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71300000021

第21章 谈春秋胸罗锦绣讲礼制口吐珠玑

话说红红道:“如蒙贤妹携带,倒可借此瞻仰天朝人物之盛,至于考试,久已心灰,岂可再萌妄想。”若花道:“此事到了天朝,慢慢再议,看来也由不得姐姐不去。前日闻得亭亭姐姐一同赴试,不知可曾得中?”红红道:“他家一贫如洗,其父不过是个诸生,业已去世,既无钱财,又无势利,因此也在孙山之外。但他落第后雄心不减,时刻痴心妄想。向日曾对我说,如果外邦开有女科,那怕千山万水,他也要去碰碰。若不中个才女,至死不服。如今天朝虽开女科。无如远隔重洋,何能前去?看来只好望洋而叹了。”闺臣道:“他家还有何人?近来可曾远出?”红红道:“他无弟兄,只有缁氏寡母在堂。现在课读几个女童,以舌耕度日,并未远出。”闺臣道:“他既有志赴试,将来路过黑齿,我们何不约他同行,岂不是件美事?”红红道:“贤妹约他固妙,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眼内。贤妹若去约他,他不晓得你学问深浅,惟恐玷辱,必不同往。据我愚见,必须先去谈谈学问,使他心中敬服,然后再讲约他之话,自然一说就肯了。”闺臣道:“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班门弄斧,同他乱谈?倘被考倒,岂非自讨苦吃?”若花道:“阿妹为何只长他人志气,却灭自己威风?我倒是个初生犊儿不怕虎,将来到彼,我就同你前去,难道我们两个还敌不住他一个么?”闺臣道:“姐姐有如此豪兴,妹子只得勉力奉陪。但必须告知舅舅,方可约他。”就把此话告诉林之洋。

林之洋道:“俺闻你父亲常说,君子成人之美。甥女既要成全他的功名,这等美事,你们做了自有好处,何消同俺商量。那个黑女,当日九公同他谈文,曾吃他大亏,将来你同寄女到彼,俺倒着实耽心哩。”若花道:“他又不曾生出三头六臂,无非也是一个肉人。怕他怎的?”林之洋道:“他那伶牙俐齿,若谈起文来,比那三头六臂还觉利害,九公至今说起还是头疼。你说他是肉人,只怕还是一张铁嘴哩!若遇顺风,不过早晚就到,据俺主意,你们快把典故多记几个,省得临期被他难住。莫像九公,倒象吃了麻黄,只管出汗,那就被他看轻了。当日他们因谈反切。曾有‘问道于盲’的话。俺自从在歧舌国学会音韵,一心只想同人谈谈,偏不遇见知音。将来到彼,他如谈起此道,务必把俺举荐举荐。这两日大家吃了清肠稻,都不觉饿,索性到了黑齿再去买米,耽搁半日,趁着闲空,你们也好慢慢同他谈文。”

大家一路说着闲话,不知不觉,这日清晨到黑齿,把船收口。林之洋托多九公带了水手前去买米。闺臣意欲红红同去,红红道:“他的住处林叔叔尽知,无庸我去。我若同去约他,他纵勉强同来,究竟难免被他轻视。贤妹到彼,就以送还扇子为名,同他谈谈。他如同来则已,设或别有推脱,愚姐再去把这美意说了。才不被他看轻哩。”闺臣点头,带着扇子,同了若花,央林之洋领进城内,来到大街,闺臣同若花由左边街上走去,林之洋从右边走去。不多时进了小巷,来到亭亭门首,只见上写“女学塾”三个人字。把门敲了两下,有个紫衣女子把门开了,林之洋一看,认得是前年谈文黑女。闺臣从袖内取出扇子道:“姐姐请了。前岁敝处有位多老翁,曾在尊斋带了一把扇子回去,今托我们带来奉还。不知可是尊处文物?”亭亭接过,看了道:“此扇正是先父之物。二位姐姐若不嫌茅舍洼曲,何不请进献茶?”闺臣同若花一齐说道:“正要登堂奉拜。”于是一同进内。林之洋就在旁边小房坐了。

亭亭把二人让进书馆,行礼序坐。有两个垂髫女童也上来行礼,彼此问了名姓。闺臣道:“妹子素日久仰姐姐大才,去岁路过贵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贻笑大方,所以不敢冒昧进谒。今得幸遇,真是名下无虚。”亭亭道:“妹子浪得虚名,何足挂齿。前岁多老翁到此,曾有一位唐大贤同来,可是姐姐一家?”闺臣道:“那是家父。”亭亭听了,不觉立起,又向闺臣拜一拜道:“原来唐大贤就是令尊。姐姐素本家学,自然也是名重一时了。前岁虽承令尊种种指教,第恨匆匆而去,妹子尚有未及请教之处,至今犹觉耿耿。可惜当今之世,除了令尊大贤,再无他人可谈了。”

闺臣道:“姐姐有何见教,何不道其大概呢?”亭亭道:“妹子因《春秋》一书,闻得前人议论,都说孔子每于日月、名称、爵号之类,暗寓褒贬,不知此话可确?意欲请教令尊,不意匆促而别,竟未一谈。这是妹子无福。”闺臣刚要开言,若花接着说道:“《春秋》褒贬之义,前人议论纷纭。据妹子细绎经旨,以管窥之见,择其要者而论,其义似乎有三:第一,明分义;其次,正名实;第三,着几微。其他书法,不一而足,大约莫此为要了。”

亭亭道:“请教姐姐,何谓明分义。”若花道:“如《春秋》书月而曰‘王正月’,所以书‘王’者,明正朔之所自在,即所以序君臣之义。至于书‘陈黄’、‘卫絷’者,所以明兄弟之情。书‘晋申生’、‘许止’者,所以明父子之恩。他如‘曹羁’、‘郑忽’之书,盖明长幼之序。‘成风’、‘仲子’之书,盖明嫡庶之别。诸如此类,岂非明分义么?”

亭亭道:“请教正名实呢?”若花道:“如《传》称隐为‘摄’,而圣人书之曰‘公’;《传》称许止不尝药,而圣人书之曰‘弑’;卓之立未逾年,而圣人正其名曰‘君’;夷皋之弑既归狱于赵穿,而圣人书之曰‘盾’。凡此之类,岂非正名实么?”

亭亭道:“请教着几微呢?”若花道:“如‘公自京师,遂会诸侯伐秦’,盖明因会伐而如京师;‘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盖明因狩而后朝;‘公子结媵妇,遂及齐侯、宋公盟’,盖着公子结之专;‘公会齐侯、郑伯于中邱,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盖着公子翚之擅。似此之类,岂非著几微么?孟子云:‘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是时王纲解纽,篡夺相寻,孔子不得其位以行其权,于是因《鲁史》而作《春秋》,大约总不外乎诛乱臣、讨贼子、尊王贱霸之意。春秋之世,王室衰微,诸侯强盛,夫子所以始抑诸侯,以尊王室。及至诸侯衰而楚强,夫子又抑楚而扶诸侯;所以扶诸侯者,就是尊王之意。盖圣人能与世推移,世变无穷,圣人之救其变亦无穷。其随时救世之心如此。或谓《春秋》一书,每于日月、名称、爵号暗寓褒贬,妹子固不敢定其是否。但谓称人为贬,而人未必皆贬,微者亦称人;称爵为褒,而爵未必纯褒,讥者亦称爵。失地之君称名,而卫侯奔楚则不称名;未逾年之君称子,而郑伯伐许则不称子。诸如此类,不能枚举。要知《春秋》乃圣人因《鲁史》修成的,若以日月为褒贬,假如某事当书月,那《鲁史》但书其时;某事当书日,《鲁史》但书其月,圣人安能奔走列国,访其日与月呢?若谓以名号为褒贬,假令某人在所褒,那旧史但着其名,某人在所贬,旧史但著其号,圣人又安能奔走四方,访其名与号呢?”

“《春秋》有达例,有特笔。即如旧史所载之日月则从其日月,名称刚从其名称,以及盟则书盟,会则书会之类,皆本旧史,无所加损,此为达例。其或史之所无,圣人笔之以示义;史之所有,圣人削之以示戒者,此即特笔。如‘元年春正月’,此史之旧文;如‘王’者,是圣人之特笔。晋侯召王,事见先儒之传,而圣人书之曰‘狩于河阳’,所以存天下之防。甯殖出其君,名在诸侯之策,而圣人书之曰‘卫侯出奔’,所以示人君之戒。不但曰仲子,而曰‘惠公仲子’;不但曰成风,而曰‘僖公成风’;不曰陈黄,而曰‘陈侯之弟黄’;不曰卫絷,而曰‘卫侯之兄絷’;阳虎陪臣,书之曰‘盗’;吴楚僭号,书之曰‘子’。他如纠不书‘齐’,而小白书‘齐’;突不书‘郑’,而忽书‘郑’;立晋而书‘卫人’;立王子朝而书‘尹氏’。凡此之类,皆圣人特笔。故云:‘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某窃取之矣。’学者观《春秋》,必知孰为达例,孰为特笔,自能得其大义。总之《春秋》一书,圣人光明正大,不过直节其事,善的恶的,莫不了然自见。至于救世之心,却是此书大旨。妹子妄论,不知是否。尚求指示。”

亭亭道:“姐姐所论,深得《春秋》之旨,妹子惟有拜服。还有一事,意欲请示,不知二位姐姐可肯赐教?”闺臣道:“姐姐请道其详。”亭亭道:“吾闻古《礼》自遭秦火,今所存的惟《周礼》、《仪礼》、《礼记》,世人呼作‘三礼’。若以古《礼》而论,莫古于此。但汉晋至今,历朝以来,莫不各撰礼制,还是各创新礼,还是都本旧典?至三《礼》诸家注疏,其中究以何人为善?何不赐教一二呢?”若花听罢,暗暗吐舌道:“怎么这个黑女忽然弄出这样大题目!三《礼》各家,业已足够一谈,他又加上历朝礼制,真是茫茫大海,令人从何讲起。只怕今日要出丑了。”

正在思忖,只见闺臣答道:“妹子闻得《宋书·傅隆传》云:‘礼者三千之本,人伦之至道。故用之家国,君臣以之尊亲;用之婚冠,少长以之仁爱,夫妻以之义顺;用之乡人,友朋以之三益,宾主以之敬让。其《乐》之五声,《易》之八象,《诗》之《风》、《雅》、《书》之《典》、《诰》,《春秋》之劝惩,《孝经》之尊亲,莫不由此而后立。唐虞之时,祭天之属为天礼,祭地之属为地礼,祭宗庙之属为人礼。故舜命伯夷典三礼,所以弥纶天地,经纬阴阳,纲纪万物,雕琢六情,莫不以此节之。但《魏书》有云:‘三皇不同礼。’又云:‘时易则礼变。’故殷因于夏,有所损益。”

“商辛无道,雅章湮灭。周公救乱,宏制斯文,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及周昭王南征之后,礼失乐微,上行下效,故败检失身之人,必先废其礼。如昭公讳孟子之姓,庄公结割臂之盟,是婚姻之礼废了,那淫僻之乱,莫不从此而生。齐侯悦妇以慢客,曹伯观胁以亵宾,是宾客之礼废了,那傲慢之情莫不从此而至。文公逆祀于五庙,昭公不感于母丧,是丧祭之礼废了,那骨肉之恩莫不从此而薄。天子下堂,河阳召君,是朝聘之礼废了,那侵陵之渐莫不从此而起。孔子欲除时弊,故定礼正乐,以挽风化。及至战国,继周、孔之学,讲究礼法的,惟孟子一人。”

“嗣后秦始皇并吞六国,收其仪礼,尽归咸阳,惟采其尊君抑臣之仪,参以己意,以为时用,余礼尽废。汉高祖初平秦乱,未遑朝制,群臣饮酒争功,或拔剑击柱,高祖患之。叔孙通于足撰朝仪,胡广因之辑旧礼。汉末天下大乱,旧章殄灭。迨至三国,魏有王粲、卫觊,共创朝仪;吴有丁孚,拾遗汉事;蜀有孟光,草建众典。晋初,荀觊以魏代前事撰为晋礼。宋何承天、傅亮同撰朝仪。齐何佟止、王俭共定新礼。至梁武帝,乃命群儒裁成大典,以复周公五礼之旧。陈武帝即位,礼制虽本前梁,仍命江德藻、沈洙等随时酌斟弃取,以便时宜。迨至前隋,高祖命辛彦之、牛宏等采梁旧仪,以为五礼。自西汉之初,以至于今,历代损益不同,莫不参之旧典,并非古礼不存,不过取其应时之变。所以《宋书·礼志》有云:‘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所以身灭。’”

“至注《礼》各家,汉有南郡太守马融、安南太守刘熙、大司农郑玄、左中郎将蔡邕、侍中阮谌;魏有秘书监孙炎、卫将军王肃、太尉蒋济、侍中郑小同;蜀有丞相蒋琬;吴有齐王傅射慈;晋有太尉庾亮、太保卫瓘、侍中刘逵、司空贺循、给事中袁准、益寿令吴商、散骑常侍干宝、庐陵太守孔伦、征南将军杜预、散骑常侍葛洪、太常博士环济、谘议参军曹耽、散骑常侍虞喜、司空中郎卢谌、安北将军范汪、司空长史陈邵、开府仪同三司蔡谟;宋有光禄大夫傅隆、太尉参军任预、中散大夫徐爱、抚军司马费沉、中散大夫徐广、大中大夫裴松之、员外常侍庚蔚之、豫章郡丞雷肃之、谘议参军蔡超宗、御史中丞何承天;齐有太尉王俭、光禄大夫王逸、步兵校尉刘献、给事中楼幼瑜、散骑郎司马献、御史中丞荀万秋、东平太守田憎绍、征士沈麟士;梁有护军将军周舍、五经博士贺、散骑侍郎皇侃、通直郎裴子野、尚书左丞何佟之;陈有国子祭酒谢峤、尚书左丞沈洙、散骑常侍沈文阿、戎昭将军沈不害、散骑侍郎王元规;北魏有内典校书刘献之;北齐有国子博士李铉;北周有露门博士熊安生;隋有散骑常侍房晖远、礼部尚书辛彦之。他们所注之书,或所见不同,各有采取;或师资相传,共枝别干。内中也有注意典制,不讲义理的,也有注意义理,不讲典制的。据妹子看来,典制本从义理而生,义理也从典制而见,原是互相表里。他们各执一说,未免所见皆偏。”

“近来盛行之书只得三家:其一大司农郑康成,其二露门博士熊安生,其三散骑侍郎皇侃。但熊氏每每违背本经,多引外义,犹往南而北行,马虽疾而越去越远;皇氏虽章句详正,惟稍涉冗繁,又既道郑氏,而又时乖郑义,此是水落不归本,狐死不首邱。这是二家之弊。惟郑注包举宏富,考证精详,数百年来议《礼》者钻研不尽,自古注《礼》善本,大约莫此为最。妹子冒昧妄谈,尚求指教。”

亭亭听了,不觉连连点头道:“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亲自倒了两杯茶,奉了上来。二人茶罢,闺臣暗暗忖道:“他的学问若以随常经书难他,恐不中用。好在他远居外邦,我们天朝历朝史鉴,或者未必留神,或者略略晓得,其中年岁亦甚纷杂。何不就将史鉴考他一考?”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舞姬帖

    舞姬帖

    隋朝末年,杨广暴政,民不聊生,天下大乱。悔过的杨广希望借天下第一舞女吴妩之名举办一场舞宴,邀请天下十三位割据的英豪及部分处于观望状态的重臣,以和平手段和解,以保大隋统一,还天下太平。十三位信使之一的林阳就是抱着为妹妹重拾和平年代为其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的想法,踏上了旅途。而一直在江湖上打滚的林阳第一次发现,原来江湖并不仅仅是混混和痞子集结而成的,更大的暗流势力在江湖深处慢慢伸出黑手。路上,兄妹俩结识了谜之少年李清鸿,更加认识到表里十六家族的强大影响力。一路上,形形色色的困难重重地围绕着几人,虽有惊险,却也充满欢乐。到底林阳能不能将舞姬帖平安送达呢?
  • 爱情的面孔

    爱情的面孔

    《爱情的面孔》,由当代先锋小说家墨白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一位成名作家在寻找爱情的途中所经历的种种诱惑,从而作者侧面的通过这样的故事来引领人们去思考,去反思,道德与欲望,爱情与性几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讲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悲剧虽然取材于丹麦历史,但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部的腐化和堕落的尖锐的斗争。
  • 魔法课

    魔法课

    《魔法课*慕容思炫侦探推理训练营之》是一本为中学生量身定做的推理小说谜题,书中收录了慕容思炫所经历的五宗奇案:悲情家族、电梯里的“活尸”、魔法奇迹之穿透、魔法奇迹之移位、魔法奇迹之消失。每个案件之前都有一堂“魔法课”。因为,在小说中,会出现数个大型“消失”魔术,每一个都精彩绝伦,只有具备超强实力的侦探才能逐一破解。在案件开始前,作者先把所有“消失”魔术的原理告诉大家,使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记忆力,紧记这些原理,并且在破解魔术的过程中,高度集中,观察每一个细节,最后利用这些原理破解所有魔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和分析,破解一个又一个谜题。
  • 黑椹的别样人生

    黑椹的别样人生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热门推荐
  • 仙门风雨

    仙门风雨

    风雨交缠起,仙门争锋开,谁人遗世独立?但求青丝绕指,素剑伴身,苍茫仙道任我行。
  • 我的恶魔女友

    我的恶魔女友

    一个是一脸笑意却极度腹黑的小美女,一个是看似恶魔实则超爱心软的酷王子,在圣凌学院这个贵族学院里,究竟会掀起怎样的风浪呢?敬请期待吧!
  • 特种妖灵

    特种妖灵

    结合现代特种力量和千年灵妖的完美结合,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丛林探险、抓捕凶犯、深入敌后、武装作战,只属于男性或女汉子。自古以来,以柔克刚的故事比比皆是,如果这温柔加上灵力,又会碰撞出怎么样的意想不到的奇妙故事呢。本书是小女子突发奇想,为什么跟男人们一起并肩作战的女队员一定要短发,一定是威武强壮缺少女人味的。灵妖带大家走入魅与美,柔与水的另一个结界的强大力量!
  • 大通灵师

    大通灵师

    剧情版——如果有一天,你被一只猫附体,你会干什么?主角版——敢不敢轰轰烈烈一次,即便与全世界都为敌,但那又如何?你的血性还在吗?
  • 耀眼的晨曦火红的炎

    耀眼的晨曦火红的炎

    《拂晓的尤娜》同人文——当尤娜不再是那个娇弱,不知疾苦,一心爱着苏芳的红发公主......尤娜,你又会如何面对杀死了自己的父王的苏芳?你还会踏上寻找四龙战士的旅途吗?白,你又会何去何从?苏芳,你真的愿意舍弃掉深爱着的她吗?耀眼的晨曦下,红色的长发如同炎,微风吹拂散落一片......
  • 意气风发

    意气风发

    周游,从记事起就跟着道士做道士,寻险山,访隐士,学法养神,内外通彻。十岁那年,道士归西,由于随师修行,各家都有涉猎,唯独没有传授他吃饭的本领。深山老林里夏秋还有些吃食,春冬不是花草就是枯木,一年光景他已然撑不下去了,将要饿死之际,被一个老和尚捡了去,开始了入世的修行生涯。老和尚年龄也高,五年之后也魂归西天。入世的五年,周游只学会了两样东西:达摩枯禅劲和化缘。一个是抗饿的,一个是吃饱的。一个稀里糊涂的夜晚,让他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命运的帷幕从此拉开。
  • 特工狂妃

    特工狂妃

    金牌特工穿越到被继母养废的嫡长女身上,面对唯利是图的渣爹,虚伪狠辣的继母,自私阴毒的妹妹……呵呵,你要宅斗,我来武斗!状元,我们已经退婚了,别来纠缠我。公子,近亲结婚是不好的。殿下,您明天就要登基了……还是赶快回宫吧。还有那个什么王爷,谋反是很烧脑的工作,就不要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六大罗汉因果识见颂

    十六大罗汉因果识见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校园三恋情

    TFBOYS之校园三恋情

    没神马好介绍的,看看就看,不看拉倒!嘻嘻!!(^^)!
  • 萌宝来袭:娘亲我要爹爹

    萌宝来袭:娘亲我要爹爹

    一个身着粉色长裙的可爱女宝拉着她的手指,昂起头声音很稚嫩的问道:“娘亲,是不是见到帅哥,我就扑上去抱着他大腿,叫爹爹?”某女:“艾玛,孺子可教也,真是我亲生的!如果他不给扑呢?女宝很认真的答曰:“扯住第三条腿!让他滚蛋。”男宝双手抱臂站在一旁,故作老成的反问道:“娘亲,不是说好演三口被抛弃吗?怎么变成抱大腿了,还扯第三条!节操呢?他是高高在上的寒月轩宫主,冰冷的眼眸看着抱在自己大腿上,小手还用力的拽住他重要部位的小女孩,他嘴角一阵阵抽搐,只听到那稚嫩的声音道:“娘亲!快来!是很有钱的帅哥!我们一起抱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