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0100000019

第19章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结构;

(3)结合中心语境,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2.能力目标

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提高复杂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3.德育目标

(1)学习革命先烈追求真理,为革命舍身忘死、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2)领悟作者爱憎分明的坚定立场、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理解生字、新词、难句,了解主要内容。

2.通过讲读,理清本文结构层次,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主动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

4.通过写练,学习运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或其他方式出示下题,要求学生选择一项准确的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写道:“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忘却了刘和珍君等勇士壮烈牺牲的情景,作者才能提笔写文章继续战斗。

B.作者担心人们即将忘却这笔血债,有必要写点东西为历史留下血债的确凿证据。

C.正是为了使人们不忘却,要记住这笔血债,要奋起反抗,不要苟且偷生,才感到有写文章记念烈士的必要。

订正答案后导入新课:在高中语文第一册里,我们学了鲁迅先生为悼念“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爱国青年刘和珍等用杂文手法写的记实性散文。今天我们再学一篇鲁迅先生写的同类事件同一体裁的文章(板书课题),思考:1.题目应该如何断句?

2.“为了”什么?说明什么?

3.为什么要“忘却”?

4.为什么要“记念”?

明确:A.“为了忘却”说明难以忘却,烈士往事历历在目,形象鲜明;B.“忘却”是为了摆脱悲哀,奋然前行;C.记叙烈士生前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让后人永不忘却。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同时解决下列问题:

1.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了解时代背景,弄懂生字新词,勾画难句;2.读后编写各部分大意;

3.确定一项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思考两个问题:

a.本文是怎样结构材料的?

b.作者是如何写五位烈士的?

检查评改

1.解决生字新词(尽量引导学生回答)

不屑——认为事物轻微而轻视不做或不接受。

隐约其辞——形容说话含含糊糊,躲躲闪闪。

仓皇失措——匆忙、紧张,害怕而不知所措。

迁怒——受了甲的气而拿乙出气,或自己不如意时对别人生气。

永诀——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措词——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

禁锢——束缚,强烈限制。用于落后或反动势力对进步革命活动的禁止和抑制。

被难——因灾难或重大变故而牺牲。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2.指名学生说出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点明题意,记叙和白莽的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写冯铿)。

(第三部分),交代白莽和柔石的同时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3.讨论确定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启发学生提出难句,引导大家共求答案,教师订正。

例:(1)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有《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

不敢载:进步报刊的态度

不愿载:中立报刊的态度

不屑载:反动报刊的态度

隐约其辞:“左联”领导的刊物的态度

全句不仅说明了五烈士是被秘密杀害,而且反映出国民党反动派对社会各界施行高压政策,白色恐怖严重的现实。

(2)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旧道德:旧有的,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美好道德新道德:无产阶级新思想指导下的道德

损己利人: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是柔石品格的本质。

这一段议论性文字是对柔石崇高思想品德的评价和赞扬。

(3)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和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感情?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解析:不能删。这段文字详记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表明这是集体遇难,秘密屠戮,是虐杀。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柔石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敌人强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诉,抒发了极度悲愤之情。

“原来如此”单独成段,感情十分强烈复杂。叹号表明愤怒与抗议,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复杂感情。

深层含义:反动派竟如此卑劣凶残地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全段记叙、抒情、议论结合,有利于表达感情,深化主题。

(4)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这几位遇难的青年不但是作者的朋友,更是无产阶级战士,他们的殉难与民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于是,作者由失去朋友而产生的沉痛之情,因为我们民族的损失而加重了。

文中两次写到这句话,前后构成反复,加强了歌颂烈士和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感情。

(5)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30年中,却使我目睹了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形象地概括了30年来,一切反动统治者残酷屠杀革命者的罪行。“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延口残喘”表明斗争的艰难。“这是怎样的世界”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全句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的切齿痛恨和顽强斗争精神。

(6)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血的教训使作者既看到黑暗统治如夜,又看到革命之路还长,斗争还很艰巨。“不如忘却”与文章开头呼应,再次扣题。作者意识到“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表明他相信烈士的血不会白流,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这就表达了对胜利的信心,与敌斗争到底的精神。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

三、布置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和课文第五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二、课文分析

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概括白莽的性格特点。

明确:正直诚实、勤奋坦诚、坚强乐观。

2.快速阅读第二部分,讨论:

(1)哪些材料写出了柔石的“硬”和“迂”?(找学生复述)

(2)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台州宁海方孝孺这一典故?(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和“迂”)

(3)通过这部分记叙,作者表现了柔石哪些可贵的品格?(板书)

单纯忠厚善良质朴

3.讨论:第三部分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部分交代白莽、柔石同时被捕,由此过渡到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4.指定一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第四部分,讨论:

(1)引用高僧道悦“坐化”这一典故有什么作用?(揭露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批判束手待毙,主张保存实力,坚持战斗。)

(2)这部分在写法上与前三部分有何不同?(前三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部分以议论兼抒情为主。)

5.全班有表情地朗读第五部分后,讨论:

这部分引用向秀的《思旧赋》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处境与心情跟向秀同类,借此以古喻今,抒发自己悲伤心情,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恨。

总结:作者全文引用了三个典故,处处围绕着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揭露用意十分深刻。这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望同学们在阅读时认真理解。

三、布置作业

1.填空。

a.本文记念的五位青年作家是:赵平复又名,白莽又名,冯铿又名,李伟森又名和胡也频。

b.“而在这三十年中”是从年起的三十年。

c.“夜”象征,“路”象征;“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与前文的关系是。

2.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A“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这里不用“悲哀”其原因是

a.作者为战友被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而愤怒,只用“悲哀”表达欠周。

b.也可用“悲哀”,但名家已用了“悲愤”,改用“悲哀”似乎难以服人。

c.只能用“悲愤”,只悲哀不悲愤就显不出作者的革命性了。

B“将悲哀摆脱”,这里不用“悲愤”,原因是

a.既摆脱了“悲哀”,又摆脱了“悲愤”,那就不能表现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了。

b.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若改用“悲愤”,那就连愤怒也摆脱了。

c.其实“悲哀”和“悲愤”都摆脱了,才好轻装上阵,更好地和敌人斗争到底。

C“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他的哪篇作品里也表现了这种精神?答

a.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现过这种关怀爱护革命青年的精神。

b.在《孔乙己》中表现过这种自甘受压迫遭摧残的精神。

c.在《一件小事》中表现过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3.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a.本文通过对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五位革命烈士的深沉追忆,歌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抒发了作者无限悲愤之情,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b.本文是一篇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具有战斗性的杂文。

c.本课文末用省略号,说明是节选的,后面尚有未选入的段落。

d.“左联”五位烈士被害的消息,上海报界“不敢载”是指想载而怕触犯敌人的胆小鬼,“不愿载”是指明哲保身不肯得罪敌人的糊涂虫,“不屑载”是指仇视革命的小爬虫。

e.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材料零碎,内容庞杂,作者之所以能结构成篇,感人至深,在于他引用了三个典故,突出了中心。

第三课时

一、检查订正前课作业

抽查学生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有表情朗读第五部分。

二、提问讨论

1.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内容庞杂,材料零碎,可为什么又显得结构谨严呢?

2.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3.除了写作上的技巧外,还有什么原因使这篇文章如此感人?

三、总结讲解

本文用杂文笔法,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抒情,调动了多种表达手法,因而成为一篇情文并茂的记实性散文。它之所以感人至深,原因有(结合课文适当举例):1.有感而发。作者压在心中的悲愤已整整两年了,写出来气贯长虹。

2.详略得当,主次勾连,浑然一体。

3.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密完整,内容深刻细致。

4.语言朴实,深刻、含蓄,抒情激越,议论精当。

四、作文训练

题目:对这件事应该引起重视

要求:(1)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介绍班内或校内一件小事;(2)必须写你亲眼见或耳闻的事,不可胡编乱造;(3)500字左右,课内完成。

请2~3位同学读自己的作文,大家评议,教师小结。

五、课外选读

鲁迅的《南腔北调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同类推荐
  • 24夜:与花季女儿谈写作

    24夜:与花季女儿谈写作

    我给女儿讲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还是在那遥远的古代,丝绸之路的东线,靠近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曾经有过一个美丽富饶的部落王国。威武英俊的王子,为了确保王国的安宁,从少年时代起就从军征战,驰骋疆场。等到国力强盛、边境太平、继承王位娶妻成家时,他已经到了中年。他迎娶了邻近部族一位年轻貌美、聪慧贤淑的姑娘当王后,他很钟爱自己的妻子,唯一的遗憾是自己和妻子的年龄差距过大……
  • 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促使青少年海洋科考的故事

    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促使青少年海洋科考的故事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优秀班主任的师德修养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优秀班主任的师德修养

    班主任理论是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针对庞大的班主任队伍和他们极为重要的工作,班主任理论应该是争奇斗艳,应该有它的深度,应该成为推动班主任工作的有力武器。多年来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艰难进行中,也时时有着迷惘、困惑和浮躁。班主任工作的改革虽有很大的成绩,但也常常是步伐不大、步履不整,呈走向不坚实的状态。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卸下班主任背负的“因袭”重担。这既要归因于理论的力度不强和影响不深,也要寻找其他原因。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从各方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息息相关。
  • 看这本书,能帮你掌握学习法则

    看这本书,能帮你掌握学习法则

    本书内容涉及如何学好语文、数学、英语,如何获得高分,如何准备考试,如何提高记忆,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提高学习能力,注意哪些学习细节,最重要的快乐学习法则有哪些等方面,注重案例与方法的有效结合,目的是为了让青少年读者在有趣而易懂的案例或故事中领会有效的记忆窍门、实用的学习方法。
  •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班主任卷)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班主任卷)

    本书分为五辑,包括:做一个有使命感的班主任、做一个有智慧力的班主任、做一个魅力型班主任、做一个成长型班主任、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热门推荐
  • 一树梨花开

    一树梨花开

    有人说她天真烂漫,有人说她生性顽劣。她有皇帝姐夫的宠爱,有权势滔天的摄政王垂青,有英姿飒爽的俊公子一往情深,可惜,三年前梨花树下的惊鸿一瞥,并曾打开一个尽善尽美的开端……
  • 炮灰逆袭大变身

    炮灰逆袭大变身

    我爱过,恨过,只希望你的一次回眸,一个转身,伤心过后,你为何又强行踏入我的世界。片段一。欧阳涵宇’范美美我有允许你离开我吗。‘范美美,..........’我有说过你能逃离我的手掌吗。‘范美美,...........’我喜欢你,只是从未明白。现在回头,我希望一切都在原地。你懂吗。美美。’范美美,‘我懂,我懂毛线啊,我不是宠物,伸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我想走就走,想留就留,这都不归你管,你懂吗。’
  • 曼珠华

    曼珠华

    一段故事,一段传奇...........................
  • 中国第一商道

    中国第一商道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甚至不相信,在明清之际,山西是中国的金融贸易中心最有钱的省分,但是,山西既不是中国经济最繁盛的地区,也非平坦通途之地,又不临海沿江,他凭什么称雄于全中国呢?这主要得益于山西商人善于商品交易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以地域关系、乡土关系为特征,组成商行帮会,以博大竟厚的经营胸怀,相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和自强不息的经营精神来进行生意往来,突显了山西商人敬业精神、群体精神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正是山西商人敬业精神、群体精神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才显现出“凡有麻雀飞过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驰骋九州、气吞八方的大胜局奇观。
  • 爱情对对碰

    爱情对对碰

    暗恋的滋味好苦明明是众人眼中的开心果到了他这里就变成苦哈哈黄连一颗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还是主动出击死缠烂打?不过是捅破一层窗户纸可是做这个动作怎么就这么难?她心头怦怦跳还没开口就红了双颊……
  • 魔运猖獗

    魔运猖獗

    这是一个绝世大魔头的故事!这是一个以封仙之力开辟魔界的故事!
  • 祸乱诸天

    祸乱诸天

    【热血激战】少年自战场复活,铸就完美道基,塑造最强道体,一手造化,一手破灭,逆战仙魔,镇压异灵!当他站在世界之巅,才发现,仙不为仙,魔不为魔!“我此生定当尽破虚幻,挣脱枷锁,逆上九重天,斩亿万仙魔!”
  • 布施天下

    布施天下

    行善布施!广积人脉,成就霸业!布施,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修成正果!逆转乾坤
  • 幻想世界大降临

    幻想世界大降临

    时间,只剩下一年;神话和幻想的世界即将降临,人类将迎来最终的末日;我从末世的地狱中重生;发誓必将竭尽一切,阻止这一切的降临;哪怕化身灭世魔王,也将为人类留下希望之光;斩断恶魔的枷锁,推翻虚伪的神坛;我横刀亮剑高声呐喊:人类,永不为奴!!
  • 神级系统之末世狂兵

    神级系统之末世狂兵

    返校途中,杨亮偶遇神秘老者,赐予神级系统。末世即将到来?丧尸大军?生灵涂炭?坐在清风山顶,杨亮打开身份手环,收听着治下领地送来的报告,却是一片安宁祥和。什么?尸皇求饶,兽皇相邀?杨亮仰天长叹道:神啊,能赐予我一个对手吗?孤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