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59800000007

第7章 氮氧化合物

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这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又深深的困扰着人类。工业的迅猛发展,给环境的负荷越来越重,以至于环境在窒息。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有害气体首先对于我们息息相关的大气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

氮氧化物是NO、N2O、NO2、N2O4、N2O5等的总称,其中主要的是NO、N2O、NO2。N2O是生物固氮的副产物,主要是自然源。故通常所说的氮氧化物,多指NO和N2O、的混合物,用NOx表示。

全球年排放氮氧化物总量约为109吨,其中95%来自于自然源,即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人为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如飞机、汽车、内燃机以及硝酸工业、氮肥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等。NOx是发动机大负荷工作时大量产生的一种褐色的有臭味的废气。发动机废气刚一排出时,气内存在的NO毒性较小,但NO很快氧化成毒性较大的NO2等其他氮氧化合物。这些氮氧化合物,我们统称为NOx。NOx进入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亚硝酸盐则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变性血红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组织缺氧。3.5ppm的NO2作用1h即可对人产生有害影响,而0.5ppm的NO2作用1h可对自然界中的某些敏感植物产生毒害作用。

NOx与HC受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当光化学烟雾中的光化学氧化剂超过一定浓度时,具有明显的刺激性。它能刺激眼结膜,引起流泪并导致红眼症,同时对鼻、咽、喉、器官及肺均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急性喘息症。光化学烟雾还具有损害植物、降低大气能见度、损坏橡胶制品等危害。酸性物质NOx排放有两大类天然源:闪电,高空雨云闪电,有很强的能量,能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部分化合,生成NO,继而在对流层中被氧化为NO2,NOx即为NO和NO2之和;土壤硝酸盐分解,既使是未施过肥的土壤也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在土壤细菌的帮助下可分解出NO,NO2和N2O等气体NO毒性与一氧化碳类似,可使人窒息。NO进入大气后被氧化成NO2。NO2的毒性约为NO的5倍。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又是光化学烟雾的引发剂和消耗臭氧的重要因子。

一、NO的性质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在液态或固态时一氧化氮是蓝色的。它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在低温下,液态的一氧化氮是顺磁性的,而固态的一氧化氮确实逆磁性的。这主要是一氧化氮分子中有一个单电子。一氧化氮的磁性就是由温度和单电子两点共同决定的。一氧化氮的偶极矩非常小。从分子轨道理论出发,一氧化氮的电子构型和氮气一样其键级为2.5,即介于2和3之间。一氧化氮的负离子(NO-)正离子分别和氧气,氮气为等电子体。

1.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1)一氧化氮的制取。在实验室制取少量的NO,通常采用还原稀硝酸,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来得到。例如:8HNO3+3Cu=3Cu(NO3)2+2NO+4H2O2NaNO2 + 2NaI + 4H2SO4=4NaHSO4+I2+2NO+2H2O在水溶液中可制得相当纯的NO。NO也可通过干法制备:3KNO2+KNO3+Cr2O3=2K2CrO4+4NO从工业角度看,NO是所有氮氧化合物中最重要的。它是氨氧化制硝酸的必经之路。

(2)氧化反应。一氧化氮中有一个单电子,非常活泼在空气中即可被氧化为NO2:2NO+O2=2NO2,除氧气外,臭氧,硝酸也可将NO氧化为NO2。

NO也能被氟气氯气或溴氧化成亚硝酸卤化物。室温下ClNO约有0.5%分解成氯气和一氧化氮,而BrNO约有7%分解。一氧化氮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在高压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氧化二氮(N2O)和二氧化氮。

我们知道,在一氧化氮分子中有一个能量较高的单电子,若失去该电子,产生的NO+离子比NO有更强的化学键。它可以形成多种离子型化合物,如铅室法至硝酸中的NO+HSO-4,是铅室法制硝酸的非常重要的中间产物。一氧化氮正离子型化合物还有NO+ClO-4,NO+BF-4,NO+MoF-6,(NO+)2PtCl2-6,NO+FeCl4,NO+SbCl-6等。所有的NO+盐都易水解:NO++H2O=H++HNO2。

(3)络合反应。一氧化氮与金属的二元络合物极少,已经证实的有Cr(NO)4,它具有正四面体机构。然而,含一氧化氮的配合物,即亚硝酰化合物却很多,这主要是研究消除其对空气的污染而发展起来的。

2.NO的毒性。病理情况下,过量NO则表现出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①通过与靶细胞中的含铁酶类以及蛋白结合形成NO-铁复合物,抑制细胞的能量代谢,影响细胞生长、发育、增殖,导致细胞死亡。②通过抑制DNA复制过程中的核糖核酸还原酶,抑制细胞的增殖,使核酸分子断裂影响靶细胞的修复和蛋白质合成。③通过与超氧阴离子反应形成过氧化亚硝酰基阴离子(ONOO-),后者再分解为毒性更强的OH-和NO2,使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病变。

二、NO2的性质

NO2在常温下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且有毒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在NO2分子中,N原子采取sp2杂化,形成两个σ键,一个三电子π键,N的氧化数为+4,分子构型为角形。NO2共有17个价电子,是一个奇电子分子,是顺磁性的。

1.NO2的化学性质。NO2在低温时易聚合成无色的N2O4,表示如下:2NO2N2O4。

NO2易溶于水或碱中生成硝酸和亚硝酸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混合物,是一种混合酸酐:2NO2+H2OHNO3+HNO2。

2NO2+2NaOHNaNO3+NaNO2+H2O将NO氧化或用铜与浓HNO3反应均可制备出NO2:2NO+O22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NO2的毒性。NO2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腐蚀剂,当空气中的NO2被吸入肺内,就会在肺泡内形成亚硝酸和硝酸,由于这两种酸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就会增加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胸闷、咳嗽、气喘甚至肺气肿等症状的疾病。

三、N2O的性质

N2O俗称笑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有甜味儿,能溶于水,但不与水作用。能助燃,是一种中性氧化物,是最早的作麻醉剂。笑气的作用原理笑气即氧化亚氮,它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冲动的传导及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而产生药理作用。

笑气有这样的神奇效果,它的发现更是一个有趣的过程。1800年的一天,英国化学家戴维在实验室中制得了一种气体,为了弄清楚这种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他凑近瓶口闻了闻,突然大笑起来,使得在场的另一位同事觉得莫名其妙。这时戴维也让他的同事闻一下,那人也大笑起来,于是,戴维便发现了”笑气”。

1844年某一天,有一位自称“化学魔木师”的人别出心裁地利用笑气做了一个广告:“明日上午九时在市政府大厅进行一场吸入笑气的公开表演,本人为公众准备了一些笑气,可以供20名志愿者使用,同时派8名大汉维持秩序,以防发生意外,望公众踊跃观看,在笑声中获得新奇感和得到精神上满足。”

这幅别致的广告张贴后,果然迎合了无数猎奇者的心理,人们争先恐后买票来看这场令人捧腹大笑的表演,当场就有20名志愿者上台。当他们吸人了笑气后,个个都哈哈大笑,有的还放声歌唱、手舞足蹈,做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动作,观众看了他们的样子,也个个笑得直不起腰来,大厅内一片混乱。当时有一名青年吸了笑气后,不仅大笑大叫,而且还身不由己地狂蹦乱跳,不顾8名大汉的阻挡,从高台上往下跳,结果大腿发生骨折,而那青年却毫无痛苦的感觉,仍然大笑不止。

这时会场上有一名年轻的牙科医生,看到这名伤员毫无痛苦的情景,立即想到这种笑气不但能使人发笑,肯定还有麻醉镇病的作用,不然这名青年腿骨折了怎么不感到疼痛呢?如果我用这种笑气来作为拔牙齿的麻醉剂,一定也能取得同样效果。后来,那位牙科医生在为牙病患音拔除龋齿时也用笑气进行麻醉,果然牙病患者也毫无疼痛感觉。不过,使用剂量要掌握适当,否则会使患者狂笑不止,难以进行手术。

从此以后,笑气的功能在麻醉学史的领域里又创造了新的发展境地。

N2O的分子是直线形的,N原子采取sp杂化,生成两个σ键,两个三中心四电子π键,N的氧化数为+1。硝酸铵加热分解可制备出N2O:NH4NO3456K~573KN2O+2H2O。

四、三氧化二氮

N2O3是一种不稳定的蓝色气体,将NO和NO2缩合在一起便可以得到N2O3:NO(无色)+NO2(红棕色)N2O3(蓝色)

常压下N2O3即可分解为NO和NO2。N2O3是一个酸性氧化物,它是亚硝酸的酸酐。N2O3分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ON…NOO在分子中N原子都采取sp2杂化,两个N原子通过σ共价键相连N的氧化数为+3。

同类推荐
  • 站在巨人肩上-从牛顿谈经典力学

    站在巨人肩上-从牛顿谈经典力学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人体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人体知识篇》(上)

    本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特点,向青少年即全面又具有重点的介绍了宇宙、太空、地理、数、理、化、交通、能源、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等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大角度、大范围的基础知识。
  • 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科普知识大博览)

    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0个自然科学常识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0个自然科学常识

    本书内容涵盖了地理、生物、动物、名胜、天文、医学、数学、物理、化学、军事、教育等方方面面,是一本知识储备普及读物。
  • 图说穿行地底的火车—地铁

    图说穿行地底的火车—地铁

    《图说穿行地底的火车--地铁》是中华青少年科学文化博览丛书之一,由左玉河等编著。《图说穿行地底的火车--地铁》简介:自从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伦敦大都会地铁”的开通,标志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在世界上的诞生。地铁运量大、速度快、无污染,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最佳交通工具。将铁路建于地下,减少了地面噪音,节省了宝贵的地面空间,地铁已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交通命脉。地铁所到之处,地价、房价无不上扬;商业也随之被拉动:由此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觏道经济时代的诞生。
热门推荐
  • 这个公主会魔法

    这个公主会魔法

    她,是一位尊贵的公主。有着一双罕见的紫色眼眸。在地球,紫色眼眸代表着不详,不幸,和被诅咒。然而,在星之球紫色眼眸却是高贵的象征,统治者的象征。但是,这样还不够。她必须要拥有四叶草项链。如果得到四叶草项链,那才是真正的象征着统治者高贵的身份。于是她来到了地球。但是,遗憾的是没有人知道四叶草项链是什么样子。而且还有很多灾难等着她……
  • 默默无语

    默默无语

    抱着必死的决心跳入茫茫大海,醒来却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是老天的怜悯?还是捉弄?他是冷血的杀手,他亲手杀了她最亲爱的人,切断了她生的希望,却在她寻死时紧紧跟随...他是哥哥,她用他同父异母的妹妹的身份活着,明明告诫自己他只能是哥哥、但心中那抹悸动为何不消不减?为求自保她装成哑巴,在府中几年从未被人发现;刻意掩藏自己的光芒,只求平静度日。但...为甚么麻烦总是自动黏上她,甩也甩不掉呢。
  • 魔王大人是萝莉

    魔王大人是萝莉

    魔王是萝莉,雷死一大波【人】。是巧然遇见,还是上天注定。前世今生都表示,你注定是我魔王的。前世的债,今世来还。最后是无言的呐喊,还是获得后喜悦。不知上天如何安排,我的心中一直有你——————————————————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神圣华夏

    神圣华夏

    一部华夏最神秘特殊部门的史诗一个个铁与血的故事我们,是传奇!我们,是神圣华夏!
  • 甜性涩爱

    甜性涩爱

    失恋那一天,他莫名其妙地有了一夜情。当这种不期而遇的意外成了自然,绝口不再提爱,成了一个真正的浪荡于人流中的行尸走肉……
  • 千里之外春色亦然

    千里之外春色亦然

    七年前,她——亦氏的下一代掌门人,华夏首富唯一的女儿,但是,却从10岁开始就不依靠亦家生活……七年后,她——BH组织金牌杀手,医毒双全,能文能武,控蛊解咒,符阵幻境,古武内力,手到擒来……七年光景……改变了她,从亦初灵变成千落;从公司CEO变成金牌杀手;从亦氏公主变成教父明珠;变成了两个灵魂……但是,却没有改变他……“幸好没有错过你”………………亦初灵,亦,也。初灵,初生的生灵万物。千落,千度回眸,春深沉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时光不老,我便不走,天荒地老,沧海桑田,直到永远…原来,早已生死注定,三世情缘……
  • 我与时光等一个你

    我与时光等一个你

    竹颜希和简淮影在一起5年,其中有俩年是空白的,他自认为自己隐藏的很好,其实她早已看透。大颜子QQ号:2019351080。
  • 天行八荒

    天行八荒

    三皇不存,五帝不在,人族气运低迷。有天外神物降临东洲,天地法则大改,有修仙传承现世,开启修仙纪元。人乃万物之灵,经由秘法可开启灵窍,可踏上修炼之路,修炼分仙凡,凡境为五转,仙境为道无-道一-道宗-道皇-道帝-道君-道圣-道尊。各大世家纷纷建立修炼力量,家族、门派林立,争夺修炼资源。少年秦政,修玄、练武、悟道,纵横八荒!
  • 异地之恋

    异地之恋

    无聊的夜晚,宅男蠢蠢欲动。网上意外的相遇,开始的是一段友情还是爱情。我静静的倾听着每个遇到的人,听他们诉着属于他们的故事。相处于异地的两个人,无论是现实的结识,还是网络的相识能否最后走进婚姻的殿堂,开出美丽的爱情之果?虚妄,假象,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爱,到了最后,是否变成爱上一个自己虚构出来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