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人,在生活中都需要来自别人的理解和关怀,而理解和关怀的表达方式很多,但最直接,且人人都能理解、能接受的外部表现莫过于人的充满真挚的微笑。不会微笑的人,是愚笨的人;不会微笑的人,是乏味的人。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是一曲静谧且动人的音乐,是人类表达高尚心境的表情。时常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保持微笑的表情,你的命运也会因此改变。
威廉·怀拉是美国推销人寿保险第一流的高手,年收入高达百万美元。他的秘诀就在于拥有一张令顾客无法抗拒的笑脸,威廉曾经效力于一家棒球队,后来成为美国很出名的职业棒球明星,但他一直很喜欢推销这一职业,所以在他40岁退休后就去应征保险公司推销员也许是当明星已经习惯了,所以他对自己很自信,认为以他的知名度,肯定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利益,保险公司怎么会把他这样的人拒之门外呢?可是他错了,保险公司不要他。人事经理对他说:“保险推销员必须有一张迷人的笑脸,而你却没有。”听了经理的话,威廉才惊觉自己原来是这样吝啬的一个人,免费的一个微笑都不肯给周围的人,感觉自己白活了四十年,于是下决心苦练笑脸,他每天在家里放声大笑,他还搜集了很多迷人的笑脸照片,有知名人士的,也有熟人的,把它们贴满屋子,以便随时效仿,而且,他买了一面与自己一样高的镜子摆在房间里,每天都对着它大笑,并且进行比较,以寻找微笑的真谛。最后,他终于悟出“发自内心如婴儿般天真无邪的笑容最迷人。”成为百万富翁的威廉经常说:“一个不会笑的人,永远无法体会人生的美妙。”
充满关怀的微笑,宛如一句温馨的话语,使人感激;充满善意的微笑宛如一杯甘醇的美酒,使人酣畅,微笑能够直接将好感、善意及诚实表现出来,可以打开别人的心扉,让彼此的心情充满快乐。
微笑不需要成本,但经营好可创造很多价值。它可以在家中创造出快乐,在顾客中建立好感,跟同事成为好朋友。中国有句老话“和气生财”,就说明微笑、和气的价值。用微笑的表情和和气气地接待每一位顾客,生意怎能不兴隆?
微微一笑,你将会得到别人同样的祝福,微微一笑,也许会同蒙娜丽莎一样散发永恒的魅力,让人久久回味。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在与他人相处中,我们要善待每一个人,只有善待他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善待。卢梭说:“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比任何礼物对别人都有更多的实际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因为当我们在向别人施予我们善心的时候,也将收获到善的回报,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是也许有的来的快一点,有的不能马上感觉到,然而善的回报一定会来的。
拥有善良不一定就会成功,然而真正的成功者一定要有一颗善良之心。许多人认为要想成功,就得八面玲珑,机关算尽,讲谋略,讲手段,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而且这样得来的成功是与成功的真谛背道而驰的。
做人,素来讲求一颗善良的心。有了善良的心,思想也就纯洁无污。向善之心,人皆有之。人性本是善良的,人能向善,人才能使自己趋于美好;人能为善,人的世界才能趋于美好。
海伦·凯勒曾经写道:“任何人出于她善良的心,说一句有益的话,发出一次愉快的笑,或者为别人铲平不平的道路;这样的人就会感到他的欢欣是他自身极其亲密的部分,以致使他终生追求这种欢欣。”成功是与善良密不可分的,何丽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何丽是一个善良的人,无论是对同事、朋友,还是陌生人,她都喜欢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也正是因为她的善良,她不仅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获得了良好的人缘,并且也成就了她的事业。
有一年夏天,何丽作为公司职员从深圳去美国纽约参加家用产品展览会。午餐就在快餐厅里自行解决,当时人很多,她刚坐下,就有人用韩语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何丽抬头一看,是一位白发长者正端着饭碗站在面前。她忙指着对面的位子说:“请坐。”接着起身去拿刀、叉、纸巾这类的东西,她担心老人家找不到,便帮他也拿了一份。一顿快餐很快就吃完了,老人临走时递来一张名片,说:“如果以后有需要,请与我联络。”何丽一看,这老人原来是韩国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
一年以后,何丽自己注册了一家小公司,生意做了不到一年,客户突然不做了,而这时,新一年的生产计划已经定了,连样品都做好了,更何况,这是她惟一的客户!客户的毁约使何丽很头痛,她不甘心自己的公司刚起步就夭折。这时,她忽然想起那位韩国老人来,虽然一年没有联系,但她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去了一封简短的电邮:“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我,我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如果您来深圳希望能来看一看……”信发出后一星期,就收到了回信,老人说即日就来深圳,两天后,他真的来了,还带来了六七个公司职员。他们拿出样品让她试加工,在肯定了产品的质量之后,当场签下了足够何丽做一年的大订单。
何丽惊喜地问:“您在韩国有很多大客户,而我这里只是个小公司,您真的信得过我吗?”老人从皮箱里拿出一本书来,名字叫做《人心的存折》,说:“当初你在纽约给我小小的帮助时,你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回报。就像我在书中所写的:‘人心就像一本存折,只有打开来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收益。’每本心的存折正是用一点一滴的善去积累的。”
在那位韩国老人的帮助下,何丽的公司起死回生,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业绩也越来越好,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俗话说:“你怎么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何丽的成功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她的成功就是源于那位韩国董事长的善举。因此,一个人在和他人交往中,就要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他,要知道,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善待别人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的理解与大度,却能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善待别人,是一种最有力量的方式,也是一条最好的路。这样做的结果,会比仅仅追求财富上的成功,或是个人的成就感来得更有意义。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每个人在为人处事中,都应该尊重他人,不要因对方的地位低或贫穷而对其存在歧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你处处尊重周围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喜爱。
通常情况下,你对待别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待你的态度。这就像一个人站在镜子前,你笑时,镜子里的人也笑;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皱眉;你对镜子大喊大叫,镜子里的人也冲你大喊大叫,所以,我们要想获取他人的好感和尊重,首先就必须懂得尊重他人。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是绝对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只有去尊重你周围的所有人,你才会赢得所有人的尊重,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摩托罗拉公司的创始人高尔文有一句名言:对每一个人都要保持不变的尊重。在这一信念的指导下,高尔文从公司创办之初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以尊重人为宗旨的企业制度和工作作风,进而将这一思想渗透到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良好的品格,一种对别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尊重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候尊重他人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小商贩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忘了取笔,希望对方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好好努力吧,你一定会闯出一片新天地的。”
几年之后,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商人找到那位小商贩,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原来,小商贩的话使卖铅笔的小伙子找回了自尊和自信,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在数年的努力下,开了一个大公司,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为了报答那位小商贩的鼓励,他将公司20%的股份让给了那个小商贩。从此,那个小商贩作为该公司的股东,每年都会获得丰厚的利润,成为令人们羡慕的成功人士。
一句简简单单的尊重话语竟然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使一个自卑的人重新找回了自尊,使一个处境窘迫的人树立了自信。正是有了这种自尊与自信,使被尊重者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并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同时,那个小商贩因为尊重他人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即使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自己,我们也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那样只会毁了自己,要知道,不尊重他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
“巨象集团”是美国一家著名的企业,其总部设在纽约曼哈顿一幢70多层楼高的大厦内。环绕大厦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花园绿地。
这天,一位40多岁的妇人领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走进这个花园中,坐在长椅上。妇人好像很生气的样子,不停地和男孩说着什么。
距他们两人不远处,一位六七十岁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拿着一把大剪子在园中剪枝。
这时,妇人突然从随身挎包里拿出一把手巾纸,将它揉成一团,一甩手扔出去,正落在老人刚剪过的灌木枝上。白花花的一团手巾纸在翠绿的灌木上十分显眼。老人看了看妇人,妇人满不在乎地也看着他。老人没有说话,拿起那团纸扔到不远处盛放剪下枝条的一个筐子里。
老人拿起剪刀继续剪枝,不料妇人又将一团纸扔了过来。“妈妈,你要干什么?”男孩奇怪地问妇人,妇人对他摆手示意他不要做声。
这次,老人过去又将这团纸拿起来扔到筐子里,刚拾起剪刀,妇人扔过来的第三团纸又落在了他眼前的树顶上。
就这样,老人不厌其烦地拾了妇人扔过来的六七团纸,始终没有露出不满和厌烦的神色。
“看到了吧!”妇人指了指老人对男孩说,“我希望你明白,你现在不好好上学,以后就跟面前的这个老园工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低贱的下等工作!”原来男孩学习成绩不好,妈妈生气地在教训他,面前剪枝的老人成了“活教材”。
老人也听到了妇人的话,就放下剪刀走过来:“妇人,这是集团的私家花园,好像只有集团员工才能进来。”“那当然,我是‘巨象集团’所属一家公司新来的部门经理,就在这个大厦上班!”妇人高傲地说着,拿出一张证明卡给老人看,用鄙夷的神情看着那位老人。
“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老人突然问。
妇人不情愿地递给老人自己的手机,一边仍不忘借机教导儿子:“你瞧这些穷人,都这么大年纪了连只手机也没有,你今后可要好好学习长出息哟!”
老人打完一个电话将手机还给妇人。不一会儿,一个人急匆匆走过来,毕恭毕敬地站在老人面前。老人对他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巨象集团’的职务!”“是,我马上按您吩咐的去办!”那人连声应道。
妇人大吃一惊,她认识来的这个人正是“巨象集团”人力资源部的高层人员。“你……你怎么会对这个老园工那么毕恭毕敬呢?”她惊诧莫名地问那位高层人员。
“什么?老园工?他是集团总裁詹姆斯先生!”那个人回道。
这次,那位妇人傻眼了,颓然坐到椅子上,刚才的嚣张气焰一扫而光。
这时,詹姆斯走过来抚了抚那男孩的头,说:“我希望你明白,在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在那位妇人的眼中,园工是一个低贱的工作,因此她显得盛气凌人,极为不尊重那个老人,然而,她始料未及的是那个看似不起眼的老人竟然是自己所属公司的董事长。因为她的傲慢和不尊重他人,那位妇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失去了薪水可观的工作,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尊重他人,即使对方是地位卑微的人。
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给失败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失败后的同情、安慰与鼓励。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间的真情在,就有未来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后的继续奋进,就有失败后的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