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42300000014

第14章 京剧(1)

京剧是流行全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剧种。它形成于北京,流布于全国。历史上曾经有皮黄、二黄、京调、京戏、平剧、国剧、旧剧等多种称谓。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申报》,随后传到北京,渐及全国各地。1919年起,梅兰芳等出访日、美、欧洲,使京剧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一度称京剧为国剧,梅兰芳等在北京成立的京剧艺术研究机构叫“国剧学会”,并出版《国剧画报》。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改北京为北平,随之京剧也改称“平剧”,1942年延安成立的京剧院,当时叫“延安平剧院”。20世纪30年代,随着话剧等新剧种的兴起,又有人称京剧为“旧剧”。1949年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京剧之名才正式确定下来。

一、京剧的历史沿革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罗罗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随后,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合称“四大徽班”。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嬗变的过程。这一嬗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据刊于道光二十五年的杨静亭《都门纪略》载,三庆班程长庚,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等常演的剧目,有《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等,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嬗变到此已基本完成(虽然当时还不称京剧)。另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时皮黄戏从音乐、表演,到唱念的字音、声韵,才具备了严格的规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长庚时代,仍属徽调范畴。

1860年到1949年,京剧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860年到1917年左右,是京剧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剧目方面,从徽、汉、梆、昆等继承下来的传统剧目,经过演出实践不断加工、锤炼,更见精练。音乐方面,板式、曲调有所增益,字音、声韵更加定型,使京剧唱腔委婉、动听,更具特色。舞台表演艺术方面,也较为细腻、精致,色彩浓郁。京剧史上“老生前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还带有京剧前身徽、汉的地方色彩,传到“老生后三杰”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时,原来那种地方色彩已逐渐融会升华,成为京剧自身的艺术特色。光绪九年(1883年)起,大批京剧著名演员陆续被征为“内廷供奉”,领取一定银米,平时在戏园演出,不定期地应召进宫当差,从而打破了乾隆以来宫廷蓄养戏班的旧制。由于皇室贵族的喜爱,既为演出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又在艺术上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留下了一批比较完整的剧目,并为京剧艺术的严格规范化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同时,宫廷演出也在剧目内容的倾向上给京剧带来一些消极作用。

从1917年到1937年,是京剧艺术的高峰期。剧目方面,传统戏不断加工、翻新,同时大量涌现新创剧目。题材范围扩大了,表现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剧目增多了。剧目与演员的表演特色结合更紧,出现了为某些艺术流派所特有的剧目。舞台艺术方面,流派艺术大大发展。早先,京剧舞台上以老生为主,老生流派比较明显。到这一时期,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锐意革新,积极排演新戏,舞台上出现了“四大名旦”争衡的局面。这不仅使旦角艺术焕发出空前的光彩,而且带动其他行当,争奇斗绝,流派纷呈。如老生行余叔岩、马连良、高庆奎、言菊朋等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各自的流派。在上海,周信芳(麒麟童)以《萧何月下追韩信》等新剧目,独树一帜,影响广及江南各地,时称“麒派”。武生行,杨小楼、尚和玉等与南方的李春来、盖叫天等,也都形成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流派。此外,花脸、小生、老旦、丑等,也都人才辈出,京剧舞台达到艺术高峰。

从1937年到1949年,是战乱中京剧队伍分化和重新组合的时期。“八·一三”以后,不少京剧演员,积极投身救亡运动。抗战转入持久战后,解放区、国统区、敌占区,分别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各个革命抗日根据地,八年间,编演了大量新历史剧和现代戏。在国统区,抗战开始不久,就组成了包括各戏曲剧种的抗敌宣传队,巡回于各个战区,演出激励民族精神的剧目。在敌占区,梅兰芳“蓄须明志”,采用罢演的方式和敌人周旋;另外,程砚秋隐居于农村,谢绝舞台;周信芳在艰险的环境中,编演了《徽钦二帝》等剧目,与敌伪进行斗争。

建国后,京剧艺术得到新生。整理了大批传统剧目,编演了许多新历史剧和现代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贡献。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京剧艺术又得到了复苏,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早在同治六年(1867年),京剧就传到上海。嗣后,众多的北京演员陆续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等,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在这之前,约在咸丰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剧进上海后,也出现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这对南方京剧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从光绪五年(1879年)起,谭鑫培六次到沪,后来梅兰芳等名演员也经常到沪演出,促进了北派、南派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发展。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年)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即在天津活动(他和他父亲死后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活动,后来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天津的票友。山东是徽班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山东帮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因而山东很早就有京剧演出。京剧的流布较早的地区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至20世纪初,南至福建、东至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活动。

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二、京剧的艺术特点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

    本书由画论、书论、印论、工艺美术论、乐论、剧论凡六大部分组成。选录先秦至清末历代经典的能够反映艺术本质、特征、原理、规律的精采名篇、片段。条目文字艰深,注释力求通俗化。并以艺术门类为纲、艺论作者为目。先秦两汉时期作者行年、籍贯失考者,则以其著述名称为目。
  • 有趣的书法家故事

    有趣的书法家故事

    书法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它萌芽于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与甲骨文同龄。
  • 收藏的江湖

    收藏的江湖

    本书采用大量现场实景图片及犀利精准的文字纪实方法,对收藏领域里的现状、群体等进行毫不留情的曝光,并以专业的角度给予分析和阐述。再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桩桩黑幕重重的文物拍卖、一个个假专家的道貌岸然、一幕幕骇人听闻的古玩诈骗、一座座山寨博物馆的惊天骗局、一场场真假难辨的“国宝”之争。
  • 中国瓷器

    中国瓷器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

    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

    选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英语国家的最出色的创作型歌手、最有影响力的歌词创作大师,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大半个世纪欧美国家文化发展的跨度:从风靡美国的乡村民谣,到裹卷青年一代的嬉皮士摇滚;从唱遍街头的说唱乐,到近年令无数人神往的新世纪;从浸透美国底层色彩的布鲁斯,到意图融合民族风的世界音乐。《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一一介绍评论他们的代表人物,仔细赏析他们的代表作,共享音乐的魅力、歌词的妙义。
热门推荐
  • 油菜花之墓

    油菜花之墓

    贝缇在多年后仍然记得那个夏日的时光,和暖的风吹动着金色的油菜花,寂静的午后的原野上到处弥漫着花的浓浓的潮湿的芬芳,雪儿在旁边欢快的跑来跑去,她仰卧在水塘边的绿草丛中,望着天空悠然的云朵,在幸福的阳光里竟悄然升起一抹悲伤,就像预示了什么,虽然那和风很快吹散了那缕愁绪,快得让人抓不住。
  • 合欢之歌

    合欢之歌

    一场恩仇,两大家族,三次战争,四份绝望而无奈的爱情……爱的淋漓,恨得执着,活得潇洒,屠刀举起之时却不得不面对生离死别……至高台、炎狱山、双生城,光怪陆离的种族,诡秘纷繁的真相,谁会面对命运笑到最后……
  • 幽都魔君

    幽都魔君

    自盘古劈开混沌以来,分天化地,诸神与生灵、魔当立。诸神大战时代,清气渐衰,至恶之气危害世间,感染诸神与生灵,然诸神以强大封印,封至恶之气、妖魔于幽都,建神魔之门。设下天地无极印封锁,此后幽都与神洲世界隔绝。此役过后,诸神皆寂,无人知诸神所在,留下的只有大部分遗迹。万年过去,潇湘剑雨阁第三十七代阁主萧逸痕游历神洲,在一偏隅小村见魔气浑厚,满村之人尽皆死亡,唯有一婴儿啼哭,遂心生怜悯,抱婴儿返回剑雨阁。
  • 爱在何欢

    爱在何欢

    六月早耶觉得她大二之前的时光可以用一句话完美诠释:寄人篱下,新欢旧爱。男友不顾两年情意的分手,初恋一别三年的再次偶遇。冥冥之中,昔日盛夏光年那男子的隽永与面包店悠然的身影渐渐重合,冲破岁月,来到她的眼前。然而又是造化弄人,深爱一场,感情再次陷入迷雾重重。又白,你的眼里,有我吗?—————————————————食用提示:No1.男女主隐藏吐槽系技能√No2.女主是理科生甜食控属性,女主闺蜜是声控√No3.女主有轻微的中二属性,雷者慎入。晚上八点一刻等我Σ( ̄。 ̄ノ)ノ
  • 帝门风云

    帝门风云

    大夏王朝看似繁盛的背后,却危机四伏,野心、欲望、权利交织。一个早已堙灭的氏族,一个不该存世的少年,带着诅咒与怒火蹒跚前行,皑皑白骨,荆棘血路,皇家无情。
  • 游龙战九霄

    游龙战九霄

    天元大陆,宗门林立,各方才俊,争强斗胜!雪域天才横空出世!修旷世神诀,融逆天龙魂,战四方英豪,破九霄魔印!功法?战技?游龙一出,谁与争锋!兄弟?红颜?天塌下来,自有我顶!抱团?群攻?纵使千军万马,你又能奈我何!
  • 大夏异姓王

    大夏异姓王

    叶涵穿越了,但却穿到了一个贫困的家庭,看他如何凭借自己的掌握的那点儿兽医专业,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发家致富!
  • 海蚀蜃楼传说

    海蚀蜃楼传说

    我抬手遮住了苍穹,终于看到世界的尽头。那并不空洞,也不虚无。待一万年过去,暮然回首。那一粒沙子、一株青草、一滴水珠,全都成了一个世界。
  • 帝国王座

    帝国王座

    大帝陨落的暗夜,秦川从大漠中走向黎明,碧沙之流火蔓延在征伐的大陆,血色的迷雾中,每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都有活着的名字,它们共同照耀着最后一个登上王座的男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 洪荒奋斗路

    洪荒奋斗路

    中国的古代神话,浩瀚繁杂。每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就像是一颗美丽的珍珠。然而由于不成体系,这些美丽的珍珠,使终无法串成一串。在这里你将看到一只小蚂蚁的洪荒奋斗路,跟随他的足迹,你将看到一串串成珍珠项链的神话传说,领略到洪荒那个遥远年代的波澜壮阔。众多书籍中对洪荒神明的描述,似乎自从诞生之初就一成不变。然而神明也有情感,怎么可能在漫长的岁月中不会改变。看此书,见证众多神明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