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4600000003

第3章 课程改革新要求

在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技不断涌现的当今社会,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促使教育成为重中之重,使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国外的很多国家和我国的一些城市都在进行教育课程改革,并都将改革的重点即教育制度和政策层面从宏观转向了微观,试图通过课程改革来改变培养人才的模式,达到人才素养的提高,以使国力增强,争取处于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现在,我国新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全国积极推进,和之前的课程改革相比较,这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理念、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来说,也成了新的挑战。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从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基础教育课程中仍有一些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课程功能上,过分以传授知识为主体,而忽略了学生,缺乏对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如何生存和如何做人等方面的引领。

(2)在课程结构上,过于重视学科本位,设置科目偏多,各学科之间没有沟通,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将重点放在课程的逻辑体系上,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

(3)在课程内容上,仍然有“难、繁、偏、旧”的情况,只看重书本上的知识,有些课程的内容太过陈腐,没有创新意识,不重视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等新内容的融入,有些内容已经不符合现代学生的体验和实际生活。

(4)在课程实施上,过分要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对课本死记硬背、进行机械化训练,教学课堂中大都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主体,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能力得不到培养。

(5)在课程评价上,过分强调将学生进行分类,过分看重部分优生,而忽视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进、激励和教育全体学生;评价学生通常只看成绩而不在乎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与素质;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学习;过于注重升学率和进行考试训练,而忽视了融入新的教育思想理念;评价学生过于单调,而忽略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6)在课程管理上,过分强调进行集中化管理教学,而忽视了各地的发展、文化和学校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导致教育课程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因此,需要全方位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从而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程目标的确定,它指引着课程改革前进的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要对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对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这都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

根据党对教育的指导思想,我国针对基础教育课程又进行了一些新的改革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改变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到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如何自主地学习和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2)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教育部门将对各门课程和课时比例进行整体设置,并设置综合课程,从而改变以往过于重视学科本位、科目繁多和缺乏整合的课堂教学现状。

(3)强调教师将课程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等新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实际状况相结合,从而避免课程内容过于陈旧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问题、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吸收新内容的能力、懂得团结协作的能力、勇于创新的能力以及交流沟通的能力。从而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

(5)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提高和强化教学实践作用,改善过于区分优差生的情况。

(6)加强对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对课堂的适应性,对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从而解决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我国现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是在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制定的,是符合国际课程改革趋势的,其中包涵新的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追求个性发展。

由于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并且人们的观念、立尝倾向也存在差异,人们在课程中的价值取向也有着天壤之别。回想课程的发展过程,大概有下面三种课程价值取向:

①突出伦理政治的课程价值取向。这主要是一种统治阶级为了加强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的一种价值取向。我国古代的圣人孔子,提出的“不学礼,无以立”的思想就真实地反映了这种价值取向。这种以伦理政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课程体系在我国历代的封建社会沿袭并得以发展。这种课程价值取向在欧洲封建伦理与宗教教义的结合中也得以体现。

②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取向。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的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学校教育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劳动者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它主张教育课程要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将一门课程对“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作用大小来衡量这门课程的价值,又用此标准对学校的课程进行甄选和安排,真正体现出了此价值取向。因此,它更重视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价值,而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尤其注重学科在课程教学中的实用性。

③强调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注重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素养、体力、脑力、审美观念、灵活性、价值取向等综合起来称之为个性,统称“复合体”。是不能孤立培养其中一种或几种品质,更不能将其从完整的个性中孤立出来的。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讲,现代课程论主张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即将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使学生形成完善健全的人格。

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得以充分体现,提出“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口号,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制定得比较完善的课程目标中足以看出。它在注重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更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眼光放大于未来,加强对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思维、探究自我等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2)体现多元价值。

当今社会现代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现代化工具的快速发展,促使各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而我国则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因此如何将国际文化与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间的关系处理妥当成为重中之重。体现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多元主义价值观,即注重国内和国际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并对其理解与尊重,并将全球实行的课堂教学理念同实际行动相互结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逐渐由萌芽状态不断发展,民族区域统整课程逐渐出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其中有些学校开设了乡土课程、民族文化课程等,开设的这些课程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紧密结合于学校教育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设置综合课程和课程管理三级体系的相关规定,给教育发展带来更大空间,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同时,学校对学生不只是以主流文化和优势文化为核心的巨型文化的教导,也要引导学生对生活周围的微型文化进行学习;不但要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对主流文化进行学习,而且还要让主体民族的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非主流文化进行学习。

不仅这样,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现多元价值观,还要着重将国际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处理好。要想展开国际交往,必须以重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为基础;只有在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进行不断的交流沟通,才能不断地提升本民族、本文化的自我意识,才能不断地完善本民族、本文化的个性。

只是传授文化知识是单一化的课程,体现不出课程的多元价值观,课程应是一种理念、一种过程、一种态度和一种允诺。通过培养态度和技能,使个人能从多种角度去感悟、解析、评定、信仰和实践,以使个人具有各个方面的能力。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多元价值观,有利于帮助个人顺应时代的发展,迎接时代的挑战。

(3)强调主体教育。

学校课程回归生活,当代课程发展的关键理念即为重拾丢失已久的主体意识。二十世纪的课程主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以致掉入了“唯科学主义”的陷阱。现代教育理念注重科学世界转变为生活世界以及将两者融为一体,弥补因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而导致的意义失落和主体性的泯灭。

从主体教育的本质上说,教育观的主体就是加强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相互结合,课程的基本来源即为自然、社会和人。这样,学生在走向自然的同时,也在对自然进行逐渐的认识和探索,从而将自然中蕴涵的伦理精神、审美体验和求真意识有效融合;学生才会有机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从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获得经验;学生将注意力放到个人知识的掌握上,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获得更多的知识。

主体教育观要求课程内容从科学世界的禁锢中脱离出来,从而将自然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有机结合到一起,在人的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融入科学、艺术和品德,使学生的“个人知识”及其自身特殊的文化世界在学科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在课程实施中,还需要把教学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与沟通重视起来,使学生在体验性、探索性的框架下进行自主性、创新性的学习。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都将这一理念充分地体现出来。

(4)注重教育民主与公平。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化,普及教育主要以平等与民主为主体,向教育的民主化与公平性不断努力追求。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教育的民主与公平表示无论任何人都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二,教育的民主与公平还表示课程权利的共享,表示课程日益发展为多样化。

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另外,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教育热点问题,例如:选择学校的问题、重点中学存废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筹措问题、民办学校与私立学校的问题等,都从中可以感知到人们对教育民主与公平的认识与渴求,也充分说明教育民主与公平的理念已经融入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中。

同类推荐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西部招妻

    西部招妻

    马宏杰用近30年时间,跟拍了河南残疾人老三找媳妇的过程。老三先娶了个“憨姑娘”,不肯跟他过夜,只好离婚,随后三次去宁夏“招妻”,几经周折,总算定下一个媳妇,但与家里人处不来,只好让她走了。老三接着找媳妇,不幸遭遇“放鹰”,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老父亲也气病身亡。最后他只好再去宁夏,终于招来一个叫红梅的媳妇,生了小孩。可是两年后,红梅就喝了老鼠药,想回家……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文学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文学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文学常识书》编录了古今中外广为传颂且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体、流派、社团、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多方面的850个文学知识点,让我们在品味文字的同时,拓宽视野、开阔胸怀、品读万象、感受智慧。如果说文学是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那么愿本书能如这颗明珠所发出的一缕光芒,照亮读者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家园,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从中领悟到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文学的力量。
  • 阳光的轨迹

    阳光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44篇文章,记录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点点滴滴,包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长》、《汗水洒绿了校园》、《六位中学校长搭建起来的数学系》、《赛仓教授与合作民族师专》等。
  • 后望书

    后望书

    回望已经毁灭了的天下第一关——潼关。那里,曾是一片古战场,风云迭荡、苍茫遥远;那里,是北方大风景的结点;那里,文物古迹遍地。
热门推荐
  • 优秀是一种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

    本书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就像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的:“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 人生不设限

    人生不设限

    一本撼动数亿人心灵的勇气之书!没有一本书,比力克的故事更能带给你希望!他82年出生,生下来就和我们不一样,连妈妈都不想碰他一下!十岁之前三次想要自杀!中学当选为学生会副主席,本科获得两个学位!游泳冲浪踢足球样样全能,他走遍34个国家,演讲1500余场,给人信心、希望、爱和勇气!他就是力克·胡哲!通过本书,力克将告诉我们:就算环境不能改变,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改变我们自己看待人生的态度!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能力,力克说:当你怀疑自己能否实现人生的目标时,请信任那些愿意助你一臂之力,以及能够指引你的人。
  • 童颜之玦0

    童颜之玦0

    若沧海易变,桑田易改,又有何人能伴我共存?若伴我一百年是情,五百年是义,一千年是又是如何?在那繁如星辰的岁月里,终有一人常伴左右,赠与你最至高的赞誉。
  • 恶狼之吻:美男的爱恋

    恶狼之吻:美男的爱恋

    好困好累!这张床好舒服呀!”何豆豆考上大学,来到陌生城市投奔姐姐,没想到被姐姐捉弄,给了一个假地址。见到一张超级无敌帅气的脸向自己压过来,她万分紧张……是谁?色狼么?救命啊!呜呜呜,原来这是他的家。可是可是…大半夜,她能去哪呢?还是帅哥好心,暂时收留了她,接下来应该找一份工作来赚生活费啦。刚上班就遇到一个大款,竟然一口气将店里衣服都买下来了,不料,这大款居然是头色狼,救命啊!……“你放开她,她是我的女朋友。”帅哥的突然出现,让何豆豆彻底懵了,莫非他一直在暗中当自己的护花使者吗?
  • 刘邦显

    刘邦显

    本书主要由“九十年的人生轨迹”、“遗文选辑”、“怀念文章”、“年谱”等部分构成,并配有若干刘邦显同志工作和生活中的照片,多侧面地展示了刘邦显同志始终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高贵品质。
  • 在天堂等你:一个高三学生的日记

    在天堂等你:一个高三学生的日记

    男主人公凌云,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女主人公项晓曼,是刚转来的新生。如果不是校运会和元旦文艺汇演,他们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也不会有这个故事,但偏偏在这两次活动中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凌云只不过是为了和项晓曼说句话,他的这一愿望也终于实现了,却付出了意想不到的惨痛代价。项晓曼转走了,但故事却没有结束。起因与结局,你很难联系起来,但经作者细腻的心理解剖,你又不得不相信。
  • 世界迷踪

    世界迷踪

    你知道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呢?我们是否还沉寂在不明的世界里面生活呢?谁又是真正知道世界真相的人呢?他一个小市民,因为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慢慢认识了世界的迷雾!
  • 倾城王爷呆萌妃

    倾城王爷呆萌妃

    她是21世纪的迷糊女特工。他是古代的风流王爷。初次见面,是在大婚当天。他当着她的面宠爱小妾,她笑着说加油。不知何时起,本来互相厌恶的两人,关系竟发生起转变。有一天他笑着问她“即使下地狱也陪我?”她亦笑着回答“即使下地狱也陪你”本以为不过玩笑话,却没想到真那么一天。他替给她一颗药丸,笑着说“敢不敢吃?”她朝他挑衅一笑,拿起药丸吞了下去“有何不敢?”他看着她吞了下去,突然的笑了,笑的比以往都好看。她果然实现了她的诺言,陪他一起下地狱,只是............他怎么舍得?他怎么会舍得她陪他一起下地狱呢。虽然他舍不得她一人独活,却更舍不得她陪他一起下地狱啊。
  • 亡国公主侍婢妃

    亡国公主侍婢妃

    穿越成亡国公主?爱上了逆臣之子?结果国破家亡,他背信弃义!她有资本,有颜值,却无情无义!一个不小心,打了擦边球,英雄难过,乃因美人关。是背关起来的关!刚刚洞房花柱,转眼两人又兵戎相见。哈哈哈!你众叛亲离,我看是没人管!只因虏获此子,新仇旧恨齐上心头。我复仇,我用刑,我虐待……可是没想到也有马失前蹄,居然被他一箭射下马来的一天。亲,快救你家公主!哼!你这妖孽居然艳福不欠,本公主一个个收拾,在你面前暂时装个小可怜也不错。只是……你不要给我机会……“你当年是公主,骄扬跋扈。本王拜服,风水轮流转,如今你已经是亡国之奴。还故作矜持,你不觉得可笑?你以为感情的筹码在我心中有多重……”“是我错了,从此以后我没有心……”
  • 网游之王者平凡

    网游之王者平凡

    一个全球首富的大少爷从小缺少亲人关爱,毅然离家出走而躲进网游之中。八年抗战,他从事过所有辅助职业。一次网游公司倒闭让他进入《王者》,同时也进入烟雨这个温暖的家继续辅助职业。凭着八年经验,他很快占据药师第一宝座,居然以一个非战斗玩家的身份力挫排行榜单各大高手,令人眼镜跌破。然而,烟雨的宿敌豪门却嫉妒他的绝佳表现,于是对他进行陷害、令他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面对这一切,他转职战士并且利用药师第一的优势冲上等级第一宝座,威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