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5400000008

第8章 中庸之道——不把弓拉满,不把势用尽(2)

有的人在名利场上追逐,总是不能把握一个度,最后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惨败而归。曾国藩认为,功高名显,必然会带来别人对自己的嫉妒和仇视,所以在利益和名誉面前,他总是会让一步,从来都不独占。

曾国藩创办湘军,镇压太平天国,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从来都不居功自傲,在每次呈报战果的时候,总是将下属或是同僚的名字放在前头。例如,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时,为了搞好关系,他就特别注意将满族人都督官文的名字摆在自己之前。后来,曾国藩费尽心思将湘军水师改为经制的长江水师,这样一件很大的事,曾国藩又将官文的名字推到自己前面。

曾国藩很了解官文这个人。官文是满族贵族,骨子里瞧不起湘军,但是却又不得不依靠湘军的战功提高自己的职位。而且官文本人贪功好利,毫无定识,更无风骨。曾国藩想要促成水师改制,不让官文反对,就必须满足官文在名利上的贪欲,官文才会站在自己的这一边。所以,在给太后、皇上的折子里,曾国藩建议改制后的长江水师统领由官文做,大家都做他的副手,他一定会乐意。曾国藩这样做既可以减轻官文对湘军的嫉恨,又可拉拢官文一起做事,借此消除满族贵族对湘军的仇恨和排挤。后来水师的发展证明了曾国藩推出一个满族贵族担任统领的做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自古以来,“名利”祸害了多少英雄豪杰。名利双收是很多人的希望,但是,想要赢得名利,首先就要懂得让出名和利。曾国藩很明白这个道理,在他的官场生涯中,他一直按照这个道理来做。这使得他晚节得保,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状态。

曾国藩于咸丰四年(1854年)在湖南老家招募兵勇,创立舟师,训练湘军。自与太平军开战后,他运筹帷幄,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有方,屡建奇功,多次受到清廷的恩赏和嘉奖。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两宫皇太后授权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4省军务,节制提督巡抚以下各官。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他又被加授“协办大学士”,从而成为清朝自开国以来权势、地位最高的汉臣。而曾国藩的弟弟们也兵权在握,四弟曾国荃统兵近2万,由于屡立战功,仅同治元年就受到了清朝最高统治者的7次表彰;五弟曾国葆也统兵5000人。曾家兄弟权倾朝野。正如曾国藩自己所云:“余家目下鼎盛之际……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家门极盛并没有使曾国藩得意忘形,却使他忧心忡忡,而且更加小心翼翼。他深明“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之理。他说:家道的长久,不是凭借一时的官爵,也不是凭借一两个人的发迹来维持的。当家道鼎盛的时候,要做家道衰败时的考虑。上天既能使我们处于今天丰厚顺达的境地,就能使我们处于明天艰难困苦的境地。这样的经验教训,历史上举不胜举。

因此,曾国藩在信中告诫弟弟们要以霍光为鉴: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上天惩罚一个人是无形的,常常借助于人之手。霍氏的势力太强大了,上天就借汉宣帝来削平、限制他的势力。像霍氏那样,等到别人来限制就为时已经太晚了。我们家族正处于鼎盛时期,所以我们兄弟要自律自戒,不等上天来惩罚限制,也不等别人来惩罚限制,我们自己应该主动地想办法限制自己。曾国藩针对弟弟们在买地建房上的挥霍、银钱取予上的不谨慎、言谈举止的傲慢等,提出了自我限制的方法:“廉、谦、劳。”“俭而不奢,居官清廉。”他希望弟弟们“俭以养廉”,每用一钱均须三思;不妄取分毫,不寄银钱回家,对亲族不随便馈赠;在为人处事上,要做到内心谦虚、外表恭让,切忌颐指气使、气焰嚣张;在为朝廷办差上,要竭诚效劳、恪尽职守。只有在“廉、谦、劳”三方面潜心修炼,“正己为先”,才能够持盈保泰、家道长久。

人人都在追逐利益,不可能所有的利益都让自己一个人得到,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要主动地谦让,将利益送给别人,这样做虽然会有所损失,却能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在名利上达到顶峰的时候,更需要谦让,否则月满则亏,后果不堪设想。曾国藩懂得在名利面前谦让,让他名利双收,这就是人生的智慧。

4.急流勇退方可长保富贵

曾国藩曾经感慨道:“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这的确是那个专制年代的一种悲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功臣名将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的时候,帝王就担心功臣名将会向自己发起进攻,所以会千方百计地置功臣名将于死地。然而曾国藩却能够寿终正寝,死后也没有人秋后算账,这在历朝历代中都是不多见的。他靠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急流勇退。

曾国藩创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战功显赫,朝廷不断地给他封赏,他的地位逐渐地上升。等到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曾国藩的湘军就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对于曾国藩,朝廷自然是欲去之而后快。

曾国荃攻陷大平天国都城天京,当天夜里就上奏报捷,满心以为会受几句赞扬,不料却挨当头一棒。上谕指责曾国荃破城之日晚间不应立即返回雨花台大营,以致让1000多名太平军突围。朝廷并没有就此了结,而是步步进逼,揪住不放。数日之后,清政府又追查天京金银的下落,令曾国藩迅速查清,报明户部,以备拨用。尤其严重的是,上谕直接点了曾国荃的名,对他提出严重警告:“曾国藩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保勋名。惟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由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长承恩眷。”

曾国藩自然听出了这几句话的言外之意,更何况他也知道曾国荃的确是嚣张跋扈,将攻陷天京的功劳都归于自己身上。于是,曾国藩对赵烈文说:“沅甫之攻金陵,幸而成功,皆归功于己。余常言:‘汝虽才能,亦须让一半与天。”’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曾国藩生死存亡的关头,能否妥善地处理与朝廷的关系,成为能否保持其权力和地位的关键。曾国荃在这个时候依然存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想法,这与曾国藩忧谗畏讥、常怕盈满的想法形成强烈的对比。所以曾国藩写信给曾国荃,要他时时以此为戒,而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切实实践。

曾国藩在湘军声威达于极盛之时,就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理由,奏请裁湘军归乡里,明白地表示自己无挟军权以自重的态度。至于遣散湘军,远在攻克南京之前,曾国藩就已经有所打算。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南京合围之后,因为胜利在望,曾国藩开始思考善后的问题,他在二月初二日致曾国荃信中,就已明确地有所表示。

攻克南京之后,曾国荃就坚持辞官,申请回籍休养,所部必须裁撤是自然之理。曾国荃先行回籍,而裁军之事,则留与曾国藩料理。

曾国藩早已知道朝中那些将领没本事,却嫉贤妒能,早已讨厌自己这班书生风头太健,常想惩罚一下自己。清军中有一位高级将领名叫胜保,每战必败,每败必保,时人称之为“败保”。他最讨厌曾国藩兄弟。蔡寿祺跟败保最久,所以他首先弹劾曾国藩。曾国藩先裁湘军,以免授人以柄,就是这个原因。

在裁军上,曾国藩的计谋手法自是超人一等。他在战事尚未结束之前,即计划裁撤湘军。他在两江总督任内便已拼命地筹钱,两年之间已筹到银钱500万两。钱筹好了,办法拟好了,战事一告结束,他便立即宣告裁兵。他不要朝廷一分钱,因为裁兵费早已筹妥了。

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六日攻下南京,七月初旬开始裁兵,一月之间,首先裁去1.5万人,随后又略有裁遣。但是,军可裁,官不可不做,曾国藩在领兵作战时,曾一再请求回家为父母服丧终制,而战事终了后,何以从不提及此事,这点仍和他的忧畏有关。

曾国藩在削平太平天国之乱后,皇帝封他为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他是事实上的湘军领袖,凡是湘军出身的将领,无论是执掌兵权抑或出征疆场,都视他为精神上思想上的领导者,而湘军被裁遣的多至数万,这些人功名路断,难免有人心怀不满。

曾国藩如果在此时请求解官回籍终老,皇帝当然不能不接受他的要求。但如他在回到乡间之后,以一个在籍乡绅的地位,被一群图谋不轨之人挟制,并被奉之为领袖人物,即使曾国藩能够妥善处理,而对清朝政府来说,也仍然不是保全功臣之道。如果清政府怀有过度的恐惧,曾国藩辞卸官职,就是表示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那就更容易发生不必要的猜忌了。曾国藩在此时一方面自动解除兵柄,一方面留在两江总督任上继续为清政府效力,绝不轻言去留,正是使清政府绝对放心的最好办法。

不论什么时候,这个道理是不会变的:当你对于别人有用的时候,他自然会利用你的能力为他办事,一旦他功成名就,天下再无敌手的时候,你这个合作伙伴就成了他最大的威胁。如果这个时候你还不知进退,还妄图更进一步的话,那你就只会落得一个可怜的下场。

同类推荐
  •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本书用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记录了这位给世界文学和我国现当代文学以重大影响的世界文豪的创作和人生经历,带引读者走进他迷人的艺术世界。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
  • 曾国藩家书解读

    曾国藩家书解读

    本书收录了修身治心、树德养望、读书为学、习字作文、治家守业、择师交友、为官治政、统兵用人、理财经营、保体养生等相关文章。
  • 香奈儿和她的浪漫传奇

    香奈儿和她的浪漫传奇

    本书讲述可可·香奈儿从一个出身卑微的乡下女孩变身时尚帝国女王的传奇人生,阐述可可·香奈儿的创业感悟及管理之道。
  •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热门推荐
  • 嗜魔之影

    嗜魔之影

    实验的失败诞生了死亡的种子-魔兽。为了抵抗魔兽的屠杀,人类神秘组织-R.S发明了嗜魔者。人类少年夜清的父母被魔兽所杀害,踏上复仇的他会在嗜魔的道路上经历什么呢?
  • 你是我所迷惘的

    你是我所迷惘的

    这本小说是我写的第一本,它是我好几个日夜兼程完成的书籍,希望大家喜欢,不喜欢也别喷,毕竟是尊重的基本概念
  • 橡皮爱情

    橡皮爱情

    当12点钟声响起,爱情褪去浪漫的外衣,剩下的又是什么呢?让御姐为你揭露伪善爱情和男人的那点心思,给你的爱情打下一针镇定剂,免遭物欲滥情毒害。
  • 早安萌妻:霸道总裁太磨人

    早安萌妻:霸道总裁太磨人

    安小墨出于自己的医德,拼尽全力救了全城有名的杜少,杜凌宇一句简单的承诺却从此困住了她的一生。“你救了我的命,我许你平安一生。”人前他桀骜不驯,妻前他暖心顺从。世人说他宠妻无节制,他勾唇,“我乐意。”商场就是战场,在硝烟弥漫中,他给她锦绣前程。当她抱着枕头跟他抗议。他却露出他的腹肌抱着她滚床单。渐渐的,安小墨发现杜凌宇就像是杜冷丁,只要吃上那么一小口,她就会对他上瘾。可是一次滚床单之后,杜凌宇却说。“安小墨,你才是我的杜冷丁,让我宠你,爱你,吻你,全部都上瘾。”
  • 生死门之轮转阴阳

    生死门之轮转阴阳

    轮转阴阳,颠倒生死。生死门开启,阴阳相通,生死颠覆,是灾难?还是机缘?主人公凌雷天生圣灵,却因天妒,遭遇雷劫!紫雷轰顶,欲灭圣灵,生死门开启,吞噬圣灵。凭着留于魂玉之中的一丝灵识,凌雷才得以存活。然而世事难料,当初消逝的圣灵,依然存活!当生死门再次开启之时,圣灵归来。圣灵自然也是凌雷!二者皆是凌雷,二者相遇。何处何从?如何抉择?然而,生死门开启,竟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新人新书,欢迎大家捧场,谢谢!小说目前更改中……
  • 洪兴古惑仔前传

    洪兴古惑仔前传

    80年代的香港社团帮派众多,很多屋村少年加入社团,指望一天能出头,能上位。主角带着后世的记忆穿越至80年代的香港洪兴成员的身上,打仔洪兴,四仔东星,却看主角如何在社团脱颖而出的...........。
  • 几度木兰舟上望

    几度木兰舟上望

    她从小天赋异禀与魂为友,看尽人世不公。他从小背负血海深仇,仍一心报国。奈何奸臣当道,败坏朝纲,恶鬼误国,滥杀无辜,不可一世的禹朝即将分崩离析,她陪他斗恶鬼,除馋臣,奈何天意弄人。。。。
  • 内家拳传奇

    内家拳传奇

    狭义地讲,内家拳包括太极、形意和八卦。内家拳是一种精气神,是一种真正的国魂。没有一种拳术像内家拳那样神秘、神奇、神圣。不习武的民族,是种的退化;丢掉了内家拳的国人,是大悲哀。爱恨情仇令人执着,财色名利令人癫狂,但内家拳却令人为之痴迷,沉浸一生不能自拔。美不胜收,妙不可言,谁练谁知道!摸摸胸口,那颗江湖梦仍在,沉默如金邀你走进《内家拳传奇》,重温武林旧闻,那些江湖风波,那些奇人异事,那些刀尖上的柔情……这是一部乡土悬疑功夫小说,发生在戊戌变法之后,民国成立之前。
  • 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一个人工作的时候,需要兢兢业业,这就是务实的,所以要像蚂蚁;一个人生活的时候,需要有点浪漫主义精神,是烂漫的,所以要像蝴蝶;大概是这样吧。每个人开始时都是一只忙碌的虫子,只不过有些人知道虫子终会变成蝴蝶,而有些人以为虫子就是虫子。本书立足于现实,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蚂蚁的工作态度和蝴蝶的生活态度。无论是蚂蚁还是蝴蝶都有着值得我们每一位员工学习的地方。
  • 小李飞刀之真龙劫

    小李飞刀之真龙劫

    小李飞刀,例不虚发新的元素,新的故事看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