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02000000038

第38章 附录:岳飞之死与暴力均衡(1)

——读《帝国政界往事》

吴思

“岳飞必须死。”李亚平说。在《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这本书里,作者用五分之一的篇幅推演出这个结论。

这是一本坚持讲故事的历史书,读来很有《万历十五年》的味道,娓娓道来,隽永通达,让我们感应到古人的心跳。但在一连串的精彩故事中,我读出了一道关于暴力均衡的残酷方程式:自身暴力=异己暴力,这是维持既有秩序的常规条件。一个国家政权要维持既定的利益格局,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暴力,抵御异己暴力的侵犯,让侵犯者得不偿失。在中国历史上,只要别人的暴力比我们强大,别人就可以扩张利益边界,就可以称霸,就可以让我们称臣纳贡,甚至可以踩着我们坐江山。反之亦然。岳飞之死,便是由这道方程式决定的。秦桧等人的忠奸正邪,反倒可以忽略不计。

整个推算过程,正如该书的结构一样,需要从宋朝的创建开始。这是一篇一波三折的故事。

一、内忧大于外患

宋太祖赵匡胤是篡位武将。在部属的拥戴下,他取代了他负责保卫的皇帝。这件事让大家看到了“太阿倒持”的结果:武装力量本来是皇帝用来削平外患、镇压内乱的宝剑,不过,这柄利剑握在部下手里,极易形成“太阿倒持”之势,反过来威胁皇帝自身。赵匡胤篡位并非特例。从安史之乱开始,一个又一个君王倒在了自身保卫者的剑下。于是,生活在宋初的人们,难免在前朝兴亡中得出结论:内忧大于外患,内部的异己力量比外部的异己力量更危险。

宋朝的军事制度就是在这种历史经验的背景下建立的,其主题便是抑制内部的异己力量。至于具体方法,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武将,他的持剑之臂与另外两位铐在一起,形成三方掣肘之势。同时,这位武将的脖子上骑着文官或宦官,转动脑袋必须事先请示。这还不算完。武将平时不准碰那柄剑,不知其轻重利钝,剑也不大跟手。此外,这位武将身边还有其他武将,构成彼此防范之势。最后,在所有武将之上,还有一支皇帝直接控制的御林军,就好比皇帝亲手持剑,虽然不那么膀大腰圆,但足以对付小漏洞和小兵变,至少可以拖延时间,等待众剑赶来勤王。

这套制度,可以保证稍微大点的军事行动都在皇帝的控制之下,保证每个将领反叛的胜算很低,确保枪杆子永远听皇帝指挥。但是,这样的军队还能打胜仗吗?《孙子兵法》之《谋攻篇》谈到预测胜负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说:“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且不论才能如何,仅凭这套驾御体系,就可以猜到宋朝的将领不能真正负责,容易推卸责任,进而还可以预测宋朝对外的战绩不佳。《孙子兵法》名列宋朝汇编的《武经七书》之首,属于军事教育的必读书,宋代君臣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断言:宋朝对辽、金、西夏和蒙元的弱势,其实是自找的。更准确地说,这是皇帝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在内忧大于外患的基本判断之下,两害相权取其轻。外患,即辽金之类的异国暴力集团。内忧,指帝国内部的大小军阀或暴力集团的高级代理人。

如果把皇帝比作官军这个合法暴力集团的老板,他委托了一些将领代他管理军队,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代理人很可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化公为私,实行内部人控制,甚至变成军阀,推翻皇帝。监督力度不同,这些代理人便拥有不同浓度的异己色彩。一旦异己的浓度与敌国近似了,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界限也就模糊不清了。李亚平说,宋朝传统的军事体制以降低效率的代价换取内部安全。这是可以理解的。对皇帝来说,被辽金推翻与被部下推翻是一样的,他只管避害,不分内外。

事后看来,宋朝皇帝的掌握分寸似乎有点问题。他们对武将的重重节制,固然防止了军阀的产生,但自身的军事力量被过度削弱,破坏了与辽国、西夏和金国的暴力均势,结果不得不每年向“夷狄”进贡,以岁币补偿对手的强势。这未免有点亏,至少有些丢脸。当然,李亚平说,以宋朝每年六七千万两银子的财政收入而论,这笔七十五点五万两银匹绢的岁币不算沉重,比军费便宜多了。更何况这笔银子最终出在老百姓身上,并不是皇帝和大臣的血汗。

总之,以岁币补偿强者之后,宋朝与辽国和西夏的暴力均衡便达成了。这种甘居人下的均衡就是整个故事的起点。

二、外患大于内忧

经过一百多年的潜移默化,局势渐变,忽然间均衡大坏。

按照历史常规,宋朝的军政官僚体系将日渐腐败,原来的弱势将越变越弱。同样,根据官僚体制欺下瞒上的老传统,宋朝君臣对自身的弱势也缺乏自知之明。事实上,他们甚至感到自己很强大。看到新崛起的金国把辽国打得落花流水,宋朝君臣觉得自己比辽国强,便做出错误决定:本来应该联弱抗强,他们却联强灭弱,联金灭辽。留下一个弱宋,面对一个比辽国更强大的金国。在这个过程中,自以为强大的宋朝军队又被衰败的辽国打得落花流水,宋朝的军事实力在更强大的对手面前露馅,引发了金国的觊觎之心。

宋、金之间暴力失衡的结果,就是金国攻陷皇都汴梁,一老一少两位宋朝皇帝被俘,北宋灭亡。侥幸逃到南方的皇子赵构建立南宋政权。

这时候,主要危险是外患,而不是内忧。北宋官军基本崩溃,想忧也没多少可忧了。在战乱中,一些官吏、军官、军卒和强盗脱颖而出,主要凭借自己的才干组建扩充军队,发展壮大。以当代企业比喻,这些创业者只用少量官家资本,甚至白手起家,招兵买马,兼并重组,创出可观的家业。虽然戴了赵家皇帝的“红帽子”,真论起产权来,赵家并不能够控股。有些私营企业连红帽子也没戴。

面对这种形势,帝国在边境地区部分恢复封建制度,建立藩镇,任命39个镇抚使,授予军政人财各项大权,甚至准许世袭。继续用企业比喻,赵氏垄断集团衰落之后,被迫承认原垄断领域里杀出来的部分小老板合法,同时将他们拉入商会,皇帝兼任会长。岳飞就是这39位小老板之一。和他并列镇抚使的,有12位出身官吏,还有11位出身盗贼。数年之后,这批小老板有的战死,有的投敌,有的被杀,半数以上改任宋朝官员,被官家体系收编了。尽管如此,官军中还是有许多将领近似军阀,他们的军队更像家兵,而不是官军。其中著名的五支武装力量,也确实被当时的百姓称为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刘家军和吴家军。“家军”的异己色彩比较浓厚,但皇帝不得不暂时容忍,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在外害大于内患的格局中,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继续推算之前,需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宋太祖对内部异己力量是否过度敏感?该不会赵家天子做贼心虚,以己度人,把二三分异心看作五六分吧?

宋朝第十任皇帝赵构的亲身经验证明,祖先并非神经过敏。从1127年赵构登基,到1141年处死岳飞,短短十四年间,小的不说,大规模的叛变,赵构就经历了三次。

第一次是1129年年初,护卫亲军统制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兵变,杀掉以王渊和康履为首的一批民愤很大的宦官,逼赵构退位,立不足三岁的皇子为帝,让皇太后垂帘听政。要不是韩家军赶跑叛军,赵构就算被推翻了。

第二次是1129年年底,戴宰相衔主持长江下游防线的杜充率直辖部队投敌。李亚平说,赵构闻讯后整天不吃不喝,唠叨说:我对杜充这么好,从普通官员一直提拔他当了宰相,他怎么可以这样做?这种遭人背叛的痛苦经验,想必引起赵构对人类良心的可靠性的疑虑。

第三次是1137年夏历8月的淮西兵变。皇帝和宰相设法解除刘光世兵柄之后,宰相张浚人事安排失误,刘家军的高级将领郦琼率四万官兵(南宋总兵力的十分之一)投敌。可见,一个武将的变心可以给帝国造成多么巨大的损失,而影响一个武将变心的因素又多么复杂。皇帝自己不犯错还不够,宰相也不能犯错。

总之,内部的异己力量不能不防。传统的暴力分权与制衡体系不仅是重要的,简直就是性命攸关的。问题是,节制和分权导致暴力机器运行效率下降,这个代价朝廷是否承受得起?

局势基本稳定之后,皇帝经常权衡分解兵权的利弊。绍兴八年正月下旬,岳飞预测金人南犯,申请增添兵马。赵构对左右大臣说:岳飞所防守的上流地方诚然阔远,但宁可把他的防区缩小,也不可以再增加他的人马。今日诸将之兵,已患难于分合。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古人所戒。近来的事势虽还没有发展到那样严重,但与其增添大将的实力,倒不如再另外添置几支部队,庶几缓急之际易为分合。

这次谈话发生在绍兴八年(1138)二月初六,淮西兵变半年之后。五月,监察御史张戒对皇帝说:现在诸将的权力太重了。赵构答道:他们还不至于骄横跋扈。兵虽多,聚则强,分则弱,分也不可行。

当时南宋建立不过十二年,并无抵御强敌的自信。两年后,金国统帅兀术的拐子马和铁浮图才败于刘锜,再败于岳家军,大失威风。此时此刻,朝廷不敢自毁长城——哪怕只毁一段。于是,体制得以维护,原状得以持续,岳飞没有得到补充,但也未被削弱。

三、暴力均衡的设定及确认

本国兵力究竟应该强到什么程度,还取决于皇帝赵构到底想要什么。如果他想收复失地,甚至统一中国,就要比敌国更强大,建立高效率的军事运行机制。这是保证优势的均衡。如果他想守成,兵力便无须那么强大,让敌国开战得不偿失即可。这是维持守势的均衡。如果他兼顾内外平衡,既想恢复传统,满足于一支容易控制的弱兵,又不想继续丧师失地,那么,最好先维持现状,等待敌国的主和派占上风,对手裁军后,再削弱自身力量。只要发动战争得不偿失,敌国的主和派早晚要占上风。

赵构当然想收复失地。他未必像赵匡胤那样善于“将兵”,但他一度以刘邦为榜样,希望自己成为善于“将将”——统帅众将——的皇帝。淮西兵变似乎泼了他一瓢冷水。如果他发现自己缺乏刘邦式的雄才大略,自然也不该怀抱收复失地的宏图大志。再说,刘邦的雄才大略其实也不可靠。当年蒯通劝韩信反叛,形成三分天下之势,韩信表示不忍心,这才成就了刘邦的统一大业。后来韩信又后悔不听蒯通的劝告。假如韩信的良心当时稍弱几分,刘邦便不会有善于“将将”的声誉,也未必能够完成统一大业。可见,把统一大业建立在某人的良心之上,这是风险极高的赌博。刘邦侥幸赌赢了一把,随后罢黜王侯,大杀功臣。赵构不想赌,不求侥幸,并不意味着头脑糊涂或道德败坏。

同类推荐
  • 雾起红夜

    雾起红夜

    来自末世的他错手带来了世界与时空的陨落,回归最初的他着手寻找往昔的失落之谜与紊乱之流,光天使与血魔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而自我又是什么?诸神的纷争,权力的斗争,势力的战争,追求自由,权力或是复仇而不可得之后,一切或许只是诸神的一局棋。
  • 辽朝那些事儿

    辽朝那些事儿

    作者以幽默的笔法,用白话的形式,给您详细介绍辽朝各朝、各代的历史事实,让大家有个了解神秘的辽朝职场生涯的全部过程。
  • 宋杀

    宋杀

    因为一场爆炸,他被送到了异时空的大宋。因为一场争斗,他被一帮海贼抓走。但作为一名高级杀手,他怎能在海贼窝中度过这本该繁华的一生。杀手行于世间,只为刀屠异辈。在这遍地反贼,周遭无数凶恶贪狼环伺的国家,他必须打破国家现今这积弱的局面,以一人的血性,唤起整个大宋的国魂。战场之上,处处回扬着他那铿锵的肃杀之声:“尔等既不愿俯首称臣,那本王便代宋而杀!”
  • 雄途天下

    雄途天下

    肉体,幽蓝,仙路,圣途,涅磐,轮回。六重境界!皇族后裔少年借邪恶诅咒入道,成名天下,一步步重建分裂了五千年的帝国王朝,创下五千来从未有过的辉煌!为了逆转生死,他踏上追求轮回天生的道路,一步步踏上颠峰最后终于打开轮回之门!
  • 回到三国当猛将

    回到三国当猛将

    作为公元二世纪末的猛将,不仅仅要身手好,头脑也必不可少!曹老大,小弟刚把吕布给宰了,你看是不是顺便把貂蝉犒赏给小弟啊?拼将一死存奸雄,勇绝还赞古恶来。重生典韦,立世三国,一代恶来改变历史篇章!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凰临天下

    重生之凰临天下

    亲眼目睹心爱之人与亲妹妹滚床单!最后还被泼硫酸丢进乱葬岗?!这样的仇焉能不报?!她重生归来,魅惑他的父王,化身恶毒后妈撩翻各路美男……
  • 七悬关

    七悬关

    有着千年前神诋的身份,携龙图腾转世于人间的靖寒忆,背负着集结七星归位的使命,不得不闯入诡异的悬关法阵之中,历经重重磨难,死里逃生,且看他如何破七关,征服妖、魔、人三界。在这个战事不断的年代,楚国因楚王马殷“上奉天子,下抚士民”而取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
  • 罪天之孽

    罪天之孽

    茫茫仙侠界,惶惶修炼路!万物平等,为何我生而有罪?若有罪,那判罪的又是谁?是仙?是人?还是这天?一句“人之罪,天罚可惩!”,那我反问一句“天之孽,何人能断?”无人能答?那么错的便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
  • 冥王带球跑

    冥王带球跑

    作为一个新任冥王,竟然上任第一个任务就是去照顾人,好吧,看在这位被照顾的家伙长相不错的份上爷忍了,而且这家伙年纪轻轻地就坐了轮椅,看起来挺可怜的,咱们冥王小哥就同情心泛滥了。可是为什么这个看起来挺可怜的家伙,照顾着照顾着就把自己给吃干抹净了,咱可是冥王啊,小鬼界的王啊,这丢人,不,太丢鬼的脸了,恼羞之下的冥王小哥奋起——跑路,怎料,竟然揣着球了.......(不能写太多,写太多就没有秘密了)457825650读者群号
  • 守护甜心之星光梦幻

    守护甜心之星光梦幻

    友情就像玻璃瓶,虽然好看,但是易碎日奈森亚梦,一个性格活泼的少女,因为一个转校生,断送了和守护者的友情,也断送了之前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
  • 超少年与超少女

    超少年与超少女

    凌星,赵馨儿,章潇潇三人是从小就一起长大的闺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来到了重庆,在机场遇见了超少年,接下来又会怎么样呢?
  • 极品全能手机

    极品全能手机

    妇科男大夫突然有一天有了一部超能手机,这部手机还无所不能。不用充电,不用交话费,可以随时透视美女,可以撩妹,可以连通天地,可以预测未来,可以……,而且还有一个大美女住在里边,随叫随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爽疯了。
  • 霜之天途晨轻舞

    霜之天途晨轻舞

    她是创世之初,纵战千古,横扫八荒的一代女战神,一朝失足,从天之巅堕落,沉睡至今。他则是同她一日诞生的至高神,霸道不羁,最后一战中却被她举枪刺穿了胸膛。今日的万年,地球上一普通高二女生无厘头地穿越,疑似魔王的灵魂俯身,冰蓝发舞,龙之金瞳闪耀,天界第一女神重现,天材地宝,神器天兵,拿着瀚海龙吟枪,颠覆异世,踏天回归!
  • 冰女柳不依

    冰女柳不依

    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觉得她是一个被冰块包围起来的女孩。浑身散发着阵阵的寒意,让人不敢靠近。我从来没有看到她笑过,仿佛任何的事情与她来说都不值得一提。她是我的妹妹。可是,她为什么要是我的妹妹。
  • 碎绫罗

    碎绫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幻情,是一曲不忍吟唱的悲欢离合。且看女主如何在尔虞我诈的深宫之中步步为营,如何在群魔乱舞的世界里艰难求生,又是如何在滚滚红尘中寻找命里的他。若是在故事的结尾,能够博君一滴泪,便是此生最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