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07700000023

第23章 “视觉时代”奥运会开幕式教育意义的消退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人将希腊文中的TELE——‘远’字和拉丁文的VISUS——‘视’字合成一个新的英文单词:TELEVITION,意为‘看见远方的图画’”。邵长波:《电视导演应用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短短不到一个世纪,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对于“视觉”有着空前热情的时代,“目前居‘统治’地位的视觉观念……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电子影像媒体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消除了与对象之间的距离,也消除了文字那种需要通过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大大简化了从符号的所指到能指之间的思维过程,更符合人们的接受习惯,受众逐渐转向重图像、轻文字,重直观、轻抽象的具象性思维,以深度、抽象为特征的精英文化也转向了以平面化、直观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

(一)视觉时代对奥运会开幕式的影响

首先,视觉艺术的目的是吸引“眼球”。从这方面来说,它甚至不需要美和道德的教条。媒体的强大力量首先表现在他们对开幕式的舞台尺寸进行了无限的扩大,更对开幕式的时间和安排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们在观念上已经接受了将开幕式同时看作一场秀了,这反过来使得开幕式的组织者一定要保证其质量,不只是对体育场的现场观众,同时也要对广大的电视观众。观众成了主考官,但的确心不在焉。其次,视觉媒体总是首先强调美学上的感染力,且更多地是诉诸观众当下的即时反应和体验,这自然地导向仪式的形式。大量通俗、娱乐性的视觉符号强烈冲击的结果,是人们对仪式的“凝神专注”转向了“消遣性接受”。视觉时代的确营造了一个空前的大众审美文化时代,但审美范围的无限扩展带来的审美泛化,也挤兑了审美主体的生存空间,消解了传统美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人们不再怀着敬畏和景仰的心态观看开幕式,而是娱乐、游戏、消费、享受着开幕式,从而使得人们忽略了其意义结构,抑制了其膜拜价值。最后,视觉媒介所产生的社会和文化的共同化,能够满足人们追求普遍体验的要求,因此开幕式自然而然地依赖了媒体。虽然奥林匹克运动强调没有歧视,但是人们看到的奥运会是经过媒体过滤的奥运会,其对镜头的选择等技术手法的运用使其对奥运会教育价值的剥离成为可能。即便开幕式的最初目的是通过共同的仪式形成集体记忆,但这种记忆在媒体的过滤下,在受众那里强化的可能已经不是奥运会要传达的东西了。

同时,视觉爆炸导致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不断攀升。于是,当高强度的视觉刺激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观众对没有达到这一强度的视觉刺激比如入场式和宣誓仪式就会无动于衷。另外,对视觉刺激的依赖性会导致视觉敏感性的下降,导致视觉意义的衰减和退化。换言之,越是包含较多或者丰富意义的视觉形象,其结果越是意义的衰减和对其理解的浅薄。长此以往,留给观众的就是没有任何意义却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形象本身。人们从视觉形象中接受的刺激越强烈,越是丰富,对其感知就越是麻木和无动于衷。

此外,视觉爆炸使得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其背后可能蕴含的深刻意义,人们搜集其需要的信息或者奥林匹克运动想要传达给人们的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少,高昂的成本使得人们不得不保持“理性的无知”张雷:《注意力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在这个前提下,人们不得不节约注意力,而现代体育的负面新闻会使受众对其本来代表的奥林匹克精神和意义产生怀疑。长期以往,对奥林匹克运动内在的关注就在视觉的冲击下逐渐消融。

综上所述,视觉时代的任何事情,如果没有电视的介入,仿佛就不足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并获得某种反响,这种电视符号的暴力直接作用于开幕式的核心结构。当开幕式越来越依赖于镜头和屏幕传递信息的时候,它失去了它的某些效果,尤其是教育意义。

(二)“去仪式化”的应对措施

百余年的开幕式呈现出从仪式到展演的趋势,而大众传媒是决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电视导致的开幕式“去仪式化”使得其展演意味增强,仪式性质大大减弱,从而直接威胁着其教育意义。与此同时,奥林匹克运动本身缺乏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和自救机制,虽然理念上重视奥林匹克教育,实践中却任由危害它的行为恣意。

第一,学者们要对这一转向的种种影响予以研究,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这是寻求解决之道的基础。第二,加强全球范围的基层奥林匹克教育活动,避免流于形式,相关部门应该提倡一些积极、健康的文化和行为范式,比如在教育中要对过度视觉化和快感进行限制等。第三,开幕式的设计者应首先接受奥林匹克教育,增强对仪式教育意义的理解,减少开幕式的视觉化和喧闹程度;对开幕式形式的选择尽量做到慎重;减少仪式与展演的时间差。第四,同样充分利用媒体的影响,提高对开幕式的解读能力,并推动奥林匹克教育。

同类推荐
  • 伊斯兰文化史略

    伊斯兰文化史略

    本书从文学、教育、科技、宗教哲学等方面简明而又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文化的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各个时期穆斯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 神奇的想象——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

    神奇的想象——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

    书中主要内容有: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中国文化和文学在荷兰的传播,中国文化在北欧的传播,易卜生在中国,意大利作家与中国文化等。
  • 运城名人

    运城名人

    运城位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金三角古河东地域,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养育了无数的华夏才俊豪杰。早在开辟鸿蒙、刀耕火种的远古时期,就演绎了女娲抟土造人的优美传说和黄帝与蚩尤征战盐池的喧嚣;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后稷嫁穑,禹凿龙门,嫘祖养蚕,也都发生在这里,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走来。
  • 国学泛舟(上)

    国学泛舟(上)

    近代以来,世界文化的挤压、碰撞、交流和融合越演越烈,极大地改变着全球文化地图。在这一前所未有的进程中,包括“民主、科学”在内的西方观念,推动了中国向现代的转变,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同时,西方观念的普遍影响,在客观上也导致中华民族借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价值也面临失落。文化在逐渐转型,传统须重新定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学”的概念应运而生。
  •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大家庭

    56个民族56朵花,中国是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家族,本书共分为9个章节,分别从语言、文化等多方面来展现民族的团结与亲密。
热门推荐
  • 泰山出世(人猿泰山系列)

    泰山出世(人猿泰山系列)

    风靡世界100年的丛林冒险小说!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在远赴非洲的途中突遇水手叛变,他们被放逐到渺无人烟的陌生海岸,开始了最黑暗的冒险历程。没能熬过疾病和猛兽的侵袭,他们先后死去。幸而刚出生的婴儿被丧子的母猿卡拉收养,取名为泰山。在大猿母亲的呵护下,泰山逐渐长大成人,凭借人类的智慧和大猿部落学到的本领成为了丛林之王。就在泰山渴望找到自己身世的线索时,美国姑娘琴恩意外地踏入了他的人生。为了她,泰山费尽周折随琴恩来到了她的家乡……泰山能否在这里破解自己的身世之谜呢?
  • 宁子倾我川

    宁子倾我川

    其实这就是一个小心翼翼和风流薄幸的故事,你追我就停下来等你靠近,你停下来我就转身跑掉!
  • 盗墓奇迹

    盗墓奇迹

    作者喜欢鬼吹灯的浑然天成和笔记的天马行空,带着对大神的敬仰,想要自成一派。我和胖子打不散的冤家好基友,从一个毫无章法的倒斗开始,陷入了一件从古到今几万年的巨大谜团,从国内到国外,种种传说种种迹象,都有一条看不见的线相连,想要解开这个谜团需要你认真的阅读。爆棚的想象力,严谨的逻辑推理,处处都有的悬念,全都等着你来跟作者做一个博弈!
  • 上流人物

    上流人物

    农家子弟冯家昌终于摸清了混进上流社会的“诀窍”:尊严、爱情、良知这些劳什子,一旦你从内心把它们抛弃,它们立刻就会变成供你向上爬的阶梯。18岁进入部队,靠打小报告“交心”获得营长赏识,靠背叛初恋情人解开束缚,靠“办了”领导女儿找到靠山,靠伺候首长的“绝活”步步高升……冯家昌从社会最底层一路走来,越爬越高,整整30年,终于混成了自以为有头有脸的人物,家里的鸡犬都跟着升了天……
  • 老九门之麒麟阁

    老九门之麒麟阁

    帝家老头:“你的任务是寻找并守护他,即便死去。。。”张家族人:“你也算是我们半个族长了,但求找到我们的族长,守护他。。。”她本该是翱翔蓝天的苍鹰,却因为几句话而改变命运。彩色的凤凰,银色的麒麟,金色的羽蛇神,黑色的烛龙。我在这里说句,文笔不好可以改,但是请别骂啊,有意见可以给提议啊,我相信肯定会好起来的!这里的书名简介不符合我以后的主题,所以,我在某一章节里写了,记得看
  • 单挑花心恶魔

    单挑花心恶魔

    那个邪恶如诱人犯罪的恶魔,大把美女缠身的花心大萝卜,居然有如此温柔似水的时候?啊,我要沦陷这圣洁的如同天使的美男。什么?根本没有披着羊皮的狼?天使是恶魔的孪生弟弟?!天,差点投错怀抱。还好知道的及时,很快天使成为囊中物。可什么时候开始,竟对恶魔动了心。激烈如火的恶魔,你,原来也有这么可爱的时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暖男成神记

    暖男成神记

    一个从小被当成战士培养的风水双系法师在得知自己有法师天赋的时候悲催地发现,自己的风水双系是暖水和暖风!既然如此,我就是暖男,暖男就是我!看我撰写暖男成神的历史新篇章!
  • 他好像条狗啊

    他好像条狗啊

    我的小鱼你醒了,还认识早晨吗?昨夜你曾经说,愿夜幕永不开启。你的香腮边轻轻滑落的,是你的泪,还是我的泪?初吻吻别的那个季节,不是已经哭过了吗?我的指尖还记忆着,你慌乱的心跳。温柔的体香里,那一缕长发飘飘。
  • 绯弹的亚里亚同人之斩月
  • 颜色陪伴过的花

    颜色陪伴过的花

    一场情仇,十年相伴。那时的我们,就像是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每当我错过你,我就要用比你多很多倍很多倍的速度,从头来过……第一次遇见你,我看不见你的容颜。第二次遇见你,我们在一起整整十年。第三次遇见你,你和我说再见。从此,我们却真的再也不见。如果错过是注定的命运,你是时间的魔王,我愿用生命中最后一颗星芒,照亮你微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