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60000000010

第10章 文化地理学(2)

由于世界上总有若干地区的文化走在前面,某一文化源地长期积累和汇集后,文化体系渐趋成熟,推广开来,占有更大的地理区域。例如,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从肥沃新月形地带的源地向西传,南达埃及,北抵东南欧;埃及文化最初传入地中海东岸,以后又通过地中海西传;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和埃及文化一再围绕地中海盆地交汇综合;希腊人约在公元前2000年接受了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克里特岛和地中海东岸的文化,创造出新的文化体系——希腊文化,希腊文化再扩展到地中海盆地,并曾返回西南亚。

近代的欧洲文化无论物质技术和意识形态都出现了革命性变化,在现代文明的形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市场的建立,以及随着欧洲人作为殖民者向海外扩展,使得欧洲文化影响到全世界。

在文化的演进过程中,人们面对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其智力、心理反应缓慢,不相适应时,往往会出现一次文化断裂(或延迟)。如古埃及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繁荣以及后来的衰落。全世界古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延续数千年之久,但甚至印度文化也曾出现过断裂现象。也有一些文化在演进的过程中因承受环境的压力过大而处于停滞状态。如爱斯基摩人的文化。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冰雪环境里,为维持基本生活耗费绝大部分精力,使其文化处于停滞状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的文化相互接触。因此,一种文化必须不断创新和汲取其他文化的营养,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对世界文化作出贡献,否则必处于停滞和衰落的状态。

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是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又称文化传播,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这个过程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文化要在起源地之外的地方存在和发展,一方面必须能够适应该地社会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必须与该地的传统文化融合。所以文化扩散是一种空间的相互作用,带有明显的地理性,一向为地理学家所重视,如对动植物驯化的起源和传播的研究。索尔于1952年发表的《农业的起源与传播》引起许多学科的重视。哈格斯特朗在1953年发表的《作为一种空间过程的革新传播》中提出“革新波”的概念,把文化扩散过程比做海浪的运动,并引入数学方法定量研究文化扩散。

由于移民、贸易、军事侵略和抵抗以及国家的分合等原因,文化在一地不断地输入和输出,引起该地文化的转换。埃及在历史上成为文化转换最多的地区之一,这同它地处欧、亚、非水陆交通要冲有一定的关系。交通上的十字路口往往是文化交流的关键地段。如西南亚是从印度西北部到地中海东部的必由之路,中国的甘肃走廊则曾是从欧洲、西亚、中亚和印度通往东亚的交通要道,这些地方在历史上是移民、通商和战争最频繁的地区,经历了许多复杂纷繁的文化交流。到了近代,海洋成了世界移民和商业往来的通道,新大陆接受了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大量移民,在移民把欧洲文化传播到美洲的同时,吸收了非洲黑人文化和印第安人文化,经过文化的一体化过程,形成了今日的美国文化和拉丁美洲文化,取代了原有的印第安文化。

文化扩散的方式可分以下几类:①扩展扩散。在一个核心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观念或新创造逐步向外扩散,使得接受这种文化的人和出现的地区越来越多。如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在7世纪以来从其源地阿拉伯半岛扩大到埃及、北非和中东,后来甚至到中亚、印度以及东南亚,扩大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的分布范围。扩展扩散又可进一步分成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传染扩散如同疾病传播那样不分等级地传播给每一个地区社会所有接触者;等级扩散是从最先接受的某一阶层传播到另一社会阶层的人,或者通过中心地系统从某一级城市向次一级城镇传播,或按相反的等级序列传播;刺激扩散是指接受者受新文化启发创造出新的文化。②迁移扩散。即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把新观念或新工艺带到新的地区。这种扩散作用不仅传播距离远,而且同原文化区之间有很大间隔。如基督教通过欧洲移民而传到美洲。

文化的扩散作用随着与源地的距离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呈现时间一距离衰减现象。新文化向外扩散有时尚未达到随时间一距离衰减规律而中止的程度,也会受其他作用的影响而停止。例如边界对文化扩散起到屏障作用。边界在阻止文化扩散通过时,起到吸收屏障作用;有选择地让部分文化扩散通过,则起到可渗透屏障作用。一个地方接受新文化的人数随时间延续有明显的变化。开始人数不多,人数的增加也比较缓慢,中间阶段接受的人数迅速增加,末期接受的人数增加速度减慢,逐渐达到饱和而不再增加。

文化体系

文化体系是文化特质和文化复合体的组合。美国地理学家斯潘塞和托马斯认为:文化的最小单元,即文化的某个项目,不论它是人的某一行为还是使用的某一工具,都是文化特质。相关的文化特质的集合构成文化复合体,各文化复合体包含的文化特质数目并不相同。例如,养牛不论其用途如何,均是一种文化特质。饮用牛奶并制造和消费奶制品便是一个文化复合体;而食用牛肉并用牛拉犁、穿牛皮制的皮靴和皮衣,则是另一个与养牛场有关的文化复合体。这样,一些相关的文化复合体集合起来,便形成一个文化体系。具有某种特定文化体系的人群聚居区就是一个文化区。

人类重要的思想和行为最先形成的地方称为文化源地。从一个文化源地形成的若干文化复合体,往往超出该文化区而传布到不同居民居住的其他文化区,使该地居民以新的不同方式来表现其文化体系,再加上当地原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行为,有时可能形成另一个文化体系和另一个文化区。在东亚,汉族的基本思想和行为在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文化源地形成后,才传布到全中国,形成中国文化体系和文化区。其中有许多文化特质传布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而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则各自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分别构成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区。由于这四个国家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区有许多共性,可以归为一个文化大区。

人类社会可以有许多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复合体组合方式来构成一个文化体系。文化地理学就是研究文化特质、文化复合体和文化体系的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以及它们在各个文化结构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文化区

文化区是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文化区的英文名称亦可写作“culturearea”。

文化有历史传统和地区分异两重性。文化区的概念是从地区的文化差异而来的。同一个文化区总有在文化上均一的共性,具有相似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复合体。最早提出文化区概念的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文化人类学家,用以划分南、北美洲的部族。文化区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尤其是文化区的划分。

一个文化区区内即使自然地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在文化特征方面仍具有共同的空间属性。一般将文化区分为形式文化区和机能文化区。形式文化区是指一种或多种共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居住的地区。区内有文化核心,即该文化最先出现的地方。从文化核心向外传播得越远,该文化体系越弱,所以分布区的边界不明显,往往呈一宽带,甚至与相邻的文化区有部分重叠。机能文化区是在政治上、社会上或经济上具有某种机能作用的地区,如一个行政区、教区或经济区都可视为一个机能文化区。实现机能作用的组织的所在地,即文化核心区。由于机能作用的范围比较明显,机能文化区有明确的边界。还有人划分出第三种文化区,即乡土文化区或感性文化区。它是存在于其居民意识中的一种“地区”概念,既无一致的文化体系,也无实现某种机能的组织,只能根据流行文化或民间文化的地区间差异特征来加以划分。

文化区的划分由于缺少客观的标准,不同学者常划出不同的世界文化区。赫特纳于1929年曾绘制1450年时的世界文化区的地图,从那时起,许多文化地理学家提出不同的文化区划分方案,分别将世界划分为8个文化区、11个文化区等。如美国地理学家斯潘塞和托马斯将世界划分为11个文化区。布利季1977年则将世界划分成12个文化大区,分别为西南亚-北非、欧洲、印度及附近地区、中国及有关相邻地区、东南亚、非洲、中南美洲、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前苏联、日本、太平洋诸岛。斯潘塞和托马斯1978年提出文化大区、文化区和文化副区的划分依据,与地域等级系统相对应。文化特质在地域上的分布称为文化源地,文化复合体对应于文化副区,文化体系对应于文化区,相关的文化区集合则成为文化大区。

一个大的文化区可以共有某些中心思想和基本实践,但在大区的各部分有关的、非基本的要素,总有某种变异,因此一个文化区又可分出副区。例如加拿大为一个文化区,而加拿大东部的法语区则形成一个副区。

一些文化地理学家对小范围的地方性文化区也做了许多研究。如美国地理学家米尼格1965年通过对美国摩门教文化区的研究,提出文化区空间结构的模型,把文化区分为四个带:核心区,摩门教徒密度最大、居住时间最长;领地,摩门教文化占支配地位,但不如核心区强烈;势力范围,摩门教徒是当地重要的少数民族;边缘地带,摩门教徒散见于少量小聚落中。

同类推荐
  • 地球消失记——诡异多变的气候

    地球消失记——诡异多变的气候

    本书讲述了目前地球大气遭到破坏、空气污染严重的状况,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重点培养青少年对环保的认识。
  • 动物进化史

    动物进化史

    一直到今天,动物起源的确切时间依然没有定论;一直到今天,动物依然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是什么力量使得亿万年前的矿物萌发了生命的嫩芽?是什么力量将雄霸地珏的恐龙帝国毁于一旦?是什么力量让狼变成了狗,又让猛犸象从地球上消失?
  • 地球消失记——大地母亲的叹息

    地球消失记——大地母亲的叹息

    本书讲述了目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土壤污染严重的状况,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重点培养青少年对环保的认识和对土地资源的珍视。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瀑布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瀑布

    本书从瀑布的形成由来说起,系统地为我们讲述了它的分类、特征等,世界各大瀑布的壮观呈现于我们眼前,包括和瀑布有关的一些科学小常识,让我们对瀑布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 科技名家生平(上)

    科技名家生平(上)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热门推荐
  • 六年级五班的回忆

    六年级五班的回忆

    作者李宝兰与同学们悲伤离合,上演一场又一场的故事……
  • 东行一世录

    东行一世录

    金黄的麦田随风微微起伏,田间有农人在俯首劳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田垄上有小孩在追逐嬉戏,农妇仔细地挑拣着饱满的稻穗——这是隐约的秋天的味道。只一眼,秋三便以为看到了天堂。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 萌宠仙妻:神医小娇萌

    萌宠仙妻:神医小娇萌

    二十一世纪神医特工兼并异能天才少女花念谣一朝穿越,成了天下人耻笑的一袭废材,让我们来看看废材小姐如何逆袭吧!
  • 宠爱甜心要乖哦

    宠爱甜心要乖哦

    婚礼现场,杨扬被抛弃,苏子旸如天神般降临现场解救某人于水深火热中,他说:从此之后,她归我来管,和你们再无瓜葛!无欲无求,他只要她好好生活,开心的做她想做的事儿,杨扬想,苏子旸真是丫的个好人。殊不知,小绵羊就是这样掉进大灰狼的圈套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赏善罚恶使

    赏善罚恶使

    吴明从小被人叫做扫把星,在大学被女友欺骗后,愤而出走。在雷电交加之际突遇轩辕,得其传功后成为賞善罚恶使。在凡间界惩世警恶,株妖灭魔。持神器大显身手,更有美女来投怀更有妖精来青睐……
  • 御道颠峰

    御道颠峰

    天林大陆,宗门千万,强者如云。这里,没有永远的无敌,只有不断的超越!热血激烈的对决,顶级天才的碰撞,?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生大地,谁主沉浮?!一切皆在御道颠峰!
  • 黑珏

    黑珏

    一个看似普通的青年,为何阴差阳错进入国安局,经历各种惊心动魄的冒险之后,他能不能找到自己和朋友的身世答案?请看《黑珏》
  • 江湖悲歌

    江湖悲歌

    落寞的江湖人,遇上知心的朋友,卷入黑暗的权势斗争,生与死已不再重要,你的信念是否还在?二千余字短文纪念古龙先生。
  • 潜思维的力量

    潜思维的力量

    本书从人文哲学的角度剖析思维,创新地提出了“潜思维”这一突破性的概念。潜思维的力量相当惊人,足以改变人的一生。“潜思维”的提出,必将为人们打开一个崭新的思维视界。本书本着实用、管用、好用的宗旨,将潜思维细化成若干种思维,对其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