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00600000007

第7章 牛顿第二定律

一、古代人们对运动的动力学规律的认识

古人在研究了物体的惯性运动后,必然要提出打破惯性运动时外来原因和运动变化之间到底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古希腊学者伊壁鸠鲁认为:“快慢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有还是没有发生冲撞”。这样就把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的方向与速度的改变和作用力联系起来。当然这还只是一种定性的思辨性的思想,并不能成为科学定律。※※※

二、伽利略提出F∝a的关系

伽利略在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加速度这个概念,从此将力和运动区分开来,也即将速度和加速度区分开来,并总结出“作用力按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地增加”即F∝a。

伽利略的思路是这样的,他在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中,最先定义了匀速运动:“我们称运动是均匀的,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相等的距离”,进而他又给出了瞬时速度的概念:物体在给定时刻的速度,就是物体从该时刻起做匀速运动所具有的速度。这是对速度概念的一个重要扩展。

关于变速运动,伽利略是从落体运动的观察与研究入手的。他大胆假定,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如何对加速度进行定义呢?伽利略一开始想到的就是某些量之间呈现简单的比例关系。他第一次对加速度的定义是:落体的速度正比于所通过的距离。

但他很快领悟到这个定义的逻辑错误。因为根据这个定义,物体通过某段距离的二倍所用的时间将与原来那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相等,因为在两倍距离的情况下,其速度也是后来速度的两倍。

伽利略对加速度又进行了重新定义,他用速度的增量△v与用去的时间△t成比例来定义匀加速运动:“若一物体从静止状态出发,并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获得相等的速度增量,则称该物体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

伽利略在斜面实验的研究中,对于α是否为恒定数值,他也没有检验过,当时也无法进行检验。

今天我们认识到,加速度是一个矢量,它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其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米/秒2。

作为加速度概念的扩展,在一般变速直线运动中,通常还引入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概念。

三、培根总结出F∝m的关系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620年在出版的《新工具》一书中首先定义了质量,然后探讨了作用力和质量的关系。他对质量定义为“物体所含物质之量”,并提出“作用力依赖于质量。”

从上述可看出,伽利略已认识到F与m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培根认识到F与a这一比例关系,但都没有进一步明确力、质量、加速度三者的内在定量关系。

四、牛顿关于质量、动量、力的定义

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中,给出了质量、动量、力等概念的定义:

对于质量,其定义为“质量:物质的量是物质多寡的量度,由其密度与体积共同量度。”

对于动量,其定义为:“动量:运动的量,是运动多寡的量度。由速度与质量共同量度。”

对于力,其定义为:“力:外加力是加于物体上的一种作用,以改变其运动状态,而不论这种状态是静止的还是沿着笔直的直线做匀速运动。”

牛顿还指出,外力只存在于作用的过程中,一旦作用结束,它就不复存在。仅仅由于惰性一个物体才显示保持它所获得的新的运动状态,但外力的来源显示不同,如来自碰撞、压力等。

五、牛顿第二定律

在对于力、质量、动量等基本概念定义的基础上,牛顿提出了动力学第二定律。牛顿是这样表述的:“运动的变化和外加推动力成正比,并发生在该力的作用线方向上。”1750年瑞士数学家欧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说明,他认为力不是和运动的变化成正比,而应当是力和运动的变化率成正比。

中学物理教材中的牛顿第二定律中是物体的质量为常量,这同牛顿本人原定律的内容相符合的。

物体的质量并不总是常数,只是在经典力学中显示把物体的质量作为常数。在一般的情形下,当物体的速度接近于光速时,就不能再把物体的质量作为常数。这样,对于高速运动的物体,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就不能成立了。

同类推荐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心理健康健康的概念古而有之。最初,人们所说的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强调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身体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人体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46年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界定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政治经典教案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政治经典教案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居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居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中国民居建筑历史;中国民居建筑类型;民居的文化艺术三章,主要内容包括:原始民居;先秦民居;秦汉、魏晋民居等。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

    中国名山甚多。古代帝王常常把五岳看成神的象征,虽然实际上它们仅仅是地质运动和自然风化的产物。但源远流长的五岳名山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特质的一部分。《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海伦凯勒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海伦凯勒传

    本书的主人公海伦·凯勒,为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海伦·凯勒在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但她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用盲文朗读和写作,并靠用手指接触说话人的嘴唇去感受运动,学会了讲话,并最终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作家。
热门推荐
  • 穿越:娃娃惹桃花

    穿越:娃娃惹桃花

    坐飞机去非洲考察,遭遇无敌龙卷风,就这么穿越了,什么,这是个七岁小孩的身体?什么,这还是个女扮男装的小孩?什么,还是个亡国公主,不,亡国皇子?此小孩身份可疑,背景可疑,母亲可疑,新登基的皇帝可疑,统统都可疑,绝对有阴谋!不过,周围倒是围了一群男子,有美若天仙的,倒是不错哦!
  • 说你爱我之吴世勋

    说你爱我之吴世勋

    关于吴世勋婚后和女主的故事,如果喜欢吴世勋一定要看。
  • 无敌电磁异能起源

    无敌电磁异能起源

    屌丝少年赵杰意外获得异能,在利用异能赚取了第一笔钱后,遇到和他拥有同样异能的混血小洋马艾维西。艾维西野心勃勃,各种推理层出不穷,并且运气极好,两人异能一步步变强。赵杰也不甘示弱,研发各种契合他们异能的武器装备。在他们的眼中,金钱,权势都是浮云。只有武力和更强异能才是掌握命运的力量!不甘平淡,想要改变命运?进入这里,成为一个异能者吧!
  • 快穿之倾城一笑

    快穿之倾城一笑

    一个名叫叶倾城的少女,自从看了快穿文以后,就幻想着自己能体验一回快穿的感觉。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体验到了,同时也走上了一条星光大道(buguilu)。
  • 落跑胆小鬼

    落跑胆小鬼

    是非被颠倒,真相被遮掩,冤而不得诉,让她忍辱负重了漫漫的岁月。她没想过要为自己洗刷冤情,只求能在暗中助他成功,然后,带着美丽的回忆离去。一次又一次被噩梦惊醒,他既怨也恨!梦里,他恨不得亲手杀了她;现实中,她若还活着,他定然会折磨得叫她生不如死!但后来,他才发现自己并不想报仇,其实只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记住她——问她一句……最后一次相遇,他们究竟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执意分开?
  • 子书物语

    子书物语

    传说,上古神木族全族为凤,唯一一只凰,是神木族最神圣的存在!
  • 王俊凯只因,我爱你

    王俊凯只因,我爱你

    我们分手吧!‘妍熙’为什么?‘小凯’因为我不爱你了!不,你骗人,你告诉我你是骗我的。‘小凯’我真的不爱你了!‘妍熙’好,是你先放手的,那就不要在挽回!‘小凯’说完转身离去……我宁愿你恨我,也不要拖累你,因为我爱你……
  • 我的大民国

    我的大民国

    民国,中华历史上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军阀割据,外寇入侵。周安,21世纪的一个小愤青,得到自己人生中的金手指的偶然中,返回到了那个遍地烽火的年代。他,会给这一片大地带来什么……
  • 课外雅致生活-折飞一片天空

    课外雅致生活-折飞一片天空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武当道教的抗日爱国故事

    武当道教的抗日爱国故事

    在抗战时期武当道教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投身到救亡图存的伟大行列中来。他们对国家竞行忠孝,倾其所有,支持抗战。一些道士和信徒挺身而出,一手拿香,一手拿枪,毅然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实践着上马杀敌、下马学道的道教理念。1945年春天,侵占老河口的日寇组织特别挺进入斩队,偷袭设在武当山周府庵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武当道教信徒和群众奋起抗击,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