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70000000012

第12章 颜渊第十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②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④斯语矣。”

①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②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③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④事:从事,照着去做。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司马牛①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②。”曰:“其言也讱,斯③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①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②讱(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③斯:就。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①,肤受之愬②,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③也已矣。”

①浸润之谮(zèn):谮,谗言。这是说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不易觉察。

②肤受之愬(sù):愬,诬告。这是说像皮肤感觉到疼痛那样的诬告,即直接的诽谤。

③远: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棘子成①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②。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③犹犬羊之鞟。”

①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②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③鞟(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①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

②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子张问崇德①辨惑②。子曰:“主忠信,徙义③,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祇以异④。’”

①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②惑:迷惑,不分是非。

③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拢。

④诚不以富,亦祇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符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齐景公①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①齐景公:名杵(chǔ)臼(jiù),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前490年在位。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有道②,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③,必偃④。”

①无道:指无道的人。

②有道:指有道的人。

③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④偃:仆,倒。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①达:通达,显达。

②闻:有名望。

③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①、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②,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③,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①修慝(tè):慝,邪恶的念头。修,改正。这里是指改正邪恶的念头。

②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

③忿:忿怒,气愤。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同类推荐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袁堂欣,谢志强主编的《冰鉴》是中华国学经典藏书系列之一,《冰鉴》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老子与当代社会

    老子与当代社会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著作———《道德经》,由此开创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学说及其衍生出的道家、道教等流派对2000多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老子文化及其哲学智慧也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老子思想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 身边的哲学(上)

    身边的哲学(上)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 浩然孟子

    浩然孟子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
热门推荐
  • 我的女友是主角

    我的女友是主角

    乐天皓发现,他身边没有一个女人是正常的,总给人一种怪怪地感觉,好像她们是所有都市主角的代表,然后自己竟然成了所有都市配角的代表。
  • 不羁女王:恶魔校草

    不羁女王:恶魔校草

    从法国留学回来的黑长直美女入驻圣薇学院,一下子就成了男生的女王;从美国回来的校草原来就是明星组合的队长?恶魔与不羁的碰撞!!莫名其妙,女王被校草收入囊中,还被各方美女视为敌人,我做了什么?她高冷,优雅,美丽,完美,他腹黑,高贵,帅气,妖孽,两人,擦出了不一样的青春火花
  • 多米诺效应

    多米诺效应

    本是毫不相干的人,却被互相干扰,最终,每个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报应。
  • 魂逆朱天

    魂逆朱天

    我想得之,便可得;若想弃之,便可弃。既然天已然浑浊,我便让这天变为血一样的朱红,用天的血液,清洗这天地的污浊。
  • 异域梵帝

    异域梵帝

    混沌世界盘古执斧开天地,混沌鸿蒙立为二。混沌修域无人掌,妖魔异兽遍布洒满行修域。鸿钧道祖掌洪荒,大能之上,更有着三皇五帝。红天出世,不尽恩仇,人族少年自深林为寻父离家。修域之内,深林大妖,除而不尽,危机四伏,九死一生。弱者无为,遭人冷眼,受人欺辱,胆敢一怒,便为祸害。强者震怒,人皆蝼蚁,命如草芥,任杀任剐,一念之间。主宰之位,亿人争锋,我乃天地之尊,修域之主,梵帝!
  • 马云的人生江湖

    马云的人生江湖

    王宇编著的《马云的人生江湖》一书,是以传记的方式,并以马云的经典语录点题,内容范围涉及创业、管理、经营、营销、融资、团队等诸多方面,结合他本人的人生成长历程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成功案例,针对马云的性格、品质以及在创业中的形式和作风,从多个方面展开描写,是解读马云最全面的精品读物。本书从马云的出世开始写起,对马云幼年的成长、青年求学、教书生涯、下海经商、打造网络帝国……以全面、新颖的多个视角解读了马云的一生和他的创业历程以及管理精髓,对所有与他成功有关的一切历程进行全面的解析。其中更有大量的事例案例让读者更真实、更全面地去了解马云这个传奇英雄,力图能够为读者展现一个全面、立体、鲜活的马云人生史!
  • 探索洛克

    探索洛克

    这次,我决定探险,因为我并不谦虚。历险,散发着火烧着纸,树皮,焦油的气味。这次纯属想要科考,我很明确我的目标。“众所周知谦虚不是我的本性!”此外还有我的13次历险。
  • 超越巴菲特的投资艺术

    超越巴菲特的投资艺术

    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十余年的投资经验及所学专业知识,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写出的一本投资理财图书,核心投资思想是“牛市大赚,熊市保本”。
  • 最牛修仙学院

    最牛修仙学院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有人靠父母,有人靠脸蛋,有人靠女人。以上这些我都没有,所以我只能靠我的同学,因为我有一群神仙二代的同学。什么,你说我是关系户·····请问一下这位同学,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不靠关系还能混得下去吗?能吗?
  • 流光·青春糖衣

    流光·青春糖衣

    收录了多篇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一等奖作文。作者都是最具活力的90后新生写作力量。其作品文笔优美写实,见解独特,独具其自身的写作特色,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作文合集。本书不仅可以帮助初高中生提高作文水平,还可以给青春文学爱好者带去全新的阅读体验,更能从作品中体会90后的青少年的思想感悟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