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听到这样的说法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呢?植物也能呼吸?可是它没有嘴巴、没有鼻子,怎么呼吸呢?
游戏所需物品:
栽在花盆里的植物
凡士林
游戏步骤:
1.在3~5片叶子的正面厚厚地涂一层凡士林。
2.在另外3~5片叶子的背面也厚厚地涂一层凡士林。如果在叶子正、背面都涂上凡士林,那么无法比较。必须分为只涂正面的和只涂背面的。涂凡士林时,应该均匀地涂在叶子整个表面!
在10天中,每天要观察两片叶子之间有什么差异。
你会发现:在正面涂凡士林的叶子没有什么变化,但在背面涂凡士林的叶子发蔫了。这是为什么呢?
游戏中的科学:
在植物的叶子背面,有叫做“气孔”的呼吸道。正如我们用鼻子和嘴呼吸一样,植物是通过气孔呼吸的。即,通过这个气孔植物吸进必需的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因此,在叶子背面涂上凡士林就会堵住气孔,使气体无法自由出入,叶子便枯萎死了。
另外,因为叶子的正面没有气孔,所以在正面涂上凡士林,叶子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在家养花草时,用湿抹布擦拭沾在叶子正面的灰尘,并不是为了擦拭气孔,而是为了更好地保证阳光的照射。因为植物只有得到阳光的照射,才能起好光合作用,茁壮成长。
科学小常识:植物的光合作用之谜
阳光、温度和水是植物生存的三要素,它与气象密切相关。在阳光、温度、水三要素中,光和温度都与日照有关。阳光充足,不仅能提高空气的温度,而且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给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另外,阳光分七色,其中波长最短的紫外线具有防病杀菌的重要作用。
绿色植物有一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特殊本领。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的绿叶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制造出供植物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葡萄糖和淀粉,这就是人类和动物所不会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现象在1771年发现的。200多年来,许许多多科学家为了揭开这一现象的秘密,历尽艰辛,但直到今天都未能完全揭开光合作用的谜底。
在1804年,还是瑞士科学家正式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光合作用”。即空气 水→维持生命的空气 植物性营养物=绿色植物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科学家又发现了细菌的光合作用和藻类的光合作用。这些发现表明,无论高等植物、藻类或光合细菌,光合作用是有联系的。它们在光合作用中,都拥有功能互异的两大类蛋白质,即捕集光能的蛋白质——色素复合体和光合反应中心的蛋白质——色素复合体,两复合体构成光合系统。光合作用发生时,首先是捕集光能的复合体吸收光能,使其色素由基态跃至激发态,随后发生电荷分离而产生电子。电子能以很高的量子效率通过一系列位于光合膜上的电子传递体而产生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反应所必需的高能化合物。这些高能化合物的酶催化下作用于碳同化过程,最终得到碳水化合物。
拿现代语言说,就是:二氧化碳加水在绿色植物中经阳光照射,转变成碳水合物和氧气。
光合作用是在光合生物内细胞上进行的一种特殊反应,人类对它的认识已深入到比细胞亚单位更深的层次,即氨基酸残基了,但它的原理、盘根错节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网还有待人们去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