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69900000009

第9章 人死观问题补议

我在《悠得斋笔记》中,谈论过一个话题:人生观与人死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后来,我把这个话题选入了《书路鸿踪录》(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之中。但过于概括,因而补议如下。

人生观和人死观是生命的两端,是以人为目的、尊重人的价值和追求生命的意义的人文精神三大要素的体现。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过程。生与死,正如庄子所说:“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不过,对生与死的观点,却理解纷纭,莫衷一是。

我谈此话题想起了《论语》中孔子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也想起了《史记》中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还想起了鲁迅的《老而不死论》。回忆我后半生进入中东史研究领域,穆罕默德圣训中“三不死”的命题,颇发人思考。“三不死”是:人死一切皆止,唯川流不息的施舍、益济众人的学问和常为先人祈祷的后代不死。

我谈此话题,想到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东邻日本的川端康成,他在自杀的十二年前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他的后面的一句话,耐人深思。汪曾祺晚年说过,他是“哭着生,笑着死。哭着来,笑着去”,可说是对这种人死观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文明史和思想史昭示我们,大文豪、大思想家之所以被死亡困扰,那是对人类终极关怀问题的深切关怀和思考。我再举两位世界文化伟人的个案,作一个说明。

第一个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的名言是:“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考,不管他思考的对象是什么,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死”。人愈到晚年,愈经常想到死,这并不都是怕死,而对善于思索的人来说,是思想成熟的表现。托尔斯泰所说的思索,正是这个类型中的普遍类型。思索到死,才会珍惜生命,做到无愧人生,无悔无怨人生。我曾多次向青年人讲,要倒看人生,从终点看起点,从死亡来审视生命活动。只有如此,才会在做什么,如何做等人生行为问题上,保持理性的自觉。

第二个是歌德。对死亡问题的思索之深,在哲人中当推德国的歌德。这位文化巨人、思想巨擘在31岁(1780年)时,在吉息尔山顶的小木屋中写下了下列小诗:

群峰

一片沉寂,

树梢

微风敛迹。

林中,

栖鸟缄默,

稍待,

你也安息!

64岁(1813年)时,第二次去这个小木屋时,将墙壁上小诗重描了一遍,以加深笔迹,加深他的思索。

82岁(1821年)时,第三次去这个小木屋时,他在小诗面前默思伫立思索,自言自语道:“稍待,你也安息!”说完,揾淚下山。

次年,他以83岁高龄逝世,安息了。他三上吉息尔山,写诗,思考诗,都是一首诗,一首在人生历程中思索死亡的诗。他这样不知疲倦地思考死亡之谜,是忧思着心灵深处埋藏着人类的双重忧思:既对生命的渴望与留恋,也是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人生观和人死观交织在他思索的全过程中。写到这里,不由人想起了他在同年完成的《浮士德》第二卷中,借主人公之口,道出了他的心声:“瞬间啊,停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美!”

谈到人死观时,不能不提到歌德同他的秘书爱克曼的谈话:“到了75岁,人总不免想到死。不过,我对此之处之泰然,因为我深信:人类精神是不朽的,它就是太阳,用肉眼看,它像是落下去了,而实际上永远不落,永远不停地照耀着。”我想,歌德面对落日,说这些话,是对活着的人的启示,在于一个人活着怎样和有限的时间、空间打交道。人的一生,时间是短暂的,空间是有条件的,但生命是美好的,它可以使人生更有益于社会、有助于文明,问题是时间和空间的质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托尔斯泰和歌德的言行,又使我想起了我国宋代大诗人陆游。不是吗?他们在人死观问题上有相近之处啊!陆游在《示儿》诗中道出了他死亡之前的、未了的爱国情:“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上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他看透了死亡,人死了,一切皆空,但国家未统一,多么不愿意死啊!无奈啊,只有让儿子在有朝一日,军队北征之时,家祭时别忘告诉他的好消息。陆游一生的雄心壮志是未酬的,请看的诗:“北征谈笑取关河,盟府何人征战多。扫尽烟尘归铁马……”还有“楼船雪夜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他多么愿为生活付出一切啊!特别是他晚年多次去沈园,那是既为怀恋往日爱情,又是对逝如流水时光的追思和对生命的惋惜。“少小那知世事艰”,老年才会体验到人生的不易。然而,生是起点,死是终点,从起点看终点,重要的是看待生命的距离感,是保持一点的时段来审视生命,真正做到过好每一天。宝贵之处在于总结了生命经验,问题是在生与死之间的长过程中,谁又能时刻清醒而自觉地去总结这些经验呢?

2003年9月12日凌晨1时49分至13日下午3时12分,广州急救中心接到7宗自杀报案。据统计,自杀事件正在50岁以下人群中攀升,中国自杀者已占世界1/4.法国社会学家乔治·米诺瓦写了一本《自杀的历史》(2003年1月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其中谈到法国每年都有12000人自杀成功,120000自杀未遂。死于自杀的人远比死于车祸的人多,大约每50分钟就有一个人自杀。自杀,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是什么具体原因,都是对生命的提前自我否定。对自杀现象除了加强干预机制建设之外,要不要从人死观的视角,解决人们的心理危机呢?

人类行为中还有比自杀更特殊的事吗?动物的自杀现象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会对自己的存在进行思考,一些人选择了在疾病、衰老或战争到来之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疯了吗?他们是证明自己对生命有最高决定权吗?乔治·米诺瓦在《自杀的历史》中研究了16世纪以来西方世界对死亡的看法,提出了要理解自杀者,理由是他们的态度揭示了生命在社会中的价值问题,而这种态度既与个人有关,也离不开集体和时代的影响。

他认为:“如今,我们拥有和自杀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但对最深层次问题的认识却一点进步都没有。如果人们都默认无论花什么代价只要活着就比死亡有价值,而且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那思想就不会进步。”他提出了“安乐死”问题。对这个人死观中的敏感问题,面对着数以百万计的忍受着煎熬过着非人生活的人群却被宣布要活下去的严峻现象,他叹息地问道:“价值观上的转变是困难的,那些聚集于生物伦理的争论,难道不应该也考虑一下死亡伦理学?”这是他《自杀的历史》总结一节中最后的一句话!

北京有位28岁的女作家,专门作死亡记录,把晚报上有关死亡的事件逐日记下来,写在一个墨绿色的笔记本上。她说:在2003年一年,在录的死者达3000余人。她对北京电台记者说,她把每天都认真、快乐地当作最后一天过,她从记录中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而且她要死亡记录记到她最后的一天。她的工作是对人死观的实录。

人必有一死,但在未开化的原始人那里却不这样认为。人类学家对澳大利亚、非洲和美洲处于初级文明阶段的部族调查证明,都证明了这一点。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认为,这是现代人与原始人智力习惯的重大差别之处。这个结论乍看有理,仔细想起来,并不是无隙可击的。现代人虽不把死亡归之于巫术,而归咎于基因缺陷,似乎只要找到长寿基因,生命就可以获长生不老。俄罗斯科学家弗拉基米尔·沃尔科夫在《永生的医学》一书中,认为只要不同季节吃不同食物,人就可以活到280岁!人类文明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对死亡的看法和心态不见得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人为什么不反过来想一想,人的个体是有限的,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也将会消亡的。有限的人,却向往着无限的前程,真不如对死亡采取一种积极而豁达的态度!据说世界上最长寿的法国妇女活到一百几十岁,她面对记者关于养生之道的问题,回答是:千万别活那么久!

不仅物种,就是大自然的万事万物,皆必有终。银河系何其茫茫,每个月中就有一颗恒星走向死亡。诗人郭沫若歌颂的“永恒的太阳”,太阳其实也不是永恒的。据天文学家推测,46亿年前诞生的太阳,将在50亿年耗尽所有能量而走向死亡。不过也不必消极悲观,杞人忧天。天文学家对新发现的星云中彗星形态“结”的研究,这些死去恒星的残存材,将成为下一代恒星形成的原料。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人们对生死自不应持悲观消极态度。有了宝贵得只有一次的生命,又知道这宝贵的生命必然要走向死亡,那就应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在面临的具体时间段完成自己应该而能够尽力完成的具体社会任务。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一个又一个地具体体现在自我走过的人生之路上。到了死亡这一天,必不会因为虚度光阴而悔,必不会因为庸碌无为而恨,必不会面对死亡而恐惧!

同类推荐
  • 皇甫人文

    皇甫人文

    有一句话说,一个人的现在就是他的历史。意思是一个人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融铸到生命当中,从而造就这个人今天的面貌和状态。在这样一部呈现皇甫人文历史和乡村贤达的书集里,我撰写有关母亲家族的点滴记忆,仅仅是出于偶然
  •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 从“物化”到“异质性”

    从“物化”到“异质性”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6立项,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本书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过近80年发展中经历的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出发点,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启蒙批判和在60年代经历的分化而形成的消费主义的历史,探讨其中经过物化观念到异质性的消费主义时代逻辑转换的内在机制。
  •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本书介绍了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春节的饮食与保健;元宵节的活动与饮食;清明节的习俗与疾病;端午节的医疗保健;中秋节饮食重时令等。
热门推荐
  • 一吻终身

    一吻终身

    她从小就喜欢他,他也喜欢她,在小时候他们就有了娃娃亲,长大后也在一起,反正就是一切顺利。作者是初中生可能更新超慢对不起啦,不想看的话也没事,我一直以来都想些一个超宠的宠文所以大家快来看呀
  • 往事并非如烟2

    往事并非如烟2

    故事以上官和朱大可等城市普通人物为叙事对象,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爱情纠葛为叙事主线。在纷繁复杂的世情下,秦州晚报有哪些新闻事件,报社的记者以及周围的人们又有怎样的际遇。着力关注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生活冷暖、情感纠葛、社会大爱和对生命痛痒的思考。本书再现了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媒体,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的现实生活的作用中,与百姓或者说是与读者之间水乳交融的一副副优雅浪漫温馨而感人的画面。杨光配合警察机关断掉敲诈机关,欧阳勇救自杀少女,廖鹏远为妻子治病成了卖瓜哥,金琪为救人砸断双腿,小虎的眼角膜移植机会得而复失,上官和朱大可在互助中越加默契……
  • 万古魔王

    万古魔王

    来自于地球的他,意外穿越到一个奇怪世界。穿越过来的他巧得魔灵系统,他能否依靠成就魔王梦想,成为万古魔王。
  • 激傲吧青春

    激傲吧青春

    好学生?坏学生?成绩好坏,品格高低,还是对梦想是否坚持!高中生优郎和金焕遭遇兵王,厨师,杀手,土匪,海盗,魔兽,异星魔军……我们是谁!身份不同,尊卑不同,信仰不同,甚至来自不同世界。只要内心尚存最初纯真!我们依然可以骄傲的大声呐喊—友谊万岁!在这越来越污浊的时代,好老师是否真的存在?有!一定有!火红刺猬头,长相酷似金在中的优郎坏笑道!主角优郎和金焕用血与泪铸成的无悔青春来告诉我们:有些人可以遗忘!但有些事我们可以大胆追求,永不言败!激傲吧!少年!!去欢笑!去痛哭!去爱!去恨!去后悔!去坚定!去勇敢!!去激傲!!优郎,拥有各种天赋却三分钟热度的差生。只为自己父亲能亲口说一句:儿子!你是我的骄傲!
  • 你是我的宋思明

    你是我的宋思明

    你是我的宋思明,但我却不是你的郭海藻。我周旋在不同的男人身边,向他们索要着情爱,而你亦是夜夜对着你的结发,诉说着作为一个丈夫的责任。我们彼此身上背负了太多无法卸下的情感。你给不了婚姻和太多的承诺,我也从不怨“恨不相逢未嫁时”。只愿在道德伦理之外,和你安然享受爱情的美好。最终,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却也逃不过与红尘一世牵连。
  • 中二快穿社

    中二快穿社

    他们是一群组团忽悠的穿越团体,他们生龙活虎地去各个世界里崩坏剧情,捣毁世界主线,然后给了那些原本注定不幸的人找到幸福归宿后,挥挥衣袖后带走各种好处回现世逍遥去了…去了……喜欢同的看第一个故事和最后一个故事即可.......
  • On the Study of Zoology

    On the Study of Zo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被明星上了身

    我被明星上了身

    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超人气巨星死后附身于一个只知道玩游戏的游戏宅男身上。明星希望这位游戏宅男继续帮他成就娱乐事业上的神话,宅男该如何抉择?他怎样在明星的帮助下从宅男成长为全亚洲娱乐圈的一代大亨?魅力明星,星光闪耀。一切的一切从《天王候选人》开始……
  • 乱星之人

    乱星之人

    星海浩瀚,文明林立,星盟边缘的偏僻星球——蓝星地球,遭遇最无情的侵略。地球之上人机混战,生死存亡的当口,当要枪口一致,共御外敌!怎么能在这样的地方就倒下投降啊?我们的征途可是星辰大海!
  • 联想风云三十年

    联想风云三十年

    “以柳传志为师,以联想为镜”是众多中国企业一直追求的梦想与目标。《联想风云三十年》通过透视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式企业三十年兴衰历史,给大家一个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本书并总结了联想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部最能让我们领悟企业经营得失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