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和我享受了一次最有意思的观光旅行。我从前早就梦想着要去看看诸如盖茨堡的内战战场、费城的独立厅等等的历史古迹,以及美国的首都。法吉谷、詹姆斯台、以及威廉士堡保留下来的殖民时代的村庄,也都罗列在我想参观的名单上。
“在三月里,我夫人南茜提到她有一个夏天度假计划,包括游览西部各州,以及观看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加州以及内华达州的观光胜地。她想去这些地方游玩已经有好几年了。可是很明显的,我们不能既照我的想法又照她的计划去旅行。
“我们的女儿安妮才在初中读完了美国历史,对于那些历史事件都非常感兴趣。我问她喜不喜欢在我们下次度假的时候去看看她在课本上读到的那些地方,她说她特别喜欢。
“两天以后,我们一起围坐在餐桌旁,南茜宣布说,假如我们大家都同意,在夏天度假的时候将去东部各州。她还说,这趟旅行不仅对安妮很有意义,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
一位x光机器制造商,利用同样的心理战术,把他的设备卖给了布鲁克林一家最大的医院。那家医院正在扩建,企图成立全美国最好的x光科。L大夫负责X光科,整天遭到推销员的包围,他们一味地歌颂、赞美他们自己的机器设备。
然而,有一位制造商却独具技巧。他比其他人更知道对付人性的弱点。他写了一封信,内容大致如下:
“我们的工厂最近完成了一套新型的x光设备。这批机器的第一部分才运到我们的办公室来。它们并不是十全十美。我们知道,我们想改进它们。于是,假如你能抽空来看看它们并提出您的宝贵意见,使它们能改进得对你们这一行业有更多的帮助,那我们将深为感激。我了解你十分忙碌,我会在你指定的任何时候,派我的车子去接你。”
“接到那封信时,我感觉很惊讶。”L大夫在班上描述这件事时说,“我既觉得惊讶,又觉得受到很大的恭维。从前从没有任何一位x光制造商向我请教。这使我觉得自己很重要。那个星期,我每天晚上都很忙,但是我还是推掉了一个晚餐约会,以便去看看那套设备。最后,我看得愈仔细,愈发觉自己非常喜欢它。
“没有人试图把它推销给我。我觉得,为医院买下那套设备,完全是我自己的主意。我接受了,于是就把它订购下来。”
爱默生在他的散文《自己靠自己》一文中说:“在天才的每一项创作和发明之中,我们都看到了我们过去摈弃的想法;这些想法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就显得相当的伟大。”
爱德华·豪斯上校在威尔逊总统执政期间,在国内及国际事务上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威尔逊对豪斯上校的秘密咨询及意见依赖的程度,很大程度上超过对自己内阁的依赖。
豪斯上校利用什么方法来影响总统呢?很幸运,我们了解这个答案,由于豪斯自己曾向亚瑟·D·何登·史密斯透露过,而史密斯又在《星期五晚邮》的一篇文章中引述豪斯的这段话。
“认识总统之后,”豪斯说,“我发现,要改变他的一项看法的最佳方法,就是把这件新观念很自然地建立在他的脑海中,使他产生兴趣——使他自己常常想到它。第一次这种方法奏效,纯粹是一项意外。有一次我到白宫拜访他,催促他执行一项政策,而他明显对这项政策不表赞成。但几天以后,在餐桌上,我惊讶地听见他把我的建议当作他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豪斯是否打断他说:“这不是你的主意,这是我的?”噢,没有,豪斯不会那么做。他太老练了。他不愿追求荣誉,他仅要成果。因此他让威尔逊继续认为那是他自己的想法。豪斯甚至更进一步地使威尔逊获得这些建议的公开荣誉。
且让我们记住,我们明天所要接触的人,就像威尔逊那样具有人性的弱点,于是,就让我们使用豪斯的技巧吧。
几年以后,一个在新布仑兹维克的人,在我身上应用了这项技巧,而使我照顾了他的生意。那时,我正计划到新布仑兹维克去钓鱼及划独木舟。因此我写信给观光局,向他们索取资料。很明显,我的名字和住址也被寄出去了,于是我立刻就收到了各个露营区及乡道所寄来的无数信件、小册子以及宣传单。我被弄得头昏脑胀、无所适从,不知道选哪一个好。有家营区的主人做了一件很聪明的事。他把他曾经服务过的几个纽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寄给我,并请我打电话给他们,让我本人去发现他究竟有什么好条件。
我很惊讶地发觉,名单上竟有我所认识的一个人。我打电话给他,询问他的看法,然后我立即打电报把我抵达的日期通知给那家营区。
其他人想向我强迫推销,但另外一个人却让我把自己推销出去。因此他胜利了。
因此,假如你想影响他人接受你的思想方式,规则的第五条是:“让他人感觉这个想法是他自己的。”
如何纠正别人的错误
如何批评才不会遭人厌恨
卡耐基金言
当面指责别人,这只会造成对方顽强的反抗。
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会受到爱戴。
要改变一个人而不伤感情,不引起憎恨,“间接地提醒他人注意他自己的错误”。
查尔斯·史考伯有一次路过他的一家钢铁厂。当时是中午,他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抽烟。而在他们的头上正好有一块大招牌,上面写着“禁止吸烟”。史考伯是否指着那块牌子说:“你们不认识字吗?”哦,不,史考伯才不会那样做。他朝那些人走过去,递给每人一根雪茄,说:“诸位,如果你们能到外面去抽这些雪茄,那我真是感激不尽。”他们马上知道自己违犯了一项规则——而且他们很敬重他,因为他对这件事不说一句话,反而送给他们每人一件小礼物,并使他们自愿地遵守规则。人们很难不喜欢像他这样的人,你说是不是?
约翰·华纳梅克也运用了同一技巧。华纳梅克每天都要到费城他的大商店去巡视一遍。有一次,他看见一名顾客站在柜台前等待,没有一人对她稍加注意。那些售货员呢?哦,他们在柜台远处的另一头挤成一堆,互相又说又笑。华纳梅克不说一句话,他默默地站到柜台后面,亲自招待那位女顾客,然后把货品交给售货员包装,接着他就走开了。
官员们常被批评不接待民众。他们非常忙碌,但有的时候,是由于助理们过分保护他的主管,为了不使主管见太多的访客,造成负担。卡尔·兰福特在迪斯尼世界所在地——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当了许多年的市长。他经常告诫他的部属,要让民众来见他。他宣称施行“开门政策”。然而,他社区的民众来拜访他时;全被他的秘书和行政官员挡在门外了。
最后,这位市长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把办公室的大门给拆了。他的助手们知道了这件事,于是从此之后,这位市长真正做到了“行政公开”。
若要不激怒人而改变他,只要换两个字,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很多人在开始批评对方之前,都先真诚地赞美对方,然后肯定接句“但是”,再开始批评。例如,要改变一个孩子不专心的态度,我们也许会这么说:“约翰,我们真以你为荣,你这学期成绩进步了。‘但是’如果你代数再努力点的话,就更好了。”
在这个例子里,约翰可能在听到“但”之前,感觉很高兴。马上,他就会怀疑这个赞许的可信度。对他而言,这个赞许只是批评他失败的一条设计好的引线而已。可信度遭受到曲解,我们可能或无法达到我们要改变他学习态度的目标。
这个问题只要把“但是”改为“而且”,就能轻易地解决了。“我们真的以你为荣,约翰,这学期你的成绩进步了,而且只要你下学期继续努力,你的代数成绩就会比别人高了。”
这下子,约翰就会接受这份赞许,因为没有什么失败的推论在后面跟着。我们已经间接地让他知道我们要他改的行为,更加有希望的是,他会尽力地去达到我们的期望。
对那些对直接的批评会非常愤怒的人,间接地使他们去面对自己的错误,会有非常神奇的效果。罗得岛温沙克的玛姬·杰格在我们的课程中提到,她怎样使得一群懒惰的建筑工人,在帮她盖完房子之后清理干净。
最初的几天,当杰格太太下班回家之后,发现满院子都是锯屑。她不想去跟工人们抗议,因为他们工程做得很好。所以等工人离开之后,她跟孩子们把这些碎木块捡起来,并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屋角。第二天早晨,她把领班叫到旁边说:“我很高兴昨天晚上的草地上这么干净,又没有冒犯到邻居。”从那天起,工人们每天都把木屑捡起来堆好放在一边,领班也每天都来,看看草地的状况。
在后备军和正规军训练人员之间,最大的不同的地方就是理发,后备军人认为他们是老百姓,因此非常痛恨把他们的头发剪短。
陆军第542分校的士官长哈雷·凯塞,当他带了一群后备军官时,他认为自己要解决这个问题,跟以前正规军的士官长一样,他可以向他的部队吼几声或威胁他们。但他不想直接说他要说的话。
他开始说了,“各位先生们,你们全是领导者。当你以教官身份来领导时,那就再有效不过了。你必须为尊敬你的人做个榜样。你们应该了解军队对理发的规定。我今天也要去理发了,而它却比某些人的头发要短得多了。你们可以对着镜子看看,你想做个榜样的话,是不是需要理发了,我们会帮你安排时间到营区理发部理发。”
结果是可以预料的。有几个人自愿到镜子前看了看,然后下午到理发部去按规定理发。次日早晨,凯塞士官长讲评时说,他已经可以看到,在队伍中有些人已具备了领导者的气质。
在1887年3月8日,美国最伟大动人的牧师及演说家亨利·华德·华奇尔逝世,他改变了全世界。就在那个礼拜天,莱曼·阿伯特应邀向那些因华奇尔的去世而哀伤不语的牧师们演说。他急于作最佳表现,因此把他的讲道辞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并像大作家福楼拜那样加以润饰。然后他读给他妻子听。其实写得很不好一就像大部分写好的演说一样枯燥无味。假如她的判断力不够,她也许就会说:“莱曼,你写得真是糟糕,行不通。你会使所有的听众都睡着了。念起来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似的。你已经传道这么多年了,应该有更好的认识才对,看在老天爷的分上,你为什么不像普通人那样的说话?你为什么不表现得自然一些?如果你念出像这样的一篇东西,只会自取其辱。”
她“也许”会这么说。而假如她真的那么说了,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她也知道。所以,她只说,这篇讲稿如登在《北美评论》杂志上,将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换句话说,她称赞了这篇讲稿,但同时很巧妙地暗示出,如果用这篇讲稿来演说,将不会有什么好效果。莱曼·阿拉特懂得她的意思是什么。于是把他细心准备的原稿撕了,后来讲道时甚至不用笔记。
要改变一个人而不伤感情,不引起憎恨,规则的第二条是:“间接地提醒他人注意他自己的错误。”
给他授予一种权威
卡耐基金言
要让别人乐意照着你希望的去做,你就必须让他明白,他对你有多么重要,而他便会觉得这件事对他也有多么重要。
“顾全他人的面子,使其乐于接受你的建议:给予高尚的‘头衔’,使之发挥高度的责任感与荣誉心。”
1915年,正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各国彼此残杀,规模之大,在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美国政府极为惊骇。人们希望的和平能够得以实现吗?没有人知道这一点。但威尔逊决心尝试,他要派遣一位私人代表作为和平特使,与欧洲军方进行协商。
主张和平的国务卿勃拉恩很想获得这次机会,他明白这是使自己立功并名垂史册的一个机会。但威尔逊却委派了另一个人——他的好友赫斯上校。赫斯上校当然很荣幸,然而他还有一个麻烦,他得将这一不受人欢迎的消息告诉勃拉恩并且不能触犯他。
赫斯上校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当听说我要到欧洲去做和平特使时,勃拉恩显然非常失望,他说他曾打算他自己去于这事。
‘·我回答说,总统以为任何人正式地去干这事都不大适宜,而派他去则会引起注意,人们会觉得纳闷,为什么他到那里去……”
从赫斯上校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暗示,赫斯无异于告诉了勃拉恩,他太重要了,不适宜这一工作——这样便使勃拉恩获得了一种满意。
赫斯上校十分精明并且饱经世故,他在处理这一事情的过程中遵守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永远让对方乐于做你所提议的事。
我还认识一个人,有时他必须推辞许多演讲邀请,有来自朋友的邀请,或来自情所难却者的邀请。然而他做得很巧妙,他既推辞了对方,又令对方满意。那么他是怎样做的呢?他没有只是说太忙,太这个或那个,而是在表示对邀请的感谢与不能接受而感到抱歉以后,再建议另一个人去代替他。这就是说,他不给对方一些时间对这推辞感到不高兴,他马匕使对方想到了可以得到另一些演讲者。
当拿破仑创立荣誉队时,共颁发了1500枚十字徽章给他的兵士,提升他的18位将军为“法国大将”,称他的部队为“大军”,人们都说他孩子气。
拿破仑被人批评给老练的精兵一些“玩物”,而拿破仑却回答说:“人们本来就受着玩物的统治。”这种给人授衔和权威的办法对拿破仑有效,对你也一样有效。
这个“赋予头号头衔”的政策,能为拿破仑所用,当然也能为你所用。比如,我的一位朋友恩尼斯特,杰安特,住在纽约史卡斯达尔。她因为一群男孩跑过她的草地,损毁了她的草地而苦恼。她曾试过斥责、哄骗,但两者都没效。于是她试着给那群孩子中最坏的一个孩子一个名号,给他一个权威感。她命他做她的“探长”,由他负责驱逐所有入侵草地者。这解决了她的问题。她的“探长”在后院烧起一堆火,烧了一块烙铁,并威吓其他的孩子,别踏进草地,否则他就要给他们烙上一记号。
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把下列大纲记在心中,当需要去改变别人的态度或举止时:
1.要诚恳,不要答应你无法兑现的事,忘掉自己的利益,专心为别人的利益着想。
2.要确切地知道你希望别人做些什么。
3.替别人着想。问你自己,别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4.估计一下别人若照你的建议去做,利益何在。
5.把这些利益和他的需要配合一下。
6.当你提出你的要求时,要让别人感觉,他将会因此而获益。
所以如果你想在不招致对方怨恨与不满的情形下改变他、指正他的行为,就别忘了第八个原则:
“顾全他人的面子,使其乐于接受你的建议;给予高尚的‘头衔’,使之发挥高度的责任感与荣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