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04600000004

第4章 绩效管理中五个不可忽视的思想观点

与其说绩效管理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不如说绩效管理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作为方法和工具的绩效管理,能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和考核员工的便利,使绩效考核的结果更具公平性,而作为思想和哲学的绩效管理,则能帮助企业更加科学地决策,帮助管理者更加高效率和职业化地做好管理工作,帮助员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工作和职业生涯。

本章就来谈谈绩效管理的思想。依据专家的论断和笔者工作学习中的总结,笔者认为,在绩效管理中有以下五种观点值得注意。

一、系统综合的思想

绩效管理首先是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该系统由五个重要部件组成:

(1)绩效计划——设定绩效目标;

(2)绩效沟通与辅导;

(3)建立员工绩效档案;

(4)绩效考核与反馈;

(5)绩效诊断与提高。

绩效管理与被人们广泛了解的绩效考核有着明显的不同。通常,绩效考核只有两个部件:一是设计绩效考核表;二是填表考核。这并不能算是一个系统,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体系。很多人喜欢把绩效考核称作绩效考核体系,笔者以为,这种提法是错误的,绩效考核不能独立成为体系,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也有人喜欢把绩效考核称为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这也是不妥的,因为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有明确的先后顺序,是不可以颠倒的。

但凡操作绩效管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得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来理解和对待绩效管理。首先把绩效管理视为一个系统,然后深刻领悟这个系统的内涵及其重要组成部件,在此基础上着手进行有关绩效管理的决策。

二、持续沟通的思想

系统的构架确立之后,用什么方式去使之得到实现?答案是四个字:持续沟通。

美国绩效管理专家罗伯特·巴克沃给绩效管理下的定义是:“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由员工和其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未来工作达成明确的目标和理解,并将可能受益的组织、经理及员工都融入到绩效管理系统中来。”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定义,那就是,“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沟通的过程”。

在这里,“持续沟通”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应贯穿于绩效管理过程的始终,从绩效计划——设定绩效目标——开始一直到绩效诊断与提高,整个绩效管理系统的每一个部件都离不开沟通,都需要经由经理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来达成。

另外,与以暗箱操作为特征的绩效考核不同,绩效管理中的沟通是双向的,需要员工的响应和参与。专家在描述绩效管理不是什么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绩效管理不是经理对员工做某事”。的确是这样,绩效管理不是经理的专利,也不是经理惩罚员工的工具,而是追求经理和员工共同的利益。

在绩效管理活动中,经理和员工始终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即便是考核这种看起来有些“残忍”的行为,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积极的观点认为绩效考核是经理和员工一个共同探讨成功和进步的机会,而不是从反光镜里往后看,更不是找麻烦、算总账。这一切的实现,都要借助经理和员工之间持续不断的双向沟通来完成。

所以,持续沟通作为绩效管理的一种重要思想值得经理认真思考并作出积极的改变,经理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把绩效沟通做好。

三、合作伙伴的思想

还是引用罗伯特·巴克沃先生的定义,在定义中,巴克沃先生说,绩效管理的过程“由员工和其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未来工作达成明确的目标和理解”,由此看来,员工绩效目标的确定应是经理和员工协商一致的结果。这个结果既不是人力资源部下达的任务,也不是经理的命令,而应该是经理和员工双方针对员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绩效目标进行讨论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这就体现了一种平等和参与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绩效合作伙伴的思想。

以往绩效考核的典型做法是,先由人力资源部设计标准化的绩效考核表,发给经理填写,然后再收归人力资源部存档。这种做法的缺陷首先在于,考核目标和考核标准的制定并没有征求员工的意见,员工完全不知情,甚至有可能永远都不知道。

另外,由于考核表格的设计者是不熟悉员工工作的人力资源部,所以往往这些考核表格不具备针对性,没有针对员工的职位设计个性化的表格,使得员工所做的工作没有得到公平的考核和评价,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再者,由于直线经理没有参与绩效目标的设定,使得他们认为绩效考核是为了完成任务,于是简单应付,使得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而在绩效管理中,作为系统的第一部件,制订绩效计划,设定绩效目标,既不是由人力资源部做的,也不是经理一个人做的,而是经理和员工共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经理不再是威严不可接近的长官,而是员工的绩效合作伙伴,以帮助者和辅导员的姿态出现在员工的面前,以绩效合作伙伴的关系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并达成一致。

绩效合作伙伴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绩效计划这个环节里,而是与绩效沟通一样,贯穿于绩效管理过程的始终。要沟通就要以合作伙伴的关系进行,要想把绩效合作伙伴的关系维持好和发展好,不断提高员工的绩效,就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双向沟通,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绩效合作伙伴关系不仅仅体现在经理和员工之间,也体现在HR经理和直线经理之间。HR经理作为绩效管理政策的制定者和表格工具的提供者,应作为直线经理的绩效合作伙伴,帮助他们不断掌握绩效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工具,为他们解答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与直线经理保持和发展绩效合作伙伴关系,使他们的绩效管理技能不断得到提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企业的绩效管理政策,使之落到实处。

四、员工是绩效的主人的思想

关于这种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员工的绩效不是考核出来的;第二,员工的绩效不是经理赐予的;第三,员工的绩效是由员工在经理的辅导下独立创造的。

首先,关于考核,很多管理者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考核出绩效。他们的思维逻辑是,因为员工有懒惰、讨巧、逃避工作的思想,所以必须举起考核这个“大棒”,出台一些严厉的考核政策,员工做不好就动用惩罚措施,这样员工就有了畏惧感,就会努力工作,员工的绩效就能提高。真的是这样吗?显然不是。因为不管采取了什么措施,如果员工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他们所能做的就只能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装装样子而已。充其量,这种考核措施只能使员工动起来,至于动起来的结果,则不言而喻。

其次,所谓“赐予”的意思是,经理有的时候喜欢亲力亲为,甚至事必躬亲,越权做一些本该员工来做的工作;有时候,没等员工准备好,领导自己就把工作做了。从表面看来,员工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都完成了,而且完成得还不错,应该在绩效考核的时候得一个高分。但实际上,员工并未从中得到任何提高和进步。所谓高绩效只是一个表面的假象而已。

第三,这才是这种思想的实质所在。员工的绩效是在经理的辅导和帮助下,经由自己的努力而独立创造的。在创造过程中,员工的绩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具备了挑战更高绩效目标的能力,这个时候,经理就应该帮助员工设定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目标,使员工在绩效管理中不断体验到成就感和主人翁感。

五、持续改进的思想

绩效管理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当你把绩效管理推入了运行轨道以后,它就停不下来了,它会随着企业的战略一直运行下去,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点,从绩效管理系统的最后一个部件也可以看得出来,即绩效诊断与提高。

绩效诊断与提高作为两个绩效管理循环的连接点,起着桥梁作用,通过对前一个循环的诊断,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制订改善计划,放入下一个循环,使之得到改进,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

我们完全可以断言,没有绝对完美的绩效管理体系,没有不需要改进的绩效管理体系,这也就要求我们把持续的改进作为一种思想引入绩效管理,使之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成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助推器!

同类推荐
  • 零缺陷智慧

    零缺陷智慧

    本书分为十八章,内容包括:ZD缘起;与大师对话;ZD质量风暴;“失落的文明”:卓越绩效背后;基础:所有工作都是一个过程;前提:沟通要求,说到做到;衡量:质量与钱等。
  • 权力战争:中国企业高层权力构架调查

    权力战争:中国企业高层权力构架调查

    我是个职业经理人,在国内企业任总经理九年。在职业生涯的风尘中,我逐渐发现一个深层次哲学道理:中国企业发展三十年,时至今天,中国企业之核心瓶颈问题决不再是MBA教科书中的诸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课题:而是企业的高层权力架构。作为职业经理人,我每每在企业建立人力资源体系、改革市场营销体制、完善财务制度、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时,总感到有一股灰色力量从中作梗。我感到,单纯技术层面的人力资源和生产管理之类的“事”并不难做,真正难做的是“人”。具体来说,是难以让老板接受某项改革方案、难以消除股东的误解、难以抗拒老板的负面干预、难以防止老板时常爆发的各种非理性决策。
  • 中国传统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管理智慧

    现代领导者学习领导理论无非有三条途径:一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践中摸索;二是学习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三是学习中国传统领导理论。前两条途径无疑是重要的,但后一条途径具有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的特点。因为古代领导理论虽然存在了二千多年,也有语言的障碍,但毕竟是同一民族的思想,有着鲜明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同现代中国人属于同一种思维类型。学习和研究起来,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更容易操作和实施,更易产生领导效果。现代领导者应该在眼睛向外,学习西方领导理论,勇于实践,善于总结领导实践经验的同时,认真学习中国人自己的领导理论,并在实践中使之发扬光大,让古老的理论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辉。
  • 马云的颠覆智慧

    马云的颠覆智慧

    他自称完全不懂网络,却打造了阿里巴巴帝国,颠覆了中国互联网生态:他演讲激情澎湃,不走寻常路,成为一名孜孜不倦的布道者;他宣称在阿里巴巴,股东的地位在顾客、员工之后,股东却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他如何以颠覆完成超越?《马云的颠覆智慧》正是从分析马云异于常人的企业运营智慧和理念出发,用清晰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展现其以颠覆完成超越的独到智慧。
  • 营销人必读的经典营销故事

    营销人必读的经典营销故事

    没有滞销的产品,只有落后的营销方式,讲一小时的大道理,不如读一分钟的小故事。《营销人必读的经典营销故事》以娓娓动听的小故事为引子,以营销案例为辅助,谈论营销的成败所在。小故事中有大智慧,小故事也往往比大道理更能说服人。那些深奥而枯燥的营销知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更能让大家理解和接受。希望您读了此书,能够增长营销的智慧,扩大市场占有率。
热门推荐
  • 战凌绝霄

    战凌绝霄

    东方大世界中的少年们,或多或少都憧憬过成为一名强者。然而究竟什么才是强者呢?他们不知道,或许他们以为自己知道,“能打败所有人的武者”,“能杀死所有妖兽的武者”,“能让天下人都害怕的武者”,“能拯救世界的武者”。也许,只有当一个人真正成为了一名强者的时候,才会明白强者是什么。这就是一个少年努力成为强者的故事,很简单,却也很复杂。
  •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本书分为五大块:亲亲·宝贝,亲情·呼唤,乡音·乡情,爱人·朋友,断片·私语。作者用质朴的语言,以散文、生活随笔的方式,回忆并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叙了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故事,以及从中获得的感动和感悟。愿书中展现的这些美好、感动和喜悦,让我们在平淡流年里相拥温暖。
  • 大汉钱嫂

    大汉钱嫂

    来到一个男主外的时代,钱汝君决定抗争到底。女人何必靠男人,钱汝君决定从赚钱入手,在这大汉当个逍遥女,老公从正太时期培养成顺心顺意的好男人……一切都计划好了,可是计划怎么老是出现偏差?
  • 千里姻缘一戏牵

    千里姻缘一戏牵

    他半路接过她给暗恋帅哥的便当“老婆你真好,虽然你没有我好看,虽然你比我大,可是我会爱你永远的。”被他的话雷成焦炭的她被他带走,边走边回头看着自己暗恋的帅哥“姐是单身啊,帅哥你不要相信这个妖孽的话。”“我们都有了订情信物,你难道想始乱终弃吗?”他两手捧着姨妈巾放在心口,满脸心疼地说看着他手中的姨妈巾,她泪流满面,谁来告诉她这是唱得哪出戏,姨妈巾怎么就成了他俩的订情信物了,再说她什么时候和他订情了。
  • 婚姻的五项修炼

    婚姻的五项修炼

    本书告诉你如何更好地去经营与呵护自己的婚姻,保护好自己的爱情,打造甜蜜的家庭生活。但愿《婚姻的五项修炼》能带您遨游在温馨的家的港湾,拥有和谐美满的幸福人生!有人说婚姻是一间病房,一方精心护理着另一方,另一方怜爱心疼着对方;有人说婚姻是一台冰箱,它的目的是为爱保鲜,但结果是把爱情放凉了;有人说婚姻是一道方程式,是一道幸福和痛苦组成的一元二次方程,最理想的得数是幸福大于痛苦,最糟糕的得数是痛苦大于幸福,最普遍的得数是幸福等于痛苦;还有人说婚姻是一件瓷器,做好它很费事,打破它很简单,而收拾起那些碎片又很麻烦,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包装箱上常有的那种提示:“轻拿轻放,切勿倒置”。
  • 九劫归一

    九劫归一

    一身傲骨谁人挡,芒刺在背净折腰
  • 我们走在恋爱的路上:最值得去100个情侣胜地

    我们走在恋爱的路上:最值得去100个情侣胜地

    本书选取全国100个最浪漫、最美丽、最值得情侣一起携手共游的景点,以娟娟的笔触和清新的文笔将绝佳的风景与恋人之间的浓情融汇,是广大旅游爱好者提升品味、增进知识的必读书目。
  • 妖血沸腾

    妖血沸腾

    中神州绝世强者遭遇背叛后,神魂绝地重生。逆天神魂,绝世功法,半妖之身,无敌宝物。且看凌凡睥睨天下天才,傲视各州各界无敌老怪,再战巅峰!
  • 武斗乾坤

    武斗乾坤

    真气横空动乾坤,斗气冲天破苍穹,华夏古武界一代盗仙:司空追星,精通各种功法绝学,不幸被围杀,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灵魂穿越宇宙,降临异世;他重生后,打算将华夏武功在这里发扬光大;天生具有两个丹田的‘废物’,本来已死的怨恨亡灵,自强不息,在斗气纵横,高手如云的异世大陆展开属于他的传奇。绝招斗技一把抓,真气斗气一起练;机缘奇遇无极限,财富美女无穷尽;仰天长啸震九霄,异界俗世一浪子。两世为人传奇现,独领风骚始追星。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