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4700000002

第2章 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会师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革命军南下广东,途中遭敌军封堵,损失严重。革命军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在那里发动了湘南暴动。受挫后,决定放弃湘南,上井冈山。1928年3月下旬,毛泽东率部赴湘接应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4月24日前后,在井冈山大本营——宁冈,朱德、毛泽东所部正式会师,史称“朱毛会师”。时年朱德42岁,毛泽东34岁。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使中国出现了一支最强大的工农武装。为了纪念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师,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在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1928年1月上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近800人从粤北转至湘南宜章县境。1月12日,智取宜章城,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随即,南昌起义军余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并组建了宜章农军。在粉碎国民党军许克祥部反扑后,于2月6日建立宜章县苏维埃政府。与此同时,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各地党组织领导下,工农群众纷纷起义。工农革命军第1师先后协助当地农军占领郴县、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城,并相继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3月中旬,湘南特委在永兴县太平楼召开湘南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湘南起义过程中,中共湘南特委将宜章、耒阳、郴县和永兴、资兴五县农军,分别编成工农革命军第3、第4、第7师和两个独立团,共8000余人。

3月下旬,国民党军7个师向湘南地区反扑。为保存革命力量,避免在不利的条件下同敌人决战,朱德当机立断,作出退出湘南、上井冈山的重要决策。

还在3月上旬,当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1师进驻酃县中村时,得知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正向井冈山方向撤退。当即决定兵分两路去迎接朱德、陈毅部上山:一路由他和何挺颖、张子清率领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从江西宁冈的砻市出发,楔入湘南的桂东、汝城之间;另一路由何长工、袁文才、王佐率领第2团从井冈山大井出发,向资兴、郴州方向前进。毛泽东还派毛泽覃带着一个特务连赶到郴州,同朱德、陈毅领导的部队取得联系。

3月29日,朱德率领部队完成了转移的准备。在毛泽覃带领的特务连接应下,朱德、王尔琢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1师主力经安仁、茶陵到达酃县的沔渡。陈毅率领湘南特委机关、各县县委机关和部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主力于4月8日到达资兴县城,同从井冈山下来的由何长工、袁文才、王佐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2团会合。毛泽东等率第1团在桂东、汝城牵制敌军,掩护湘南起义军转移,于4月中旬到达资兴县的龙溪洞,同萧克领导的宜章独立营会合。这是第一支同毛泽东亲自率领的部队会合的湘南起义军。同时,陈毅带着工农革命军第1师主力一部以及何长工、袁文才、王佐带领的第2团一起到达酃县的沔渡,和朱德率领的主力部队汇合。接着,朱德、陈毅带领直属部队从沔渡经睦村到达井冈山下的宁冈砻市。

4月下旬,毛泽东率领部队返回砻市,立刻到龙江书院去见朱德。毛泽东同朱德的这次历史性的会见,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从此,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王尔琢任参谋长,辖3个师,朱德、毛泽东、陈毅分任第10、第11、第12师师长,共1万余人。不久取消师的建制,编为6个团。5月下旬,第30、第33团返回湘南开展游击战争,在井冈山的部队为第28团(由南昌起义军余部组成)、第29团(由湘南宜章农民军组成)、第31团(由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组成)、第32团(由袁文才、王佐部队组成),共6000余人。

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使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支具有北伐战争传统和战斗力很强的部队聚集到一起,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而且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地区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

井冈山精神的形成

井冈山精神是我党在早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广州等中心城市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但是,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等原因均告失败。1927年中共八次会议后,毛泽东到达湖南,部署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分二路进攻长沙。由于敌强我弱,加上革命军中一些旧军人叛变,革命军遭受严重损失。毛泽东果断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把部队转向敌人统治势力薄弱的农村。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他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历史上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通路。

1928年4月,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建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红四军多次打退反动军队的进攻,并克服缺衣少粮的困难,在根据地发展农业生产,创建军需工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等,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大小小十几块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就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气概;就是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就是依靠群众、坚定走群众路线的观点。

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气概

受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中心城市起义模式以及共产国际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便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城市,并试图按照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模式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上海工人阶级的三次武装起义等等,但均以失败告终。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对中国的革命形势估计不足,加上党内不少人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教条、把俄国革命经验奉若神明,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城市中心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党中央继续留在中心城市上海,并在全国各地先后领导和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100多次起义,这些基本上以夺取和占领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的起义,大都很快遭到失败。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和胆识,独辟路径,敢闯新路,在崎岖的井冈山地区,冲破国民党白色恐怖的阴霾,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诞生了湘赣边界第一个工农政权,从而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和新舞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提出和解决的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革命道路问题。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根据地创立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并冈山精神内涵的首义与核心。

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为扼杀新生的政权,蒋介石不仅在军事上“围剿”,而且在经济上封锁。根据地的军民既面临着严重的敌情,又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在隆冬之际边界丛山积雪不清,红军衣履饮食非常因难,又因敌人封锁,红军未能到远地游击,以致经济没有出路,在此时期中红军官兵单衣御寒,日食红米南瓜,两月没有一文零用钱,……”(陈毅《关于朱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1929年9月1日)。不仅如此,根据地还缺医少药、没有盐,有时候甚至没有吃,“挖野菜,也当粮”。在这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组织耕田队、劳动互助组,成立犁牛合作社,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兴办子弹厂、炸弹厂、被服厂等军需工厂和盐厂、糖厂、纺织厂等民用工厂;组织全军将士挑粮上山;开展群众性的熬硝盐运动;自己动手制作中草药等等。克服了重重难关,战胜了困难,赢得了胜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广大红军指战员,在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下,英勇不屈,同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进行了殊死搏斗。当时红军指战员在脖子上都系着红带子,取名“牺牲带”,表明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决心。在井冈山斗争中,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5万人,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在反敌人“围剿”中,小井一百多名来不及转移的红军重伤病员,面对敌人的枪口,高呼“红军万岁”被敌人集体屠杀,鲜血染红了稻田的土地;在龙源口战斗中,三营长肖劲带着敢死队火线负重伤,肠子流出肚外,他用绑腿扎紧继续率部冲锋而壮烈牺牲;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被捕后坚贞不屈,在刑场上还向广大群众宣传革命的道理,敌人割掉他的舌头,剁断他的脚趾,他用鲜血在地上写下了“中国共产党万岁”、“革命成功万岁”十三个大字。

虽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逐步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但把持党中央的部分领导人,仍然坚持“城市中心论”,轻视农村革命根据地,甚至命令已在井冈山立足的工农红军离开根据地去攻打城市。在“左”倾冒险主义的干扰下,井冈山根据地遭受了1928年的“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两次大的挫折。军事上的失败再加上根据地物质生活条件的艰苦,敌人的严密封锁和不断围剿,党内红军内产生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悲观情绪十分流行。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失望,认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信革命高潮必定会到来。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的:“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所以能燃遍全国,走向胜利,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这种理想和信念,正是井冈山军民一切力量的源泉,也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依靠群众,坚定走群众路线的观点

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与工农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坚定走群众路线,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

早在1927年10月底,工农革命军在进军井冈山的途中毛泽东就为部队规定了“三大纪律”:

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初,工农革命军在发动群众时,毛泽东又规定了“六项注意”:

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其后不久,毛泽东又为工农革命军制定了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组织群众,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在井冈山地区到处传颂着这样一首民谣:

红军纪律真严明,

行动听命令;

爱护老百姓,

到处受欢迎;

遇事问群众,

买卖讲公平;

群众的利益,

不损半毫分。

秋毫无犯的工农革命军很快赢得了井冈山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热情支援,父送子、妻送郎当红军的动人场面到处可见。1928年7月,红军三十一团在数万农民的支援下,以一个团的力量把敌人11个团围困在永新城周围达25天之久,有力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军民团结造就了井冈山根据她的“森严壁垒、众志成城”,即使“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坚定的群众路线是井冈山精神熠熠生辉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它不仅是当年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和建设者继往开来,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直接源头。

同类推荐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潘多拉的种子: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

    潘多拉的种子: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

    一万年前,第一位农夫在肥沃月湾播下种子,仿佛掀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从此,人类这个物种在生活方式上做了根本的改变:放弃狩猎采集、进入农业生活,启动了一连串无法预见的改变。播下潘多拉的种子,让人类拥有了食物供应的控制权,将我们推向现代文明,但是这种剧烈转变也带来了后遗症。
  • 蝶间道

    蝶间道

    蝶间道路如同一条没有名字的土路,一条不知道来自何处,也不知道伸向何处的土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坎坎坷坷望不见尽头。但他们奋斗,拼搏,永不言弃地走了下去。蝶间道路拥有真情的相伴,他们多次跌倒也不再感觉疼痛。蝶间情爱不单单只是风花雪月,而是一种心灵的守候。如同莎士比亚所说:“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蝶间道上的这份真何尝不是道出了人世间最朴素的东西,而蓦然回首,这些正在一步一步远离我们人类,是被我们久埋在了心底,还是从未真正的唤醒过,在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究竟该何去何从?
  • 大话中国人

    大话中国人

    触摸中国人的文化,剖析中国人的性格,透视中国人的劣根性,大话中国人的世道人心。中国人喜欢吹牛,中国人喜欢较真,中国人有着“难于言表的温情”……本书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来调侃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以及中国人的劣根性。
  • 中华上下五千年断案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断案趣话

    古代的断案方法不拘一格,格格诙谐幽默,像是星辉夜空下模糊的山峦,黑得看不清脊和山路,却在峰回路转时候,雄鸡一唱天下白。古人断案时的智慧,古人的机智和幽默,妙不可文言!
热门推荐
  • 修真千万年

    修真千万年

    一个相亲了26次,没有成功的人。穿越以后有什么奇妙事情会发生。想不想知道,想知道就加入(修真千万年)一起去穿越怎么样牛逼哄哄在异界冒险。
  • 暂无灵感

    暂无灵感

    我们很平凡但是我们都有故事。风吹过的.路依然远.你的故事讲到了哪.
  • 火色狼谍

    火色狼谍

    这是一场刀光剑影的激烈谍战,也是一个纯情女孩成为艳情女谍的奇特经历,祖国危难时她挺身而出,不畏牺牲、忍辱负重,但永不言败......这也是太空时代的“三国演义”,记录了大国间激烈、血腥、决定国运的秘密战争。它挑战人类智慧、心理、科技、国力的极限,使人体会到国家利益冲突时,国与国间的谍战竟发展到不可思议的深度、维度和广度。各国为了各自利益,把对人和科技的利用发展到了极致。本书融合尖端科技发展,如人脑科技、纳米、航天、克隆、新型通讯等,空间上从大脑这个微观宇宙,跨越到广袤无垠的真实大宇宙,地理上从地球到火星,展现了一幅惊心动魄、高潮迭起、浩瀚千万里的波澜壮阔的画卷。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一个偶然的机会,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
  • 菜鸟教师打怪录

    菜鸟教师打怪录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与大多数人一样,从小常在作文中写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一名教师,可是那一定只是为了完成写作,我在自己还没做好准备时走上这条不归路,与现代生活中的小公主小皇帝斗智都勇,在体力与脑力双用,在精神与肉体都快崩溃,峰回路转不知不觉间孩子的纯粹感动着我。
  • 鬼村殡仪馆

    鬼村殡仪馆

    繁华的雨水,迷离了寂寥的世界。凋零的花叶,谁人又会知晓。来来往往的人群,留下匆忙的脚印。回首间,沿着走过的足迹,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过路陌客而已。灵魂的归处,是否那样安详。但谁人又知,那里也是一个不安的世界。
  • 管理基础与实务

    管理基础与实务

    《管理基础与实务》是一本着眼于培养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管理素质与管理技能的教材。本书以管理的四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原理和方法。本书设三篇,共九章。第一篇管理内涵篇,主要介绍管理和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第二篇阐述了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全书的重点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管理的一般职能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第三篇是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篇,主要介绍创新、组织的变革和发展,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
  • 谁在那

    谁在那

    七个开出不同魔法的盒子,六位孩子开启的不同的命运,一次难忘的圣诞夜之旅。投错区的黑色童话,
  • 时间会证明一切

    时间会证明一切

    爱过,错过,都是经过。好事,坏事,皆成往事。生而为人,红尘浮浪,免不了世间一番摸爬滚打。也曾迷茫,也曾彷徨,虽抵不过少年白发,却终可见淬火成金。尝遍人间滋味,领略万种风情,然后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是时间。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我们都曾不堪一击,我们终将刀枪不入。时间会证明一切。
  • 恋爱心理学

    恋爱心理学

    人类一直在从不同角度探索爱情这个亘古常新的主题,本书从80后男女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了恋爱心理。比如,了解女人心,快速获得爱情;了解男人心,做最美恋人等8大主要问题。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爱情”的挑战?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有没有真正的爱?关于爱情,他(她)的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本书将逐一讲述爱情背后的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