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2300000016

第16章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

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列举古今中外关于人的种种说法,归纳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和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从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知识引申出关于“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社会条件”和“根据社会需要如何进行自我设计”的讨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对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提高对人生价值问题的是非理解和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特别是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对理想问题上的基本观点的讲述和实际事例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使其认识到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这对个人前途,国家兴旺发达都具有重要意义;

进行是非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抵制和克服“人性自私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

【教学建议】

一、本节的内在逻辑结构:

本课的主题是人生观,而人生观的根本问题是人生价值问题(或人生意义),所以本节就开宗明义地论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解决这个问题,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此首先要弄清楚“人的本质是什么?”“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通过分析人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重点论述了为什么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为什么是错误的,为解决人生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由于人是社会的人,必然与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人的活动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能动影响,“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重点分析个人与社会的辨证统一关系,解决本课的一个基本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讲清人的本质是什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基本道理的基础上,“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解决本节的核心问题——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由此可见,把本节的问题讲清楚,是完成本课教学与教育目标的需要,也是为学习第二、三节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这是本节的重点,因为:这一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之一,是科学人生观的一个基本理论,是本课内容的理论基础,是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依据。其教学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的表现;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人之所以是“人”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在阶级社会里,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层次不同。自然属性是人较低层次的属性;社会性是人特有的属性,是人较高层次的属性。第二,产生条件不同。自然性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的生理因素带来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二者的联系在于:第一,二者统一于人之中。自然性与社会性都是人的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第二,人的自然性是人的社会性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人的自然性,就没有人的社会性。第三,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2)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这是因为:第一,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类特有的局性;第二,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3)掌握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还需明确:第一,人类的本质不等于某一个人的本质;第二,这里的“本质”不等于外部特征,而是本质特征;第三,人的本质属性是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的;第四,本质属性不等于惟一属性。

2自私不是人的本性。

这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因为:一是人的本性问题长期以来被一些思想家作了错误的回答;二是从当前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看,“人性自私论”被一些人奉为处世之道,对青年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教学处理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对“自私”的含义作出必要的阐释,应当指出:“自私是意识形态中的概念,是指一切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观念”。特征有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惜使用一切手段;拒绝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是:对自私不是人的本性作出理论阐述。

三是重点讲清如何区分个人的正当利益与自私的界限。二者区别有:二者的含义不同;二者对待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的态度不同;二者实现的手段不同。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这是本节的重点,因为它是人生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如何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判断人生观、人生价值观选择是否正确的根本依据。因此教学可分两步进行:一是:讲清个人活动对社会产生能动影响;二是讲清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4如何看到个人成材的社会条件。

这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注意讲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二是正确对待社会条件要做到: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有利条件,使个人早日成才;面对现实,在不利条件面前不怨天尤人,不悲观失望,而是奋发图强,磨炼意志,锻炼成材,二是改变不利条件,也是成才的需要。

5为什么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它是本课重点内容之一,因为:第一,本课的中心问题是阐述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本质上就是对社会的贡献,或者说是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第二,从人们的思想实际看,有人对人生价值两个方面存在着片面理解,他们注重索取、忽视贡献。

一般说来,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应该是首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是因为:第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取决于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社会要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必须首先把这些财富创造出来。为此,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承担应有的责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做出更多的贡献。如果大家只索取不贡献,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就失去了保证。第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需要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当我们讲到人生价值时,虽不能离开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但最主要的是要看个人对社会做了些什么?否则,人生价值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意义。第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先进模范、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就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赤胆忠心乃至鲜血生命,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了真正的人生价值。

6划清个人的正当利益与自私的界限。

“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其依据之一就是把个人正当利益混同于自私,这也是我们在学习中容易混淆的一个问题。因此,必须划清二者的界限。

(1)二者的含义不同。个人利益指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个人正常生活、劳动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自私是一切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

(2)二者对待个人利益与社会集团利益的态度不同。把社会集体利益即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使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这种个人利益是正当的。反之,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社会集体利益,这样的思想与行为就是自私。

(3)二者实现的手段不同。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的个人利益是正当的;采取损人、损公、违法乱纪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就是自私。

(4)二者存在的条件不同。个人利益是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有的,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得有自己的个人利益。而自私作为一种观念,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产生的,并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亡。

7.人生价值有无大小之分?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凡愿意为现代化建设尽责出力,并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做出了贡献的劳动者,不管其从事任何工作,也不论其能力大小如何,都是光荣的、有人生价值的。这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在人生价值上的共同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劳动者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分的区别。

但是,由于各人的体力、智能、思想、觉悟、知识水平等等的不同,因此,各人的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贡献也就存在着差别。有的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和科研成果,能够用数字统计出来,显示出他的贡献比其他人大。还有的人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是不能以物质或金钱来计算的,他们的人生价值主要表现在精神方面,同样会得到社会和人民的承认。由此可见,不同的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是有差别的。换言之,应该承认人生价值有大小之分。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者的人生价值的质的共同性和量的差别性是统一的。我们不能只看到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如果只承认共同性的一面,而忽视不同人对社会贡献的差别性一面,势必等于承认“平均主义”“大锅饭”是合理的。或者等于容忍懒惰,鼓励平庸;反之,如果我们只看到差别性的一面,而否认不同分工的劳动者都有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共同性一面,也会背离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正确轨道。不同职业、不同工作岗位本身并无价值大小之分,但个人付出的努力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导致了人生价值的差别。因此,从事不同职业,在不同岗位上的人都有可能去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媒体展示《伊索寓言》中“鹿与狮子”的故事:(或者教师口述故事)

同类推荐
  • 调皮的萝卜

    调皮的萝卜

    植物都具有自己的秉性,有自己的特性,作者通过一个一个的故事将植物拟人化,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这些故事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从而更了解植物的特性,增广见识,获得知识。该书寓教于乐,很有意义。
  • 安全教育高一(下)

    安全教育高一(下)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天下为公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天下为公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语文新课标必读-普希金诗选

    语文新课标必读-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全名是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他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诗人和作家,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又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也是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被称为“俄国文学之始祖”、“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 世界经典聪慧故事

    世界经典聪慧故事

    本书为教学课外辅助读物。补充学生课外知识,选取一些中外经典名著供青少年课外阅读。本册选取世界经典智慧故事作为经典主题。
热门推荐
  • 星际魔法校园

    星际魔法校园

    欢迎各位来到星际魔法校园!奢侈的校园环境,高级的学习配置,充满着神秘感的秘密校园...然而这一切,却不是想象中的这般美好...黑悠!究竟是谁打破了学校这一规矩!把她抓起来!身为学校的精英黑悠将与学校反目成仇。身边多了两个不知名的转校生,让这一切彻底从此改变...学生们将何去何从。可终究还还是那句————欢迎各位来到星际魔法校园!
  • 全能都市高手

    全能都市高手

    宅男翻身高富帅?收小弟,打富二代?美女坐怀不乱?究竟是什么让他翻身登上巅峰?关注《全能都市高手》!
  • 奇门一脉

    奇门一脉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是以天道无情,视众生为蝼蚁;然大衍之变亦有情,故留一。世人欲夺此唯一之机,手段层出不穷。千机万变,奇门斗法。与天地相斗,窥破天道转乾坤。与妖魔相争,三式秘术诛邪体。与鬼怪相抗,奥义九字灭其威。与万物相对,奇门之道掌生死。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然真正可怕的并非这些,而是人心!万物皆有迹可寻,人心却难以预测,一场真正的人心对决从这里开始…交流群:421972276
  • 旷古之恋

    旷古之恋

    一位孤儿为了报灭国之仇踏入了寻找上古神器之路。
  • 火影之第九班

    火影之第九班

    雨蒂莫名穿越,竟穿到火影的世界里。在医院醒来,两大忍者将她托付给了与卡卡西同是木叶暗部的瞳。从此,雨蒂便开始了他的幸福之旅!她发烧,瞳去买药;她上学,瞳为保镖。当雨蒂在六岁时,流利地背下《忍者要领》时,她发现,自己竟有点喜欢这个被她指挥得团团转的男生了!
  • 掌雷者

    掌雷者

    掌金之极致者无物可挡、掌木之极致者不死之身、掌水之极致者可控汪洋、掌火之极致者焚天灭地、掌土之极致者移山填海、掌雷之极致者掌控天地。
  • 夜星随月

    夜星随月

    六年前,情爱的懵懵懂懂,她不过心动,心动维系那晚明月当空......六年后,她重新遇见了他,他对她一丝丝的温柔,她以为他对她还是有情,没想到竟是......前世的痴痴等待,明月星空,“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而今生,明月当空,星星能否缭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最新修正本)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那年我们七九班

    那年我们七九班

    本作品属于真实故事,有你毕业时的不舍,也有你在那个班级的欢笑,有一初中那年的一切
  • 深海有玫瑰

    深海有玫瑰

    他张开一张网,从海洋的最深处,捕获一支白玫瑰。白玫瑰的花心,坐着一个小小的安琪儿。她有着白玫瑰一般的皮肤,红玫瑰一样的嘴唇,海洋一样深邃的眼睛,海浪一样柔软的长发。海洋深处的玫瑰啊,斑斓的鱼群伴你嬉戏,那时你心中可有我?玫瑰依偎的海洋啊,清风拨弄你的面颊,那时你心中可有我?玫瑰离开了海洋,扎根在黝黑的泥土中,于是她开成了海洋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