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个好的“钓钩”应该能用一两句话就说明白。如果你得用多于一个长句或两个短句的话才能让人理解你的“中心思想”,那你还得再下点功夫。一个能吸引人的故事,应该能一下子有力地把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引向某种让人立刻就能发生兴趣的东西,这种东西或者关系到直接的利益,或者有不同寻常的本质,或二者兼备。如果你试图赢得媒体注意的努力收效甚微或毫无功效,那可能是因为你所传达的东西缺少简短、有力的吸引人的地方,不能刺激新闻媒介把它变成一项报道。如果你试图让新闻媒介报道你的机构,那么确定宣传中内在的引人之处就是你的责任,而不关记者的事。“本地高效保险费受害者的福音”,就是一个成功“钓钩”的例子,“ABC公司在本财政年度推出适当政策,调整不合理保险收费”,这就是一个不成功的“钓钩”。
(6)要做好应付局促场面的准备。你碰到的很多新闻人员,他们之所以干这一行业就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软磨硬泡、咄咄逼人的个性。有的时候,记者或主持人的确是来势汹汹,或者使出种种让人觉得味道不对的手段。他们不见得是在攻击你,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干的是新闻这一行,这一行最大的忌讳就是枯燥无味。在大多情况下,只要你顺着这种“诱”的格式来,就能够让人理解你的观点。如果不这么做,而是“虚晃一枪,跳出圈外”,或者闭口不言,那只会落个“最差嘉宾”的名声。
(7)采取合作的态度。与传媒建立良好的关系要花时间和精力,但是一旦建立,受益无穷。如果记者来找你要新闻,向他们提供线索,努力帮助他们。有朝一日你可能需要他们的帮助。努力提供准确无误、实事求是的信息。经常会出现报道失真的情况,原因在于当事人没有花时间解释自己的真正想法。
如果你的话被引用错了,首先与记者联系,友好地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不要对记者说该如何写。如果你怒气冲冲地闯进编辑室,你将失去记者的尊重和友谊。
(8)如何对付传媒的猜测?有一个故事:在国家公园里成千只鸟被毒死了。新闻传媒用通栏大字标题和情绪激昂的文章对这一丑闻大加批评,引起公众一片喧哗。
负责喷洒杀虫剂的部门立即向报界发表声明,承认犯了错误,用错了杀虫剂。他们解释了这种情况如何发生的,打算采取什么措施,保证不再重蹈覆辙。他们对事实真相的及时说明使令人尴尬的爆炸局面缓和下来,不致进一步臭名远扬。
及时说明事实可以减少批评,制止谣言。
做错了事,就该承认。不要怕说“我们犯了错误”,你的诚实会使大多数怒气冲天的批评者消除气恼。及时公布你将采取的行动,等到弥补过错之后再作一次说明。
下面说说在处理这类危机上,与传媒打交道的准则:
①向员工及时公布公司的危机,不要等到传媒大加披露之后再作说明。在员工从报刊上读到或从电视上知道关于公司危机的消息之前,就让他们了解情况。如果他们了解了事实,会把事实告诉顾客和朋友。良好的内部沟通比公共关系部门发宣传资料更有效。
②不要推测,如果你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不妨这样说:“我还不知道这个情况。但是我会去弄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明天上午我再打电话告诉你”。
③努力用公众的目光去看待局势,并且相应地作出反响。
你首先应当考虑他们的担忧。
④关于重要的问题,不要让公关部去对付传媒。发言人一定要由公司最高老板担任。这会使发言增加可信性并提高公司的声誉。公众通常对公关人员的话抱怀疑的态度。
⑤“无可奉告”的回答更是展开全面调查时的一种最好的周旋策略。
⑥关注传媒动态,尽快公布真相。
⑦与客户长期友好的相处总比公司短期付出代价更重要。
如果你要公布差错或把疵品从市场上撤回,就应尽快这么做。
诚实的解释会增强你的信誉。
经典案例:
案例1:
◎与政府关系处理好,企业发展还怕什么?
日本,这个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一旦做起买卖来,政府、企业和个人就会浑然一体,筑起一道永泼不进的坚强的壁垒。
这种以国家经济利益为最高准则的合作模式,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日本股份有限公司”。
在这个庞大的国家公司里面,政府对企业进行管理,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咨询,提出各种建议,进行指导。
日本的通产省就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重要部门。
通产省对企业的管理为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日本纺织品出口美国势头正旺,通产省却根据预测,劝告本国民间企业向家用电器部门转移。结果,20世纪70年代初,当尼克松宣布限制日本纺织品进口时,日本电器却乘隙而入,占领美国市场。
而在我国,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结构,不论哪种企业,都必须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不可分离的关系。在我国现阶段,政府不仅是社会经济的最高管理者和调节者,国家还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对企业管理的范围和深度,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和信任都有甚于资本主义国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者与经营者。虽然企业对政府的依赖会发生变化,但是,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却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广汉涤沦厂是一家国营中型企业,在全国同类型的工厂有100多家,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该厂又地处四川内陆,主要用户多集中在江、浙、沪、闽等地,市场的遥远增加了该厂的发展难度。
为了使工厂可以存活下去并取得发展,企业争取到政府的扶助,为涤纶厂收集和提供信息,协助工厂调整生产计划,积极帮助工厂寻找合作伙伴,帮助工厂解决资金问题。
在政府的帮助和厂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广汉涤纶厂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不仅没有在激烈的竞争中垮下来,反而占有了广大的市场,获得了发展。
可见,企业的兴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不重视与政府的关系是不行的。在商海中,凡成大业者没有不重视与政府的关系的,也没有不运用与政府的关系来发展自己的。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为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巨大的利益。
1985年,广州汽车集团公司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中信汽车公司、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合资成立了广州标致汽车公司。
然而,“广标”却生不逢地。由于消费者的不认同,“广标”投产12年,远未达到起码的生产批量。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销路不畅,致使它最后资不抵债,成为全国机械行业的亏损大户。经过漫长的谈判之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结束与广州汽车集团公司长达12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正式退出广州标致汽车公司。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正式解体。
是让广州汽车工业就此衰落下去,还是重振旗鼓呢?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标”开始寻求新的合作伙伴,重建广州轿车工业。
广州市政府经过对德、美、日、韩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十多家汽车生产厂商的缜密考察,帮助“广标”选择出了欧宝、现代及日本的本田,只待最后的角逐,胜者将与“广标”合作,重建广州的汽车工业。
在政府的帮助下,一个企业可以起死回生,东山再起。所以,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一定要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
建立企业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应采取主动与合作的态度,取得政府的理解与支持。一方面可以主动向政府汇报情况,提供资料,让政府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积极消除和弱化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摩擦与矛盾,不能消极地对待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抵触。这样,可以获得政府的理解与支持。
艾柯卡被福特公司解雇了,却被陷入危机的克莱斯勒公司聘为总裁。就在他走马上任的当天,克莱斯勒公司宣布第三季度亏损近1.6亿美元,创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艾柯卡采取的应急措施之一就是主动出击,紧紧团结经销商,让他们开展游说议员活动,力争得到政府的支持。
艾柯卡首先派人负责与经销商联系,和他们促膝交换各种意见,获得经销商的支持。
经销商一般联系面都很广,他们云集华盛顿,找自己熟悉的议员游说,阐明公司破产将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更主要的是讲清公司的实力与前途。他们罗列了众多的材料证明,在全国235个选区中,只有2个选区没有克莱斯勒公司的经销点。
这一细微的论证,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再加上工会等组织的有效活动,到了国会表决时,众参议院都以多数票同意通过拯救克莱斯勒公司的方案。
克莱斯勒公司枯木蓬春,起死回生了。这是艾柯卡本人显神通,采取主动出击的方法,积极与政府联系和建立关系,最后出师大捷,使公司东山再起。设立专人与政府找交道,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良好的公共关系,始于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建立私人关系时,讲求艺术。对企业来说,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时也是很适用的。
良好的私人关系,便于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情况,提高办事效率。通过与政府中的人员建立私人关系,可以很好地了解政府机构的设置、职能和工作程序、工作人员的作风。当企业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时,就能对症下药,通过自己良好的私人关系,使企业的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国家的政府机构具有领导和组织经济的职能。对企业的管理是政府对整个经济实行统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即政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政府可以指导企业,协调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关系,可以监督企业的发展;又能在必要的时候扶持和帮助企业、为企业服务。
一个具有远见的企业与企业管理者,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政府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一个企业一旦与政府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就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优势,来为自己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而政府也乐意为自己所中意的企业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其发展。
案例2:
◎与社区搭好关系平台
“可乐”作为一种清凉饮料,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享用。
在“可乐”家族中,可口可乐雄居第一。目前全世界已有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饮用它。每天要喝掉2亿瓶,75万吨。
这个结果有赖于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伍德鲁夫。
他是一位精明能干、具有雄才大略的企业领袖。在美国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他认为有必要另辟市场,故提出了一个一鸣惊人的设想,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喝上可口可乐”。
然而,要打开国外市场,深入各国人心谈何容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料,且占据着大量的国内市场。而且,各国的人们都有不同的习惯。但是,伍德鲁夫成功了。可口可乐成功地进入别国市场,并迅速地占领了市场,受到人们的欢迎。
伍德鲁夫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制定了“当地主义”战略。他在当地设公司建厂,在当地招收工人,有利于当地的就业;资金在当地筹措,有利于当地扩大投资,获得利润。同时又积极地帮助当地人开发资源,为当地人提供了众多的福利。
可口可乐公司的政策深入人心,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当地人也给予可口可乐公司极大的支持与协助,为可口可乐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可口可乐就这样在当地扎了根,并迅速地发展起来,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企业与社区相互融合,携手共创事业的典型事例。
一个卓越的经营者,深知环境的重要性,其商业活动依赖于社区的行为和环境。离开社区支持与协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无法开展。所以,企业对社区应该采取友善的态度,与社区合作,充分利用社区的需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企业为社区造福,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反而可以创造时机,为自己商业活动的开展和扩大奠定良好的基础。商业活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系统,任何一步的脱节,都会影响今后的活动。而在社区中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就是为以后的活动创造契机。社区接纳一个企业,就会积极地支持和协助它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便为自己的社区谋利。这样,在社区内,生产、运输、销售、水电等能源供给就会比较顺利地进行。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环节能够正常运转,利润就可以滚滚而来。
妇孺皆知的“活力28,沙市日化”,使产品、企业、社区的知名度同时提高。广东的健力宝集团公司更是将企业所在马路命名为健力宝路。名牌产品——“神州”牌热水器则将企业所在社区命名为神州城。这些成功的企业都将自己与社区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给社区带来了自豪感,也进一步促使社区对企业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