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58300000011

第11章 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W±和Z°粒子的发现

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意大利物理学家鲁比亚和荷兰物理学家范德米尔,以表彰他们在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的传播体W±和Z°的大规模研究方案中所起的决定性贡献。

这里所谓的大规模研究方案,就是指的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质子-反质子对撞实验。CERN是研究基本粒子的国际中心,有13个欧洲国家参加,它跨越两个国家——瑞士和法国的边界,创建于1952年。来自各个国家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通力合作,在这里贡献自己的才能。30年过去了,由意大利的鲁比亚和荷兰的范德米尔为首的庞大的实验队伍,终于取得了硕果,发现了W±和Z°粒子。人们说:是范德米尔使这项实验方案成为可能,而鲁比亚则使这项实验方案得到了预期的成果。这是因为要实现在粒子对撞实验中产生W±和Z°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对撞的粒子必须具有足够高的能量,以至于有可能把足够的能量转变为质量,从而产生重粒子W±和Z°;另一个条件是碰撞的次数必须足够多,才会有机会观测到极罕见的特殊情况。前者是鲁比亚的功劳,后者是范德米尔的功劳。鲁比亚曾建议用CERN最大的加速器——SPS,作为正反质子的循环存储环。在存储环中,质子和反质子沿相反的方向作环形运动。这些粒子在环中以每秒十万周的速率绕环旋转。反质子在自然界(至少是在地球上)是不能自然产生的。但在CERN却可从另外的加速器——PS产生。反质子可以存储在一个特制的存储环中,这个存储环是由范德米尔领导的小组建造的。

SPS是CERN的质子同步加速器的代号,1971年开始建造,1976年完工,它的最大能量可达400GeV,它的主加速器平均直径达2200m。把SPS改装成质子-反质子对撞机后,质子和反质子可在这里加速到270GeV,然后进行对撞,这样,所得到的质心系能量相当于155TeV的静止靶加速器进行同类实验所能达到的能量。

范德米尔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使反质子形成强大的粒子束,他的方法叫做随机冷却。随机冷却是束流冷却中的一种方法,目的是减少在加速过程中粒子束的横向发散度和能散度,粒子束中一部分粒子偏离设计轨道和平均能量意味着各粒子相对于它们的平均速度和轨道作不规则运动,偏离越大,不规则运动的动能也越大。用热学中温度的概念就说是这束粒子的温度较高;反之,减少这种不规则运动,就相当于把粒子束“冷却”。所谓随机冷却,实际上就是通过测量求得粒子束某一截面上的粒子流重心,再用测量后不远的校正(或冷却)装置的电场使重心逐渐恢复到设计轨道上去,总的效果是最后使粒子得到“冷却”。经过冷却,粒子束可提高粒子流密度,从而提高对撞机的亮度。

在SPS存储环的周边上有两个碰撞点,碰撞点周围有一系列巨大的探测系统,可以记录生成粒子的信息。最大的一台探测器UA1是鲁比亚领导的小组建造和启动的。这个小组共有来自12个研究所的135位物理学家。UA1探测器重200吨,价值近两千万美元,花了好几年时间建成。UA1在1982年下半年的运转中记录了十几亿次质子-反质子碰撞,通过一系列繁琐的数据处理分析筛选出了五个W±粒子事件。另有一台探测器UA2由别的小组建造,与第一台并行运转。UA2小组共有51位物理学家在一起工作,就在UA1之后不久,它们也宣布发现了W±粒子。这个结果对UA1小组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验证作用。1983年下半年,两个小组都探测到了Z°粒子。

起初,放射性衰变是可用于研究弱相互作用的惟一途径。由于加速器和存储环的建造,这个领域的规模已经大为改观。格拉肖、萨拉姆和温伯格提出的弱电统一理论可以把大量事实综合在一起。为了使理论和实验一致起来,理论家们预言有一种新的现象,是由一个新的粒子Z引起的。这一现象在1974年就已经在CERN的实验中首先观测到了,格拉肖、萨拉姆和温伯格因此在197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在又直接检测到了Z°粒子。这无疑是对弱电统一理论的又一个极好的证据。这一情况大概只有19世纪下半叶麦克斯韦提出电磁理论的情况可以与之相似。电磁理论中必须增添新的内容才能使理论协调,这一新的内容含有预言电磁波的种子,而电磁波几乎过了20年才被赫兹发现。现代的弱电统一理论不仅包含有以电磁性的光子为力的传递者,还有W±和Z°之类的传递者,其作用像是强烈碰撞中的缓冲器。

鲁比亚1934年3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的哥利几亚的一个小城镇中,父亲是电气工程师,他从小就对科学思想感兴趣。他先在米兰大学学习工程,后到比萨大学学物理,博士论文做的是宇宙射线实验,在实验中创造了新的实验方法,研制了第一台脉冲气体粒子探测器。1958年鲁比亚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当访问学者,在那里的一年半时间和贝克尔合作在Nevis同步回旋加速器上测量俘获的极化μ子中的角不对称性,这是又一个宇称破坏的证明。从此鲁比亚和弱相互作用实验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他自然不会想到,以后将在这类的实验中发现弱场的“光子”。

1960年前后,鲁比亚返回欧洲,来到CERN。这里的加速器比Nevis要强大得多。他和合作者为了探讨弱相互作用的结构,做了一系列很有意义的实验,其中值得一提的成果有:发现了正π介子的β衰变过程和用自由氢原子俘获μ子的过程。

1964年夏,菲奇和克罗宁宣布发现了CP破坏,鲁比亚受到激励,停下了其他工作,立即致力于观测K0衰变中的CP破坏和KL-Ks质量差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于是又回到弱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此时,CERN建立了交叉存储环,可让质子与质子对撞。鲁比亚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许多新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探测技术大为完善,发现新粒子的条件日趋成熟。

弱电统一理论预言了三重态中性矢量玻色子的存在,并且预计这种新粒子要比质子重100倍,CERN新建的质子加速器可以达到的能量虽然已经相当高,仍远远不能满足理论的要求。于是,鲁比亚和克莱因及因泰尔在1976年提出用质子与反质子对撞的方案。这是一种崭新的实验方法,尽管10年前有一位苏联物理学家巴德克尔曾经提出过类似的内容。为了实现这一新方案,鲁比亚等人必须发展产生和约束反质子的一系列新技术。这些新技术有许多CERN的同事参加,其中贡献最突出的首推范德米尔。

范德米尔1925年出生于荷兰海牙的一个教师的家庭里,从小接受良好教育,逐渐对物理学和工程技术产生了兴趣,但因当时荷兰被法西斯占领,高等院校都关了门,因此只好上文法中学,课余搞些电子学实验,为儿童教养院做些无线电配件,帮助物理老师准备表演。

1945年之后范德米尔到达尔夫特工业大学学“工业物理”。他虽然没有受到正规的物理训练,但却在动手能力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1952年大学毕业后,范德米尔来到菲利普公司的研究实验室工作,从事电子显微镜的高电压和电子学部分的研制,1956年转入CERN,在这里参加了许多重大课题。开始,范德米尔只是做些技术设计工作,逐渐他对如何控制粒子束的方法发生了兴趣。1960年他在从事反质子束的研究中,提出了高流量脉冲聚焦法,解决了当时关键的技术问题。后来他参加一个小组,负责存储环的设计,并参与所有的实验工作和数据处理工作。由于与物理学家们朝夕相处,范德米尔学习了加速器的设计原理,并且熟悉了实验高能物理学家的思维方式。

1967~1976年,范德米尔又回到技术工作,负责交叉存储环和SPS的磁铁电源。他身在现场,心里却想着庞大加速器的整体过程,研究出了亮度校准方法和随机冷却方法。当时范德米尔对随机冷却方法只是提出了理论,作过初步计算,并没有参加具体实践,具体实践是由另外一个小组完成的。

1976年鲁比亚等人提出要用SPS或费米实验室的存储环作为质子-反质子对撞机。反质子束的存储和聚焦就成了关键问题。正好这时,SPS电源工作将要结束,范德米尔就应邀转到质子-反质子课题组,并参加在一个试验小环上进行反质子束的冷却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后来又有别人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理论。这就证明了随机冷却方法可以运用到质子-反质子实验上。不久,范德米尔被任命为存储环小组的负责人之一,负责建造存储环。由于范德米尔对质子-反质子对撞实验和W±、Z°粒子的发现起了关键作用,因此,1984年他和鲁比亚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同类推荐
  • 图说太空望远镜

    图说太空望远镜

    《中华青少年科学文化博览丛书?科学技术卷:图说太空望远镜》写到挑战——应对——进步人类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中不断成长、进步。成功的喜悦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失败的苦涩为我们指出成功的方向。太空望远镜的出现记录了人类不懈追求的足迹,也呵护着人类探索宇宙的希望,同时也推动着人类更好地迈向未来世界。希望这本书能带给大家新的发现,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太空望远镜。
  • 站在巨人肩上-从欧几里德谈数学的贡献

    站在巨人肩上-从欧几里德谈数学的贡献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探究式科普丛书-动物中的少数民族:珍稀动物

    探究式科普丛书-动物中的少数民族:珍稀动物

    本书从珍稀动物的基本概念入手,主要阐述了珍稀动物种类、分布、特征以及在动物界的作用和地位,重点强调了珍稀动物的保护和此类动物与人类环境的关系等。
  • 材料纵横

    材料纵横

    尹志刚编著的《材料纵横/科普通鉴》是一本介绍现代新材料最新发展成果、发展趋势的科普读物。全书共分为九个专题,分别讲述了各类材料的特殊性质、特殊功能、特殊应用以及对现代工业、农业、国防、日常生活的影响。各专题精心选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结构与应用图片,由浅入深地引导广大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迅速了解现代材料的主要类型、特殊功能及其对国民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加深对“材料技术水平决定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理解,提高他们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 探索未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

    探索未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热门推荐
  • 总裁的过期情人

    总裁的过期情人

    暧昧的夜晚,衣角纷飞,落了一地,昏暗的房间里,她成了他的情人,三年后,她从情人变成了他的妻子。痛苦和甜蜜在这二年里轮回,最后,他依然对她提出了分手,这一次,她已无退路,那么离开是最好的事!转身,手放在小腹上,她不再回头。可是她不会想到,这才仅仅是一切痛苦的开始!
  • 芝园集

    芝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级血脉

    皇级血脉

    一个天才灵魂带着一本血色的书穿越了,穿越到一个人族与血族的白痴混血儿身上,人族母亲被抓回家,自己被家族遗弃,血族父亲又不知所踪。在这个以家族为中心,高阶武者以血脉为尊的社会,他,将何去何从?是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后潦倒一身?或自食其力,低调隐忍后强势回归?对敌人,心狠手辣:对朋友,两肋插刀!人族:战生、战者、战士、战师、战宗、战王、战皇、以及传说中的战圣。血族:血士、吸血鬼、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以及亲王级。
  • 异世之重生天才

    异世之重生天才

    姓名:刘新元性别:男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联系住址: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先师庙村皂角树24号联系qq:1354236334联系邮箱:1354236334@qq.com
  • 血族黎明的曙光

    血族黎明的曙光

    人族的顽强,血族的荣耀,魔族的信仰。在卡拉迪亚的土地上,一切的一切全部都由那注定不平凡的少年拉响。这是一次千年的复仇,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 她才是女王

    她才是女王

    她是森林女王,有三个妈,分别是将她生下的妈妈和将她养育的老虎妈妈、狼妈妈。后来偶遇李修、夏晨、颜哲,就这样下山开始了和几人同居的生活。却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是一个黑不见底的深潭,她的责任有很多,很多。
  • 10号无名尸

    10号无名尸

    我们生活在一个善恶交织的世界里,在每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里,我们都会与善恶擦肩而过。我们希望站在我们面前的都是好人,希望我们看到的都是好事。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间,有许许多多我们不愿意看到,不愿意听到的事情在发生。《10号无名尸》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泯灭良知的地下工厂;《钞票上鬼魂》让一个心里有鬼的人日夜不宁;《爱情毒酒》道出了爱恨情仇;《将长征进行到底》彰显了时代青年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故事纯属虚构,但故事却能映照人生。
  • 无尽杀戮之死亡营地

    无尽杀戮之死亡营地

    死亡不是结局,也许是一个新的开始。“杀戮战场脱离任务:击杀敌方参与者1人,奖励100血骨,新手额外奖励:白色骨片1枚!失败惩罚:扣除灵魂值10点,灵魂值不足抹杀。”杨劫看着眼前自称引导者的独眼和尚,淡淡道:“我需要明白,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们是谁?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这里是死亡营地,杀戮战场团队模式,我们是人,至于存在的意义……”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拳在手心

    拳在手心

    该书为梦改编,梦魇小说系列,连环杀人案件,疑点重重,却无计可施的无可奈何。
  • 那次我们又相遇

    那次我们又相遇

    她是驱魔龙族的传人,降妖除魔却没有爱的权利,当她奉命来到这个时空却遇见一个和爱自己一模一样的人,等她想要敞开心扉去接受时,却意外死亡,命运开了一个玩笑,又给她重生的机会,才发现他和自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是否可以改变前世命运,冲破障碍相守终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