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求利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对于得失的权衡,应当以求大得而不计小失为原则。敢于舍小谋大,即便是生意场上不得意,也能泰然处之,命运也会为之改变,未来必然成竹在胸。小老板做生意要本着吃亏是福的糊涂精神,放弃贪欲,坦坦荡荡做事,才会长久获益。
吃亏就是占便宜
古人云:欲取之,必先予之。善于利用对手受利益驱动的心理来做事,没有办不成的事。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眼光放远,才会让路愈走愈宽。
商场谋利当然要敢于争取,但并不意味着只进不出。李宗吾说:“对人相让,以让至不妨害我之生存为止,对人竞争,以争至我能够生存即止。”商场谋利,不让小利,怎获大利?
在企业的经营方面,过于厚黑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有时适当地吃点儿亏,却能带来较大的收益。
日本绳索大王岛村芳雄当年到东京一家包装材料店当店员时,薪金只有1.8万日元,还要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因此他时常囊空如洗。有一天,他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散步时,注意到女性们,无论是花枝招展的小姐,还是徐娘半老的妇人,除了都带着自己的皮包之外,还提着一个纸袋,这是买东西时商店送给她们装东西用的。他自言自语:“嗯!这样提纸袋的人最近越来越多了。”岛村芳雄这样一想,整个心就被纸袋和绳索占住了。
两天后,他到一家跟商店有来往的纸袋工厂参观。果然,正如他所料,工厂忙得不可开交。参观之后,他怦然心动,毅然决定无论如何非大干一番不可,将来纸袋一定会风行全国,做纸袋绳索的生意错不了的。岛村芳雄虽然雄心勃勃,但苦于身无分文,无从下手,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最后他决定到各银行试一试。一到银行,他就对纸袋的使用前景,纸袋绳索制作上的技巧,及这项事业的展望等说得头头是道,但每一家银行听了他的打算之后,都冷冷淡淡地不愿理睬他,甚至有的银行以对待疯子的态度来对待他。岛村芳雄决定把三井银行作为目标,连续几次前去展开攻势。然而他的热心,在三井银行也没有得到同情,起初态度冷淡得连他的话都不愿听的职员们,过了几天,对他的蔑视态度就逐渐表面化,终于耐不住厌烦地大发脾气,一看到他就怒目而视。有时他一来,大家就发出一阵哄笑来取笑他,有时干脆把他赶了出去。皇天不负苦心人,前后经过三个月,到了第69次时,对方竟被他那煞费苦心、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答应贷给他100万日元。当朋友和熟人知道他获得银行贷款100万日元后,纷纷借给他资金,就这样他很快就筹集了200万日元的资金。
于是岛村芳雄辞去了店员的工作,设立凡芳商会,开始绳索贩卖业务。他深信,虽然他的条件比别人差,但用自己新创的“原价销售商法”干下去,一定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界站稳脚跟。首先,他前往产麻地冈山的麻绳厂,将该厂生产的每条45厘米长的麻绳以5角钱价格大量买进,然后按原价转卖给东京一带的纸袋工厂。这种完全无利润反赔本的生意做了一年之后,“岛村芳雄的绳索确实便宜”的名声远扬,成百上千的订货单就从各地源源而来。接着,岛村芳雄按部就班地采取他的行动。他拿着购物品收据前去订货客户处诉说:“到现在为止,我是没赚你们一分钱,如果这样让我继续为你们服务的话,我便只有破产这条路可走了。”客户为他的诚实所感动,心甘情愿地把交货价格提高为5角5分钱。同时,岛村芳雄又到冈山找麻绳厂的厂商商洽:“您卖给我每条5角钱,我是一直照原价卖给别人的,因此才得到现在这么多的订货。如果这样无利而赔本的生意让我继续下去的话,我只有等关门倒闭了。”冈山的厂商一看他开给客户的收据存根,大吃一惊,像这样自愿不赚钱做生意的人,他们生平头一次遇到,于是就不假思索,一口答应供给他的麻绳每条只收4角5分钱。如此每条赚1角钱,每天的利润就有100万日元。创业两年后,他就名满天下,同时把凡芳商会改为公司组织,创业13年后,他每天的交货量至少有5000万条,其利润实在难以计算。现在的袋子绳索更是讲究,有塑胶带、缎带、绢带等,每条卖价5日元左右。有些高档产品的利润更为可观。
市场谋利之道何在?从岛村芳雄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一,要有先见之明,要善于捕捉时机。岛村芳雄早就预料到纸袋流行的时代一定会到来。第二,“吃亏就是占便宜”。岛村芳雄的原价推销法只赔不赚,亏了自己,“肥”了他的客户,使客户从他那儿尝到了“甜头”。于是,岛村芳雄获得了成百上千的订单。而吃亏经营感动了为岛村芳雄借贷的厂商,使他们主动压低供价;也感动了客户,使他们主动要求抬高购买价格。他的原价售销法使他得到了商业界的信任,顾客自动替他宣传,使他无往而不利,在几年问就从一个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为日本绳索大王。
取舍之间,尽显大气
李嘉诚出任10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董事袍金(年薪)全部归入长实公司账上。他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20多年来一直如此。5000港元的董事袍金,在20世纪80年代初还不及长实公司一个清洁工的年收入。
李嘉诚表现出舍小利、求大利的大商人风范,公司股东对他的崇敬和拥戴就在情理之中了。他说:“这么多年来,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成为我的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的。”商场是竞争异常激烈的“战场”,但是能做到在生意场上只有对手而无敌人,只有合作而无厮杀,只有礼让而无溃败,李嘉诚真可谓是商界之典范。
不少舆论为此观点推波助澜,说李嘉诚“小利不取,大利不放”。他每年放弃数千万元袍金,却获得公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自然也信任长实系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资者莫不步其后尘,纷纷购入。李嘉诚是大股东和大户,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有公众股东帮衬,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市值大增,李嘉诚欲办大事,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袍金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所持股份所得的股息及价值。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的年度,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共12.4亿港元,这尚未计他的非经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年息。
有人说,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唯李嘉诚一类的商界翘楚,才具备经商的智慧,舍小取大。李嘉诚又是其中最聪明的人。
凡经商,皆是为利,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嘉诚能不为眼前利益所动,处处照顾股东和公司的利益。这在拜金若神、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李嘉诚能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李嘉诚确实舍小利,而牟取大利。他拥金据银,却不大撒银纸追求奢侈,而拿出不菲的一笔用之于公益,就此一点,更是难能可贵。善待他人,是李嘉诚一贯的处世态度,即使对竞争对手亦是如此。
世界上,许多人因为贪图近利,因小失大;有的人则是只顾眼前,思虑不到未来,也会因小失大!
有一个乡下人夜晚回家,不慎掉了5毛钱,心有不甘,跑到附近杂货店,买了一支蜡烛,当蜡烛点完时终于找到了那5毛钱,很是高兴,但买支蜡烛却花了两块钱,来回一算反而损失更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在做一些因小失大的傻事。我们不是常因觉得东西便宜,所以就大量采购,以致用不完而浪费掉。我们不也常看到,人们为了争几秒钟时间,而相互超车,因此而下车大吵,花上更长时间来争论,由此终日对簿公堂的有之,刀光剑影相向,铸成大错,终身遗憾的也不在少数。我们不也常为了芝麻小事,和多年好友闹翻,甚至于老死不相往来,却还扬扬得意的吗?夫妻之间不也常为了小事冷战多日,而失掉家居乐趣还不自知吗?更有甚者,为了鸡毛小事,或所谓的面子,赌气而反目成仇,因而走上离婚一途,进而赔上整个家庭者也大有人在。如果把那些为了小利或贪一时之快,而赔上名誉、生命甚至灵魂的人,都一并算上,那人数就数不清了。
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样,就不太容易会因小失大,反而畅通无阻。
涓涓细流,不将之堵塞,就会成为溃堤的漏洞,后果不堪设想;星星之火,不把它扑灭,就会成为燎原的大火,结果可想而知。小时候,生活上的一些小缺点,如果不给予矫正,长大成人以后,也可能成为人格上的大瑕疵。所以说“莫因善小而不为”,积小善才能成为大善;“莫因恶小而为之”,小恶多了,则成为大恶。
一般人容易看到眼前的小利,无法评判未来可能得到的大利。如果能够考虑得更长远些、更周全些,要做一个智者,就要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利益。“福气像钱,用之则少,赚之则多。然则有德医师,用福治人,以是因缘,其福为增为减?”你准备付出什么?明确了这个目标,行为才可能坚定,人才能变得大气,能取舍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