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信道,自强不息,这里的“信”指的是自信。小老板一定有自信,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他人才会相信你,成功才会靠近你。自信在小老板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上十分重要。
小老板一定要有自信心
自信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是人牛辉煌的阶梯;是人生成功的筹码。一个自信的人是一个有活力的人;一个自信的人是一个有方向的人;一个自信的人是一个注定成功的人。
包玉刚是以一条破船闯大海的成功者,当年曾受到不少人的嘲弄。包玉刚并不在乎别人的怀疑和嘲笑,他相信自己会成功。他抓住有利时机,正确决策,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终于成为雄踞“世界船王”宝座的名人巨富。他所创立的“环球航运集团”,在世界各地设有20多家分公司,曾拥有200多艘载重量超过2000万吨的商船队。他拥有的资产曾达50亿美元,曾位居香港十大财团的第三位。包玉刚的崛起,令世界上许多大企业家为之震惊:他靠一条破船起家,经过无数次惊涛骇浪,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建起了自己的王国,结束了洋人垄断国际航运界的历史。回顾一下包玉刚成功的道路,他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启发。
包玉刚不是航运家,他的父辈也没有从事航运业的。中学毕业后,他当过学徒、伙计,后来又学做生意。30岁时曾任上海工商银行的副经理、副行长,并小有名气。31岁时包玉刚随全家迁到香港,他靠父亲仅有的一点资金,从事进口贸易,但生意毫无起色。他拒绝了父亲要他投身房地产的要求,表明了欲从事航运业的打算,因为航运业竞争激烈,风险极大,亲朋好友纷纷劝阻他,以为他发疯了。
许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天时不利,也不是因为能力不济,而是因为自我心虚,自己对自己没信心,这成为自己成功的最大障碍。
但是包玉刚却信心十足,他看好航运业并非异想天开。他根据在从事进出口贸易时获得的信息,坚信海运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经过一番认真分析,他认为香港背靠大陆、通航世界,是商业贸易的集散地,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从事航运业。37岁的包玉刚正式决心搞海运,他确信自己能在大海上开创一番事业。于是,他抛开了他所熟悉的银行业、进口贸易,投身于他并不熟悉的航运业。当时,对于他这个穷得连一条旧船也买不起的外行,谁也不肯轻易把钱借给他。人们根本不相信他会成功。他四处借贷,但到处碰壁,尽管钱没借到,但他经营航运的决心却更增强了。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他终于贷款买来一条有20年航龄的烧煤旧船。从此,包玉刚就靠这条整修一新的船,挂帆起锚,跻身于航运业了。
信心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若离开了自己所具有的条件,信心也就失去了依托,难以变希望为现实。大凡想要有所作为的人,都须脚踏实地,从自己的脚下开始,踏出一条远行的路来。任何事情,你只要有决心去做,并愿意尽最大的努力,你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皮尔·卡丹是意大利人,出生于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本应该享受幸福生活,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将他父亲的买卖毁掉,无奈之余举家迁往法国巴黎。母亲在家赋闲,父亲也失了业。全家的生活重担落在了皮尔·卡丹稚嫩的肩膀上。
为了养家糊口,皮尔·卡丹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勤奋,在一家红十字会当了,一名小会计。但收入不高,连一家人的生活开支都应付不了。
面对拮据的生活和困难的家境,皮尔·卡丹心想:难道我就这么无望地活下去吗?我的前途在哪里?偌大一个巴黎,为什么没有我的机遇呢?他一时间陷入迷茫之中。
后来,他遇到了一位贵妇人,贵妇人看到他身上穿着他自己制作的衣服,称赞他:“孩子,你的衣服做得很好。我相信,经过努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百万富翁的。”
听到贵妇人的称赞,皮尔·卡丹心中充满了自信:我的衣服做得很好!我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的。
1950年,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的皮尔·卡丹筹措了少量资金,在街上租了一间简陋的门脸儿,开设了一家服装店。同年,他为一部出名的影片设计剧装,并且主办了一次服装展示会。在经营的过程中,曾出现过数不清的挫折困苦,但是皮尔·卡丹却以顽强的自信应对。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百万富翁,一切挫折在他面前只能退却。
后来,皮尔·卡丹的经营蒸蒸日上,事业步入了快车道,快速地向他想要当百万富翁的目标迈进。
现在,皮尔·卡丹早已超越了亿万富翁的目标。在世界各地近百个国家中,有600多个厂家按他的设计制造出“皮尔·卡丹”牌服装和“马克西姆”牌的多种产品,他拥有5000多家服装专卖店,年营业额十分可观。
从皮尔·卡丹成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白:对于小老板来说,要想成功,必须以自信得到别人的肯定,并以自信战胜创业道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些小老板之所以能够成为富豪,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十足的自信心。自信是他们成功的催化剂,是他们迈上财富巅峰的保证。生活的路是崎岖的,自信可以使它笔直;人生的路是波澜的,自信可以使它平静。相信自己,勇敢面对,挫折将会向自信的人低头。
自信是小老板成功的保证
自信在心理学意义上是指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格特征。一个自信的人一般应具有如下特征:正确的自我评价;完全的自我接纳;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等。
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力量。自信是大多数伟人、名人、有所建树的人所共同具有的一种高贵品质,也是一个人在人生征途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自信也是一个成功的小老板必备心理素质之一。
莎士比亚曾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原因。古往今来,许多人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因为不自信。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不自信,即便可能也会变成不可能,不可能会变成毫无希望。
小老板首先要拥有自信,有了自信,就有了最终取得成功的可能。
1998年的一天,梁伯强在一张别人用来包东西的旧报纸上,偶然读到一篇文章。文章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中南海会见全国轻工企业第五届职工代表时说,要盯住市场缺口找活路,比如指甲钳。我们生产的指甲钳,剪了两天就剪不动指甲了,使大劲也剪不断。这条消息使梁伯强打起了指甲钳的主意。随后,梁伯强了解到,轻工部曾成立专案小组以求解决指甲钳这个问题,但终究没有获得从根本上解决的方案。如果换作一般人来讲,必然会认为,连轻工部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我怎么能行呢?但梁伯强的自信使他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在此之前他已经做了10多年的五金制品,他有信心解决轻工部专案组无法解决的难题,做出高质量的指甲钳。于是,凭借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和不懈的努力,大名鼎鼎的“非常小器·圣雅伦”指甲钳应运而生了。
现在,粱伯强号称“世界指甲钳大王”。一个一向不顺的小老板,在蹉跎了半辈子后,终于靠自己的信心改变了命运,一举成功。
在财富道路上,梁伯强就是凭借着自信,终于抓住了使其打开通往成功之路大门的金钥匙。对小老板而言,自信不光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更重要的是对经营本身的自信。
四川有一位张先生也是凭借自信,从一块小小的抹桌布开始经营,并发展成为拥有数百名员工的现代化公司。
张先生起初是一位国企职工,后来他辞去公职下海经商。他当时已届不惑之年。张先生下海的决定,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人们纷纷劝他:都多大岁数的人了,还喜欢穷折腾,倘若失败了,一家人难道要喝西北风不成?面对亲友们的劝诫,张先生信心百倍地说:“放心吧,创业有风险,也有机遇,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张先生虽然有信心,但选择什么创业项目他心里却没底。为此,他先后3次来到成都,找到了一家外贸公司,并承揽了一批加工抹桌布的生意。
张先生将抹桌布的规格、样式向妻子叙述了一番,让她在家中赶制样品,并让妻子第二天将样品送到成都。
当张先生将抹桌布的样品放在外贸公司老板面前时,老板被他的诚心所打动。因为老板曾找过几家企业合作,由于业务量不大,别的企业都拒绝合作,于是,当即便与张先生签了合同。
取得合同后,张先生急忙赶回家乡,向亲友筹措了3万元,购买了十几台陈旧的缝纫机,在附近一家学校租借了两间旧教室,并招聘到几名下岗职工,便快速投入了生产。张先生此举曾遭到了,一些人的嘲讽。有人笑话说,连这点小钱都要抢着去捡,没大出息。张先生微微一笑说:“小钱是大钱的祖宗,大生意也是从小买卖开始的,钱得一分一分地赚,谁都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
张先生的生意投入运营后,虽然头一个月只挣了2000多元,但他却迈出了创业的步伐。后来,他又接连做了许多项抹桌布业务,虽然都是小本生意,但能够正常运营。后来,他的小作坊规模逐渐发展壮大。
如今,张先生已成立了一家资产2000余万元的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箱包、服装等制品,出口国内外,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
张先生能够取得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自信心。他从小小的抹桌布起家,积少成多,始终相信自己能成功,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成就。
任何一位成功的老板,他的光荣就筑于自信之上。只要你的追求无止境,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并付出艰辛和努力,就能攀上财富的巅峰。
自信来源于经营者对经营本身的决心,决心越大,自信心就越足;自信同样来源于经营者对经营行业的分析,分析得越透彻,自信心就越强。小老板经营扩张,自信很重要,拥有了自信,就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没有自信,每一步踏出去都畏首畏尾,每一脚踩下去都惶惑犹疑,那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自信是经营扩张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