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01800000029

第29章 大明官场乱斗之严嵩死磕徐阶(5)

两年后,公元1555年,即嘉靖三十四年十月,严嵩在一份估计皇帝必会批准的死刑名单中,悄悄附上了与该案并无关联的杨继盛的名字。结果,导致杨继盛被杀,遂成为在明清两代名气极大的忠烈之士。杨继盛被杀时,王忬大病一场,痛惜国失栋梁之材。

王世贞则在刑场之上当众痛哭失声,并当场脱下自己的官服,盖在杨继盛的尸体上,然后抚尸大哭。

王世贞名声太大。他的多方奔走和临刑一哭,令众多并不知情的人们,知道了杨继盛的忠贞、冤屈和严嵩的诡计,并广泛传播之。由此,严嵩切齿痛恨王世贞。

终于,严嵩没有出面对付王世贞,却找由头将他的父亲逮捕入狱,并判处死刑。个中缘由,相当繁杂。简单说就是:王忬当时官居蓟辽总督兼右都御史,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兼监察部部长。当此大任之际,却正值积重难返之时,左支右绌之下,被严嵩抓住了把柄。然后,罪远不至死,却被问成死罪。

远在山东青州为官的王世贞听到这个消息,弃官不做,星夜赶回京城。与他刚刚考中进士的弟弟一道,来到严嵩家门前,长跪不起,泪流满面,请求已经八十岁的老首辅高抬贵手。严嵩表现得相当客气,把兄弟二人让进客厅,温言抚慰,并保证在皇帝面前周旋,救他们父亲的性命。

此后,王世贞兄弟每天身穿囚犯的衣服,跪在百官上朝的必经之路,“自批其面”,就是自己打自己耳光,恳求襄助,并表示愿以二人之命,替父亲去死。终于,他们的父亲还是被开刀问斩。时在公元1560年,即嘉靖三十九年冬。

此时,离严嵩倒台还有两年。

事情之所以发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规律开始发生效力。而徐阶,则在长达十年的韬晦与角力中,恰到好处地徐徐发力,就此,将已经八十一岁首辅的那只老手掰倒。

细究起来,或许会有人说他胜之不武。因为,严嵩反正也没有几年活头了。然而,如果没有徐阶的一击,严嵩和他那位儿子还会如何为祸,是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的。要知道,遭受了罢官、抄家、爱子被杀、全家流放、沿街乞讨等种种重创之后,严嵩可是仍然一口气活到了八十七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到关键时刻,常常会有一类充满吊诡之意的事件,使重大情势转向相反的方向。这可能是中国政治史上一个值得特别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此之前,从嘉靖十五年,严嵩来到北京时开始,到嘉靖四十一年为止,二十六年间,在我们手头有限的史料中,粗粗统计起来,各级各类官员弹劾严嵩的就至少不下二十次。许多奏章证据确凿,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却全然没有发挥作用。而最终导致严嵩命运发生转折的关节点,却出现在谁都没有想到的地方,这就是——公元1561年,即嘉靖四十年,严嵩的欧阳夫人去世了。

史书记载,严嵩一生不为女色所惑,与欧阳夫人感情甚笃。这也可能是严嵩身体强健、长寿的原因之一。

按照帝国制度,父母去世时,帝国官员必须辞去官职,回家守孝二十七个月,制度术语叫做“丁忧”。此时,官居工部侍郎即帝国中央工程建设部副部长的严世蕃,也要离职回江西老家去“丁母忧”。

严嵩老泪纵横地请求皇帝:自己年事已高,起居饮食要靠严世蕃照顾,可否让其他为官的孩子代为丁忧?皇帝答应了老首辅的请求。

其实,严嵩的请求中,隐藏着一个绝大的奥秘,在相当长时间里,严嵩那些深受皇帝喜爱的青词,大多出自严世蕃之手。而且,皇帝经常在门缝里塞出来的那些手谕,严嵩在许多时候,根本就看不懂,只有严世蕃才能领悟其中之意,于是,替严嵩所作的回答方能深中皇帝下怀。

据说,由于下列三个原因,使晚期的嘉靖皇帝在讲话和书写手谕时,句子都极其短暂简约。一个原因是,皇帝在修玄崇道中,遵循着道家养气之理,不宜说与写长句子;第二个原因是,这些口谕和手谕要靠宦官转达,有保守机密的意思在;第三个原因是,皇帝需要借此考验身边重臣,是否能够与自己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徐阶刚刚进入内阁不久,曾经收到了皇帝的一个手谕,使聪颖绝伦的徐阶吓出一身冷汗。这张手谕上只有六个字:“卿齿与德,何如?”显然,齿,是指的年龄;德,则指的德行。从字面上看,这里只能有一个解释:你的年龄与德行怎么样?是般配的吗?是年纪虽大,却德行不修吗?是为老不尊吗?

若是这样的一问,可就太厉害了,分明表示了皇帝对徐阶品性的怀疑。

忐忑不安的徐阶,翻来覆去地反省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究竟为什么事情惹得皇帝发此一问?他苦思苦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皇帝之意何在。最后,直到临睡觉时,徐阶夫人灵机一动,提醒他,皇帝会不会是在问:徐阶与欧阳德的年龄谁大?因为,当时欧阳德刚刚接替徐阶礼部尚书的职位。

第二天,万般无奈的徐阶,只好按照夫人的说法回复了皇帝。结果,还真让他夫人猜对了。皇帝看到徐阶的回复,大悦,知道此人可以大用了。从此,徐阶通过了皇帝的考察,并学会了如何理解皇帝那天书般简约宝贵的手谕。

另外一个能够看懂天书的就是严世蕃。平倭时,胡宗宪买通严嵩的义子赵文华,将严嵩的关节打通,希望能够当上总督。报告上去后,皇帝批来一张纸条,也是六个字:“宪似速,宜如何?”严嵩理解皇帝的意思是:胡宗宪提拔得好像快了点儿,应该怎么办,你们再议一议。在字面上,这个理解完全正确。于是,严嵩觉得还可以再争取一下。严世蕃一看,告诉老头子:此处的“宜”字根本不是“相宜”或者“适宜”的意思。胡宗宪没戏了,推荐杨宜吧。这位杨宜刚刚立功,此时,皇帝对他印象正好。结果,按此报告上去,当时就批准了。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有的出典极其生僻,有的则跟猜谜语没有两样。不再细说。

在智力上,严世蕃属于那种天才类型的人。在帝国官场上,他的智力应用得到了超常发挥。这厮精明到了这种程度:天下所有官职——从中央各个机关,到各地省、市、县级单位,各级、各类、各种,乃至各个官位,其肥、瘦、好、坏,每年能有多少外快进项,他全都一清二楚。这就为他父亲安排各种官员,提供了准确依据。因此,当时官场上的人们都知道,想要瞒过严嵩很容易,要想糊弄严世蕃则根本没有可能。偏偏打通严嵩只能通过严世蕃。于是,严世蕃俨然成了按比例抽头的赌场庄家、坐在山寨等着分赃的大王和人们今天理解的收保护费的黑社会老大。

不过,公平地说,严世蕃也不是只进不出,那不符合经济学说里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原则。严世蕃手面很大,相当豪阔,该出手时从不吝啬,属于那种交游广阔的人。是故,三教九流,朋友遍天下。特别是在结交宫廷之内、皇帝身边的人们时,严世蕃馈赠起财宝来,有时可能都令老首辅肉疼。但正是因为如此,严世蕃才能够每每预先知道皇帝的情绪、动向和究竟想干什么,于严嵩、徐阶者流还在懵诧诧时,早就拿出了漂亮的预案。很有可能,这是严嵩在首辅的位置上能够一待就是十六年的重要原因。

以是之故,当时,北京城里对严氏父子,广泛流传着“大宰相”和“小宰相”,“大学士”和“小学士”之说。

严嵩征得皇帝同意留下严世蕃,算是松了一口气。谁知,严世蕃那里却出了毛病。

直接的原因是,严世蕃身穿孝服,乃不祥之身,按皇家制度,是不允许进入大内的。因此,他无法如以往那样陪伴父亲进宫值班。

另外一个原因则可能更重要:

欧阳夫人在世时,于女色方面,对严世蕃管教极严。严世蕃也颇为敬畏母亲。如今,老人家去了,父亲又要每天忙于国家大事,这厮突然解放了。于是,根本不管热孝在身需要遵守的帝国礼仪制度,用他那几辈子也花不完的钱,在极短的时间里,按照古制,一口气给自己弄了二十七个娇姬美妾,称“二十七世妇”。从此,每天躲在家里,色中饿鬼般地昏天黑地,快乐无比。

大约就在这段时间前后,严世蕃说出了两句千古名言,一句是:“皇家没有我家富。”另一句是:“皇帝没有我快乐。”在此情形之下,他还哪里有可能、有心思好好为父亲撰写青词、解读天书?遂使他那老眼昏花的父亲,只能于颠三倒四之际,时常哆嗦着双手,亲自操刀了。

这样一来,轮到皇帝看不懂严嵩写来的东西了。

八十一岁的老人,能把文句写通已属不易,哪里还可能谈得上文采飞扬?而且,由于没有看懂皇帝的意思,驴唇不对马嘴之事亦有发生。当年那一笔清丽柔美的蝇头小楷,如今大约也如核桃般大,可能还会不时扭捏一番。

而严世蕃在热孝期间纵情淫乐的事迹,也时不时地传到皇帝耳朵里。据说,以孝子自居的皇帝颇为厌恶。

皇帝不高兴了。

皇帝很快就觉得,斯人老矣,老爱卿大约是该休息啦。于是,越发倚重徐阶。《明史》记载:帝“有所密询,皆舍嵩而之阶。寻加太子太师”。皇帝要商量什么机密事项,都来找徐阶而不理严嵩了。并不久就给徐阶晋级为太子太师。

这是一个从一品的崇高荣衔,差不多位极人臣了。

就在这波诡云谲、极端微妙的时刻前后,几件导致皇帝对严嵩由不快、不满到厌恶的事情发生了。

先是头两年,出在赵文华身上的事儿,令皇帝不太舒服。

在饱读诗书的帝国官员中,这位赵文华也算是一个异数了。

他是嘉靖八年的进士,中第前,曾经在国子监,就是帝国中央大学里读书。那时的赵文华,俨然一代江南才子,意气风发,才华俊逸,气度非凡。当时,严嵩清望正隆,是为国子监祭酒,就是校长,很欣赏这位少年才俊。后来,等到严嵩的政治行情节节上升之际,赵文华便正式跪拜严嵩为义父,并在严嵩的安排下,官居通政使,主管通政司这一上传下达朝廷文书报告的机要机关。

这太重要了——严嵩时常可以在坏消息到达皇帝那里之前,先采取措施,将不利因素化解于无形,或者,至少削减到最低,原因端在于此。

赵文华曾经两次作为钦差大臣,在平息倭寇之乱中,发挥过极其复杂的作用。有功无罪而被杀的张经、李天宠,都是死在此人之手。前面曾经谈到过的那位陆炳的老师、吏部尚书李默,表面上是因为出考试题被杀,实际上,部分原因是因为不买严嵩的账,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由于胡宗宪和赵文华的缘故。《明史》“奸臣传”中记载说,胸怀大志又富有才干的胡宗宪,为了通过赵文华结交严嵩,从而得到总督的职位,对赵文华“谄奉无不至”,就是无微不至地谄媚、逢迎、拍马屁和奉送珍宝给他。最后,导致梗在中间的李默被杀。又小经曲折后,胡宗宪终于如愿以偿。

当了总督的胡宗宪,用尽各种方法,将自己的谋略渗透给钦差大臣赵文华,使完全不知兵机谋略为何物的赵文华,以为这些都是出自自己的智慧,于是,不再干预指挥,听凭胡宗宪作为。最后,终于在平定倭乱中,立下大功。那位侠义女子于家国之间凄婉惨烈的故事,就是在此期间发生的——

当初,胡宗宪与大才子徐渭徐文长游西湖时,曾经见到另一艘游船上,有一位全无风尘之气,姿容秀美、仪态高贵的女子,目眩神迷之际,疑为天人。这位女子,就是当时名满江南的名妓王翠翘。

王翠翘与徐海青梅竹马,倾心相爱。后来,徐海成为倭寇大头目,遂将王翠翘掠到自己身边,称夫人,对她极好。

胡宗宪了解此种情由后,派人馈以重金,以国家大义劝导王翠翘,并保证:如果徐海接受招安,其官爵富贵包在自己身上。在这双重激励之下,徐海终于被王翠翘说服,决定接受招安。

谁知,赵文华却出了花样。可能与皇帝和严嵩的意思有关,也可能是剿灭的功劳更大。赵文华坚决要将徐海等消灭之。逼得胡宗宪利用徐海,在几股倭寇中里挑外撅,导致他们之间互相猜疑不已。官军乘势围而剿之。最终,徐海在绝望中自杀,倭寇大部分溃散。

在庆功宴上,胡宗宪将被官军俘获的王翠翘召来,当着大家对翠翘说:“微卿则东南不能贴席,卿功不在和亲之下也。”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因为您,现在大家根本得不到安宁,您的功劳不亚于古代那些和亲的公主。口气客气而公正。

当时,胡宗宪希望王翠翘能够嫁给大才子大名士徐文长。

王翠翘拒绝了。

她说:“我是个薄命的女子,承蒙您看得起,让我为国家的大事出力。我感激您拿我当成知己,所以,不敢把自己的私情放在公家的大事之上。徐海待我情深义重,如今,为我之故而死,那么多的兄弟们也死了。您是好意,让我嫁给名流,我要是腆着脸再结新欢,就不仅仅是对不起徐海了,那对他是太大的侮辱。您要是真的可怜我,就请借我一条船,让我拜祭一下他吧。”

史书记载说,翠翘乘舟,设祭于江上。她盛装艳饰,明艳不可方物,令人不敢正视。她泪流满面地拜祭完后,又操琴弹奏了一曲徐海生前最喜爱的乐曲,然后,摔碎琵琶,纵身跳入大江。

严嵩倒台后,胡宗宪以严党之故,被捕入狱,几经周折,后仰药自杀。

徐文长则成为我国书画大家,但患了严重的精神疾患,曾数次用利器自残。

而赵文华,则为此一役备受褒奖。据说,他在皇帝面前很谦逊地表示,此役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皇帝崇道修玄使上天降福外,还由于首辅严嵩运筹帷幄之中,方才可能决胜于千里之外。于是,一对义父子全部晋升了官爵。

随后,道行毕竟还不够深湛的赵文华,欲令智昏,把两个全都得罪不起的人一起都给得罪了。

同类推荐
  • 乱世蝴蝶恨

    乱世蝴蝶恨

    一场战争,烽烟四起;家国天下,殇情似水。世事如此,谁之过?一切尽在无言中。看似浮光掠影,实为权谋智计。你不虞,怎知我诈?我若无诈又怎知你无虞?如此缠绵绞织,何日是个尽头?即使刀光不闪,但剑影暗生;虽有痴情无悔,可人间有积怨!等白头,一场梦幻冷人心。哎,哎,哎,纵有悬壶济世,生死情侣又如何能逍遥世外,不争,不怒,不恨,不怨……
  • 百年风云

    百年风云

    这是一部反映我国教育领域百年沧桑的史诗,歌颂中华民族可敬可爱的教育工作者们,在不同时代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他们在亲情、爱情、友情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上演了一幕幕悲喜剧。各种特殊的社会环境锻炼了他们的坚强意志,培养了他们的顽强精神,考验了他们的坚定信念。这不是纪实,只是传奇。
  • 汉皇传

    汉皇传

    叫一声爹娘双膝跪,喊一声哥哥斥苍穹,跪不能对双亲尽孝,悔不能弥补对兄长的伤害。没有负天下人,却负了亲人。这是一段可悲可叹的故事,一个平凡的少年为救天下黎民而付出毕生心血的少年,少年一路走来又会经历何种不为人知的心酸与挫折呢,又会经历怎样的爱恨情仇故事。故事将从这里开始为您拉开序幕
  • 重返三国之辅佐诸葛亮

    重返三国之辅佐诸葛亮

    历史是什么?三国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五胡乱华的悲剧?诸葛的蜀汉精神能否带动两千年中国历史走向更强盛更理性的轨道?一位诸葛亮的粉丝回到三国,辅佐心中的偶像。在三国历史的舞台沉浮奋斗,在熟悉的历史中反思创新,在战火中成长壮大。谱写儒家精神的新篇章,书写热血沸腾的新三国历史!
  • 春秋右氏传

    春秋右氏传

    恩怨情仇,世事变迁。---《右传》
热门推荐
  • 特工天羽

    特工天羽

    2022年开始,在世界各国都开始盛行这样一个组织——特工,他们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科技和国内最顶尖的人才。他们为国家做事,但却不归国家管理,他们享有特权,受国家保护。世人都知道他们的存在,而且,在不断地演变过程中,他们开始拥有自己的地盘,直到2040年,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学校,一个专门培养特工的机构——特工学院
  • 混沌炼金仙

    混沌炼金仙

    少年自凡人界而出,偶然间踏入他梦寐以求的修仙之路。资质平庸的他如何在实力为尊,尔虞我诈的修仙界中混的风生水起?又如何凭借自己的实力与仙派宗师,魔头巨妖斗智斗法从而笑傲群修,傲立于三十九重天之上?
  •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作为佛教界的高僧,星云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人间佛教”,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之余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这些作品透过最生活、最浅明的禅语故事,为人生解惑,并且言简意赅,字字珠肌,蕴藏深远的意义。《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星云大师书中最实用的观点,以谈人生、谈幸福、谈职场、谈学业、谈教育、谈家庭等构架全书,重新解读这些人生问题,告诉年青人如何在当下的社会摆脱浮躁和表象,获得事业和人生的真正幸福。
  • 妖孽收妻:难缠教主伤不起

    妖孽收妻:难缠教主伤不起

    好吧,沐涵也够悲催了,刚穿来就掉到某妖孽的浴池里,从此她便成了某妖孽虐人的头号对象→“倒水”某妖孽命令道“是”NND敢把姑奶奶当丫环使,开水烫死你“铺床”某妖孽淡淡的说“哦”╭(╯^╰)╮洒几枚针戳死你“准备水沐浴”“遵命”哎,妖孽真难伺候“太烫,换水”“是”某女岔岔不平的去换水“太凉,换水”“...”折腾完之后,某妖孽要洗白白,正欲退出去,某妖孽幽幽开口“你出去干嘛,你出去了还怎么双人浴”说完,不等某女反应过来就大手一捞进了浴池‘┭┮﹏┭┮’
  • 修道高手

    修道高手

    自从有了《修道高手》,老婆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好书看了!——————————————————————————————————二十一世纪,人间一样有妖魔鬼怪,只是他们全都隐忍在凡人之中,受国家宗教协会的管制。但是,每过那么几十年,妖魔总会作乱一次,每次作乱,总有修道高手加以屠杀。而今,妖魔又蠢蠢欲动,新的修道高手呼之欲出。钢筋水泥森林中竟然有活了千年的老妖,遁天入地,翻江倒海,无所不能。上古诸神遗留下来的法宝竟然有时间之沙的能力,从此,二十一世纪的修道之人——左晗,逆流直上,追根溯源,一战到洪荒。
  • 女儿国中的男雇佣兵

    女儿国中的男雇佣兵

    规则一:人不能做太多坏事,夜路走多了始终会碰到鬼。规则二:现代社会,我们能解释的称之为科学,反之即为愚昧。假使你非得要不停干坏事而杯具了,请不要信科学,也不要信菩萨,相信自己才是活命的本钱!一次黑吃黑的火拼,无意抢来一面诡异的远古轮盘,却给他带来了一场离奇的生死过关游戏,最后一关,懵懂懂的他接受了一项离谱的星际任务。
  • 合租99天:男神室友,乖一点

    合租99天:男神室友,乖一点

    爸妈借出差为由,将她送到了别人家,唉,算了,谁让她宽宏大度、心胸宽广呢。没想到到室友辣么帅,爸妈你们确定你们不是让他来诱惑我的吗?第二天,班上转来了一个新生,指名道姓的要坐在她旁边,诶,这人看着怎么这么眼熟呢?OMG!是她那个帅死人不偿命的室友!!!从此,顾寻的“美好生活”开始了。
  • 重生之瞳伊皇后

    重生之瞳伊皇后

    【请忽略“穿越奇情"四字本应享天下荣华富贵的瞳伊皇后,却在妹妹进宫之日,惨死妹妹手中。重生归来,她发誓,灭渣男,砍贱女。护她那家人和那人可,他却根本不需要她护,因为。。。
  • 幽默有智慧

    幽默有智慧

    幽默是智慧的快乐表现,是一种达观坚强的人生境界,是一种超越机智的处世态度,是一种藐视困苦、解脱窘迫、化解忧愁的气度与技巧。幽默使自己在任何不利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也使周围善良的人们跟自己一同快乐。
  • 一叶孟秋

    一叶孟秋

    胡兴儿第一次遇见叶孟秋的时候是六岁,叶孟秋一个小学生和初中生打群架。胡兴儿和叶孟秋在一起的时候是高一,揣着一盒进口巧克力去表白,脸笑得快要咧开,叶孟秋站在寒风里阴沉着脸看她,“胡兴儿你怎么还笑得出来?”彼时,她父亲坐牢,她从天堂跌入地狱。很多年里他们再也没见面,胡兴儿她成了一家餐饮的小领班,人前人后的伺候进餐的客人,有客人喊她,火锅汤太少了,她答应着,拎来一壶高汤,却不小心洒在客人身上,她连连道歉,叶孟秋就是这个时候由店经理带着从她身边走过,眼风都不眨一下。此文过程虐心,结局大喜,不用担心为悲剧。顺便推荐推荐去看看《春风谋》,也是青梅竹马类型,但是是古代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