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07300000029

第29章 沙上的卜辞(2)

手稿的时代,可以通过追踪手稿的踪迹、抄写与翻抄的手稿史,一直上溯至一位口述者,围绕着手稿史产生了校勘、考据、训诂、解经学,它的知识终端坐着一个圣贤或先知。书籍印刷时代里的作者拥有一个统一的签名,围绕着他的文本,另外一些作者生产着批评话语。电子媒介时代的博客们在虚拟空间里有一个虚拟的名字,下面有一些匿名的跟帖。他们在某个窗口闪现了一下,每个人都有机会闪现一下,就消失在茫茫无际的信息丛林里,比某个原始部落还要孤独。

一早晨就是灰蒙蒙的,到了中午还是灰蒙蒙的,时间似乎停滞了。不是暴雨、冰雹、大雪,而只是雾,不温不火。雾,是“自然界”的抑郁症。不激怒,不哭泣,只是看不清的纠缠。雾,已成为这个社会的气候特征:不透明,含有毒素,浸蚀迷漫。不是漆黑一团,一切依旧照常进行,时间也悄然流逝,没有时-光的特性。人们的一切情绪、纠葛甚至认识本身都在身边播散着重重的雾。我们的生活都是雾。我们心里都是雾。我们全是雾。

——这就是今年冬天的雾一直经久不散的原因。一个被改写的启示录,一个赫然的灾难符号。然后只在高速路口被执行:减速。

风中树

小杨树被北风摧弯了。大些的树则被摇撼着。尽管像一棵树那样动摇吧。根却坚定地抓住土地。它把撼动它的力量摧折它的力量传递到根部,形成向下的坚强意志。因此它需要飓风加固它的扎根。

——你的语言也要如此,找到植根深层的发达的隐喻根系。

拾荒者的札记

这些小篇幅像一些补辑、注释、引语、序文,却没有正文。正文再也不能被写出。札记替代了正文。让我换一个比喻:在已经被人收割后的田地里,一些孩子、妇女和老人在弯腰拾荒,那些被不慎遗弃的琐碎的和不起眼的东西。因为收割早已结束,因为收割权不属于你。你是一个拾荒者,这意味着你没有所有权,属于孩子、老人和妇女这样依然是勤劳的一群,将主人遗弃之物变为自己合法的果实。

“黑眼睛”

很多天了,除了听忧伤的歌,一个字也不想写。似乎写作活动结束了,一个字也无法写出。比之音乐,字变成了一种死魂灵。文字,那些应该在心中活到最后时刻的精灵似乎提前死去了。唯有音乐,一个巨大乌托邦破灭后的碎片,一个飘渺的乌托邦永不湮灭。大卫诗章中的神恩也是献给音乐的:“你是我藏身之处,你保佑我脱离苦难,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美好和有希望的一切似乎只存在于声音中——而且仅属于其他时代的音质——绝不存在于视觉的再现。除非你能够像音乐那样思想,除非你拥有一个音乐动机一样变化着的思想。

要怀着希望

忧伤谁不会,愤世嫉俗谁不会。沮丧得如同从一场葬礼上回来并不就是一种思想。你得拯救你自己。不能绝望:它连软弱也不是。不过是一种普遍弱点的放纵。绝望几乎是本能,希望总是一种自治的理性。希望也是一种就要失传的手艺,它被至老没有成熟的人保持着,却没有了学徒。做希望的学徒吧。

月亮

初冬的傍晚,从东北方向的天边露出一轮橘色的满月:你在那里看见一个人的童年。它悄然浮现——在月亮将要脱离开迷蒙地面的那一刻,又隐去了。

一切都在溶解

一切都在变得强硬起来,经济总量、国家控制力量和人心,一切都变得如同石头一般能够砸死人;一切也都在愀然溶解,高原冰川,甚至极地冰山,希望和热情,岁月、记忆和信任,都在融进一条渐渐污染的河流,一去不返。

行星都会死亡。“但是,难道思想会因此而变得微贱?难道暂时性会使生命丧失意义?永远不会!——”这是爱伦堡回忆德斯诺斯所说的话。但是爱伦堡对死去的诗人说:“回声沉寂了。但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不留痕迹:无论是诗句、勇敢、许多影子中的一个影子,还是一个燃烧着的星辰的闪光。——自然,其中既包括‘有思想的芦苇’的絮絮低语,也包括德斯诺斯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一直听见的回声,——爱的词句和心的热度。”

孤独

孤独不应该削弱你,它要成为你自己的一种力量:像海岸线上一棵独自生长的树。像一枚射向远方的单发炮弹。

故事的人

一个人从孩子到老年的经历似乎是生活意义的损耗过程,生命的意义先于身体而空洞。甚至中年尚未开始,意义、爱、真理的期待都被逐一当作幻想放弃了。他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燃烧着的一切最终变成灰烬。然而音乐与诗歌的话语活动是意义的无限凝结过程。它会成为生命的一个反熵的过程。总有一些人将诗与音乐的意义凝聚过程内置于自己的生命中,即使他-她从未创作音乐,也未写过一行诗。这些人常常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故事。故事意味着一种可以理解的叙述结构:故事凝聚了充分的意义。

冬日清晨

嘿,天空终于变得晴朗了,早晨的光线提供了更清晰的事物的意象。尚未褪尽暗红色的光芒使贫瘠的土地在一瞬间显得青铜一样昂贵。今天配得上明亮的眼睛和清澈的思想。在任何的思想世界里,我都渴望着生活世界的一种意象高居于其上,播撒着它的隐喻。“冬日清晨”会像一个灵感照耀着我一天中所有的意识涌现。在世界的清晨写作——即使众多的人们已经进入世界的黄昏。他们多半已不辨是非,而且看不见那些似乎是无意义的事物在清晨闪烁着微弱意义的光。

悲剧片断

太美的事物你总是担心她的消失。听着一支优美的歌,在草原上看见一道彩虹,沙漠深处的湖。当你启程,湖体开始缩小,像一滴泪,在沙漠中干涸,彩虹会消失在天空深处,唱歌的人会走远——一切又会仅仅留在你的记忆里,在不经意的时刻致命地闪烁:一个看似物质化的生活世界进入了符号化的非物质世界。记忆的承载者弥留在它的边缘。

听萧邦

萧邦的夜曲。下起了雨,有点寒冷,但没有结冰。甚至遍地闪烁着凄楚的温暖。雨点,雨滴,光一样,散落着,并不聚集。雨滴孤独地,孤独地滴落着。雨点滴落在雨点中,溅起几个泛音式的水泡。在光的地面上闪烁。消逝。雨滴。时而稠密,时而稀疏,散落着。忽然聚集了一下,连续地,只一个瞬间,只一小串儿,几乎透明的一串雨线,一个句子,偶然地出现,又再次回到雨点散落的安静。单音字式的安静。一个音出现,孤独地,在下一个音出现之前静止。每一个音都不延续。尽管充满渴望。但不延续。几滴大的雨点,小而密的,无尽的,雨点,词语,不是句子,是雨点。散落。静止。只有沉默延续向下一个音。向近在身旁的人,或遥远的,一个亲密的人,吐露几个单音字。说出或不说出。都是雨滴。雨滴。缓慢地。词。最后一颗雨滴。雨住了,天边泛出微光。静止了。夜曲终止。然而所有的安静重新汇聚,沉默开始汇成一种旋律。它唤醒了一阵阵安静的声音。那是萧邦的夜曲里一直温柔克制着的没有奏出的旋律。被时密时疏的雨滴中断了的旋律。整个夜晚都滴着萧邦的雨。在有月光的夜里。

对话

——知道我为什么怕犯思想罪吗?其实我并不怕,如果像葛兰西瞿秋白他们住的监狱那样还能写作,读书,有一种简陋的桌子和床铺,有一个窗口可见定期会晤亲友,那与我现在的生活并没有多可怕的区别。他们的教员也不会使我的思想认罪:人类文明史怎么能全错了呢或人类思想史怎么能是一桩罪恶呢?我怕的是他们把对思想的惩罚施加于肉体。为什么“犯罪”的是思想后果却要肉体来承担呢?我不能帮助这种司法不公,不能接受这种法律主体错位的惩罚。明白吗?触觉的价值是色情,它并不信奉正义。

——肉体与思想真的无关吗?小祖国跑到你这里来,爱上的就是思想,却把身体带给了你的身体。为什么身体能够欣然接受思想带给它享乐的奖赏,而不承认它也应该是受罚的主体呢?

现代社会一再地希望通过对诗歌、艺术——以及它留在人间的爱与癫狂——这些不能取消的东西进行隔离而获得安全,这样它所释放的能量也就被囚禁在一个狭小的领域里了。被欣赏就像被加上了一个玻璃橱窗或安全的笼子。小杂志、音乐厅、博物馆就是这样的一些地方,一些给予空间又同时将之进行囚禁的地方。使人们减弱艺术是社会的一个层面、一种介质,是运动变化着的文化史中的一个阶梯、一个要素,能够对社会与文化的其他层面产生辐射。关于艺术的种种神话也表明,人们甚至愿意把艺术中的能量囚禁在某些疯狂的天才或卓越怪异的个性之中。

2010-3-6记梦

在一个广厦里或许是一个地下室?地方模糊不清,但我听到了心中的一个声音,一个声音宣告:“××昭雪了!”是我自己的声音,是许多人的声音。我说:“咳耿占春!活在这个时代总算是值得的!”尊严感回到了我的身上。人们像惊蛰的虫子一样从蛰伏中出现。终于能够大声说心里话。阴霾散尽。我看见大学时代的女友,我边走边对她赞美说:你变得这么年轻!似乎青春回到了一代人身上。那是一条黄土路,却无边无际的宽阔。梦醒了,节日留在了梦里。在一丝忧伤混进之前,只有呼吸还感觉着些微畅快。

同类推荐
  • 二弟的碉堡

    二弟的碉堡

    杨遥写底层写可怜写卑微,写小人物的“小”,常常避开艰辛或苦难,喜欢在他的“小制作”中变换不同的角度。他的叙述比较放松,并不制造复杂的情节,也不介入人物的纠葛,把自己当成一个故事现场外面的旁观者。无论什么题材,无论笔下人物多么普通,杨遥总是努力使他们鲜活起来。他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在寻常群体中挖掘不同寻常的异类,让他们进行非同寻常的表演,并把表演的“现场”推至虚幻的情境当中,在这方面,他的想象力和才华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 生命因相拥而美丽

    生命因相拥而美丽

    本套丛书内所收录的作家大部分是《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国内知名杂志的签约作家或各大报纸的专栏作家,他们的作品清新流畅,言简意赅,取例生动,叙述优美,不但可以陶冶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道德、情操,更能让大家在平静中、平凡中、平常中获得阳光般灿烂的启迪。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撕开社会的假面——鲁迅杂文代表作品选

    撕开社会的假面——鲁迅杂文代表作品选

    杂文是以论说为主的一种散文。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中认为,中国现代散文之所以在“五四”时期走向成熟,有两重原因:一是外援,一是内应。“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之影响,内应即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假如没有历史的基础这成功不会这样容易,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入,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不会站得住”。
  • 铁屋中呐喊

    铁屋中呐喊

    这本书不是宽容的,它可能会得罪一些老前辈;这本书也不是成熟的,它通篇充满了反叛与偏执。然而让我们一起重温鲁迅先生的教诲吧——“以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书,从每一个人看来,有是处,也有错处,在现今的时候是一定难免的。”
热门推荐
  • 特攻

    特攻

    特种兵为了祖国的安全,卧底到国际恐怖分子中,与之展开激烈的斗争!
  • 俞敏洪管理日志

    俞敏洪管理日志

    “中国留学教父”、“中国最富有的教师”……传媒构造的影像世界里,俞敏洪得以“神话”,他的创业、创富故事更被演绎为一种难能可贵的传奇。“公众企业”新东方已逾16年,现在,人们更津津乐道新东方的资本价值和俞敏洪其人的财富当量。
  • 九逆天地

    九逆天地

    一为始,九为极,何为顺,何为逆。万纪之迷,生灵之愿。诸天万界,敢问有仙?平凡少年拥有一颗无畏之心,在这术法奇妙,光怪陆离的世界中大步往前。
  • 傲娇邪帝娘子别逃

    傲娇邪帝娘子别逃

    她是来自21世纪的冷酷无情的顶尖杀手,一朝穿越,遇见了正在疗伤的冰山美男,她使劲的撩啊!!奈何一点反应都没有。男人薄唇轻启说到,女人,你是唯一的一个可以碰本尊的女人,你要负责任。听到这话女人脚底抹油的跑了。男人说,你跑不掉了,娘子****
  • 掠魔行记

    掠魔行记

    冥月在上,血河在下,中间行走的,是不朽的魂灵。赵宣夜在不甘中爆发,自凡尘中崛起,沿着黎明的方向,拥抱永夜的沉沦!
  • 娱乐圈女王,腹黑总裁放过我

    娱乐圈女王,腹黑总裁放过我

    五年前,他们是羡煞旁人的校园情侣。五年后,她是娱乐圈的女王。五年前,那怕被拒绝了多次她依旧不挠的追求他,五年后,她骄傲的抬头说:“我不是当年那个夏小希,而你顶多算个前任!”他把她按在墙上:“不管是五年前还是五年后,你都是我的夏小希!”
  • 盛世独宠:腹黑王爷倾城妃

    盛世独宠:腹黑王爷倾城妃

    她,痴心错付,一夜之间惨遭灭门。他,数度救她,在她身边默默守候。她说:“我唯一活着的理由便是报灭门之仇。”他微笑不语。其实,我活着的理由便是护你一世安好。
  • 怎样有个好人缘

    怎样有个好人缘

    什么叫好人缘?说到底是个人和群众的关系好,招人家喜欢,办事便一路绿灯,平常人们所说的“结人缘”意思便是这样。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地,都免不了要跟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与他们沟通,与他们共事。好人缘可以给你创造机遇,好人缘可以延伸你的能力,好人缘更是你用之不尽的资源财富。
  • 相遇在最美的时光

    相遇在最美的时光

    在最美的时光遇见最美的你,可是那时的年少,让我们一起错过,静静回首,才发现,对方的付出,可惜都已远去,仅以此书,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
  • tfboys之绝恋公主

    tfboys之绝恋公主

    三位绝色公主遇上三位王子,会把他们冰冷的心融化吗?进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