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06700000009

第9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忍性修身二(1)

中华处世经典

《论语雍也》中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没法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渊,虽然吃的是粗陋的食物,住在僻静的地方,一般人都难以忍耐,颜回却不改其乐,安贫乐道,以道德修养所带来的内心的愉悦为最高快乐。一个人要干成一番事业,连一时的物质缺乏都不能忍耐,又怎么能够克服其他的困难,进而成事呢?

忍贫固然可贵,富而不骄,也不失为一种风度。

古人道:“富而好礼,孔子所诲;为富不仁,孟子所戒。盖仁足以长福而消祸,礼足以守成而防败。怙富而好凌人,子羽已窥于子哲;富而不骄者鲜,史鱼深警于公孙。庆封之富,非赏实殃;晏子之富,如帛有幅。去其骄,绝其吝,惩其贫,窒其欲,庶几保九畴之福。

这段的大意是:富有而讲究礼义,这是孔子对人的教诲;为了富贵而不讲仁义,这是孟子对人的劝戒。大凡行仁义的人完全可以维护幸福而消除灾祸,爱好礼义的人完全可以保持已有的成就而预防失败。自恃富有而喜欢欺侮别人,结局不会好,正如子羽已察看到子哲的结局;富有而不骄傲的人很少,史鱼曾对公孙提出深刻的警戒。庆封的富有不是上天赐予,实为灾祸,晏子的富有如同布帛那样有一定的界限。舍弃骄傲,根除吝啬,抑制怒气,节制情欲,这样才能保证享受五种福分。

上边所说的“子羽看到子哲的结局

”的故事来自《左传》上的记载。昭公元年,晋侯生了病,郑伯派公孙侨到晋国去询问病情。晋国的叔向询问子哲为人怎么样,郑国人子羽答道:“他无礼而喜欢欺侮人,依仗他富有而轻慢他的上司,不会久长了。”第二年秋天,公孙黑将要反叛,要求让儿子印作市官。子产说:“你不想想自己的过错,还有何请求!还不快自己寻死,不然司寇将要来捕你。”后来,公孙黑被吊死,尸体被放在大街上示众。这是由于他不知道富贵之人更应该忍受富贵,平和待人不知道恃贵凌人的下场。

“史鱼曾对郑公叔提出深刻的警告”的典故也来源于《左传》。说的是定公十三年,卫国公孙文子上朝时请灵公赴宴,退朝后碰到史鳅把这事告诉了他。史鳅说:“你一定会有祸事的!你富有而国君贪财,你将要有灾祸了!”文子说:“我没事先告诉你,是我的错误。

既然国君已经同意了我,这怎么办?”史鳅说:“没关系。富有却不骄纵的人很少,这你已经见过了。骄横于外而又不被杀死的人,我还没见过。”实际上史鱼在这里已对公孙文子作了警戒,但他自己不知道忍富贵、忍骄奢。第二年,公孙文子果然因为富有骄横犯罪,不得不逃到鲁国。史鳅,是史鱼的名字。以上是说子羽、史鱼都有先见之明,说富有的人没有不骄横的,骄横的人没有不灭亡的。凭借着富有傲视他人,是不能长久的。

还有不能忍富的例子。《左传》中记载,襄公二十八年,齐国的庆封到吴国,会聚他的家族居住下来,比原来还富有。当时的子服惠伯对叔孙穆子说:“上天可能是让淫邪的人发财,这回庆封是又富了。”穆子说:“善人发财称作赏,淫邪的人发财叫作祸患,上天将要使他遭罪。”昭公四年,庆封被楚国人杀了。以前他的父亲庆克曾诬蔑鲍庄,当时庆封图谋攻打子雅、子尾,事情被发现,子尾刺杀了庆封的儿子舍,庆封逃到吴国。这里说的子雅、子尾是齐国的公子。同一年,齐国姓崔的反叛,子雅等公子们都失败了,等到庆氏灭亡后,齐王又召回了这些公子们,他们都各自回到他们的领地。乱事结束后齐王赏给晏子邶殿的60个乡邑,他不肯接受。子尾说:“富有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你为何偏偏不要呢?”晏子回答说:“庆氏的城市多得可以满足他的欲望,而他还贪而不忍,因此灭亡了;我的城池不想满足自己过分的欲望。不要邶殿并非拒绝富有,而是怕失去富贵。而且富贵就像布帛有边幅,应该有所节制,使它不致落失人手。”这是说富人不能随便增加财富,否则将自取灭亡。

富贵荣华,是人人都希望获取的,但无论什么事都不能过分。月盈则亏,财富聚集得过多也同样会给自己带来损伤。一方面是自身因财富过多,骄横不可一世,恃财欺人;另一方面也会引起他人的妒嫉,或是坏人觊觎,产生了劫富之心。中国古人中有不患财不多而患不均的思想。

人富了,就容易产生蛮横之心,富而不骄的人,天下很少有,主要是因为人不能忍富,总是想显富,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面子上的好看。

王充在他的《论衡非韩》这篇文章中说:“国家赖以存在的是礼仪。段干木闭门不出,魏文侯敬重他,经过他家时行礼。秦国军队听说这件事,就没敢来进攻魏国。”又说:“读书人的品行就是重礼仪。魏文侯对段干木行式闾的礼仪,使强大的秦国军队撤退,保全了魏国的边境。因此段干木的品行是贤良的,魏文侯的重礼是高尚的。”

世界上有贫就有富,有富也会有贫,相对而言贫者众,富者寡。贫要贫得有志气,不向富贵低头,绝不为了追求富贵而贬低了自己的人格,这是善于忍贫。富者要制约自己的贪欲,为富还要行仁义,对贫弱者有扶助的职责,对社会也有贡献财富的责任。富者要忍富,不能因比别人富,去压制别人。

能够容忍清贫和寂寞的人,也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应当具备的德行。

三国初期,刘皇叔在三顾茅庐,敦请诸葛亮出山的前夕,曾会见过一位“水镜先生”。

他告诫刘备一句著名的话:“卧龙、凤雄,得一人就可以安天下”。“卧龙”是指诸葛亮,“凤雄”便是指庞统。

这位“水镜先生”的真名叫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擅长识别人才,但不随便评论。他居住在襄阳一带,属刘表管辖。他认为刘表为人险恶,必定暗害好人,所以更加隐讳,闭口不谈当时各派人物的是非。凡是有人问起他,某某人怎样?无论这个人是好是坏,他都只回答一个字:“佳。”

有一次,他的妻子劝诫他说:“人家向你请教问题,你应该明了地回答人家,怎能不分青红皂白,都说一个‘佳’字。这难道符合人家请教你的本意吗?”

司马徽抬头望着妻子,微笑一下,点点头说:“像你这样讲,也是佳!”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一说是司马徽的侄子,过后曾在刘备手下担任军师中郎将,帮助刘备攻打四川,在围攻雒县时,不幸被流矢射中,死时才38岁。庞统少年时代性格内向,不太惹人注意。他16岁的时候,曾去看望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摘桑叶,让庞统坐于树下,两人从白天到深夜议论了很长时间。司马徽很赏识庞统,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南郡(今湖北江陵以北一带地区)文人中的领头人。经司马徽的这一番赞赏,庞统的声誉便一天天高了起来。

后来司马徽移居颖川老家,庞统从南郡历经2000里行程前去探视。到了司马徽的住地,见他还是在树上采桑。这时庞统的见解和少年时代有些不同了,就从车子里探出头来对司马徽说:“我听说大丈夫生活在世上,理应挂着黄金大印,佩着紫色的印带,怎能委屈自己的才能,在这里做养蚕妇人的事呢?”

司马徽听了,笑笑说:“你先请下车,我再回答你的问话。”等庞统下了车,他接着说:“你只知晓拣小路走能够早一点到达目的地,但不知道走小路容易迷路。过去尧时的伯成子告别诸侯,到野外去耕种,并不羡慕功名的荣耀;孔子的弟子原宪住在用桑树条圈成的门框的屋子里,不愿住高大的官家住宅。他们不稀罕住华丽的屋子、用肥大的马拉车、使唤几十名侍女。这就是古代的隐士许由、巢父心胸开阔之处,也是伯夷、叔齐足以骄傲的原因。

在我们这些人眼里,认为像吕不韦那样以奸诈手段获取官位的人,或者像刘景公那样拥有骏马的庸欲君主,都是不值得夸耀的。”

司马徽的一番话,深刻地教育了庞统,他意识到能够忍受住贫寒的生活,也是一个具有才干的人所应具备的品行。正是耐得清寒,也才能不为名利地位打动。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中为人处世不能只是追求富贵功利,任何事情都要从正道上获取,只能拥有应该拥有的东西;否则,还不如安守朴素和贫寒,保持纯真的人格。庞统迅速领会到它的意旨,对司马徽称谢说:“我生活在中原的边陲地带,很少听到精妙的道理。今天如果不是叩响你这座洪钟,敲响你这面能发出雷声的大鼓,还真不知道天底下竟有如此激昂慷慨的音响哩!”

庞统也是智者,但也难免有一些糊涂认识,水镜先生的一席话,让他知道了忍贫安困也是人生修养的一个部分,不能小看这种磨炼。只有能忍耐住清贫,才能在以后发达的时候真正有所作为。

二、贵不骄贱不卑——贵贱之忍

《郁离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一次随阳公子和郁离子议论富贵说:“住在9层的楼堂,有10亩大的庭院,位于中央就能够俯视市区。高门大户,亭台楼阁,飞梁画栋,窗格秀雅。左右高屋密集,光彩闪动,一派繁盛之景。车马直通殿堂,有鸣驺引导登上台阶,高高坐在华丽的垫子上,宛如神一般的尊贵无比。士卒列队,官吏成行,一个个都对你恭恭敬敬,连走步都有节奏顺序。你只要有一声咳嗽,都如同神在发号施令。处理案件,决断诉讼,一言九鼎。说一句话就能把侍者惊退,手指目及就能使被看的人退缩不前,站立不安。千人并立,踮脚仰望你的神色。你高兴时,大家都感到犹如春天温暖的阳光;你恼怒的时候,凛然如秋天的冰霜。可以说你掌握着别人的生杀大权,这是如何的尊贵,我想和先生一起去追求这样的富贵。”

郁离子听罢,微微一笑说:“我知道孔子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富贵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但是倘若不是用道义去追求富贵,就不能处在这种富贵中,这种富贵又有何意义?我不愿意那样去做。”

富贵确实诱人,谁不想一生之中能够富甲天下,位尊人上呢?

古人的贵贱观是非常明了的。尤其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人的地位高低、贵贱有不同的层次。在没有开设科举制度之前,门阀、士族和平民则分得更清晰。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观念。对于贵贱,古人认为第一人有贵贱等级之分,那就是说人有爵位俸禄叫作贵,而爵位又分为五等。《孟子》里面说:“天子一等,公一等,侯一等,伯一等,子男也是一等。一共五等。”这里宣传的是封建等级观念。认为那些能称王的人,天下都归附他,所以称谓虽然不一,名义其实一样。在五等爵位之中,王这一爵位最高。有天爵的人,应该权衡评判天下万物的轻重,因此古人说:“权出于天,这是很高贵的。”这反映了历史发展过程在人头脑中的积淀。

第二贵贱有区别,应该是由贵人做的事,由贵人占有的位置,被下等人占有了,就是凶灾之象。例如《易》中孚卦九爻说:“鸡登上了天,岂能长久?”《本义》中阐述说:“鸡本来不是登天的动物,却想登天,这违背了事物的本性。相信的是不该信的东西,却不知道变更它,当然要走向没落。地位极高却不知道事物是会变化的,即使一时好,也是凶兆。因此孔子又根据卦象判断说:“这种不知道变化的事,岂能长久不变!”《汉书》说:“地位超过能力,很少能够善终。”

这一方面反映了古人对人的地位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他们还是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来看问题的,虽然有其片面的一面,但其中也确实存在着哲理。对此史书还记载了有一次西汉的董仲舒对答汉武帝的策问时的话:“干体力活,应该背东西的人却坐车,这将会导致外敌。坐车是君子的权利,背东西是小人的事情。是说下人占了君子的位置却做的是小人的事情,祸患一定要来临了。”不少古人都对地位、等级看得很重。

第三,古人也

从贵贱的变化中,看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杨雄《解嘲文》中说:“人有的时候,早上还大权在握,做卿相,傍晚就失去权利成了匹夫。”身居公卿高位的人,腰缠万贯,身穿紫衣,志得意满,气势极盛,等到祸来福去时,却坐牢流放,灾难随着来临。例如秦国的李斯,当他大权在握时,能假托诏书另立太子;到了坐牢将被处死时,却连牵着狗去追野兔都不能了。

又例如汉朝的周亚夫,富贵时皇帝坐车亲自询问,犯罪时却坐牢死去。到了宋朝蔡京,也是“得势时权力比皇帝还大,失势时被流放死在僻远的地方”。想想这些人,的确曾经拥有很高的权力,位贵于人,但是一旦危险降临,连平民百姓也不如。

贵与贱常两相对,也就是贵和贱常常是对立相随的,互相转化,没有定规。比如傅说由筑墙的人成为宰相,商鞅由宰相变为逃犯。所以《易》谦卦说:“鬼神危害盈满的而保佑不足的,人也是厌恶盈满的而喜欢谦恭的。”故此《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就像接近深渊,像踩在薄冰上。”用来劝戒掌握大权的皇公贵族,理应多警戒慎重,不要忘了这种警戒。

《劝忍百箴》中说:“人生贵贱,各有赋分;君子处之,遁世无闷。龙陷泥沙,花落粪溷;得时则达,失时则困。步陡甘受征羌席地之遇,宗悫岂较乡豪粗食之羞。买臣负薪而不耻,王猛鬻畚而无求。

苟充诎出陨获,数子奚望于公侯。噫,不可忍欤!”

这段话意思是说:人生的富贵贫贱,各有自己的根本;君子在这种境遇中,避世却不郁闷。龙会陷在泥沙,花可能落在粪坑;获得时机则能腾达,失去时机就会陷困顿这是常理。步陡自顾接受征羌给他站在地上席位这样的冷遇,宗悫哪会计较乡间豪绅给他粗粝食物吃的耻辱。朱买臣背着柴读书却不觉得羞愧,王猛卖畚箕为业,却不谋求名位。如要人在富贵时不蛮横,在贫贱时不颓丧,步陡、宗悫等人何当有艳慕公侯的心思呢?唉,怎么能不忍呢!

古人认识到有贵就有贱,这是相对而生的。人处于不发达的境地,自然就会被别人看轻,无论是谈话还是做事,都不会重视你。不仅如此,也许还会让你受尽欺辱。这里举了几个很好的例子,告知我们身处微卑之时,应该怎么做才是忍贱。别人漠视你,看不起你,你自己更自轻自贱。对于一时不公的时候,忍气吞声不去计量,不是自轻自贱,正是能够忍贱求生存、求发展的最好方式。

三国时的步骘,字子山,淮阴人。汉朝末年逃难到江东,孤身一个,十分穷困。他和广陵的卫旌年岁相同,两人很友好,都靠种瓜为生。当时会稽有个焦征羌,是县里的大族。步骘和卫旌在他的地盘上寄食,怕被欺辱,就一起抱着瓜去献给焦征羌,等了很久才被接见。焦征羌自己大吃美味佳肴,却在地上放了一张席子,让步骘、卫旌坐在窗子外,用小盘子吃饭,吃的也只是一些蔬菜而已。卫旌吃不下,步骘却饱饱地吃了一顿。卫旌对步骘说:

“你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待遇?”步骘说:“我们贫困卑下,主人用贫贱来接待我们,是应该的,有什么值得羞耻的呢?”后来步骘在吴国当官,当过中郎将,又被拜为丞相。当自己处在很低微地位的时候,步骘能忍受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不去过问、计较这些事情,是因为他胸有大志,有所作为。忍得一时气,才能煅炼培养自己的品行。

同类推荐
  • 性格决定成败

    性格决定成败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解读性格、认知并完善自己的性格、培养非凡的处世性格、锻造自己的成功人生、不同性格演绎不同人生。
  • 一路直行:我的企业理想

    一路直行:我的企业理想

    我这个职业经理人不是工具,我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企业的成败看成自己的成败”李玉琢被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与走在时代前沿的万润南、段永基、任正非等企业家共事,本书是其24年企管人生的总结和思考。“每个企业家心上都结满了茧”,把企业当做自己事业的职业经理人也不例外。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到企业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与磨难,可以学习到面对管理难题时的解决之道。更为重要的是,在追寻管理者成功足迹的过程中,可以从中领悟到管理思想的精髓。
  • 感恩做人,敬业做事

    感恩做人,敬业做事

    中国著名企业培训机构聚成资讯集团推荐优秀读本,企业心本管理培训经典读本。最大的能力是敬业,最大的智慧是感恩。感恩是做人的根本,敬业是做事的根基,两者都沉淀着员工优秀的职业素养。
  • 唤醒心中的巨人(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唤醒心中的巨人(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潜能。大自然赐给每个人以巨大的潜能,但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有效的训练,每个人的潜能从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并非大多数人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任何一个大脑健全的人与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用脑程度与方式的不同,而这个鸿沟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为从理论上讲,人脑的潜能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 先交朋友再做生意智慧全书

    先交朋友再做生意智慧全书

    在生意场上,如何交朋友,结交有益的朋友是一门学问。做好生意赚大钱,交好朋友成大事,扩展自己的人脉圈子,学会感情投资,运用生意场上的交际艺术,扩大生意空间。该书通过一批在商海中摸爬滚打,最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卓越商人和企业家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和他们创业成功的轨迹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生意人,不仅需要过人的智慧、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精明的用人方法,更需要超人的魄力,拥有超强的人脉网络,以及长远的目光和进取的心态。本书运用典型的事例和通俗的语言,循序渐进地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包括自我修养、交朋识友、扩展人脉做生意等一系列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在生意场上更好地与人交际,做好生意。
热门推荐
  • 再崛起

    再崛起

    拥有最强大的武学,拥有最逆天的天赋,拥有最可恨的头脑,拥有最变态的性格,他,不甘转世后的寂寞,誓要屹立在世界的巅峰!却在瞬间的辉煌中被打入轮回!但他又带领着一个最不可思议的团队卷土重来!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后却辉煌依旧!因为他是——不死鸟,墨天启!!!
  • 贵女其华

    贵女其华

    凌雪,一个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女子,成为了太子妃。在古代发生的事凌雪会怎么去处理,又会是怎么去对待身边的太子轩辕洛?两个人从平淡安逸的生活到发生误会,形同陌路,再然后凌雪了解了自己的内心,轩辕洛对于凌雪的喜欢究竟是真是假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寡妇到贵妇

    从寡妇到贵妇

    上一世,她所爱之人,却深爱着其他女人,所以她注定神伤。重活一世,她决定不再奢求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只愿悠闲、自在的生活,然而——苏慧娘:你疯了吗?某人:慧姐姐,为了你我早就疯了啊!
  • 东汉末年谁是枭雄

    东汉末年谁是枭雄

    东汉末年,内忧外患;群雄并起,割据九州;乱世之中,问谁称雄?一部多人穿越,呕心沥血之作;誓破多主余扑,尊重历史,多方阅览资料。我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写一部穿越历史。我希望它可以是一部“历史”。拒绝主人公开挂成长!自己的武将,自己的智士,来谋得这三国天下。
  • 热血传奇之异界称霸

    热血传奇之异界称霸

    一个落魄的东方家族,一个剑与魔法,强敌环伺的年代!我们的主角机缘巧合之下召唤来了一个来自异界的美女于是,传说开始了!“召唤师很没用!”“我是道士!”“都一样!道士防御力太弱!”“我不仅有幽灵盾,神圣战甲术,还有隐身术,谁都看不到我!”“召唤师的宝宝太垃圾了!”“我召唤的不是宝宝,是神兽!而且还是五只!”“召唤师技能单调,只能依靠宝宝!”“我有施毒术持续伤害,有灵魂火符稳定输出,还有困魔咒用来控制!”“好吧,别说了,我带你去征服世界!”
  • T病毒之生死一线

    T病毒之生死一线

    一场灭绝人性的T病毒,一场人性与理智的转变、繁华热闹的都市,阴暗潮湿的街角小巷、令人毛骨悚然的感染者。。。。深层次的感染并不能带走人类深处的灵魂、C病毒和T病毒的宿主能否打败结合两代诡异病毒之后的恶魔、一场人性与理智的转变。。凌风站在摩天大楼边缘回头看着陈娜;“我和他对战,我会死的。。”陈娜面无表情的俯视着这座巨城下无知的人类;“但只有你我才有能与他一战”凌风深邃的瞳孔默默注视着陈娜;“或者说你已不再爱他”“不是那样的,他已经疯了,他在研究高等恶魔,他在拿人类做试验品,难道你想看见他毁灭整个世界.”
  • 书立方4-颜氏家训

    书立方4-颜氏家训

    《书立方·第4辑: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做官、写文章、求名誉、养生等各个方面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
  • 荆棘天使

    荆棘天使

    天使、恶魔、血族,所有能代表梦三生的奇幻元素都将一一呈现,这段跨跃了种族的爱恋,铸成一段新的传奇!
  • 火影忍者之修罗冥王

    火影忍者之修罗冥王

    终结之战过去,鸣人,佐助封神,过着百年和平的日子,但是,终结之战使用了过于强大的力量导致火影世界的扭曲打开了与修罗世界的缝隙,来自修罗场的修罗冥王,正准备从黑暗的缝隙中屠杀火影世界,一份过于强大的黑暗,正虎视眈眈的准备降临火影世界。
  • 与焦虑者对话

    与焦虑者对话

    最实用的焦虑操控术;传统文化中”不焦虑”的智慧;摆脱焦虑、走进心灵春天的入口;走出焦虑的心理定律;九型人格中的焦虑调控;最神奇的心灵瑜珈;调治焦虑最有效的中医疗法;一生中,必须避开的焦虑误区……这是一本让焦虑者“自愈”的书,希望它能够帮助大家走出焦虑阴霾,过上健康、阳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