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68900000030

第30章 榆林小曲

时间:2006年类别:曲艺

地区:陕西编号:Ⅴ-28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榆林市

榆林小曲,系流行于中国陕西北部榆林市城区内的一种带乐器伴奏的以坐唱为主的曲艺艺术形式。相传由明代驻扎在榆林一带的军官蓄养的歌妓从江南带来,后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以当地方言演唱并吸收化用了当地的民歌小调,丰富完善为今天的曲艺品种。

榆林小曲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榆林,地处古河套文化和匈奴文化交融地带。赵汉时期,这里已是陕北的文化中心,但由于历代羌、胡、突厥等少数民族迁徙频繁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使这里的文化形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据《榆林府志》载:自明成化九年(1473)建立卫城,大量移民实边,榆林便成为我国九边重镇之一,常年屯驻重兵。到榆林做官的外省籍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从浙江一带来榆林做官的,先后占了外籍官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各地人才的汇聚,促成了各类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榆林小曲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艺术新品种。

据清乾隆皇帝《衔批通鉴辑览》中关于明武宗巡边至榆林的专篇记载称:“正德十三年(1518)秋七月,明武宗由山西渡过黄河,先抵陕西府谷,于十月间到达榆林,住在在城内太乙神宫(即“凯歌楼”)。每日有歌、舞、唱。直至十四年(1519)二月初,方才由原路返回京师。行前纳了延德总兵戴钦之女为妃,并大征了女乐。”又据《榆林府志》记载,清康熙九年(1670),由江南来的谭吉聪(字舟石,浙江嘉兴人),任榆林堡同知。此人对江南小曲十分喜好,来榆时带了家眷、使女以及歌妓和所用乐器等,闲暇时,常令其为他们演唱求乐,甚至在他主持修镇志时,也要请艺人来奏乐弹唱。据《榆林府志·文艺志》中记载,清康熙十二年(1673)后,榆林城内“文艺其繁”,经常是“夜半曲声听满城”,凯歌楼上常有“羌笛吹新调,秦筝弄急弦”。其盛况可见一斑。据民间相传,当时镇守城堡的兵士,大都是城内的小手工业者。他们三天一小操,五天一大操,既当兵又从业,日久天长,这些半职业兵士也听会了不少小曲。一天,府内弹三弦的艺人病死,谭为此而发愁,当地一兵士闻讯便毛遂自荐。操琴演奏了几首小调,谭听后十分高兴。从此,这里当地的半职业兵士也被允许进府内耍曲子了。足见当时府内的小曲已开始流入民间,成为当时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1909-1914年,榆林小曲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民间音乐被吸收,被运用在民间,尤其是小手工业者之间,学唱小曲也一时成风。艺人数量不断增加,并创作了《陈太爷上任》等作品。小曲进入了兴盛时期。这一时期,文人王吉士不仅采集了大量小曲,对其作了加工和润饰,还新发展了《十杯酒》、《进兰房》、《小叮嘴》、《供月光》等曲目二十余首,器乐曲牌《四合回》、《将军令》、《狮子令》等近十首。

榆林小曲在它最初发展的阶段,虽然来源于明清时期江南的小曲、时调,但当它一旦植根于榆林这块陕北的土壤上之后,必然和当地的语言、民间音乐交融结合、吸收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韵。从南方来的官员和商人不断带来南方的丝竹管弦和乐妓,并同北方的民歌相融合,久而久之,榆林小曲便既有了北方的粗犷和豪放,又有了江南水乡的柔美和甜蜜。有人说,这就是南北大交流、民族大融合的结果。榆林小曲榆林小曲形成至今,演唱只在城区内进行,从不涉足城外。其演唱形式历来以自我娱乐为目的,室内院落均可进行,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合。每茶余饭后,艺人们相约为伴,前往参加演唱。城内年纪稍长的居民,大都能唱它一两段以自娱。没有职业班社,也没有以此为业,觅食求生的职业艺人。除了自娱性质的演唱活动外,长期以来,它和当地民俗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四时八节,婚丧嫁娶,生辰寿诞,喜庆节日,当地群众都有约请小曲艺人到家演唱的习俗。在这种场合,有时艺人自献绝技,有时主家点同曲。不论在哪种礼仪之中的演唱,对优秀的艺人,主人还要给披红挂彩,以示奖励。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1949年前后。

榆林小曲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主唱,多人分持扬琴、古筝、琵琶、三弦、京胡、碟子等伴奏并分不同行当兼唱。其唱腔音乐十分丰富,唱腔体裁为曲牌体,或单曲反复,或联曲串唱。伴奏乐器曲目多演绎男欢女爱和儿女情长的内容,尤擅表现由此生发出的离愁别怨。

小曲的演唱形式简单、轻便、灵活,不化妆、不表演,也不用任何道具。演唱者多兼敲击瓷碟。演唱活动,大都先由乐队奏一两首乐器乐曲牌,以示静场,然后开始演唱。一次演唱活动,少说也要三四个小时。

榆林小曲在长期的演唱活动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两种流派,一派是讲究声音的纯实婉转、圆润和流畅,对装饰音尤其是滑音、顿音的运用比较严格。另一派则突出顿、断、刚、柔,很强调归韵。

榆林小曲传统的节目有短有长,《日落黄昏》、《妓女告状》、《放风筝》及《梁山伯与祝英台》、《张生戏莺莺》等皆为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榆林小曲的唱词内容,以反映城镇市民生活情趣的为多,除描写离愁别怨、男情女爱之作品有较大例外,其他如反映茶肆酒楼、货郎挑夫的生活(如《开茶馆》、《卖杂货》、《下荆州》);刻画青楼之恨、尼庵之苦(如《妓女告状》、《小尼姑》);还有鲜明生动地表现民俗风情(《放风筝》、《戏秋千》、《偷红鞋》)的篇章等。总之,榆林小曲的内容基本上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各种生活侧面,具有浓郁的里巷之曲的特点。

榆林小曲这一地方民间曲种特点的形成,除受生活习俗、传统文化及当地人民的性格、气质的直接影响外,语言习惯及其方言、语音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历史上的榆林小曲主要是由爱好者以自娱自乐方式演唱,后来出现了作为乞讨手段的走街串巷演唱、堂会演唱及高台性的经营演出。在当地人的文化生活中,榆林小曲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传承乏人的困难,面临失传危险,需要设法加以保护。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哲学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哲学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相互推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时期文化的多重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全面认识,进而增强发展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发展文化的真本领。因此,发展和繁荣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 中华圣贤经典——义

    中华圣贤经典——义

    中国古代圣贤是中华文明辽阔天幕中最闪亮最灿烂的星星,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智慧堪为万世师表,他们创作的一大批经典著作经久不衰,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供后人瞻仰和学习。丛书摘取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圣贤经典论著中最富影响和声名的章句,按照指导原则——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人身修养——自我追求这六个板块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典故论证了其科学性和正确性。柳季不背信、梁国志教子、师旷论学、黄裳还珠、许衡不食无主梨、董狐直笔……
  • 纵横兰州

    纵横兰州

    苍茫的高原,巍峨的群山,滚滚的河水,豪迈的皇天后土,孕育着从远古走进新时代的一辈辈兰州人,奋发图强,昂扬奋进,使兰州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走近兰州的山山水水,穿越历史的深邃,那些山野的花香,那些挂满枝头的果实,那些车水马龙,那些耸入云天的大厦高楼,那些英雄,那些庙宇,那些大佛与菩萨,承载着历史,书写着人文,让兰州魅力四射,奔涌着激情,洋溢着青春,展现着丰采与活力。大山大水的兰州,脚步紧踏着时代的鼓点,心儿紧贴着母亲的胸怀,正在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对联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对联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仙侠奇剑录

    仙侠奇剑录

    命运自有定数,但命运的定数是什么,却没人说得清。无极剑派的弟子孤山傲,因为亲历了父母人妖相恋被诛于无极剑派斩妖台,自此认定命由天定,人妖不可同路,抗争徒劳,养成了一副淡漠,信命的性格。而他的结拜弟兄夏天启却是完全相反的性格,反抗命运,与命运抗争。虚灵之地的异象,以及下山的修炼游历,让他们相识,成长。更是遇到他们生命中的牵绊,与令狐晴儿和赋子婉之间的情感纠葛。孤山傲和夏天启命运如何,又当何去何从。
  •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本书收录了百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交往问题。文章包括《读书和写作》、《老年和青年的哲理》、《罗素的公民教育观》、《美国文明的恐惧病》、《文史之旅》、《语言的交往价值》等。
  • 问世间何为重

    问世间何为重

    本以为自己是孤儿,本以为那是自己期盼已久的亲人,本以为那是天下最好的战友,本以为自己不会再孤单。可事实却是,自己的父母被恩人杀害,自己的主上杀了自己,那最好的战友是自己的妹妹,那自己唯一动心的男人,却是天下的君主。世间她又何去何从?可否回到自己深爱又深爱自己的君主的身旁?他的爱,她的爱,是否又是他的唉……
  • 凤颜醉

    凤颜醉

    她只是个被宫女收养的弃婴,成长的岁月中,每日过着躲躲藏藏的生活,却在无意中与飞扬跋扈的太子相遇。从此她的人生风起云涌。命运总是出乎意料,在她以为自己可以摆脱他的时候,却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他们天生就是宿敌。他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野心勃发;她为了自己臣民的生存,奋起抗击。
  • 豪门残情

    豪门残情

    一入豪门深似海,她才半只脚踏进就被伤了个体无完肤!“孩子留下,你走!”他冷笑宣布!直到此时她才明白,原来她只不过是个生产工具!悲伤过后,她不再停留!可为毛冷情男人又再次追来,说爱她?简直笑话!回头草,她向来不屑一顾!
  • 追妻93天:天价第一宠妻

    追妻93天:天价第一宠妻

    门当户对,青梅竹马;生于豪门,鹿死,死于她手。当她携款离家出走时,腹黑总裁为追妻专注于她的一举一动。某女无以忍受之际,发飙道“贱人,别跟着我!”腹黑男勾勾唇角,笑答曰“老婆,用我一贱,换你钟情,可好?”钟情“……”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西域民间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陪都”遗迹

    “陪都”遗迹

    重庆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最伟大也最壮烈的历史文化积存产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1月20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将重庆定为战时首都。1940年9月6日,又将重庆定为“陪都”。
  • 花梦

    花梦

    被诬陷为逆贼而家道中落,沦落成孤儿的崔红,前来投靠小时候被父母订下娃娃亲的皇甫俊辉,然而找到皇甫家后却吃了闭门羹。为了生存,她不得已来到妓院;为了解开心中郁结已久的怨恨,她成为了一名妓生。随着时间的流逝,崔红成为了朝鲜名妓一朶紅,她把皇甫俊辉选为初夜那晚为自己盘头的男人。这原本是复仇的开始,但最后她却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
  • 父母平和孩子快乐

    父母平和孩子快乐

    本书分为“自我调整”、“培养亲情”、“引导而非控制”三大部分,这既是本书的三大特色和基本理念,也是让父母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梯,即父母首先需要解决自身的问题,其次建立起理想的亲子关系,然后才可能采用高效的育儿技巧。这本革命性指南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针对学步期到中学阶段的儿童,通过合理的限制、换位思考和清晰的交流,书中提供实用高效实用的应答措辞和教子方案,培养具有自律品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