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总结】我们在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大气环境之后,开始进一步了解另一个重要的要素:海洋环境。不管是濒临海洋还是深处内陆的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洋环境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海洋对我们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气候影响(气候的干旱和湿润与海洋和陆地的水循环密切相关),资源影响(生活中许多产品来自海洋,如食盐,海洋水产,海洋矿产……),交通运输影响,生活娱乐影响以及大到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新航线的发明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使世界政治格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某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充分利用有利的海洋环境推动了国家经济的迅速振兴)等。(注意对学生回答进行归纳和总结)
【导入新课】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开始陆续学习关于地球海洋环境的各个方面。
【课件演示】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了71%,表明地球是个水的星球。在演示这部分动画时,地球上不同的水体形式充分展示了地球上不同的地理景观,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这些地理事物做适当的提问和总结等。
【利用课件演示和总结】海洋环境的4个方面(地球的水库,大气和陆地水的来源(水循环的动画),大气的重要热源,海岸带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同时提问】简述人类活动和海洋的相互作用的历史。
让学生回忆自己知道的历史上人类活动与海洋相关的事件。并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总结海洋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几个不同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播放录像】《海岸带》
【课件演示】人-海岸相互作用的几个典型阶段。
【提问】请评价一下这几个阶段,它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明显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海洋环境作为地球的主要环境之一,正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反左右于人类活动。人类越来越注重海洋开发过程对相关领域的生态和环境效应,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持续利用海洋为人类提供的各项资源将成为人和海洋环境相互作用最主要的方面。
【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海洋环境的第一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多结合实际,提高学生学习海洋环境相关知识的兴趣。海洋科学的发展一直是我们国家相对比较薄弱的领域,而这种滞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的瓶颈效应将使我们越来越被动。提高学生认识海洋、探究海洋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海洋环境是本节课的关键。
探究活动
收录中央气象台海洋气象预报或搜集我国海洋水温资料,绘制我国近海水温年变化曲线图,分析我国近海海域水温的时空变化特点。
第五课时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最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关于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在讲解渔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渔场。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渔业国。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吃的生鱼片、寿司等。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建
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接下来,对海水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教学设计示例】
【引入新课】
1.讲述:开发海洋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提问:你所了解的人类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有哪些类型?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
1.讲解: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四类。其中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洋有用化学元素的提取和海洋水的淡化。海水中溶解的矿物质,种类多,数量大。每立方千米的海水中含化学物质平均为3750吨,目前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海水中的食盐可供人类消耗数亿年;海水中蕴藏的钾盐总量相当于陆地上钾盐探明储量的数十万倍。目前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有食盐、镁、溴、碘等。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性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但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为了节省资金投入,海洋有用化学元素的提取和海洋水的淡化可以考虑综合开发和利用。在这方面,陆地淡水资源匮乏的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做的比较突出。海水还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但需要解决海水对金属设备的腐蚀问题。
2.读图:课本《海洋农牧化生产--耕海牧渔》图3.提问:看图说明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
4.讲解: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种鱼类。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远古时代就已开始了,但那时只是捕捞和采集海产品。随着海洋捕捞工具和技术的改进,随着人类对海洋水产品需求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远海的各个海域。同时,通过近海人工养殖各种海产品,并对海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满足人类的多种需要,实现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读图:课本《深海锰结核》图
6.讲解:近海大陆架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深海盆中,还广泛分布着多金属锰结核和多金属软泥,它们是解决陆地矿产资源枯竭问题的重要矿产资源来源,是实现未来人类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靠保证。
7.讲解:海洋能源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现状。
海洋能源资源主要有海浪、潮汐和洋流等类型。其共同特点是:都属于可再生资源,而且是清洁的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但是,这些能源密度很小,开发利用时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投资较大。目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