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3300000059

第59章 普里莫·列维

普里莫·列维,生于1919年,是一个犹太家庭的后代。

1942年,他在都灵大学取得了化学博士头衔,此后,由于他的犹太人身份,他一直找不到工作,以至于最后不得不用假名在都灵附近山区的一座镍矿找了一份差事。一年以后,他转到了都灵一家制药厂的化学实验室工作,直至1943年纳粹德国的铁蹄踏上北部意大利的国土。

此后,年轻的列维将化学实验室里的仪器变卖换来了一把手枪,加入了一支犹太人的游击队,开始了他的反德意法西斯活动。1944年由于不幸因被出卖而被捕,移交德国法西斯军队之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一次与列维同行的一共有650名犹太人,而他成为最终幸存下来的24人之中的一个。

众所周知,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二战中纳粹德国的杀人魔窟,能够幸存除了难友的帮助,列维认为他懂得化学知识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我在奥斯维辛待了10个月,能活下来也许因为我在他们的人造橡胶厂服役。当然,更多的还是运气。”正如列维自己讲的,能活着从奥斯维辛走出来运气还是最重要的。就在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前夕,他患了猩红热,被当作没有救治希望的老弱病残留在了奥斯维辛等死,谁知塞翁失马,因此躲过了一次死亡之旅。

幸存者自述从奥斯维辛重返故乡之后,列维恢复了他作为一名化学工业实业家的身份,继续在化工领域里发展自己的事业。他改进了一项给铜丝表面抛光的化学工艺,这一技术上的重大改造为工厂带来了可观的商业效益,列维也因此成为了这家化工厂的老板。在此后的30年里,列维的主业始终都是围绕着他的化学工业事业,只是在业余时间里他才从事他的战后文学创作活动,如此直至1977年退休。

“我感到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促使我坚持下去,一定要活着走出奥斯维辛,因为我将向人们见证这一段历史。”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在回到都灵后的一年时间里,列维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如果这也能称为一个人的话》。

在这本书中,列维讲述了许多亲眼目睹的大屠杀的情形。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书中并没有激烈的言辞叙述,也没有过度亢奋的词汇,相反他的叙述冷静得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位在奥斯维辛亲手掩埋过同伴尸体,并天天目睹死亡和面对死亡危机的老人所写的作品。他用极富于散文韵味的笔触,歌颂了人类的尊严与理智抵抗野蛮与卑鄙的胜利。

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被直接翻译成了《奥斯维辛的幸存》,但是列维本人对这样的翻译并不是十分满意,他自认为这样的译法太过于直白和平庸了。列维的作品相对于一些非常文学化的作品来讲,还是比较容易翻译的,因为他在表达时既不用过分的影射,也不过分的口语化,用词非常准确,这也是列维的一个明显的风格。文学和科学对于列维来讲是用来表达主题的两种不同方式,他希望他在文学创作里做到用词的精确和叙述的严谨,这大概和他是个长期从事自然科学实验的化学家有很大的关系。

列维的虚构性作品,例如小说、短故事集的数量并不算很多。算起来也就是5部短篇故事集和一部长篇小说:《第六日》(1966)、《元素周期表》(1975)、《猴子的扳手》(1978)、《如非现在更待何时》(1982)、《制镜者》(1986)、《他人的交易》(1989)。其中《元素周期表》和《猴子的扳手》这两部作品被视为他的非纪实性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列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表达和叙述的方式,将化学元素、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反应和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力求通过此种方式的写作对人类历史进行一番反思。

最为典型的就是《元素周期表》一书。这本书是由21个短篇作品组合起来的合订集,每一个独立的单元都以一个化学元素的名称来命名。人们让列维对这本书做一个简要的概括时,他这样写道:

“你们应该不难看出来,这不是一部化学论文集,这也不是一部自传,这是一部被重塑的历史。”

在样式上,《元素周期表》一书可以被视为运用了大量的后现代主义写作原理,但故事自身的结构还是非常传统的。列维是个讲故事的好手,他让每个故事都有一个迷人的情节结构,元素自身成为每一个故事发展的原动力,列维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追踪并记录下来了他们发生反应的轨迹。

尽管列维在化学方面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专业化程度很高,但《元素周期表》一书却绝不让人感到空洞,也没有充斥着学究式的说教。每每涉及到偏僻的化学专业内容,或是对元素名称本身进行语源学解释的时候,列维都会作深入浅出的解释,并且让读者读起来感到颇有趣味。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对列维的作品赞颂不绝,这使得列维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列维的著作已经被翻译成了17种文字流传于世。

1987年4月11日,星期六,早晨10点过后不久,普里莫·列维从他出生的那座19世纪晚期的三层小楼的楼梯上摔下来,因头骨骨折当场死亡。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李宗蕊女士,也献给深爱她的人们。
  •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探讨了萨特与波伏瓦这对情侣的情感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命状态。作者以跨文体、思辨性的随笔形式,融写实、想象、故事、书信、日记、议论、抒情于一体,从萨特、波伏瓦两人的思想成就,两人之间奇崛的关系,及他们两人分别与别的异性的关系出发,深入人物的灵魂世界,对人类两性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各种可能性作深入探溯及思考,同时也对当代人的情感婚姻中敏感的、深层的问题,有着得体、到位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
  • 胡雪岩那些事儿

    胡雪岩那些事儿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间迅速发迹,成为名满天下巨商富贾;慈禧太后赏其红珊瑚顶戴与黄马褂,红顶商人名扬天下。 “白话历史”的写作手法颠覆了原来死板、索然无味的历史人物。 不爱红妆爱历史,80后美女作家杨秋丽,为您奉上一道全新历史美餐。
  • 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

    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历练,因此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人生经验。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本书,包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因此,研究前人的人生成了我们获取人生经验的重要途径。然而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不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值得研究的,都是可以给我们以启迪的。那些成就非凡的大师们,他们的人生历练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这就像读书一样,不是每一本书都对自己有用,我们必须慎重的选择。在许许多多有成就的人里,有一位叫李叔同的前辈,也就是著名的弘一法师,他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他精彩绝伦的一生蕴含的人生智慧,是我们一辈子也学习不完的。
热门推荐
  • 七月的工会

    七月的工会

    季羽是DNF中一个工会的会长,他在第一次召集线下集会的第二天看到了终日之梅米特,梅米特告诉他可以帮助季羽到阿拉德大陆,每年一个月的时间。但是相应的要完成梅米特交给他的任务
  • 我在心里爱你

    我在心里爱你

    爱他,从来就只是一个感觉她还舍不得放下,浅薄的暗恋有些疼痛,却也欢喜。虽然所有都关于自己。遇见他是个平常的再也不能平常的日子,以至于那天留给她的印象只有自己,心跳感觉。即使那个时候没有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他也没有穿上她喜欢白衬衫,她看着他还是怔忡了一下,这样的感觉莫名其妙,在她之前的人生之前从没有的感觉,她不喜欢这样的感觉,自己不能控制的感觉,心跳得不符合规律。她不相信一见钟情,从不相信。她还是不懂,不明白,喜欢他只是一个感觉,怎么会维持那么久,久到自己都忘了有多少个年头。
  • 星海浮沉

    星海浮沉

    未来世界的战争传奇,一群年轻人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失去记忆的新任军官,意气风发的青年将军,身世诡秘的赏金猎人,神出鬼没的邪魅女性...无数人在摇摆不定的大海中上下浮沉.命运,在等待着.即使过去了千年的岁月,速度和距离还是没有让人类脱离本性--他们那自相残杀的本性.人类总是希望从星星和宇宙中找到答案,有时候他们并不喜欢所找到的.星辰之海很少为他们揭示答案,却经常让他们面临新的难题.
  • 无情星帝

    无情星帝

    一代星君,涅槃新生。携虚空神剑,遨游于星域,只为一览众山小。我名无情,我必无情,挡我者,死。
  • 全然接受: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联系

    全然接受: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联系

    布莱克拥有担任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20年的丰富经验,在本书中对许多学生、客户的案例做了详实的分析与阐释,为我们提供系统化的实修方法,告诉我们如何转化悲伤情绪并重获完整的人格。塔拉也从身为一个女人的角度出发,陈述了她作为禅修行者,是如何面对并接纳自己的失败、伤痛与缺乏自我价值的感受;以及她的客户和学生是如何以书中介绍的实修方法,彻底接纳自己和他人。塔拉抱持慈悲与宽容之心,为重建人的尊严而奉献生命的岁月,她的教导既及时又实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每一个人都是佛,都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圆满。最重要的是,本书能够重新唤醒我们的佛性,也就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喜乐与自在的权利。
  • 九转之末代皇帝

    九转之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溥仪,自幼就被人革了命,十八岁那年又被冯玉祥赶出了皇宫,之后被日本人控制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后来被苏联人抓去劳改了五年,解后以后又被送回国劳改了十年,再后来成了被人唾骂的历史罪人悲惨的终了一生。杨革竟误被九转灵童穿越到了溥仪的身上,但他可不想像溥仪那样做个傀儡活着,最后落个悲惨的结局,他要命运抗争,与军阀抗争,与列强抗争,最终,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下,杨革终于靠自己改变了溥仪的命运!(本故事纯属YY小说,如有人误将本文当成历史或据此为史实,就是傻X)
  • 父亲的责任:文化名家谈青少年教育

    父亲的责任:文化名家谈青少年教育

    本书所选的文章,有散文、杂文,也有随笔、论文,还有演讲稿、书信,并不统一,甚至称得上繁杂;以作者来看,他们的身份也颇为复杂,既有作家、艺术家,也有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虽然时过境迁,今天的社会环境、教育条件已经远非当年的状况,但是这些文章中所蕴含的对孩子赤诚的爱、谆谆的苦心、人生的智慧等,以及那个激情洋溢的五四运动所倡导的对国家的抱负、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对于今天的读者一家长、教育工作者、孩子一仍然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 魔情大人

    魔情大人

    真正的爱情是:爱上一个人就是让他(她)比现在更幸福,让自己比现在更快乐。请不要在意天长地久,只在意此刻的拥有,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他堪比古代的韦小宝,比之更风流,不管你是怎样的女子,轻松几个照面,就会败北。故事以诙谐幽默自嘲为主,诠释了不一样的爱情含义,和生命价值。
  • 我想问鼎那片仙

    我想问鼎那片仙

    现有一念,那便是成仙,可仙却弃我于这道途之上;那我便择仙,因为总有一天我会凌驾于问鼎之上,与之争辉!……后有一仙,本无意为仙,可奈何仙道碍他于这凡尘;那他便创仙,因为他曾经说过:我要问鼎那片仙,仅此而已!如果喜欢这本书的话请记得点击收藏和推荐,这个对于作者至关重要,谢谢大家的支持。
  • 人生要留一份淡定和从容给自己

    人生要留一份淡定和从容给自己

    人生在淡定,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令我们无法预料、无从强求,但顺境中宠辱不惊、怡然自得,逆境里不大悲大愁、不弃不馁,才能解世间浮沉,更见人生真义。淡看人生荣辱得失,一切均如过眼烟云,去留无痕,这才是淡定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要留一份淡定和从容给自己》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精练其要点,并从爱情、生活、人生、事业、等不同角度对淡定进行了解读,引导人们无论面对任何挫折与困难,或在金钱与名利的诱惑下一定保持心境平和,留一份淡定和从容给自己,其实吃点小亏不算什么,只有淡定才能从容,才能拥有淡定与从容的力量,从而好地面对明天的生活,经营好以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