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0500000053

第53章 铀核的裂变

放射性现象的发现,把人们对于原子的认识引向深入,原子核的秘密逐渐被揭开了。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他认为原子犹如一个小小的太阳系,中间是原子核(相当于太阳),集中了原子质量的极大部分;周围是电子(相当于行星),围绕着原子核旋转。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使氮转变成了氧,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实现了原子的人工转变。几千年来,炼金术士们点石成金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这种粒子不带电荷,被称为中子。这一突破性的发现不仅导致了现代原子核理论的建立(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轰击原子核的强有力的新型“炮弹”。

1934年,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和伊伦·居里在用α粒子轰击铝时,发现了人工放射性,这一发现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从此,开始了大量制取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工作。

不久,年轻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也着手制取放射性同位素。他的实验有个特点:他是用中子而不是像约里奥·居里那样用α粒子去轰击各种元素。费米所以用中子作为“炮弹”去轰击原子核,道理是很简单的:因为原子核是带正电荷的,所以带有两个正电荷的α粒子会被原子核所排斥,而不带电荷的中子必然比较容易接近并进入原子核内。

费米制取放射性同位素的方法对许多元素都是非常有成效的。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制取了约50种新的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有许多是进行β衰变的。这种衰变方式是放出一个电子,相当于原子核内一个中子变成了一个质子,也就是说,经β衰变生成的新同位素,其原子序数比原先的同位素增加了1。

92号元素铀是当时最重的元素,那么,铀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β衰变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显然,结果将会产生93号元素,即所谓“超铀元素”。

可以设想,这个“超铀元素”大概是一个放射性元素。否则人们早已在稳定元素的行列中找到它了。还可以想象,这个元素衰变后,可能会形成一些原子序数更高的元素,例如94号元素。或许这将使我们有可能揭开元素数目限制的秘密,弄清铀之所以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因。

正是上述想法强烈地吸引着费米,激励着费米用中子去轰击当时最重的元素铀,从而导致了铀核裂变现象的发现——这无疑是本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费米的实验进行得很成功。铀经中子轰击后,产生了前所未见的新放射性,这种放射性由成分相当复杂的β射线所组成。费米对放射性强度衰减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它包含四种半衰期:10秒、40秒、13分钟和90分钟。除了这四种半衰期外,他估计还至少有一种更长的半衰期。

我们知道,每种放射性同位素都放出自己特有的射线,并日具有自己特有的半衰期。因此,铀经中子轰击后产生的β放射性物质有五种半衰期,就表示生成了五种新的放射性同位素。

按照当时的一般看法,铀经中子轰击后形成的新放射性同位素,与铀的原子序数不应相差很大。但根据已有的资料来看,从86号到92号元素,没有一个同位素的半衰期与上述四种符合。于是费米就假定,他所发现的β放射性,是铀俘获一个中子后经β衰变所形成的93号元索(或原子序数更高的元素)放射出来的。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发现了所谓“超铀元素”。

费米的这一发现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有一些科学工作者对费米的结论表示怀疑,认为他的实验结果也可作别种解释。不久,实验证实91号元素镤具有与费米所发现的半衰期为13分钟的放射性物质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否费米所发现的就是元素镤的同位素呢?总而言之,费米关于发现“超铀元素”的结论看来是成问题的,这就是著名的“超铀元素之谜”。

这时,“超铀元素”的研究工作已在德国的一个实验室中大力展开。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梅特纳对“超铀元素”加以详细研究之后,很快地看到,事情要比费米最初所设想的复杂得多。射线强度的衰减曲线表明,某些放射性物质可能并不是在中子轰击时产生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产生出来的。这就是说,这些放射性物质并不一定是铀被中子轰击时立刻产生的,而可能是经过几次放射性衰变之后才形成的。

哈恩和梅特纳对射线强度的衰减曲线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肯定了上述假说的正确性。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研究,到1937年,他们编制出了铀经中子轰击的三种核转变方案。从这些核转变方案中可以看到,被中子轰击过的铀经历了一连串的放射性衰变。第一和第二个放射性衰变链的头一个成员,其半衰期分别为10秒和40秒,这是哈恩和梅特纳经过长期细致的工作,直接由化学方法可靠地确定的。半衰期为2.2分钟的放射性物质,是半衰期为10秒钟的放射性物质的子体。这种关系,可以通过改变中子轰击的时间予以确定。对于放射性衰变链的其他各环节,也确定出了类似的联系。

以上我们看到,哈恩和梅特纳获得了费米所未曾发现的一些半衰期,特别是一些较长的半衰期。半衰期的总数已达九种之多,而所推测的“超铀元素”的最高原子序数已增高到97。这里,哈恩等已将费米的13分钟和90分钟两个半衰期分别改变为16分钟和59分钟。

在哈恩和梅特纳所假定的“超铀元素”的衰变方案中,有三个平行的放射性衰变系列。为什么不多不少是三个系列呢?是因为铀有三个同位素的缘故吗?这或许是可能的,即铀238、铀235和铀234俘获中子后各自形成了一个放射性系列。但是射线强度的测量结果表明,把所观察到的半衰期归结为属于含量极小的同位素铀235(占0.72%),特别是铀234(占0.0055%),是很不合理的。

1936年,有人用中子轰击溴时,发现生成的溴80具有18分钟和4.4小时两个半衰期,这就是所谓同核异能现象。这一发现给哈恩等“帮了大忙”,似乎他们可以摆脱困境了。

于是他们假定,上述三个系列是由铀的一个主要同位素铀238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铀238经中子轰击,生成铀239,铀239有三种同核异能态,这三种同核异能态形成了各自的衰变系列。

虽然铀经中子轰击后产生的以及衰变产生的各种放射性物质之间的关系,已经可靠地确定下来,虽然哈恩和梅特纳所提出的解释似乎是当时唯一可能的解释,但是这种说法还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

为什么铀一下子产生了三个同核异能态呢?为什么“超铀元素”也竟有三个同核异能态呢?为什么俘获一个中子的铀要经过五次β衰变才能到达稳定的产物呢?为什么原子序数为95或97的元素竟会是一种稳定元素呢?

问题的存在并不一定是坏事。问题是乌云,它预示着暴风雨的即将来临;而雨过天晴,迎来的必将是更加明媚的阳光。为了揭开“超铀元素之谜”,科学家们在紧张地、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在法国,伊伦·居里和沙维奇也在进行中子轰击铀的实验。1938年,他们发现铀经中子轰击后,除了出现哈恩等所指出的那些半衰期外,还存在一种3.5小时的半衰期。他们对这种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与稀土元素镧的化学性质相似。所以他们假定,这种放射性物质是与镧的化学性质相似的锕的一个同位素。

但不久,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实,即半衰期为3.5小时的放射性物质,可用化学的方法与锕分离,但不能与镧分离。这种放射性物质与其说是锕的同位素,倒不如说是镧的同位素。

伊伦·居里和沙维奇实际上已经到达了解决问题的边缘,因为半衰期为3.5小时的放射性物质确确实实是镧的一个同位素。遗憾的是,传统的观念束缚了他们,以至他们始终认为:中子轰击铀的产物必定是周期表中靠近铀的那些元素,而绝不可能是周期表中部的元素。另外,他们对样品进一步进行分级结晶,结果表明:半衰期为3.5小时的放射性物质终究是能与镧稍稍分离的。

于是,他们就千方百计将自己发现的放射性物质安置到已经十分“拥挤”的所谓“超铀元素”的行列中去。就这样,传统的观念和“不幸”的实验数据,把他们从新发现的边缘引向了歧途。现在知道,铀裂变产物中也有半衰期约为3.5小时的钇同位素存在,因此,这个结果很可能是由于钇同位素的少量玷污造成的。

科学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前进的。科学研究的课题也像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样,当你知道了它的答案以后,你觉得它是那样的简单明了。但在此之前,却是高深莫测、疑团纷纷。

哈恩和史特拉斯曼立刻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重复了伊伦·居里和沙维奇的工作,但是他们把研究计划稍稍扩大了一些。他们在经中子轰击过的铀中不仅找到了镧的类似物,同时也找到了钡的类似物。

开始,他们也和伊伦·居里等一样,受到传统思想的牢固束缚,因而把钡的类似物当成是镭的同位素。从92号元素跳到88号元素,他们假定了一个所谓“双重α衰变”,并且把这称作是一个惊人的“成果”。

此时,在经中子轰击过的铀中,发现的放射性物质的总数已达到十六种之多;“超铀元素之谜”的混乱程度也达到了它的顶峰。

但是不久(1938年底),哈恩和史特拉斯曼用严格的化学方法证明,所谓的镭同位素实际上是钡同位素,而所谓的锕同位素实际上是镧同位素。哈恩和史特拉斯曼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作为化学家的我们,不得不肯定地声明,铀俘获中子后所产生的新物质的性质并不与镭相同,而与钡相同”。这就是想“猎取”“超钠元素”而获得的意外结果。

为什么铀经中子轰击后竟会产生周期表中部的元素钡和镧的放射性同位素呢?

哈恩写信给当时在瑞典的梅特纳,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了她。梅特纳曾与哈恩共事长达三十年之久,她深信哈恩的结果是正确无误的。这一信念使她抛弃了传统观念,而从事实出发,同她的侄儿弗里希一起,首先对哈恩和史特拉斯曼所得到的意外结果作出了正确的解释。

根据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原子核内的核子(质子和中子的统称),起着和液滴内的分子相类似的作用。由核子间的强烈吸引力而产生的表面张力,使原子核成为球形。若给原子核以一定的能量,原子核“液滴”就会发生振荡,变成椭球形,然后又回到球形,再变成椭球形,周而复始。在这过程中一般通过γ射线的发射,或α粒子或β粒子的发射,将多余的能量释放出去,而使原子核最后稳定在球形状态。

梅特纳和弗里希认为,铀核俘获一个中子时,情况却有些不同,铀核既不发射γ射线,也不发射α粒子或β粒子,而是继续振荡下去,逐渐变成哑铃状,由于正电荷的强烈排斥作用,最后使铀核分裂成两半。两个碎片带着巨大的能量飞离出去,铀核的电荷和质量大致相等地分配给这两个碎片。梅特纳和弗里希认为,哈恩和史特拉斯曼所观测到的钡和锕,就是这样的铀碎片。

关于铀核裂变成两个碎片的假设,及时而正确地解决了“超铀元素”问题。现在,雨过天晴,一切疑团都烟消云散了。所谓的类铼、类锇、类铱等等,决不是比铀还重的“超铀元素”,更不是什么“超铀元素”的同核异能态,它们实际上是铼、锇、铱等周期表中部元素的同位素,它们的质量约等于铀的一半。这些就是铀核裂变的碎片。

科学史上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人们追求的是一件引人入胜的东西,而得到的却是一件更有价值的宝贝,铀核裂变现象的发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裂变现象的发现史是一部曲折的历史,前后经历了五年的时间。费米实际上是第一个实现铀核裂变的人,但是他没有能了解它的本质。伊伦·居里和沙维奇已经接近了解决问题的边缘,但他们在大门口犹豫徘徊。直到1938年底,哈恩和史特拉斯曼才给出了铀核裂变的确凿无疑的证据。而梅特纳和弗里希“心有灵犀一点通”,对此作出了正确的解释。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要取得重大成就,不但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绝对尊重事实,而且一定要敢于抛弃传统的观念,因为科学上的任何重大突破都必然是对传统观念的否定。

核裂变现象的发现,打开了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大门,原子能世纪真正到来啦。

同类推荐
  • 星座漫谈(新课程百科知识)

    星座漫谈(新课程百科知识)

    本书讲述了春、夏、秋、冬四季星空的众多星座故事,还有关于星座传说故事。
  •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研究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高职院校数量激增,高职办学规模迅速扩张,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理念、职教经验、师资力量、管理体制、教师职业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普遍偏低,多数教师的职教理念落后、专业能力水平不高、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较差、教师的“双师”素质低下。此外,相关政策和机制也制约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优秀班主任的师德修养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优秀班主任的师德修养

    班主任理论是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针对庞大的班主任队伍和他们极为重要的工作,班主任理论应该是争奇斗艳,应该有它的深度,应该成为推动班主任工作的有力武器。多年来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艰难进行中,也时时有着迷惘、困惑和浮躁。班主任工作的改革虽有很大的成绩,但也常常是步伐不大、步履不整,呈走向不坚实的状态。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卸下班主任背负的“因袭”重担。这既要归因于理论的力度不强和影响不深,也要寻找其他原因。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从各方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息息相关。
  • 目标型家庭

    目标型家庭

    本书内容包括:你的家庭是怎样的家庭、你的家庭和谐吗、你的家庭存在这样的问题吗、家长里短烦心事、孩子学“坏”为哪般等。
  • 构建青春“性”防线

    构建青春“性”防线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用书作为国内首部中学生防性侵教育读本,本书无疑对一线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有极好的借鉴作用,对于中小学生也有指导作用,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花季""雨季",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热门推荐
  • 太上洞渊北帝天蓬护命消灾神咒妙经

    太上洞渊北帝天蓬护命消灾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转玄阳

    九转玄阳

    “大和尚慢走,此宝与贫道有缘!”丁南高声一呼,双眼瞬间眯成了一双月牙,在一口大白牙的映衬下,右手三根手指习惯性的搓了起来......!
  • 我不是骗子

    我不是骗子

    这是网球王子中仁王穿越到其他动漫的故事。
  • 追源溯本

    追源溯本

    当一梦醒来,美女警官,英雄救美,遭遇杀手而大难不死,恍若小说中的主角,然而真相总是残忍,其实你就是一只小白鼠
  • 末亚世界

    末亚世界

    魔幻的世界,末亚。神秘的少年,北启雨。华丽的末亚皇家学院。帅气美丽的狱骑。来自现实世界的养尊处优的少年们。他们又会编织出怎样的故事,北启雨,又会是怎样的人,最后的最后,又会是什么?
  • 魔逆西游

    魔逆西游

    何为道?太上忘情?斩去七情六欲?至情?心怀苍生便是道!
  • 亡者归来

    亡者归来

    哈格雷夫家的儿子雅各布在8岁那年意外溺死。然而五十多年后的一天,他们亲手埋葬的儿子再一次站在了家门前,声音样貌一如五十年前那个生机勃勃的小男孩。世界各国的死者纷纷重现人间:惨遭谋杀的家庭、二战时期的纳粹士兵、声名远扬的法国艺术家……恐惧日益蔓延,世界一片混乱。面对和自己昔日亲人一模一样的归来者,有人选择了欣然接纳,有人则拒之门外。从坟墓里归来的亡者们,究竟是久别重逢的亲人,还是入侵人间的魔鬼?
  • 妖道九星

    妖道九星

    杨凡一个完全的废人,被人抛弃。天不亡他,七星送他九星之力。让他鸟枪换炮,拥有金,木,水,火,土,让他再次拥有一次机会,左拿风,右拿累,妈的就连黑暗光明都不放过。老子好不容易强势回归,回来一定要做NB的事,采百花,吃野味,等世界制高点。然而就在他享受人间之乐时.。然而却不知道他从复活之时他却早陷入了一个大阴谋里面。。。。。。。。。。
  • 下一秒的世界

    下一秒的世界

    《元界三部曲之一:下一秒的世界》夏洁生活的时间被前置了1.34秒,掌握这门技术后,她觉得空虚无聊,在一次自导自演的自杀行动中,遇到了犯罪心理专家简阳,并加入了反恐组织,用自己的能力救助受害者,随着反恐行动的深入,夏洁也找到了时间被前置的原因。(已完结)《元界三部曲之二:极乐世界》母星观察员黎凡在执行任务时巧遇神秘男子,为追查失踪多年的祖父黎桀的下落,黎凡与该男子一起寻访各个星球,一步步揭开祖父失踪的内幕,却意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连载中)《元界三部曲之三:重启世界》黑市里出现了一间通过光遗传技术修改记忆的店铺,不单可以恢复记忆,还能修改和填充新的记忆。店主在这里遇见了另一个自己。
  • 芳容

    芳容

    星辰的微光中一艘小型飞船孤独地在陨石间穿行。飞船长约一百余米由一大四小五个球形舱体相接而成,两侧各展开两扇千疮百孔的太阳能电池翼,看去象一只迷失在远古荒漠中的黑色蜻蜓——茫然而执着,斑勃的舰首依稀能分辨出两个古朴的方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