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面对的对手有多强大,无论前方的路有多困难,既然已经站在了这个赛场上,就要拿出拼搏的精神,即便是失败也要与对手拼搏一回,这就是狼的无所畏惧的强者精神。面对强敌,只有放手一搏,才有可能得到最理想的结果,而胆商高的人正是具备了这一点。
居里夫人曾说过:“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在人的一生当中,许多时候都需要独自去面对一些事情,那么在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让自己充满敢于拼搏的勇气。要知道,过程远比结果重要,人生需要体验,在体验中寻找存在的价值以及人生的意义,在过程中获得经验,获得感悟。
著名的思想家马克思用了40年的时间写下了举世闻名的《资本论》;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通过他自身的不断努力与实践,最后终于写下了惊人的《徐霞客游记》这一著作;我国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用了27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可见短短的一生,如果我们不拼搏一回只会令自己终生遗憾!当然,拼搏的可贵之处还体现在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迎难而上的勇气,跌倒了爬起来,屡败屡战,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
冯根生是胡庆余堂的一名关门弟子。在1949年2月,当14岁的冯根生走进河坊街大墙后的胡庆余堂的时候,他根本就不会想到历史会赋予他那么多的使命,而在这些使命当中就有传统中药的复兴。
徒工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每天天未亮,他就要开始背药名、药性;学制胶,剔皮要剔得肉不留一丝、皮不损一刀;半夜一点,开始在一字排开的20只炭炉前煎药,在两年间,他就煎了15万帖药。艰苦的学徒生活造就了这个胡庆余堂关门弟子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也给予了他成为大展宏图的一代“掌门人”的底气。
在1972年这一年里,胡庆余堂被改造为杭州中药厂,市里决定将其附设在桃源岭的煎胶工厂分离出来,组建中药二厂,车间主任冯根生临危受命。在破败如同古老作坊的厂房里,冯根生立下了自己的誓言:一定要把被人看不起的“国药”发扬光大。10年时间,他使中药二厂成为全国第一流的中药厂。
冯根生大胆创新,突破了传统的制药方法。他大胆地挑战中成药的丸、散、膏、丹传统剂型和传统生产工艺,为中药二厂找到了生存的空间。当众多的厂家还在生产感冒药、气管炎药的时候,冯根生却选择了一个独特的领域——抗衰老保健品,作为产品的主攻方向。参照古方所研制的“青春宝”,为中药二厂带来了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1982年,冯根生终于圆了多年以来的一个梦想,盖起了崭新的厂房,引进了最先进的中药制造设备。从这之后,冯根生带领着“青春宝”实现了中药剂型的革命性突破——成功开发出了“参麦注射液”针剂,让古老的中药和西药一样,可以进行静脉滴注,为中药产品的现代化生产铺平了道路。
冯根生的拼搏精神,在他时不时地要当一回“出头鸟”的行动当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在每一次企业发展面临紧要关头的时候,他都用改革的形式为企业寻找到了新的生机,用甘当“出头鸟”的勇气与胆识为企业争取到了新一轮的发展空间。
在20世纪80年代,冯根生已经清楚地意识到“铁交椅”、“铁饭碗”实在是国有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在1984年,全国还没实行厂长负责制以前,冯根生就率先地试行了干部聘任制,全厂员工实行合同制。当时的规定是这样的:每个员工与厂方签订两年合同,若不合格黄牌警告,只能发70%的工资,若不行就辞退。有人质问冯根生:“你这样做有政策依据吗?”冯根生答道:“没有,就是觉得不这样改革,企业实在没法发展下去!”也就是如此,冯根生跨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步。
从传统中药的传人到现代中药事业的领军人物,冯根生身上折射出了一个成功企业家所必备的无时不在的创新意识,还有永远不可或缺的无畏拼搏精神。没有拼搏,也根本就没有如“常青树”般的冯根生。
在动物的生存世界中,为了生存领地,为了争夺食物,狼会勇敢地发起进攻,即使这只动物比它强大得多,也毫不畏惧直至把对手咬死。对于狼而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让它们感到恐惧与害怕,它们不会将任何事物视作理所当然,而会勇往直前,尽力而为。毫无畏惧是狼性本色,这就是它能战胜一切事物的原因。我们能从狼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勇往直前、放手一搏的无畏。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竞争压力,你只有放下包袱,放手去拼,才能获得成功,成为最后的胜者。
二、敢冒风险
——不入虎穴难擒虎,无限风光在险峰
敢于冒险!可以说,生命就是一次探险,如果不能主动迎接风险的挑战,便只能被动地等待风险的降临。唯有带着沉重的风险意识,敢于怀疑和打破以往的秩序,通过冒险而取得胜利,才能享受到人生的最大喜悦。
敢于冒险才能定乾坤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总会面临无数的选择,在每一个决定人生去向的转折点上,也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虽然眼前可能有几条路,但选择哪一条都是一种冒险、一种尝试。只有走出去,才会有收获,才会进步。
生意场上,一个敢冒风险、敢面对重大损失的人,常会被人们视为不懂“安全”的人,而带着“安全帽”做生意,却常常做不成大生意,这一点在商场上经过风雨的人都深深懂得。其实,亲自投身到生意场上,就会发现,越是依赖安全的人就越能避免冒险,而事实上避免冒险也就意味着错过一次次发财的机会。因为机会的代价常常便是冒险,而每一个人也不可能一面憎恨冒险,一面又热爱自由。
有人认为,进步的主要因素便是冒险,做人必须学会正视冒险的正面意义,并把它视为取得成功的重要一步。如果一个人不愿冒险尝试停留在自己面前一闪即逝的机会,那么他永远只能拾到他人遗下的残羹。过度谨慎与粗心大意、漫不经心同样糟糕。因为,人做生意就离不开机会,过度谨慎就会失去机会,就会成为“安全赚钱”而实际上赚不到钱的人。
冒险是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种勇气和魄力,险中有夷,危中有利,倘若要创立惊人的战绩,就应敢于冒险。不冒险,怎么会有机会?如果冒险了十次,六次成功,四次失败,你还是成功的。一个介绍世界经营人才故事的报纸栏目中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
福勒是美国一位贫穷黑人家庭中的孩子,为了在社会上生存,他决定把经商作为生财的一条捷径,最后选定经营肥皂。首先,他采取自销的方法,挨家挨户推销肥皂达12年之久。后来,他获悉供应他肥皂的那家公司即将被拍卖,售价是15万美元,他决定买下这家公司。但他在经营肥皂的12年中一点一滴地只积蓄了2、5万美元。最后,福勒与那家公司达成了协议:他先交2、5万美元的保证金,然后在10天的限期内付清剩下的12、5万美元。如果他不能在10天之内筹齐这笔款子,就会丧失所交付的保证金,也就是说他将倾家荡产。
福勒为了筹集资金,首先想到他在推销肥皂的12年里,获得了许多商人的尊敬和赞赏,于是他去找他们帮忙。他从私交的朋友那里借了一笔款子,也从信贷公司和投资集团那里得到了援助。然而在第10天的前夜,福勒只筹集了11、5万美元,也就是说,还差1万美元。福勒回忆说;“当时我已用尽了我所知道的一切贷款来源。那时已是沉沉深夜,我在幽暗的房间里自言自语:我要驱车走遍第61号大街。”
夜里11点钟,福勒驱车沿61号大街驶去。驶过几个街区后,他看见一所承包商事务所亮着灯,他走了进去。在那里,坐着一个因深夜工作而疲乏不堪的人。福勒意识到自己必须勇敢些。
“你想赚1000美元吗?”福勒直截了当地问道。这句话把那位承包商吓得向后退去。“是呀!当然喽!”他答道。“那么,给我开一张1万美元的支票。当我奉还这笔借款时,我将另付1000美元的利息。”福勒对那个人说。他把其他借款给他的人的名单给这位承包商看,并且详细地介绍了这次商业冒险的情况。福勒离开这个事务所时,口袋里已筹够了这笔款子。冒险精神使福勒不仅没有倾家荡产,而且生意日渐兴隆,渐渐发展成为拥有七家公司和一家饭馆主要股份的富翁。
福勒由一个穷人发展成为富翁的故事,启迪着急于在市场上求利获胜的人们:机遇来临时要敢冒风险,不要因不愿承担风险而失去机会。
生活中,任何领域的一流高手,都是凭借勇敢地面对新事物,冒险犯难,最终出人头地的。处处小心谨慎,则难以有成,没有冒险的精神,梦想永远只能是梦想,这似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这就说明,一个人应该敢于冒险,只有发挥勇于冒险的精神,你才能比你预想的做得更多更好!
冒险是一切成功的前提
真正的成功者,无不具有冒险与拼搏的精神。他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战斗。他们通常认为过于平静的死水看一会儿就会使人厌烦。而大海之所以好看,就在于它的汹涌澎湃,涛声怒吼;山泉之所以好看,就在于它的变化万千,一会儿急流,一会儿缓行,它们是那样的千姿百态,五彩缤纷,这正是它们令人神往的原因所在。同样,生命也因一次一次的冒险而日益精彩。
在我们喝着可口可乐的时候,是否知道,这个巨大的饮料帝国的财富和影响力,是由一个名叫阿萨·坎德勒的年轻店员以一个偶然冒险的观念而最终得来的呢?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一次,一位年迈的乡下医师来到美国某个镇上,在他拴好了马后,便悄悄从药房的后门进入里面,开始与一位年轻的店员谈生意。在配方柜台的后面,这位老医师与那位年轻店员低声谈了一个多小时,然后走了出去,到他的马车上取出一只老式的大壶及一把木质的板子(用来在壶里搅拌的),把它们放在药店后面。就这样,他们达成了这次交易。这个年轻店员检查了大壶之后,便从自己的内衣袋中取出一卷钞票,递给医师,整整是500美元。在那个年代,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是年轻店员的全部积蓄。
老医师收好钱以后,又递过一小卷纸,并在上面写了什么。纸卷上的公式和文字,现在看来其应价值连城,那上面记载的便是如何烧开这旧壶里液体的方法,而这也是最初可口可乐的制作方法。可是当时的医师和店员,谁都不知道从壶里流出来的,将是令人难以相信的财富。
但是,对于老医师来说,也许他会很高兴自己的那一件物品卖了500美元;而对于年轻店员而言,他则冒了很大的危险,他把毕生的储蓄都花在这一小卷纸和一只旧壶上了。
当年轻店员把一种新成分与秘密公式的配方混合以后,他迅速拥有了与陆军同样多的职员,他的影响波及世界各地,他就是阿萨·坎德勒——可口可乐公司的创始人。
成功的人往往敢于冒险,冒天下之大不韪,从而完成他人无法成就之事。阿萨·坎德勒便体现了这一点。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舍近求远,到别处去寻找自己身边就已经存在的东西。其实,机遇往往就在你的身边。也许,这个时候更适合考察一个人是不是有一点冒险精神。
生活中有许多人认为自己贫穷,实际上他们有许多机会可以改变贫穷的现状,只是这些机会都需要他们在看似不可能中,用比钻石更珍贵的能力去发掘。
几乎每个美国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名叫摩根,由于工作原因,他被派往古巴采购海鲜货物。在返回的途中,货船在新奥尔良码头作了短暂的停留。因为闲来无事,摩根便在码头上闲逛了起来。
突然,一位陌生人从他后面叫住了他,并问他是否有兴趣购买一船咖啡。一向对任何事都感兴趣的摩根,就跟他交谈起来。从谈话中得知,原来此人是巴西人,他是一艘货船的船长,正在为一个美国商人运送一船咖啡。可是,货到了,而收货人却破产了,因此无法接收,他只好就地贱卖抛售。
摩根听了船长的介绍后,便看了咖啡样品,觉得咖啡的成色和品质都还不错,于是果断地决定全部买下。
要知道,对一位普通的职员来说,作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冒极大的风险。原因是:第一,摩根初出茅庐,还没有商业实践经验,万一判断失误怎么办?第二,摩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万一这批货卖不出去,后果不堪设想。第三,此事还未经过公司批准,万一上面怪罪下来怎么办?
但是,摩根凭着自己的直觉,还是果敢地买下了这批咖啡,然后用电报通知公司。他很快接到公司的回电:赶快退货。这样,摩根陷入进退两难之境。但是,他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没错,并没有畏惧退缩。于是,他决定向自己的父亲求援。他的父亲也是一个冒险家,对儿子的行为十分赞赏,当即决定投资。受到父亲的支持,摩根索性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把码头上其他几条船上的咖啡也以很便宜的价格买了下来。
应该说,摩根的眼光还是很准的。没多久,巴西咖啡因为受到寒潮侵袭而产量骤减,市场供应量猛然少了许多。物以稀为贵,咖啡的价格一下子涨了好几倍!
于是,摩根由此大赚特赚,他取得了第一笔巨额的风险收益。此后,摩根便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大胆的风险投资,并且几乎每次都是大获其利,并最终成为左右美国经济达半世纪之久的金融巨擘!
摩根的这种敢于冒险的作风,在大学的案例教学中被视为经典。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得到的启迪是:当机会到来时,切不可优柔寡断,左顾右盼。一定要主动出击,奋力一搏。
在风险面前止步不前,你将失去所有的机会,成为必然的落伍者。害怕风险所导致的失败风险比奋勇一搏所带来的风险更高一倍。所以,一个人若想创出一番大事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不能只有幻想,只有等待,而必须奋斗、拼搏、冒险。只要你看准了,你认为它可以改变你的现状,可以使你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大胆地去干吧!因为冒险是一切成功的前提。
禁区就是用来闯的
想发家致富又怕担风险,往往就会在关键时刻失去发家的良机,因为风险总是和机遇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敢于闯禁区的人,取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人们闯禁区有多少次,把握机遇的可能就有多少次。从平凡人走向富翁需要的是把握机遇,而机遇平等地送到大家面前时,有勇气和胆略者才能抓住它,走向成功。
在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里,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员工都牢牢记住了总经理的叮嘱。
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又交代了一次之前的叮嘱。
“为什么?”这时有个年轻人小声嘀咕了一句。
“不为什么。”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