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3800000008

第8章 历史文化篇(3)

【李向群】(1978-1998年),新时期英雄战士。琼山市东山镇人。1996年1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98夏,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在抗洪前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公安县南平堤段抗洪保卫战中。致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壮烈牺牲。199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他“新时期英雄战士”称号,还亲笔题词:“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李向群式的战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我先民 重科技

育山兰 制陶器

黄道婆 涉万里

学纺织 传纺机

【山兰】即山兰稻,是由黎族人民培育出的适宜山地栽种的旱稻品种。

【黄道婆】(约1245-?),元代女纺织技术革新家。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东湾村)人。少年时来崖州(今三亚市),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1296年返回故乡,改革轧花车 、弹棉椎弓、纺车等纺织工具以及织造、配花、织花等技术,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繁荣发展,对当时值棉和纺织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自唐起 办学堂

数琼台 史最长

有谢宝 正气在

掌书院 育人才

【琼台】即琼台书院,位于琼山市府城镇内,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乾隆十八年(1753年)再次扩建,是海南创办最早的书院,也是清代海南岛的最学府,培养了不少举人、进士和学者。其名因明代著名学者。名臣丘浚的别号“琼台”而得。著名琼剧、粤剧《搜书院》的故事就在发生在这里。现为海南琼台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谢宝】(1682-1742年),清代海南知名教育家。海口市龙岐人。曾获甲辰科二甲进士,授肇庆府正堂。为人禀性正直,为培植人才,甘当一名掌教。在琼台书院培养门生共100多人,其中不少人登科取仕。琼剧《搜书院》写的就是谢宝秉持正义,帮助门生终成眷属的故事。

我琼剧 艺精湛

岭南人 喜闻见

烁梨园 长和腔

林道修 压群芳

【琼剧】海南地方戏曲剧种,又称“海南戏”,海外琼籍华侨称为“琼州戏”。产生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清代后期。流行于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东南亚琼籍华侨华人聚居地。唱腔丰富,行当齐全,乐器整齐,剧目繁多。影响较广的剧目有《红叶题诗》、《狗咬金钗》、《红色娘子军》等。

【长和】即郑长和(1892-1967年),原名家福,字寿卿,琼海塔洋高朗村人。琼剧著名生行演员。从艺50年,曾主演《广东开科》、《林攀桂》、《嵇文龙》、《张文秀》等剧目百多出,所饰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唱腔昂扬激越,一波三折,成为风格独特的“长和腔”,在观众中评价极高,也为后辈所师。

【林道修】(1924-1999年),文昌人。琼剧著名旦行演员,一级演员。艺兼多行,戏路宽广,工青衣、花旦、武旦,尤以青衣的唱做最为突出。他博采众长,锐意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唱演风格。表演自然真切,细致入微。唱腔悱恻缠绵,富于变化,所饰人物栩栩如生,脍炙人口,尤以优美别致的台步“三足垫”成为琼剧表演艺术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因其表演艺术技压群芳,誉满琼岛,故有“海南梅兰芳”之美称。

红叶戏 拍电影

陈育明 唱乡音

【红叶戏】即著名琼剧剧目《红叶题诗》。该剧目取材于南宋时一出爱情悲剧“红叶题诗”故事,由当代著名戏剧大师田汉的修改润色,著名琼剧艺术家王英蓉主演。1962年,琼剧《红叶题诗》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这是琼剧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拍摄成电影作品。该剧在东南亚国家播出,深受广大华侨华人的热烈欢迎。此前的1960年,《红叶题诗》已经进京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演出,获得高度赞誉,留下佳话一段。《红叶题诗》不仅是琼剧的经典杰作,同时也是中国地方戏曲的经典之作。

【陈育明】(1937年--)著名人士琼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海南文昌市人。从艺50多年,成功塑造了众多鲜活的舞台人物艺术形象,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育明腔”。他曾20次率团应邀前往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广大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欢迎,对海南开展海外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他在琼剧界享誉极高,被誉为“琼剧首席小生”。他是琼剧史上第一个出版个人演唱专辑的艺术家。1995年,获中国第三届“金唱片奖”,成为海南琼剧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黎歌舞 人喜欢

《打柴舞》 看不厌

【黎歌舞】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在其他民族中也是不多见的,其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优美的艺术风采受到国内外观众喜爱。

【打柴舞】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是目前所见的唯一记载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献。打柴舞又叫竹竿舞,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打柴舞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生动形象,艺术感染力强,有很强的娱乐性,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较好方式。1957年晋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时,又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三月三》 艺术精

《喜送粮》 醉人心

【三月三】著名黎族音乐舞蹈剧。由被誉为“黎族舞蹈之母”的陈翘创作。该剧以如诗如画的黎族村落风情和优美纯洁的黎族舞蹈表现黎族青年男女之间美好的爱情和追求,获得了国内国际的高度赞誉,曾参加第一届专业团体音乐舞蹈会演,被各兄弟团体争相学演,之后代表我国参加首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并作为中央歌舞团访问日本每场必演节目之一。该剧的问世,是古老的黎族民间文化遗产得以光大,并升华为艺术舞蹈的一个标志。

【《喜送粮》】海南黎族著名舞蹈。由被誉为“黎族舞蹈之母”的陈翘创作于1972年。该舞将黎族中司以空见惯的挑担、包装、运粮等日常劳动为题材,以浓郁的黎族特色风情和热烈新颖的形式,演化出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景物和生活场面,展现了黎族人民热爱祖国、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艺术形象。它的成功演出红透了北京和大半个中国,同时还由解放军艺术团带往日本、巴基斯坦、罗马尼亚等众多国家,并被国内外影视界拷贝远销海外。它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至今还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演出,令观众百看不厌。

我儋州 有调声

人欢歌 陶民风

【儋州调声】海南儋州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发源于西汉年间的儋州北部地区,它是用儋州方言演唱的汉族民歌。它的歌词大多是韵脚宽松的“二句半”。后来人们在劳动中又学到“车水歌”的旋律,再加入节拍鲜明的舞蹈节奏和情绪昂扬的音调进行集体对唱,演唱时手臂和身体随歌声节奏前后摆动。儋州调声在发展中善于吸收古曲、现代歌曲及外国歌曲旋律,这也是调声艺术常唱不衰、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千百年来,儋州人用调声来歌唱丰收的喜悦、歌唱美丽的家园,抒发心中的喜乐爱恨,表达心中的美好憧憬。由此,儋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儋州调声也被列为海南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被誉为“南国乐坛的奇葩”。

人偶戏 特色浓

哩哩美 歌动听

【人偶戏】即临高人偶戏,是中国木偶艺术中稀有的剧种,流布于海南省临高县和澄迈、儋州部分地区以及琼山的博片、遵谭、十字路,海口市郊区的长流、荣山、秀英等临语地区。它艺术独特,其最大特点是人偶同台,演员与木偶同扮一个角色,表演有时以偶为主,有时以人为主,演员的唱做念打饶有风趣,其唱词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广为群众喜爱,被誉为“世界少有,中国一绝”。 2006年临高人偶戏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优美动听的渔歌——临高哩哩美

哩哩美,海南临高县沿海渔村的传统渔歌。它旋律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哩哩美源起于南宋绍兴年间,其时渔业连年丰收,渔村处处回荡着渔家姑娘们甜美动听的叫卖声,这种叫卖声的旋律为口头创作并不断伸展,久而久之形成了优美动听的渔歌。如今《哩哩美》早已在临高家喻户晓、人人爱唱,甚至临高渔民到雷州、涠州、三亚、陵水、昌江等地耕海捕捞也传唱,现已成为大众化的民间歌谣。海南省省音乐家黄育平以《哩哩美》为素材创作器乐曲《鱼满舱来歌满港》,曾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并畅销全国。《哩哩美》是海南民间歌谣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一叶魂宝。

同类推荐
  • 抵达

    抵达

    本书为“鄞州作家文丛”之一,是一部诗歌作品集。书中共收录诗歌作品80余首,分“村庄”“在路上”“退潮之后”“致女儿的书”“远或近”等5辑。诗人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乡村的风土人情,抒发对故土乡情的挚爱;叙述现实与遐思、所见与所闻,抒发对生活生命的热爱;记录爱女生病期间的感悟,抒发对人生的体悟,富有文学情怀。
  • 大雅村言

    大雅村言

    本书共收录散文作品45篇。包括:“皇帝与作家”、“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人的感觉误区”、“胡椒八百石”、“嘴巴的功能”等。
  • 学生精品美文:英雄花下的哨兵

    学生精品美文:英雄花下的哨兵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有征服一切敌人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保家卫国的绝唱。军旅生活,直线加方块,充满紧张、神秘与力量,是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最爱,他们渴望看到这方面的书籍,了解当代军人与他们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不一样的生活,《英雄花下的哨兵》一书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与愿望――这是一本散发着清新气息的青春军旅美文集,全书约十五万字,精选汇集了作者近几年来在全国、全军各类报刊上发表的几十篇作品,每一篇都是青春飞扬的军旅生活写照。目前,还没有出版社出版过适合当代青少年尤其是大、中学生阅读的军旅青春美文集,此书应该有一定的市场,建议出版社作为青少年文学读物力推。
  • 年月诗集 轻轻地呼唤

    年月诗集 轻轻地呼唤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本书收入作家王培静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六十四篇。不少篇幅都是军旅题材,是读者了解军营生活和军人情感世界的一个窗口,更是军人英雄情结的真实写照,军人内心世界的独特表白。语言风趣幽默,主题深刻,思想性强。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热门推荐
  • 攻克锦州

    攻克锦州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召唤怨灵

    召唤怨灵

    本书改名为《御灵录》,请移步点击《御灵录》阅读观看,谢谢!
  • 莱莱过来

    莱莱过来

    “莱莱,过来!这个位置,就是当初听到你名字的位置!春风拂面,一如初见!”一见钟倩,说起来是那么的简单,做起来是那么的难。为了爱你,我变成了最好的自己。第一次知道自己喜欢你的时候,心里在颤抖个不停。
  • 一品御厨:厨梦奇缘

    一品御厨:厨梦奇缘

    【已完结】五夜缠绵悱恻的梦。一朝穿越陌生的时空,竟然发现未婚先孕?这到底是谁的孩子?偶然机会,学得一手好厨艺,带着刚出生的宝宝开了一间酒楼,成了人人羡慕的老板娘。可是好景不长,喜欢游山玩的她,哪里有热闹都有她的份。这不,京城美食大赛即将开始,她决定前去参赛。而她与宝宝的奇妙之旅才刚刚拉开帷幕。
  • 网王之景色依然

    网王之景色依然

    本书又名《迹部夫妇的日常虐狗》夜宝宝:粑粑,听说你跟麻麻结婚不是因为你爱麻麻迹部景吾:啊恩,谁告诉你们的夜宝贝:忍足叔叔说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某大爷眯着眼,听说忍足最近在追妻,看来他应该送一份礼给某人了迹部景吾:你们忍足叔叔他以前说过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现在他空有爱情连葬身之地都没有,所以他是在嫉妒我们一家人!你们知道爸爸最爱的就是你们妈妈就行了。莫名躺枪忍足:迹部,你大爷的!
  • CSI犯罪现场(第2季)

    CSI犯罪现场(第2季)

    《CSI犯罪现场(第2季)》堪称外国罪案小说中的精品,作者为美国著名畅销小说家,于两年中走访了多位美国及加拿大警局罪案专家,根据他们的口述,将他们职业生涯中主办或参与的八起轰动一时的案件破获过程记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写成纪实小说,文中涉及的案件全部为真人真事。小说详细地向读者讲述犯罪现场调查人员如何利用大量前沿尖端科学。此书承接前作,内容更加精彩,罪案更加诡异和血腥,探案过程更加离奇和专业,无疑将会为读者再度奉上一次阅读盛宴。
  • 冰月皇城

    冰月皇城

    她从小就是孤儿,从小和一个人相依为命,当那个人都背叛了她,她尽然穿越了,从新开始她,竞是一名废材,但地位尊贵。她拥有绝色容颜,在这样的身体中她要变强,让世人对她刮目相看。重新开始的生活现在开始。
  •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其实,习惯的养成与从小所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关。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一件事而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些习惯是人为的、刻意养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坏习惯也生出了许多“新花样”。例如:酗酒和吸烟,在女性和孩子中间已不罕见;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已成为富裕社会的大问题。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可就是无法戒除。其实,要想彻底戒除坏习惯,也并不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除了要有坚定的毅力,还要培养自身的好习惯,要用好习惯来克服坏习惯。
  • 仙魔逐命

    仙魔逐命

    命运很强悍,强悍到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命运纠缠着他和她,他是一个纵横无敌的神,只要他想,就算是毁天灭地,他也照样不费吹灰之力,但还好他从不滥杀。而她是一个无所畏惧的魔,一个从不残害无辜生灵的魔。在她见到他的第一眼,无所畏惧的她却突生不安,她的脑袋里只有逃离的念头,跟他离得越远越好。她不知道自己对他的恐惧由何而生,可正是因为这种没来由的恐惧,她愈加惧怕了。在命运的漩涡中,他和她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守护自己该守护的?自古神魔不两立,然,他携风而来,而她似一朵残云,逐渐消散。到了最后,她豁出去了,不惜以命作赌,为了保护她想保护的。
  • 低腰裤

    低腰裤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