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内容。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然而,人类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也是世界上较严重的缺水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正是为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而制定的。
本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向同学们揭示了我国水资源缺乏、水污染严重的情况,借此唤起同学们珍惜水资源、爱护水资源的意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我国水资源的情况有所了解,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问题能够从法律的角度作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自觉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法。
——《水法》第一条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节约用水的管理,建立节约用水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培育和发展节约用水产业。
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水法》第八条
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水法》第九条
第一课爱护家乡的河
黄文杰(化名)的家在东北平原一座美丽的县城里,一条大河从城边流过,河水养育了两岸几千万人口,河岸也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可是去年夏天,黄文杰居住的地区却开始实行定点、定时、定量供水了。家里不得不买了好几个塑料桶做储水用。从小用惯了的自来水断流了,这让黄文杰很不习惯,他问爸爸,为什么现在的河水不能喝了呢?爸爸告诉他,由于河上游修建了许多污染严重的造纸厂、化工厂,河水已经遭到了严重的污染。人喝了河水会生各种疾病,就连河里的鱼虾也已经无法生存了。国家已经开始对那些工厂进行关、停、并、转。但人们像过去那样任意取水、用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两年,由于天气持续干旱,原来打井只需5米就可出水的地方,现在打15米还出不了水。附近居民饮用水供应困难,一些居民甚至不得不迁往他乡。
黄文杰没想到事情竟然会是这样,他痛心地说:“真后悔以前大手大脚、毫不吝惜自来水。
爸爸说:“是啊,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工农业生产离不了水。人类离了水也无法存活,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护珍贵的水资源。”黄文杰听了爸爸的话,若有所悟地说:“对,我明天就要组织同学们开展宣传活动,让大家都明白节约每一滴水的重要性,都来爱护水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九条规定: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因水污染危害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致害者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条件,是有限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珍惜生命之源,节约用水,废水利用,防治水污染,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新课题。
“世界水日”的来历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
为什么说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第二课节水要从自身做起
张昱华(化名)是某市奋斗中学初一(2)班的班长,他自从在法制教育课上听老师讲解了我国水法知识,懂得了节水的重要性后,每看到学校里的水管哗哗流着无人关水龙头时,心里就很着急。虽然每次他都及时地关上水龙头,但是他想:我看不到的时候别人会不会去关呢?看来,仅靠个别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唤起全体同学的节水意识,必须靠大家共同努力,从每个人做起。于是,他向老师建议,在全校开展一次“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这一倡议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积极响应和拥护。
他们通过图片展示、资料汇编、生活中节水知识介绍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水法普及知识宣传。主题活动之后,学校制定了具体的节水计划,给每个班级都划分了责任区,由专人负责。张昱华还发动大家集思广益,向学校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比如采用节水龙头,采用高低两个水池连通的办法,把洗完手、洗完衣服的水收集起来,用来擦地板、冲厕所等。这些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表扬。
奋斗中学的节水措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市节水办公室的有关人员到奋斗中学考察,号召全市中小学推行奋斗中学的成功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一条规定: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水是生命之源、经济的血液、城市的命脉,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条件。然而,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是很有限的。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淡水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具有13亿人口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我国的淡水人均占有量仅有247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据测算,我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000万立方米。在500多个城市中,有近300个城市缺水。用水高峰时,供水能力仅能保证需求量的80%。为此,一年损失工业产值1200亿元。
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我国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按国家计划,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城市工业新增用水的一半要靠节约用水来解决。因此,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已迫在眉睫,成为每个公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节约用水工作,全国各城市普遍都成立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广泛开展节水宣传,建立和完善节约用水的管理网络,制定和颁发了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法规等。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和防治水环境污染有了法律保障。
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
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全球约有3/4的面积覆盖着水,水的储量大约有140亿立方米,但这些水的94%分布在海洋中,不能直接为人所利用。据统计,全球的淡水储量仅为35亿立方米。而就是这些有限的淡水资源里,也有9966%难以为人们利用,它们是存在于南北两极、高山冰川的积雪和永冻土冰层、深层地下水等,只有034%的淡水可被人类利用。
节约用水有什么意义?
第三课保护地表水资源
吴波(化名)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他的家在华北某市。暑假里,吴波约表哥韩冬(化名)一块回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
吴波的老家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小村子。村里绿树成荫,村旁流过一条小汊河。吴波和表哥可喜欢这条河啦,每次回家都和小伙伴们一块钓鱼、游泳。那清清的河水寄托着一个城市孩子的多少向往啊!
长途汽车上,吴波和表哥一路上谈着钓鱼的乐趣和经验。他们俩临行前专门到渔具商店各买了一付五六十元的钓鱼竿,准备比比谁钓的鱼多呢!回到老家,他们赶忙去挖蚯蚓。爷爷看这俩孩子忙活着挖蚯蚓,知道是准备到小汊河里钓鱼,就说:“村里新建了一个造纸厂,污水都排到了小汊河里,河水都发臭了,哪里还有什么鱼钓?”吴波奇怪地问:“造纸厂污水这么厉害?一条河都没鱼了?”爷爷说:“岂止是没鱼了,就连沿岸的庄稼浇灌了河水,都长不成了。”“那为什么不告他们呢?”吴波性急地问。爷爷说:“告也没用,造纸厂厂长是镇长的小舅子,谁敢告呀!告也是白告。”这时,吴波的爸爸发话了:“我陪你们一块告,一定能告赢的。”“是吗?”爷爷半信半疑地问。
吴波的爸爸深入了解了情况后,在村民们的委托下,一纸诉状将造纸厂告上了法庭。法院经过调查审理,很快作出了赔偿乡亲们损失的判决,并令造纸厂进行污水治理。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第三十七条规定: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第五十五条规定: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地表水污染是我国水污染中的一个重点问题。过去,人们发展经济心切,到处开工厂办企业,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以最终使“三废”问题日渐突出。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对水污染的执法力度在不断加强。我国政府痛下决心,宁愿牺牲一些眼前利益,也要坚决依法办事,保住我们的生存之本。因此,在最近几年时间里,限令关、停、并、转了一大批对水源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但我们并不能放松警惕,广大公民要树立起环保意识,为制止水污染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水体的自净
污染物排入江河或其他水域后,经过扩散、稀释、沉淀、氧化,受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使水体基本上或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水体自净。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超过某一界限,将造成水体的永久性污染,这一界限称为水体的自净容量或水环境容量。
如何保护地表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