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66000000042

第42章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经济学说(10)

雷诺兹认为在经济学中如果运用模型方法,抽象掉一些次要的经济因素,对一些会对经济结果产生主要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考虑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会使经济理论、经济研究简单化、大众化。研究经济需要有适当的研究方法。运用模型方法可以形象地研究在劳动供给、资本供给及资源配置方面都存在稀缺的情况下进行的各种选择,并且通过模型也可以揭示各种经济变量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数量关系。显然,对经济模型的应用应注意应用的环境,即适用的前提和假设。在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这三种不同经济体制下对某一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应运用不同的模型。在大多数情况下,静态模型是不能解释一些经济现象的,应根据经济变化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动态模型。由此,雷诺兹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自给经济在其发展中逐步向“现代”交换经济转变。

很明显,用静态模型是不足以解释这一动态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平衡点向另一个平衡点的转变只能求助于动态模型。在模型中,价格因素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在市场经济中,社会产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就是通过价格的调整实现的,即使在计划经济国家中,价格也起到示范作用。在这种制度内,社会经济的各种联系也需通过内在的联系、市场网络和价格调节,价格成为每个市场中的平衡摆轮。

二、价格规律在任何经济体制中都存在,价格机制是经济生活中的普遍规律

雷诺兹接受了西方经济学中的一般假设,运用美国的资料,研究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有限的收入的情况下,人们每天都在作边际决策,安排自己的时间和金钱的用途。在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根据个人偏好决定生产、消费行为。在生产、购买问题上,消费者偏好趋向占据中心地位。生产数量、产品价格的确定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只有这样,作为个体身份的厂商才能将自己生产的产品顺利销售出去。在生产方法的选择上,经济是根据成本—效益比来决定生产的,经济核算应成为决策的中心。相对于分配,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人们作为劳动与资本所有者,为生产提供劳动和资金而获得收入。每个人的收入决定于他提供的资源数量与这些资源的销售价格的乘积。然而,分配时虽然遵循效率优先的准则,但由于一些社会公共目标的需要,适当考虑公平等非经济因素,利用政治和法治体制等,对分配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以价格为中心应成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市场经济能够作出关键性的经济决策。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市场内部各变量通过价格自我调节,能够达到自我平衡。竞争经济能够使个人和集团的利益冲突之间互相妥协,达到市场均衡。在市场机制中,市场成为利益矛盾的协调者,而价格则起着控制经济行为的作用。价格能为资源配置提供有效信号,引导市场资源得到最优先使用。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信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假如缺乏有效的、真实的价格,那么资源配置只能通过行政命令来转移。例如,在计划经济的中央集权国家中,不存在一个真正的市场价格,只能根据中央的判断、预测与对资源配置进行人为的规定,试图解决在缺乏价格信号作用下资源转移的麻木性、静止性等问题。然而这种方法是费时、费力的,也有可能造成失误。也就是说,政府干扰价格运动,实际包含冒险,禁止价格对不断变化的供求作出反应,阻止信号机制的运转。他也阐明了这样一种观点:市场价格在任何所有制下都能适用,市场机制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完全可以兼容的。雷诺兹认为,之所以在现实中很少存在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是在于各国领导人对社会中经济目标的理解不同,其中的政治原因大于经济原因。在中央计划经济国家中,当市场在生产链条两端工作时,生产机构的核心部分却是被集中控制。社会主义企业更适于资本主义国家大一点的公司和工厂。价格规律在任何经济体制中都存在,价格机制是经济生活中的普遍规律。

三、产品的定价机制

雷诺兹对产品定价与资源配置等一些规律性东西进行了探讨。他通过对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背后所隐藏的经济行为的分析,说明产品的定价机制。也就是说,个人消费规律是用到每个物品的最后一分钱所得的边际效用相同。需求与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比联系:当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当价格上升时,需求减少。而供给和价格之间都存在着正比联系:当价格上升时,厂商利益增加,厂商通过增加供给以求获得更多利润;当价格下降时,厂商从单位产品得到的利润减少,厂商便减少供给,从而转向其他产品的生产。由于需求与供给在价格变动下相互调节,最终市场上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市场上产品的总供给将等于总需求。这种状态就是所规定的均衡状态,此时的产品价格也因此被称为均衡价格。显然,分析需求变化时,需求不仅仅受价格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预期都会影响需求。比如,对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就会增加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反之则减少对商品的需求。一种商品的供给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产品的价格以外,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也会影响厂商的供给决策。比如,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商品的供给量减少;与之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消费者的行为与生产者的行为最终都是通过价格反映出来的。

四、生产要素的价格受需求与供给双方的影响

在雷诺兹看来,生产要素的价格与产品价格相同,受需求与供给双方的影响。生产者是在边际费用等于他的边际收益时,方使用任何生产要素,以期达到最大利润。从供给上来看,生产者总是把他的生产要素安排到效用最大化的用途上。例如劳动者作为劳动的供给者,要在劳动收入(工资)和闲暇中作出选择,选择的结果,只能是两者之间的最大效用。然而,现实中也存在着偏离竞争模型的劳动市场。雷诺兹认为,这主要是由非经济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是:因性别、种族与其他个人特征在就业方面受到的歧视;工会组织和工会同雇主关于工资的谈判;政府执行法定最低工资。他指出,就业歧视是歧视中最主要的歧视,它的结果就是大量妇女和黑人在职业选择方面受到种种限制。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劳动力市场中所反映的供给与需求就不是完全竞争的供求关系,所以劳动价格必然偏离均衡价格。作者认为,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所带来的结果是连环性质的,会导致产品的市场供给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五、劳动收入与资本份额

雷诺兹对美国社会的收入制度进行了分析。由于工资收入是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工资收入分配比财产收入分配更具平等性。所以,讨论劳动和资本份额的相对规模就有很大的意义了。当劳动收入占社会价格总量中的比重大大低于资本份额所占社会价值总量中的比重时,该种经济就要通过政府对收入的再分配措施,以期达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当劳动收入相对资本份额比较大时,该社会分配就越接近于公平。所以,要根据社会中劳动收入与资本份额的不同比率特点,研究政府应采取的行为,这是值得重视的。

六、重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

(1)政府调节的必要性。

对产品定价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作者探讨了政府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雷诺兹认为,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达到均衡的目标,应当重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现实中的市场机制并不是自由竞争的完全理想化的市场经济,存在大企业、寡头、垄断企业等,他们影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大企业在某些部门中占有优势,大公司的寡头垄断已变成持久的形式。垄断市场也可能阻碍技术进步,因为,垄断厂商只要依靠自己的垄断力量长期获得利润,因此,垄断厂商往往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甚至破坏潜在竞争对手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免他们对其垄断地位造成威胁。垄断的存在,会妨碍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共产品需求的满足。假如垄断公司掌握着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就会导致社会公共产品价格的畸形,影响社会公共目标的实现。所以,他认为政府应从事那些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并对社会公共产品生产提供补贴,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

(2)政府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的措施。

政府行为的存在还在于市场经济竞争中存在的外部效应。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行为可能有利于或者有害于其他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的利润是一种利润溢出现象,这就需要政府的调节。然而消极的影响却需要政府的干预,消极的影响所带来的负效应抑制了其他厂商或消费个体的积极性,有悖于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原则。政府能通过一些制度上的安排,比如从法律上、行政上给予约束,或者通过一些经济手段,给受损一方以补贴、赔偿。怎样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种措施;第一,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环境污染的企业,国家应该对其征税,其数额应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生产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比如,在生产有污染的情况下,政府对污染者征税,其税额等于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与之相反,对保护外部环境的企业,国家可以采取补贴的形式,使企业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企业成本和企业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则资源配置还是能够达到最优化,效率还是最高;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例如,一个企业的生产影响到另外一个企业。假如影响是正的(外部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反之,假如影响是负的(外部不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超过社会最优水平。假如把两个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则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使自己不生产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的水平上。而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影响,故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在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方面,政府起了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政府的干预与调节,才会使个人的成本与效益和社会的成本与效益相等。

经典语录

在消费者自由支配下的市场中进行多种商品互相交换是一种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一种商品或多种商品的持有者都能获得尽可能大的满足。

总的规律是符合常识的,用到每个物品上的最后一分钱所得的边际效用一定是相同的。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消费者可以把钱从一美元获得的边际效用少的物品转用到一美元获得边际效用多的物品上来。

需求原则现在可以用严格的形式表达:消费者少买价格已经上涨的产品,多买价格已经下落的产品。

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若某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或总满足为最小,我们说该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换句话说,在给定某预算的条件下,消费者可能达到最高的无差异曲线上,则该消费者处于均衡状况。

《国民收入与产出》

——约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英)

作者简介约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1913—1991),英国经济学家,出生于伦敦。1938年获剑桥大学硕士学位。1957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先后在经济作战部和中央统计局任高级统计师。1945年,剑桥大学成立应用经济学系,任第一届系主任。以后还曾任剑桥大学君王学院研究员、会计审计协会名誉会长、美国科学院研究员。1955—1980年,任剑桥大学财务和会计学教授。1978年被封为爵士,并当选为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主席。198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斯通在经济学许多领域,包括计量经济学、消费经济学都有建树。他最重要的贡献是首创国民收入账户体系。1940年,他把会计学的平衡原理和复式记账法引入国民收入与支出的统计工作当中。1941年,他与米德合著《国民收入与支出》,成为这方面的标准教科书。1945年他领导了一个国民账户研究小组,研究各国通用的国民收入账户原则。1950年,他建议把投入—产出表与国民账户结合起来。1953年,他领导一批专家制定了《国民账户体系及辅助表》,1968年他又主持为联合国制定了新的《国民账户体系》。

他的主要著作有:《国民收入与支出》、《英国消费者支出和消费者行为的测量》、《社会科学中的数学和其他论文》、《经济中的数学模型和其他论文》、《人口统计计算与模型的建立》等。

历史定位1944年,斯通和米德合写了《国民收入和产出》一书。这本书不仅为斯通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一问世就成了国民收入核算专业的标准教科书。1952年,英国中央统计局根据该书提出的原理和方法,开始发表年度国民收支“蓝皮书”,如今它已成为英国宏观经济学的“经典之作”。该著作后来由他与夫人共同进行了修订,至1977年已出到第10版,在西方经济界广为流传,影响极大。

背景链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斯通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重新审视了英国在战争期间的国民收支核算体系,通过结合战后实际,并总结在经济工作和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成果,于1977年在剑桥大学形成了1977年版的本书,从而彻底奠定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体系基础。

该书是斯通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著作,在1944年版的基础上重写而成。1944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急需进入国民经济核算,以便更好地集中更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投入战争。斯通此时便到英国政府中任高级统计师,与米德合作,写成了1944年版的《国民收入与支出》。

内容简介

一、国民收入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学会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下,因为没有数据的精确度量就无法进步。利用数据,我们可以看清、看准、看透所面对的个人问题,工作问题和所从事的商业问题。理解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是现代人标配的能力。
  • 世纪之争:中国,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

    世纪之争:中国,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

    本书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对外关系等广泛领域,论证详尽,自成体系,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和启迪意义的见解。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引子:一个世界性话题、再次走向辉煌、重大历史机遇、传统文化的突破、通向经济增长的路、区域经济一体化架构、迈向繁荣道路的矛盾和艰难险阻、来自外部世界的威胁和挑战、对“世纪之争”的推测、“中国世纪”国家战略、尾声:把握机遇、参考文献。
  • 国富论(超值金版)

    国富论(超值金版)

    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包括本国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得的物品),都来源于国民的劳动。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取决于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大小。这一比例对任何一国国民来说,都受制于两个因素:第一,本国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第二,本国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大小。不论该国的土壤、气候和面积状况如何,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都由这两个因素来决定。
  • 企业合同制作手册

    企业合同制作手册

    这本书从实用性出发,以形象生动的案例、通俗的语言、规范的合同范本,对十几种企业常用合同作了阐述,着重指引你如何签订与履行各类企业合同、避免发生错误,了解自己在各类企业合同中的权益及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帮你解决各类企业合同常见的陷阱问题。全书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强,是企业掌握合同技巧和防范合同陷阱的必备工具书。
  • 网上购物小常识

    网上购物小常识

    本书针对农民朋友初次使用互联网购物可能遇到的典型问题,按照网上购物的基本流程编写,以通俗易懂、简洁实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讲解。
热门推荐
  • 皇妃誉满天下:痴傻王爷

    皇妃誉满天下:痴傻王爷

    什么?她堂堂大集团老板被人枪杀后穿越,还是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相府大小姐?她步步算计,让姨娘们吃尽苦头;她参加院试,让相爷大人丢尽面子,还从皇上那坑了不少银子;她与元慕辰合作开店,得尽民心、名动京华,正当活的如鱼得水之际,一道圣旨扰乱了她平静的生活,要嫁给那个该死的痴傻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炮灰逆袭打脸记

    快穿之炮灰逆袭打脸记

    沈一默表示心好累,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丢失了记忆,简直寸步难行。【扶额】刚醒来不久就遇上了每天一副“你欠我一百万”的冰山脸boss,还有逗比活脱整天嬉皮笑脸,叽叽喳喳的莫向阳。虽然都是美蓝子,但是~为什么别人家的boss都是亲近温柔又贴心,别人家的系统都是善良懂事又敬业。555~因为那也只是别人家的吖【咬手绢】【大哭】#问,boss太冰山,系统太逗逼怎么破?#答:要不来“揉一揉,团一团,啪啪啪”结合一下肿么样?(新文求支持吖~身患懒癌的宝宝等你来催文哟~【挥手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亲~本帅QQ1931597587欢迎来聊~)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 异界斗魔传

    异界斗魔传

    一个轩辕世家最后血脉的少年,因为一次意外而落入异界,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亲情,而为了守护这份情,他必须不断的变强。而本身就拥有轩辕家族全部武学记忆的他,将如何纵横大陆?在这个全新的世界,斗气魔法不再是主流,一个全新的职业称霸着这里。新人新书,小修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肯定。
  • 百炼封神

    百炼封神

    张羽,偶得天书。什么,天书居然还会说话,什么居然还是位女子。在天书的指引下,张羽一步一步的开始了自己的修神之旅
  • 王者腾飞御龙在天

    王者腾飞御龙在天

    浴血九州霸者腾飞,征战沙场统领九州,且看一介无名小卒如何征战沙场,登上王位带领千军万马一统九州成为九州之帝王!!!!!
  • 异世仙缘传

    异世仙缘传

    一个身份高贵的富家公子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为报家仇,误入修仙之路,看他能不能在残酷的修仙界生存下去,又能不能保护自己的女人不受伤害,又能不能报的杀父之仇。。。。他以后的到路又该何去何从..........
  • 虚极霸天

    虚极霸天

    坠涯到异界,玄易开始了自己的逆天之路!……土之绝裂,火之苍绝,风之随动,紫之神秘,翠之幽洞,海之浩瀚,黑白无极的绝对。别人贵不可求的能力,他只需觉醒就能获得!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我左即左,我右即右!他要这天再也遮不住他的眼,他要这地再也埋不住他的心,他要那众生皆知,他玄易……最强!
  • 熟女的爱情

    熟女的爱情

    吴纸鸢,一个很平凡的女孩子。她被男友王则刚背叛的同时却无意中遇到了高中同学乔若峰。两个人产生了感情,而吴纸鸢却在两个人相处当中发现乔若峰居然有一个未婚妻,而且他们即将要结婚了。而乔若峰的未婚妻也知道了吴纸鸢,吴纸鸢她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