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属犀牛科、奇蹄目。非洲犀牛分为黑、白两种。白犀牛仅分布于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等国;黑犀牛则分布于非洲各地。犀牛的肉可食,皮可制革。尤其是它吻上长的角,是十分珍贵的药材,有强心、清热、解毒、止血等功能。这就导致了人们对它的大量捕杀,使其数量骤减,危在旦夕。捕杀犀牛最严重的坦桑尼亚、赞比亚、中非共和国等国。在中非共和国的一个地区原有犀牛3000多头,现在却只剩约150头。有人统计过,1980年非洲约有犀牛15000头,短短几年,现今只剩约8000头。有关方面的专家批出,犀牛数量的日趋减少,不是由于疾病流行,也不是由于新陈代谢的原因,主要是人们为了牟取暴利、滥捕乱杀所致。每年大约有5%的犀牛角被运往北也门,在那里珍贵的犀牛角被用来做刀鞘。北也门政府曾发布命令,禁止进口犀牛角,可走私分子还是通过各种渠道运进来。此外,另一部分犀牛角被运往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日本等,在那里被研成粉末,做名贵中药。大多数从非洲运出的犀牛角都要经过苏丹首都喀土穆,再运往各处。自然保护学家们呼吁各国制止这种交易,从而保护犀牛。
同类推荐
《地理知识篇》(上)
该套丛书是丰富青少年阅历,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加强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对未来的向往憧憬,热爱科学的难得教材,是青少年生活、工作必备的大型工具书。本书在内容安排上,注意难易结合,强调内容的差异特点,照顾广大读者的理解力,真正使读者能够开卷有益,在语言上简明易懂,又富有生动的文学色彩,在特殊学科的内容中附有大量图片来帮助理解,具有增加知识,增长文采的特点,可以说该书在当今众多书刊中是不可多得的好书。科学伴你行——生命的摇篮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热门推荐
征服太空之路丛书:飞机的故事
《飞机的故事》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由刘芳编著。《飞机的故事》图文并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你展开一幅幅美丽的太空画面,让你在学到有关太空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独特的太空美,相信定会使你受益匪浅。现在就开始这次意义远的太空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