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42300000012

第12章 明清时期的影戏与木偶戏(2)

山西的孝义纸窗影戏可能是在本地从金元一直流传下来的土生影戏,用小唢呐伴奏,奏吹腔。吹腔是清代前期遍及大江上下的一种流行戏曲腔调,孝义纸窗影戏可能受到了它的影响。山西另外一种纱窗影戏则是从陕西传入的碗碗腔影戏。光绪初年,陕西碗碗腔影戏传入山西,在曲沃的一支,受蒲剧、郿鄠等地方戏曲的影响,逐步形成南路碗碗腔;在孝义的一支,受中路梆子和孝义吹腔纸窗影的影响,逐步形成北路碗碗腔。清末民初,孝义有近40个皮影班。

明末清初的川北乡间流行着一种“土灯影”。乾隆初,陕西渭南影戏传入川北。到咸丰年间,川西的民间艺人将传入的川北土灯影和渭南影戏相结合,创作了结构最为复杂的成都皮影,遂至风靡整个四川。四川是皮影戏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另外一个省是湖南,近代曾达到150多个皮影剧团。

影戏音乐和木偶一样,很多都依附于各地的地方戏曲音乐,但也有具备自己独立体系的,北方如滦州影戏的“影调”,陕西影戏的弦板腔、安康弦子腔、碗碗腔、老腔,南方如湖北沔阳,湖南常宁、衡山等地的渔鼓皮影等。也有木偶戏采用影戏音乐的,如陕西大荔、华阴,山西新绛、曲沃等地的木偶同属碗碗腔,乐器中设铜碗和月琴,风格独特,曲调婉转悦耳。后来碗碗腔也被戏曲剧团采用。

二、明清时期的木偶戏

明代以后,城市的商业演出场所瓦舍勾栏衰落下来,木偶戏就失去了它在城市中固定的落脚之地,不得不退位为城乡市集上走街串巷聚众围观的杂耍表演。又因为戏曲艺术的极大繁荣,导致它由一种与戏曲分庭抗礼的表演艺术进一步退缩为食戏曲余唾的小道杂艺。生存条件的恶劣化,使木偶艺术丧失了往日的辉煌,但却促使它由城市向乡村发展,逐渐开辟出新的局面。

明代民间在操办丧葬的时候,仍然习用木偶戏来冲丧。《金瓶梅词话》里有一些描写。例如第六十五、六十六回写西门庆为二房李瓶儿治丧:首七,亲友女眷祭奠,有地吊锣鼓、鬼判舞队演出;三七,亲友女眷与丧主吴月娘伴宿,在灵前看木偶戏;四七发引,同样演出地吊锣鼓。第八十回写西门庆死:“二七,街坊伙计主管等二十余人叫了一起偶戏,在大卷棚内摆设酒席伴宿,提演的是《孙荣孙华杀狗劝夫》戏文。堂客都在灵旁厅内,围着帷屏,放下帘来,摆放桌旁,朝外观看。”明·谢肇淛《长溪琐语》也记载了一则民居人家演出木偶戏的轶事:“大金所一民妇怀孕弥月,家中偶抹傀儡,演《五显传奇》。”从这些描写可以得知,木偶戏于唐宋时期从“丧家乐”走向了商业化的日常勾栏演出,明代以后又回到人家的红白喜事祭奠演出的位置,走了一个大循环。

清代全国流行的木偶样式主要有三种: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提线木偶。杖头木偶由演员手举杖竿操纵,分布在黑龙江、辽宁、陕西、河南、湖北、江苏、四川、湖南、广东、广西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由操纵方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演员藏身幕后,只让木偶和观众见面,这是通常的办法;另一类是演员和木偶同时上台,演员和木偶一起和观众发生感情交流,海南岛的临高一带称之为“鬼仔戏”。这种木偶演出形式和日本的文乐(人形净琉璃)接近。布袋木偶是一种最为简单的木偶,仅由木偶头和布袋样的衣服组成,演出时演员用一只手的手指和手掌操纵,俗称“掌中戏”,道具简陋易挪移,一担即可挑起。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谈到在扬州演出的布袋木偶:“(凤阳人)围布作房,支以一木,以五指运三寸傀儡,金鼓喧阗,词白则用叫颡子,均一人为之,谓之肩担戏。”所谓“叫颡子”,就是宋代的“叫子”,模仿人的声音来伴奏和说唱。布袋木偶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湖南等地。其中也有比较复杂的,例如福建晋江布袋木偶,制作精细,雕刻精美,有的偶头眼睛、嘴巴可以活动,还有手脚,操纵也困难得多。提线木偶是用线悬吊操纵的木偶,在陕西、福建、浙江、江苏、广东、湖南等地都有它的踪影。

木偶戏最初兴盛于唐朝,唐朝的都城长安(今西安)应该是它的中心,因此后来陕西、山西以及川北一带都受到其直接承传影响,形成一个系统。西北的木偶有提线和杖头两种,例如陕西合阳提线木偶、山西“肘偶”(杖头木偶)等。川北木偶里的“大木脑壳”最为著名,是今天所见到的木偶里面个头最大的,其偶头和身体与真人相接近,属于杖头木偶,艺人用粗竹竿擎起表演。演出时和真人同台,由幼童站在成人肩上担任主角,木偶演配角,清代称作“阴阳班”,部分保留了宋代肉傀儡“以小儿后生辈为之”(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的传统。道光时曾出现一个雕造名手杨代,其作品流传到现代。川北又有“二木偶”和“京木偶”,前者是“大木脑壳”的缩小,因为“大木脑壳”体型过大,不易携带保存,因此产生了较小的“二木偶”。

南宋时期木偶戏的活动中心是杭州,因此浙江木偶可能是从南宋时期传习下来的,提线、杖头、布袋几种形式俱全。而江浙、福建一带的木偶戏大概都受到其影响。福建近代以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著称,泉州的提线木偶、晋江的布袋木偶为其佼佼者,而漳州和泉州近代都产生了著名的木偶制作艺人,漳州有徐松年,泉州有江加走。由于福建泉州一带在宋代与印度海上交通频繁,许地山认为福建泉州傀儡戏的渊源,可能与印度的拟傀儡有关。至少福建傀儡有可能受到印度傀儡艺术的影响。江苏有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两种,其提线木偶用口吹叫子模仿人声唱戏,可能是清代从山东传入,第一代艺人为兴化县的徐小六子、姚麻子、焦老二、焦老三等;第二代有徐宋官、姚芬子、焦宝宽、焦宝德、申子清等。湖南是木偶和皮影的大省,近代统计仍有木偶戏箱近百副,皮影戏箱两百余副,从业人员七八百人。

北方几省流行的扁担戏是形式最为简陋的木偶戏,只由一人肩挑戏具四处赶场,演出时的表演扮奏唱念等也都由一人承担,北京人称之为“苟利子”,清·敦礼臣《燕京岁时记》说:“苟利子,即傀儡子,乃一人在布帷子中,头顶小台,演唱《打虎》、《跑马》诸杂剧。”清·无名氏《一岁货声》云:“耍傀儡子,一人挑担鸣锣,前囊后笼。耍时以肩杖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台阁,下垂蓝布,人笼皆在其中。笼内作偶人鸣锣衔哨,连耍带唱。有八大出之名:《香山还愿》、《铡美案》、《高老庄》、《五鬼捉刘氏》、《武大郎乍尸》、《卖豆腐》、《王小儿打虎》、《李翠莲》。”这和《扬州画舫录》里所说的安徽凤阳“肩担戏”形式接近。

北京在清代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以及一种“推偶”的演出。清·黄竹堂《日下新讴》中有一首咏北京傀儡戏的诗曰:“傀儡排场有数般,居然优孟具衣冠。丝牵板托竿头戳,弄影还从纸上看。”自注说:“傀儡之戏不一,有从上以长丝牵引者为提偶,有以板托平移者为推偶,有置于竿首自下持之运动者为戳偶。”“推偶”又称“托偶”,清·敦礼臣《燕京岁时记》说:“托偶即傀儡子,又名大宫戏。”木偶戏被称为宫戏是因为清代前期被征入内廷供奉,当其盛时,也有四大名班之说,其中金鳞班一直演到民国初年。近人柴桑《京师偶记》说:“乾道同光之间,盛行于时……今则渐归淘汰。硕果仅存者,曰金鳞班,悬牌于护国寺等街口,营业亦萧瑟……”宫戏演出常有当时的南府内学太监内廷供奉名伶在幕后代唱,称为“钻筒子”。宫戏有一位著名木偶制造师名戴文魁,《京师偶记》说:“清代制宫戏之巧工曰戴文魁。其木偶则长三尺,台周回障以蓝色布,高逾人顶。其上则设置戏场,朱栏绣幌,华丽遹皇。每一木偶以一人举而弄之,动作身段与真者无异。后方围书画屏集,内行弦板列座,念唱与场上神情相合。”

木偶戏最初大概是运用说唱曲调来演唱的。明清以来,由于地方戏曲的兴盛和受到地方观众的热烈欢迎与喜爱,各地的木偶戏大多逐渐采用了地方戏声腔来演唱,从而成为各地方剧种的附属,例如京剧、评剧、秦腔、晋剧、闽剧、豫剧、汉剧、湘剧、赣剧、川剧、粤剧等唱腔,都有自己的木偶戏。然而也有个别地区的木偶戏发展起自身独具的音乐唱腔,反过来影响到地方戏曲剧种,例如陕西的合阳线戏就从木偶戏唱腔基础上形成,福建的打城戏也搬用了泉州提线木偶的音乐。

同类推荐
  •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是一门讲授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创作规律的基础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的一般理论观点介绍(艺术起源、本质、特征、功能等);艺术创作活动系统描述(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本教材运用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方法,大量介绍了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实例,介绍了各个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系统阐述了艺术的基本性质、特征及规律,同时又对艺术的本体论、方法论、欣赏观、价值观、艺术观都进行了深入细致、广泛的研究。本教材从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全方位介绍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小品入门学习指南

    小品入门学习指南

    相声,是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北京,一般认为在清朝同治年间由民间笑话演变而成,以引人发笑给人愉快为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热门推荐
  • 帝王情:缘起花落时

    帝王情:缘起花落时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她向往自由自在的简单生活,他恣意任性的游戏人生,他多重身份的权利掌控者。桃花纷飞的时节,将门孤女、一国皇子的邂逅是缘分注定还是镜花水月?最美的年华遇见你,何须问是否值得。
  • 异界之踹翻十块板板

    异界之踹翻十块板板

    家庭要照顾无时间写书,此书交给朋友座右萌作者续写。
  • 异世狂妃:鬼医倾城

    异世狂妃:鬼医倾城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享誉世界的鬼医圣手,一朝穿越,沦为花家最不受宠的大小姐......他本是人人闻风丧胆的战神高冷王爷,不近女色,可现在谁来告诉他们,这个坐在王爷旁边,被王爷一眼宠溺望着的花家大小姐是怎么回事?
  • 缘自前世生

    缘自前世生

    她微闭双眼,脑海中细细勾画那副俊逸的眉眼,那样熟悉独不是爱她的他。青丝白发,弹指间,一眼万年,他曾兀自笑言:“凛凛一笑好吓人,小神保命要紧。”恺夜,再说一次好不好?
  • 冷血总裁之宠妻无度

    冷血总裁之宠妻无度

    十四年前,曹颜依,六岁,欧阳沐宸九岁,小小的他对她说,“颜依,你只能是我的,谁也不能跟我抢,长大后你要做宸哥哥的新娘,好不好”单纯的话语里透着一股势在必得的坚定。。颜依看着最疼爱自己的宸哥哥,乖巧的说“好啊,颜依要做宸哥哥的新娘,宸哥哥要很疼颜依哦”虽然小小的她并不知道新娘是什么。
  • 绯瞳恋世

    绯瞳恋世

    她——九天玄女,他...他...他们都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她……她决定一个一个收了……
  •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长毛兔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长毛兔

    主要介绍了各类长毛兔品种的特性,讲解了长毛兔的引种、繁殖技术、饲养技术与饲料管理、剪毛技术和疾病防治等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同时简要介绍了彩色长毛兔的饲养管理。
  • 天师在穿越

    天师在穿越

    现代天师张天明,继承龙虎山道统,在一次除魔卫道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随后遭到追杀,意外激发了张天师传承,来到了传承空间,在穿越各个世界中除尽鬼怪,尽一切可能回到本源世界。
  • 异皇传

    异皇传

    鸿蒙大陆,大晋圣庭帝位下,西宫太后吕雉,手牵凌尘一步步登上帝座台阶,东宫太后武媚娘,看着坐在帝位上的凌尘,含笑点头。
  • 倾世异能傻妃

    倾世异能傻妃

    她,是魔灵集团首席女总裁。她,是一个刚出生就遭到唾弃的庶女,又幸存下来的“傻瓜”,忍辱负重十几年的天之骄子。在政治与利益下,她成为了牺牲品,被自己的“亲人”送去他国求和。逃婚路上,她偶遇这一生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他-诸葛浩然。他傲视一切,唯独对她一见倾心,生死相随。她目空一切,唯独对他无奈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