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又叫蟾蜍。它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在消灭害虫方面,癞蛤蟆的本领要远胜于青蛙。它一夜之间所吃掉的昆虫一般都要超过青蛙几倍。但癞蛤蟆的功绩远不止于此。当它受伤或遇危急时,就从耳后腺和满身的疣粒里分泌出乳白色毒汁用以自卫。这种毒液即是医药站常用的蟾酥。它虽具毒性,只要不进入嘴里或伤口中,对人是不会造成损害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蟾酥的性味归经和主治有过记载,其他一些古代医书上也有记述。蟾酥在医药应用上起源很早。人们从癞蛤蟆的耳后腺和皮肤腺(即疣粒)中采集分泌物经加工制成蟾酥,具有强心、镇痛、抗毒、止血、散肿等功效。对治疗胃痛、小儿疳积、慢性心脏衰弱和各种疔痔恶疮及无名肿毒效果显著。它是六神丸、痧药、蟾酥丸、一粒珠等31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癞蛤蟆的干燥体和胆亦可入药。蟾酥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名贵药材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我国每年出口蟾酥多达3000斤,可换回大量外汇。据报道,一家医院对一已停止呼吸达半小时之久的病人注射从蟾酥中提炼配制成的中药临床急救药“蟾力苏”,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了回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蟾酥在医学卫生等方面的用途日加广泛,需求量也愈大。如果把捕捉或人工养殖癞蛤蟆取酥列为一项家庭副业生产,既可满足国内用药和对外出口所需,又能增加经济收入,于国于民都有益。因此,应当爱护和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使之更多更好的造福人类。过去人们对它的厌恶和鄙视应该改变,癞蛤蟆的坏名声亦应更正过来。
同类推荐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探究式科普丛书-自然界的状态:自然环境
本书主要介绍了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成因、组成、特点、分布。其中地理环境主要讲地质构造、山川地貌、气候与灾害、水资源、河湖水系、平原、草原、高原等土地和森林、植被与人类的关系。
热门推荐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