人,这就是我的全部,任你是天王老子,还是神魔,我有何惧?你们不离不弃,我便还你们一个天下!求收藏、求鼓励
  • 远去的文明

    远去的文明

    本书所讲的人类文明只涉及局部的区域,但毫无疑问,它是人类文明历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远去的文明》——这是一部弥漫着科学精神的历史文化散文,探讨的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些特殊地域的生活故事、文化表现和科学成就。作者以真实淳朴和具有自己风格的文字引领读者走向时空的深处,共同游历那一段落满尘埃的文明。告诉读者:人类是如何加工最早的工具的;早期的城市是如何在平庸的日子里展现它的姿色的;古代的人类在细碎和艰辛的生活中是怎样抒发他们的思想和情绪的。
  • 回到古代

    回到古代

    一个当今社会微不足道的小小公务员,却因为一场飞来横祸,而魂飘天外。一块毫不起眼的玉牌,把他的魂魄始终凝聚在一起。一次稀里糊涂的选择,让他到了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过去。一场如梦似真的经历,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段即相似又不同的历史,却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 帝国危机

    帝国危机

    本书内容包括帝国主义的新危机、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德意日法西斯的产生、世界各国的基本局势。
  • 古庸

    古庸

    庸国,中华古国名。又名古庸,是春秋时,是巴、秦、楚三国间较大的国家。是中国巫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古庸有着奇特的葬俗文化,巫文化、音乐文化,以及武道文化。方今之世,古庸、长临、墨霜三国并存,百多年来争战不休。不仅如此,更自古有恶兽出世,危害人世。混乱的世道,人才时有辈出,制霸天下,平定恶兽,成为一代一代人的梦想……
热门推荐
  • 医女重生:冷王独宠嚣张妃

    医女重生:冷王独宠嚣张妃

    前世,熙婉深爱大周皇帝夏靖恒,为他付出一切,却遭小人暗算,无情地打入冷宫,活活饿死。一梦醒来,重回十五年华。她发誓,绝对不让悲剧重演!阴谋重重的后宫,雷霆风雨的前朝,强悍凶戾的外敌……熙婉忽然发现,当她眼界走出后宫时,外面的世界,竟如此精彩!同时,她更发现,原来天底下还有比皇帝更好的男人!【新书发布,欢迎观看~新书——灵田锦绣:猎户家的小辣妻】
  • 泽畔九歌

    泽畔九歌

    仙界的华丽冠冕,无不彰显着其无可掠夺的权利。向往,钦慕,似乎充斥着整个世界。泽畔旁的矮墓,谁又还记得其主人?奢华浮夸,不过白马过驹。纵然华光萦绕,目中空灵,又如何抵挡得了尘世的喧嚣繁杂。
  • 创世MC

    创世MC

    这就尴尬了,最后一站旅程竟然穿越到MC世界去了,这种情况是积攒了几辈子的福啊!
  • 洪荒当传奇

    洪荒当传奇

    盘古为何开天?鸿钧为何非要身合天道?美好的洪荒大地又为何多灾多难?人族!又究竟是因何而成为洪荒大地的主角?这里没有所谓的天道定数,只有这历史车轮的滚滚惯性!只有为证道永恒,求得永世逍遥,而迸发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情!壮美的洪荒!不应该总是被人所嘲笑!一样的洪荒,不一样的《洪荒当传奇》!
  •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婚之隔

    一婚之隔

    结婚一年,季筱和丈夫同床次数为零。当小三自杀闹到她面前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这段婚姻里的受害者。等来的情等不来,那买来的情呢?她醉意朦胧地扔出一叠钞票,对着这位抱住自己的男人轻笑,以为只是一场梦,所以她可以在梦里放纵,可次日醒来,梦却成为了现实!“你说,你是我丈夫同父异母的大哥?!”“你好,我叫景墨弦。”男人出现在她的家门外,轻轻勾唇,笑得意味不明。可他是景氏集团的继承人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她不过是一无所有的孤女。“景墨弦,我们之间隔得太远,不可以!”“不远,一张离婚证,再加一张离婚证,再加一张结婚证,就可以了……”
  • 兽人英雄传

    兽人英雄传

    一个勇猛过人的人类,有着兽人的身体,兽人的武技。身体强悍如牛,性情洁白如纸。为了衰落的兽族部落,这个人将肩负起光复帝国的重任。闯荡大陆,他遇上了奇人异士,结识了光明教廷长孙女;误入了魔族境地,他力挫群雄,成了魔族金刀驸马。他收复比蒙族,与落日帝国国王结为兄弟。
  • 草莽群侠录

    草莽群侠录

    唐,安史之乱,它让大唐王朝从鼎盛走向衰败。安史之乱年间,江湖群雄逐鹿,面对乱世,江湖英豪该何去何从。九帮十八会,丐帮和天龙帮,这三个当时江湖最大的帮派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注:全文虽以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但它本身就是一部武侠小说,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及事件完全是为了作品需要,与真实历史无关。
  • 睡睡平安

    睡睡平安

    睡睡是专门降妖除魔的峨山弟子,搞错自己性别的她一直认为自己是大老爷们,某一天,她在天上骑着扫把飞时蹩脚的技术失灵,从天上掉下来骑在一男人身上,无意中吸走了该男人八万年功力,想要归还功力据说有一个办法----阴、阳、调、和,……妖兽簇离只知道,他的目标就是吃掉这个看起来很可口的女人,取回他的功力。
  • 皇家府邸花

    皇家府邸花

    他是高高在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她是浓郁艳丽,倾城又武艺高强的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