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1100000014

第14章 青霉素的发现(1)

抗生素的发现和发展

抗生素是微生物(主要是一些霉菌类,也有个别的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抑制或杀死其他一些微生物,微生物产生这种物质(一般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结构相近的一组化合物)的真正目的还不大清楚,似乎是为了使自己能顺利地生长繁殖,而不让其他种类的微生物抢占自己的地盘。

霉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类东西。例如我们吃的馒头、面包等食品,放久了就会看到上面出现了白色、绿色、橘黄色或灰色的斑点,有的会长得比较大,有小米粒、大米粒或黄豆那样大;在夏季潮湿的天气,皮鞋上、木器上也会长出这些带颜色的东西来,这就是霉菌的菌落。菌落是许多霉菌形成的集落,单个的霉菌非常小,我们不可能用肉眼看到。

人类很早就知道用发霉的东西来治疗某些伤肿,例如我国的古医书就有用霉豆腐治疗疮疖的记载。中世纪,西方人也知道用发霉的面包涂敷化脓的伤口;一本1640年出版的英国医书中,建议用霉菌来治疗难治疗的伤口。这说明古人已知霉菌可作为治疗的药物。但是知道一些霉菌能产生抗生素,并从中分离出多种疗效很好的抗生素,还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

千万不要以为,霉菌可以产生抗生素就可以不管不顾地吃那些发霉了的东西。有些霉菌可以产生有毒的化合物,例如一种叫黄曲霉的霉菌可以产生黄曲霉毒素,这种化合物可以诱发肝癌,是很危险的物质。黄曲霉易生长于粮食上面,例如玉米、花生等。因此,发了霉的食品不可再吃。但是有一些经霉菌发酵后制成的食品,例如黄酱、酱豆腐等,是采用不产生毒性物质的霉菌发酵制成的,经上千年的经验证明是无害的。

发现霉菌可产生抗菌物质(现在统称为抗生素)的过程,是长期、曲折、困难的过程。

1935年,当德国的杜马克在英国皇家学会报告他们发现的磺胺药物的研究工作时,在听众中有一位长着一头灰发的微生物学家,名叫弗莱明(1881-1955年)。他那时已经发现了一种比磺胺类药物更好的抗生素——青霉素,只是当时医药界的兴奋点都集中在磺胺类药物上面,而未引起注意。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偶然的,但含有必然的因素。

弗莱明是苏格兰人,1906年毕业于英国的圣玛丽医学院,曾作为医官服役于前线。他看到大批的战士死于伤口感染,便下决心寻找能够抑制伤口感染的药物。战后他回到圣玛丽医院工作,1922年他发现,人的眼泪和唾液中有一种能杀灭细菌的物质,他称之为溶菌酶。从此便集中精力研究溶菌酶对各种细菌的作用,以便用于伤口的消毒。他用琼脂平皿培养各种细菌,在接种细菌时打开平皿的盖,空气中的霉菌就可能落到平皿内,特别是弗莱明实验室的楼下是培养霉菌的,用于制作对过敏症有效的疫苗,落入霉菌的机会就更多了。1928年6月,弗莱明和助手在接种完细菌后就开始休假,他们没有把培养皿放在37℃的温箱中,而是放在了实验台上。事有凑巧,那几天的气温较低,适合于青霉素的生长,于是落入的一种青霉菌便生长成绿色的菌落,而接种的葡萄球菌和其他的细菌没有生长。几天以后,气温升高,细菌开始生长,但青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受到抑制没有生长,刚好与平皿其他部分生长旺盛的葡萄球菌的菌落形成鲜明的对照。9月3日弗莱明和助手回来以后,助手看到平皿被霉菌污染就要把它们处理掉,重新开始实验。可是弗莱明一眼就看见了这个平皿中,长着大的绿色菌落的周围没有生长白色的葡萄球菌,而远一些的地方白色菌落茂密。他感到很奇怪,就把它拍了照片,并取出了一点青霉菌,用甲醛蒸气处理,以便保存。起初弗莱明认为绿色的青霉菌产生了溶菌酶,把周围的细菌溶解了。他让助手把这种青霉菌(取出的那一点点)继续培养,使菌种进一步纯化,然后大量地培养,以便分离溶菌酶,研究它的使用方法。他给这种“溶菌酶”命名为青霉素。两名助手设计了扁平的玻璃瓶子,使用液体培养基,将瓶子平放着,以便培养基接触空气的面积大一些(青霉菌生长需要氧气)。待青霉菌生长多了以后,他们做了试验,证明被称为青霉素的物质是在溶液里而不是在菌落里。于是他们把霉菌滤掉,把滤液调成微酸性,在40℃减压浓缩。这是因为他们发现,若在微碱性或高温下,青霉素都会被破坏。待浓缩为粘稠状液体后加入酒精,便出现很多的沉淀。经过试验证明,酒精溶液的杀菌作用很强,而沉淀无效。因为溶菌酶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可以被酒精沉淀出来的,这样就排除了有效成分是溶菌酶的可能性。可是他们发现酒精溶液的杀菌作用逐渐地减弱,几周后就完全消失了,说明这种溶于酒精的物质很不稳定。这使弗莱明感到气馁,因为不大可能用它做治疗药物。于是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青霉菌可以产生一种有杀菌作用的青霉素。此后,弗莱明虽然仍继续研究青霉素的分离和性质等问题,但没有明显的进展,因为当时的化学手段,还没有发展到足以解决青霉素结构问题的程度。

出乎意料的是弗莱明的文章并未引起医药界的注意,其原因大概是当时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寻找化学合成的杀菌剂方面,认为青霉素没有实用的意义。青霉素研究的搁浅,为磺胺类药物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牛津的一所病理学院主任,澳大利亚籍的弗洛瑞(Howard Florey)对溶菌酶很感兴趣,在这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38年的夏天,他的助手,一名从希特勒德国逃出的青年犹太难民钱恩(Ernst Chain),在文献中发现了1929年弗莱明发表的关于青霉素的文章,经弗洛瑞同意,他决定对青霉素进行深入的研究。钱恩发现,青霉素可以用有机溶剂(乙醚)从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出来。从这种性质看,他感到青霉素不大可能是一种酶,而是小分子化合物(酶通常是蛋白质,是由许多种氨基酸形成的有机大分子,它们不可能溶解于像乙醚这样的有机溶剂中)。但他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青霉素的性质很不稳定,不容易从溶液中得到。但这并没有使他气馁,而是更引起了他的研究兴趣。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王子复仇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王子复仇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大学生集体心理教育活动设计与操作

    大学生集体心理教育活动设计与操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现代人体验到了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和生存方式。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生活环境越来越差,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发生,严峻的生存现实导致了人类整体的心理越来越“缺钙”,这一变化趋势更明显地表现在高校之中。当今教育无法回避来自现实的这一挑战,培养心理健康、向上、成熟、完满的大学毕业生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发展和壮大。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讲述了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其父王被杀,母后被迫改嫁,王位也被篡夺。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亲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化学精典教案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化学精典教案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项目型销售与标准化管理

    项目型销售与标准化管理

    本书是一本基本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书籍,它区别于传统的营销理论书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有利于读者吸收和运用;是一本适合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研究工业品市场的参考用书;是一本指导从事工业品行业的工作者制定营销战略,从事营销实战的最佳用书。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的爱

    易烊千玺的爱

    当一个什么也不会到学渣女生,遇到学霸易烊千玺,他们是一见钟情还是互相排斥
  • 萌学园之灵光之战

    萌学园之灵光之战

    本篇小说讲述的是在暗黑大帝被消灭后,同学又迎来了新的挑战。需要幻之星、智之星、十之星、炎之星、月之星、奈亚公主、密诺娃使者、幻蝶公主、幻蝶守护使者、智颖公主、智颖守护使者、圣光公主、圣光守护使者、炎夏公主、炎夏守护使者、冰月公主、冰月守护使者,展开一场对抗暗黑公主的神圣使命。
  •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八月盛宴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八月盛宴

    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历经20年已枝繁叶茂的小小说,也被国内外文学评论家当做“话题”和“现象”列为研究课题。
  • 冰权杖

    冰权杖

    “将我的冰权杖在极北之岛擎起,告诉所有人寒风之神将重临世间!”PS:设定基本同《凛冬王座》,为姊妹篇。
  • 青春有爱不匆匆

    青春有爱不匆匆

    羡慕、嫉妒、被恶意中伤——这有什么?我们不屑一顾!被抢劫、被算计——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亲情、友情、爱情、生活、梦想……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故事!
  • 2084·研究“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2084·研究“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2084年,也就是乔治·奥威尔笔下的"1984"之后的整整100年。“大数据时代”让整个地球无可避免地统一为一个“国际”,而电脑“应用商店协会”则统治着这个国际。但对于“大数据时代”下的国际,奥威尔式的忧虑依然存在,并且更为可怕。某种输入法被禁止使用了,这种语言就会消亡;遍布每一个空间的摄像头都可以被“视频研究所”调用;而一个研究机构更是在采集每一个公民电脑应用的密码,试图分析其潜意识。这是一部向《1984》致敬的小说,也表达出对于“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忧虑。
  • 凤临天下:王妃要逆天

    凤临天下:王妃要逆天

    听说王妃要逆天?嗯!只是上打了隔壁国家的十四皇子,下揍了某国皇帝,惹了某厉害的阁主又将自家国的风云人物给弄傻了而已。?_?而已?于是贴身丫鬟灵儿表示“我家主子有点不正常而已。。。”意外重生,在一个架空,一个陌生的国家,她该何去何从?“我想要的…我自己都忘了自己想要什么了…”
  • 剑器传说
  • 双生孽:无爱承欢

    双生孽:无爱承欢

    将军之女,暗帝之后,两个女孩地窖相遇,为存活过着野兽般争夺的生活,黑暗的夜,彼此灵魂的伴侣。千百个午夜梦回,发自心灵最深处的呼唤,那段逝去的记忆,有着怎样的过去?当记忆重现,爱恨的纠缠,谁人能够承受?灭门惨案,岂能忘记,再深的感情也只是牵绊。昔日的双生,今日的仇敌。究竟谁离不开谁?谁保护了谁?谁背叛了谁?谁的错?谁的过?早已分不清,辨不明。只是命运的绳索,日日夜夜将他们缠绕。
  • 王道偶像

    王道偶像

    一只小蜘蛛成就了蜘蛛侠、一只熊猫被称为神龙大侠。一只小猪舔舔棒棒糖就成了猪猪侠。一个漫画家会成为……话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