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5400000033

第33章 敢当大任——有一种勇气才能成功

很多时候。不是人们不具备取得成功的能力,而是缺乏取得成功的勇气。成功就像是长在悬崖峭壁上的花,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在远方观赏,赞叹它的美丽,却不敢攀岩而去撷取成功之花。曾国藩的成功也是勇气铸造的。在时局艰难的时刻,曾国藩以一个文臣挺身而出,奔赴战场,在战争中几次三番地死里逃生,才有了后来的辉煌。

1.敢于直言进谏

在封建社会,直言进谏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皇帝掌管着生杀大权,作为臣子,说话稍不留神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历史上因忠言进谏而惨遭横祸的人数不胜数。曾国藩虽然处在那个皇帝昏庸、吏治腐败的年代,但是他依然抱定济世救民的理想,不避刀剑,直言进谏,力图清除晚清朝廷的时弊,以振兴朝纲,他是晚清官场上少有的有识之士。

曾国藩在京为官时期,清政府已然是弊病百出。曾国藩在与朋友的书信来往中经常讨论这些问题。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再加上太平天国运动在全国兴起,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曾国藩对此焦虑不安。他经过深入的了解,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吏治的腐败和朝野上下的昏聩无能。在其他士大夫昏昏欲睡的时候,曾国藩对此大胆地提出批评,他认真地分析政府腐败和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一是官吏的横征暴敛和贪污腐败。曾国藩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之初就指出:“今事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及平梧,几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其最终结果就是酿成农民运动不断发生,从而危及整个统治的安危。二是是非混淆,法度紊乱。曾国藩指出:“今日天下之变,只为混淆是非,麻木不仁,遂使志士贤人抚膺短气,奸猾机巧逍遥自得。”他对这种状况痛心不已:“国藩人世已深,厌阅一种宽厚论说,模棱气象,养成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园,已非一日。偶有所触,则轮困肝胆,又与掀振一番。”

为此,曾国藩在咸丰皇帝上台之初就连上奏折,希望皇帝能够采取措施革除弊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维持社会的稳定。然而,他递上去的折子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弊病百出的清政府依然在风雨中飘摇。

咸丰元年(1851年)一月,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太平军节节胜利,势力迅速地膨胀,东南数省落入他们的掌握之中。清政府忙调集军队镇压,结果连连失利。曾国藩对此忧心忡忡,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内度身世,郎署浮沉,既茫乎未有畔岸;外观乡里,饥溺满眼,又汲汲乎有生涯日蹙之势。进不能以自效,退不能以自存,则吾子之迫切而思以吁于九阁者,实仁人君子之至不得已也。”

咸丰元年四月,曾国藩再次上疏咸丰皇帝,提出了裁减军队和加强军队训练的建议。曾国藩认为,政府军队虽然不少,但是多而不精,必须进行精简;再者,多年没有战事,八旗军队已然腐化堕落,作战能力下降,难以与太平军对抗,因此必须加强训练。对于军队存在的问题,曾国藩这样描述:“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大抵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充,见贼则望风奔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这样一支已经失去作战能力的军队,如何能抵抗势力滔天的太平天国。曾国藩希望通过对军队的改革,开创新的政治局面。

曾国藩提出了改革的方案,他说:“医者之治疮疤,甚者必剜其腐肉而生其新肉。今日之劣弁赢兵,盖亦当量为简汰以剜其腐者,痛加训练以生其新者。”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扭转战局。紧接着,曾国藩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兵贵精而不贵多”的道理,提出裁减军队节省开支、提高士兵战斗力的建议,“但使七十一镇之中有十余镇可为腹心,五十余万之中有十余万可为长城,则缓急之际隐然可恃”。

可是昏庸无能的咸丰皇帝仍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清政府军节节失利的消息不断地传来。曾国藩对此愤愤不已,他怀着赤胆忠心,决定再一次上疏直谏。这一次曾国藩言辞犀利,惹怒了咸丰皇帝,差点遭到不幸。但是曾国藩敢于直谏的行为,已经使他声名鹊起。

曾国藩常怀报国之心,以天下为己任,希望能够为国为民出力,因此,他敢于一次次地上疏直谏。从他写给弟弟的书信中,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心意。他说:“余之意,盖以受恩深重……若于此时再不尽忠直言,更待何时乃可建言……满廷臣工,遂不敢以片言逆耳;将来恐一念骄矜,遂至恶直而好谀,则此日臣工不得辞其咎。是以趁此元年新政,即将此骄矜之机关说破,使圣心日就兢业,而绝自是之萌,此余区区之本意也。现在人才不振,皆谨于小而忽于大,人人皆习脂韦唯阿之风,欲以此疏稍挽风气,冀在廷皆趋于骨鲠,而遇事不敢退缩,此余区区之本意也……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复顾身家之私矣。”

曾国藩是一个希望做大事的人,他具有做大事的胆识和勇气。从他的上疏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得到他的大勇,还可以看出他的大才。这样一个有才能的人,同时还具有非凡的勇气,注定是要成功的。果不其然,当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如火如荼时,朝野上下找不到一个堪当大任者,而曾经犯颜直谏的曾国藩成为最适合的人选,他奉命组建军队,久经征战,镇压了太平天国,他的理想和抱负也得以实现。

2.挺身赴国难

曾国藩作为一位封建知识分子,其理想就是精忠报国,就是忠于朝廷,就是忠君。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冲击下,清政府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朝不保夕。面对严峻的形势,清政府再也顾不得满汉之大防,决定起用汉族官吏,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当时,曾国藩面对复杂的局面挺身而出,置个人的生死、荣辱于不顾,殚精竭虑、任劳任怨,毅然踏上了忠君报国的道路。

同为晚清名臣的林则徐说:“知难而退,此虽保家保身之善谋,然非人臣事君致身之道也!”当清朝廷遭遇危难的时候,作为臣子的曾国藩没有退缩,而是主动担负起了保卫清朝廷的重任。他作为一个文臣,由此走上了领军打仗的道路。在战争中,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作战勇敢,成为对抗太平天国的主力军队,最终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清政府腐败无能,整个大清朝竟然成了洋人的天下。曾国藩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无可奈何。1870年,天津民众攻击法国教会,造成了数十人伤亡。以法国为首的七国公使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抗议,同时各国军舰环伺大沽口。清政府又一次面对战争的威胁。

曾国藩奉命处理这件事情。当接到办理津案旨令时,曾国藩正在生病,“重发眩昏”,“腹泻不止”。面对复杂的形势,他的幕僚们纷纷劝阻他不要赴天津。曾国藩自然也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处:七国公使不肯善罢甘休,以战争相胁;中国民众义愤填膺,很多官吏也觉得忍无可忍,不惜与洋人一战。既避免战争,又安抚百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知道此番去天津是凶多吉少,更重要的是他18年来历尽艰难困苦得来的声望很可能毁于一旦,落个身败名裂、万人唾骂的下场。但是,国难当头又不容他迟疑。曾国藩明知必败,却不避刀斧,毅然前往。他说:大将不辞刀头死,岂能因祸福而避趋,还是决定要“力疾受命”。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临行前,曾国藩留下了遗嘱。他在遗嘱中强调此事绝难措手,或一去无以再返,但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违效命之初誓。

当年七月,曾国藩带领赵烈文、薛福成、吴汝纶几个幕僚和少许兵弁来到天津。曾国藩的到来给老百姓带来一线希望。他们把曾国藩看做是敢于反对“洋教”的官员,他们都还记得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有反对洋教、护卫儒道之论,因此夹道欢迎曾国藩的到来。

曾国藩对洋教素无好感,但是他来之前,朝廷明令他“将为首滋事之人查拿惩办”,让他“持平办理,以顺舆情而维大局”。这就是说,曾国藩绝对不能得罪洋人引发战争。曾国藩心里也清楚,以清政府的军事实力,是不能与洋人开战的。

然而,如果顺从洋人,则难以向天津的官绅民众交代。曾国藩从《邸报》上看到,恭亲王奕祈、内阁学士宋晋、翰林院侍读学士袁保恒、内阁中书李如松等人向朝廷上奏折,说天津反洋教是义举,对洋人应采取强硬态度,要求皇帝下旨讨伐洋人洋教,惩罚媚外的崇厚等官员。这些已经对天津民众起到了舆论导向的作用。如果曾国藩在这个时候处置失当,就会造成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自知无论自己怎么做都不可能有好结果,只能委曲求全,尽量将事情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当他决定把天津地方官交刑部严办及捕拿“凶手”,以抵洋人之命的奏折传出之后,京津及各埠士人一片哗然,“卖国贼”的骂声随之而起,就连他的亲戚朋友都指责他。曾国藩自知难以逃脱舆论的指责,对此事不置一词,只求速死。

曾国藩早已料到结局会是这样,他还是这样做了,他愿意为了清朝廷而牺牲自己的名誉。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后来在慈禧太后的面前说出了曾国藩的心声,曾国藩决意牺牲他一个人的名声来保全大局。

同类推荐
  •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蒲松龄传:幻由人生》是一本翔实的、带有学术意味的人物传记。作者是研究蒲松龄的大家,又有文学写作的经验,故下笔纵横捭阖,情思缕缕,除了人物鲜活外,历史的语境也被一一点缀出来。一个在科举路上不得志的文人形象被勾勒得栩栩如生,诸多历史话题浮现其间,乃文学画廊的奇景,有身临其境的美感。
  •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本书里收进了毛泽东对终生难忘的世界友人的评点及其这些友人的传记。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和革命正义立场的人,他受憎分明,对支援过中国革命的白求恩、柯棣华等世界友人,他的评述饱含着无产阶段的深情厚谊,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长期团结一致、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意愿和真实写照。本书作者全面地反映毛泽东对历代巾帼红颜的评价并将她们的生平传记予以介绍,以便读者了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女政治家、女革命家、女文学家及杰出的巾帼英雄。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
热门推荐
  • 介魂

    介魂

    我没了灵魂,在一次次磨砺中,我却成为了最厉害的阴阳师。
  • 四元之宝

    四元之宝

    四元,乃四大圣器,寻之,可得天下,但这世上有一群人,亦在寻找四元,目的却是赚钱,赚了钱既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钱易缕,就是这样的小伙子,武功了得,以一敌百,喜欢兵器,但是,最喜欢的是钱,因为有了钱,就可以自己制造兵器,所以,他的人生投入了四元的旅途中。
  • 超级透视神眼

    超级透视神眼

    意外获得一双透视神眼,竟发现能看破世间虚妄,天上地下,无所遁形!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 傲娇影后:嗨,金主大叔

    傲娇影后:嗨,金主大叔

    结婚当天,渣男带着怀孕的小三闹场子,她不得已”啃“了个老男人救场。”怕了?““……”某女慌的直摇头。“害羞了?”某女看都不敢看,继续摇。“啃了就不负责了?”“咳咳……”某女卒。大叔,不要啊!
  • 快穿,你是男的没错

    快穿,你是男的没错

    咳咳!吃过泡面就穿越谁有我惨穿就穿嘛,也不是什么大不了,嗨氏的男人不能认输你们要干什么!!!!我告诉你们我啊啊啊啊!成功完成任务的作者小心的拿起手机‘老大,,你可满意’‘以后好处少不了你’作者已经高兴散花
  • 无上战魂

    无上战魂

    【年度最具潜力玄幻小说】忘古大陆,所有天才都挣扎在到底契约几个战魂的泥潭之中。少,则进步有限。多,则浪费精力。在此时,有一人凭空出世。他的战魂,数以百计!当别人问起为什么时。“你们所修炼的,是我简略后的功法!”千年之前,他就存在。
  • 流淌的时光里只有一个你

    流淌的时光里只有一个你

    我们都曾那么深沉的爱过一个人,他也曾用温暖把你的全世界点亮,年少的懵懂无知,少女的细腻心思,看不懂爱情,错过一个耀眼如阳光的他,每个人都遍体鳞伤,只愿你还有重头再来的勇气和热情
  • 冷血杀手

    冷血杀手

    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争斗与厮杀。在《冷血杀手》里,看娇小美丽的箭毒蛙如何称霸丛林,看漏斗蜘蛛如何将猎物玩弄于股掌之间,看湾鳄如何给猎物来个“死亡翻滚”……《冷血杀手》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
  • 网王之月胧追夫史

    网王之月胧追夫史

    幸村月胧是幸村精市的妻子,幸村墨染是幸村精市和月胧爱的结晶。有一天早上醒来,月胧突然发现自己穿越了!并且还是自己的小时候!再看看旁边的小包子……咦?这不是儿子吗!靠!穿越还打包!要不要这么坑!此外,月胧还发现,自己的丈夫幸村精市居然喜欢一个叫朦朦胧胧的女子!哼,可恶的女配,看招吧!本小姐一定会让你为你的所作所为后悔的!雨鹓第二部作品,谢谢大家支持!
  • 龙皇录

    龙皇录

    骆云飞本是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一次机遇,体内龙脉觉醒,龙神九转,风云变!御女无数,狂灭多方情敌!异世大陆,七宝异兽,层层的历练,让他快速成长,化身五爪金龙,啸乾坤,杀神明,终成为一世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