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68800000002

第2章 吴桥杂技

时间:2006年类别:杂技与竞技

地区:河北编号:Ⅵ-1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吴桥县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隶属于沧州市,是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吴桥人把杂技叫作“耍玩艺儿”,民间有这样的顺口溜:“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艺,人人有一手。”可见,杂技在吴桥县是十分广泛和普及的。

吴桥杂技是伴随着中国杂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的,现在主要流传于吴桥境内、山东省宁津县和陵县的部分地区。杂技艺术在吴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杂技艺人更是层出不穷,几乎村村都有。

吴桥杂技历史最为悠久。在战国时期的墓穴中,就已经发现了用于演练杂技的银首人俑铜灯。据史料记载,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在吴桥,姓孙的人为数不少,光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等十多个村。在吴桥古城东南面有一群土丘,相传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距土丘南面约五公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就源于此。

1958年,吴桥县小马厂村发现了一座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古墓。古墓的墙壁上绘有生动形象的壁画,这些壁画以杂技艺术为主,其中倒立、肚顶、马术、蝎子爬等表演甚为逼真。

马术表演

宋朝时,杂技开始走向民间,出现了“勾栏”、“瓦舍”等演出形式。此外,据《吴桥县志》记载,明代阁老范景文(吴桥县籍)曾在《游南园记》中记叙了当时在祭台(吴桥旧县城南门外)观看马戏的盛况:“至则数健儿在焉,见所乘马,翘腾不胜,气作命取,驰骤道上。于是,人马相得,据鞍生风,蹄蹴电飞,着眼俱失急于雾于,细辨之,见马上起舞,或翻或卧,或折或踞,或坐或骑,或抢或脱,或跃而立,或顿而侧,时手撒辔,时脚蹑靴,时身离蹬,以为势脱将坠矣,而盘旋益熟,观者无不咋舌,而神色自差矣。”

明永乐二年(1404)前后,由于黄河改道,吴桥原来河水泛滥的地域变成了大片荒芜空地,于是从山东即墨、寿光、宁津等县以及山西洪洞县迁来大批移民,他们择地而居,形成许多新的村落。在这些移民中,也有不少杂技艺人,他们的到来冲击着当地的杂技界,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吴桥杂技的发展。大量杂技艺人的加入充实了吴桥的杂技队伍,使吴桥杂技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使吴桥杂技艺术越来越成熟。据记载,至明万历年间,吴桥杂技活动已经很繁盛。

用于杂技表演的猴子

同一时期,在宁津、吴桥二县交界处的黄镇,形成了一个集杂技表演、杂技道具买卖、杂技艺人交流于一体的场所——黄镇九月庙会。庙会从农历九月初五开始到十月初五结束,历时一个月。黄镇九月庙会是杂技行业的庙会,是杂技演艺人员切磋交流、提高技艺的一次盛会,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庙会期间,用于表演杂技、魔术的各种道具,如刀、叉、剑、戟、丹环等摆摊出售;狗、猴、蛇、熊任人选购。此时,杂技、魔术、木偶等各路艺人纷纷赶来,或切磋技艺,或拜师访友,或搭班组棚。庙会专为杂技行业所开,别有风趣。庙会结束后,各班各棚四散而去,近则天津、北京,远则闯关东、下江南。杂技艺人单凭一把飞叉或牵着一只巴狗、一只猴子便远走天涯,浪迹异国他乡,撂地卖艺,赖以谋生。

黄镇九月庙会一直兴旺了约500年,直至1937年,由于战争的爆发,黄镇九月庙会才逐步萎缩,约在1941年消亡了。但是它在吴桥杂技发展的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和深远的。

从1368年明朝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段时期的杂技艺术,基本上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杂技艺人江湖卖艺相沿成风,为求生计,艺人们创造了一批短小精悍、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其中不乏一些惊险节目,如《马术》、《走索》、《上刀山》、《刀门子》、《蹬大缸》、《耍坛子》、《舞中幡》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手彩戏法,如《倒包子》、《摔囊子》、《九连环》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过分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使吴桥杂技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76年10月,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吴桥杂技的“冬天”才宣告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吴桥杂技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短短的几年,吴桥杂技事业便得到了恢复和迅速的发展,县杂技团恢复了大盖棚并发展了一批马术、高空、驯兽节目,民间杂技专业户和各种形式的联合体应运而生。1985年2月成立全国第一个县级杂技协会,举办了全国第一个县级民间杂技会演。1985年3月,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杂技艺术专业学校,1993年11月,投资1亿元兴建了一个集娱乐、比赛、交流、人才培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杂技旅游景观——“吴桥杂技大世界”。它荟萃了中外杂技精华,展示了吴桥几千年,尤其是近代的杂技民俗文化。吴桥杂技大世界作为杂技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千年杂技文化遗产的生动再现。2003年,杂技大世界又争取到国家计委1000万元旅游基础设施改造资金,对景区不断进行完善及升级改造。吴桥杂技大世界杂技大世界今后将建设成为国际杂技艺术开发中心、国际杂技汇演中心、国际杂技培训中心、国际杂技信息交流中心,实现杂技大世界新的跨越。

自1987年起,河北省开始举办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每两年一次,至今已举办过十一届。吴桥杂技节以其高定位、高起点、高品位,逐步造就了无可争议的国际地位,成为中国杂技艺术领域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国际性杂技艺术节。

吴桥杂技表演——顶碗

吴桥杂技,种类繁多,各有特长。明朝中叶,吴桥杂技逐渐形成两个流派:一派以北牟乡为中心,称为“东派”,后来该派逐步蔓延到宁津、南皮等县;一派以仓上乡、范屯乡为基地,称为“西派”,后来西派实力强大,流传到吴桥全县。在西派当中,又分成许多门类,而以“刘家门”、“齐家门”、“陶家门”最为著名。

“刘家门”在明朝中叶形成,擅长武功和马术,该门传统节目,除以武功为主外,还有扦子、三股子、顶功和刀门子。到了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该派掌门人刘永贵创设了马术,最突出的节目是“关公劈刀”。他把戏剧艺术吸收到杂技表演中来,使杂技艺术更加丰富多彩。“齐家门”在明朝末年形成,该门的独特技艺是“兴活”、“闷子”和“刺清子”。后来又创建了“气功”,该功夫有其独到之处。“陶家门”创建于清初,该门主要技艺为古彩戏法和“捞活”,就是现在幻术和魔术的前身。最初各门界限分明,各树一帜。

清末至民国初年,各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也就逐渐融为一体。1917年,孙富友招纳各门精英,联合成立一个庞大的杂技集团。集团根据各门的特长,编为四大门类:一是武术,二是杂耍,三是驯兽(其中包括马术),四是幻术和魔术。清代和民国时期,吴桥杂技达到鼎盛阶段。

有“鬼手”之称的吴桥杂技传承人王保合

经历两千年的沧桑历史,吴桥杂技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现今吴桥杂技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创建和改造了许多新的节目,例如狮子舞、龙灯舞、套圈舞、彩绸舞、中幡、飞钣、十字飞人、双层秋千、脑担子、大飞吊子、飞车走壁、大型魔术等。吴桥杂技供奉“吕祖”为自己的行业神,创造了行业“春典”(即行话),衍生了表演中的“说口”、“锣歌”等口头文艺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道具、管理以及传承等方面的规则,构成了完整的行业文化体系。吴桥杂技影响遍及世界五大洲,素有“十方杂技九籍吴桥”、“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之说。吴桥杂技从业人员之多,节目种类之丰富,流布地区之广,在世界杂技发展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据统计,吴桥杂技的传统节目主要有肢体技巧、道具技巧、乔装仿生、驯兽、马术、传统魔术、滑稽7大类486个单项,集中体现了尚武好义、百折不挠的吴桥杂技文化精神,为人们所传颂。

吴桥杂技由“角抵”萌芽,汉代以后得到发展,明清时期更加成熟精湛,特别是到近现代,是吴桥杂技的繁荣鼎盛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吴桥艺人不仅走出家门,也走出了国门,他们的足迹遍及各大洲。多年来,吴桥的杂技精英,在世界各地尽显风流。这一大批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文化使者,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高超技艺和艺术成就,同时也把国外的先进文化和精美技巧传回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杂技内容,提高了杂技艺术水平。这种中外杂技的艺术交流和文化交融,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杂技的发展,吴桥杂技艺人为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同类推荐
  • 中华典故(上)

    中华典故(上)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俄罗斯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俄罗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台州有意思

    台州有意思

    台州是个怎样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小地域都拥有不一样的城市表情,彼此之间略微差异的水土养出了个性十分不同的台州人。台州人的N种生活表情都那么有意思!不信?来翻翻这本书,保准能让你乐个开怀,还能让你更了解台州,这个南国大地上与众不同的城市。
  • 书与艺术

    书与艺术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读本之一,是围绕“书与艺术”展开的读书随笔。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通过诸多艺术大家对音乐、绘画、舞蹈等的亲身讲述以及作者对身边艺术的感悟,将读者带入艺术类书籍所独具的浓厚的艺术氛围,体验至美的艺术境界,领略伟大的艺术精神、艺术情操和艺术精髓。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中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中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守望华夏

    守望华夏

    浩瀚宇宙中,垩氛星球,那里与地球有着相似的人文历史与社会形态。主人公降临华夏国,开始了他精彩的人生,特异功能肯定有,可该挨打时照样跑不了,工地搬砖,流水线生产,当过销售员,推销过保险,做过明星当过官……都是小儿科。甜蜜懵懂的青春,无私亲情的呵护,柔情红颜的相伴,热血好友的追随……最终成就大业,拳打无良小人,脚踏纨绔子弟,打败强势反派!这才是重点……!快来开启守望者的精彩人生吧。
  • 异眸暗帝,请接嫁

    异眸暗帝,请接嫁

    她,是源池国几千年才得的公主,却命中带煞。传言说:“傅女出,天下乱”,站在舆论的巅峰,她远赴川崎国为后。他,拥有一双暗紫色的眼眸,明面上是闲散的夜殇王,暗地里却是与皇上斗智斗勇的川崎暗帝,自娘胎中便身中毒蛊,一旦毒发,生不如死,直到……遇到她。他对她说:“你只记着,我会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无论何时,你只要一转身……我都会在。一生一世不是一双人……便是一个人。”却原来他也似其他人那般带着目的的接近她,“你的目的是什么?是傅氏?是源池?还是这乱世天下?”“都不是,我接近你的目的只是因为我体内的毒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竹马在隔壁

    我的竹马在隔壁

    16岁那年,她被他压在墙角,“老婆,你要兑现你的承诺……我们说好的。”她:“如果,我后悔了呢?”他附身慢慢说道:“那就用一辈子来偿……”
  • 江山为聘:哀家要改嫁

    江山为聘:哀家要改嫁

    野史云:“她出生小门小户,伪装郡主,与狼供寝,与野人共食物,她是沙漠毒花谁沾染谁倒霉,她身为后周太后,行为不恭,品性不端,面首无数,淫乱后宫,令无数君候贵族为之疯狂着迷,她还乱伦,与后周,天子不清不楚。”玉妖月:“狗屁,一派胡言!”她其实是萧小宝,也是手握后周虎符的太后娘娘,懂风水,能掐会算,还身怀异能,文成武就,一不小心闯入乱世,成了重获新生为报师恩的沙漠毒花。人人都说她,灾星、狼女、红颜祸水,天山阁主;人人叫都说他,八字太硬克妻,妨主人,东罗刹;她道:“三郎,咱们绝配!”他道:“如何绝配?”她眼波流转,一笑道:“祸水东引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市井中奔跑,你不要问我累不累(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在市井中奔跑,你不要问我累不累(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主要想写三十年来一直在我身边出现的这些人儿,他们是我的乡邻。我们彼此目视着对方的蜚短流长。他们大多没有高学历,没有体面的工作,他们是大都市的屏蔽者,但他们又确实鲜活地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他们有局限但又很美好,他们奠定了我最初看待世界的基调。一篇写一个人物。力争写出细微到每个人的美丽与哀愁。人性复杂,人生艰深幸福各自不同,但悲伤却更为个体而隐秘我只写出我看到和感受到的。
  • 山河为歌:红颜醉

    山河为歌:红颜醉

    父亲为拉拢帮派,不惜将她与传闻长得奇丑无比的尚明宗宗主的儿子配婚。她从北原汕郸逃到南原宋陵。为找到能救母亲的方法,违背了与师父的承诺,进朝当医官。她以为自己与他无关,与江山谋权无关,却不知已深深卷入其中。
  • 重生之天眼

    重生之天眼

    其实我们大多是平凡人,只是有了不平凡的机遇,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他又是怎样呢,拭目以待吧!
  • 田园风华:惊世小农女

    田园风华:惊世小农女

    【悍女镇宅】高中肥妞贪恋山寨机,睁眼变成十岁小包子,人传丧神转世成克星。爹死娘哭强势奶奶要分家,怀娃伯母上门使计欲讹人。不怕,她有神功秘诀练异能,种种田,写写字,妙手丹青带着全家致富游天下。【欢迎点击新:绝色医女:师兄,借个种】
  • 冷王的绝世弃妃

    冷王的绝世弃妃

    她,因先天性心脏病而死,一朝穿越,成为和亲公主,下嫁于冷漠暴戾的冷王,她一心韬光养晦,平凡过一世,奈何冷王偏偏将她拉下深渊,对她百般折磨。她冷淡相对,他嗜血恶劣,他羞辱她,打她,让她看着他与他人上演活春宫!可最后回首,蓦然发现,他早已爱上了她。。。
  • 最强防御系统

    最强防御系统

    “我想告诉你,其实我不是受虐狂,其实我心里很苦,只是有苦说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