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07900000023

第23章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会最优秀(4)

有的家长认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任务,这种想法是不妥的。学校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家庭不积极配合,效果就不理想。因为家庭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自身的优势。家长与孩子的亲缘关系有利于对孩子进行情感熏陶,家长与孩子的共同生活有利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

历史上也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文章,家长应尽可能地利用起来,既能增长孩子的知识,又提高孩子的思想境界,不但促进孩子的品德发展,也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除了言传,身教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父母应跟孩子一起参加爱国主义的实践活动。应积极参加抗灾救灾、扶危济困、希望工程、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祖国统一等各种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活动。家长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不要狭隘、“近视”。精力、经济的付出,会获得精神上丰富的收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出于某些原因,可能对国家、对社会有看法甚至有些怨气,发表言论应注意场合、态度,免得在孩子心中留下不良的种子。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从心理层次上来说,要从培养孩子的仁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羞耻心着手。责任感,就是对社会的发展,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有一份责任;对于一个单位事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家庭的和睦、幸福,都要有一份责任。责任感的最高境界,就是传统美德倡导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责任感是形成正确荣辱观的心理基础。

热爱祖国是人类一种最纯洁、最高尚的情感。做家长的要让“爱国”这崇高神圣的感情在孩子心灵中扎根,形成一种风尚。让民族责任感伴随着孩子成长。爱国主义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旋律。要通过激情、明理、导行,让孩子养成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好思想好风尚。

从家庭角度来说,要让孩子多读爱国主义教育的书刊,经常讲一些爱国故事。节假日时,父母不妨多带孩子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学校组织集体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家长要大力支持。还可以利用休息日,全家人一起去参观,能够看得更仔细,感受更深。

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

父母应该尊重和引导孩子的独立行为,为孩子创造条件,多一点鼓励,不要向他们“泼冷水”。家长们应让孩子更自立,可以让孩子本有的生存本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孩子具有独立的生存意识,2岁多的孩子就有了独立意识的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一个“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己跌跌撞撞地搬小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自己洗碗。再比如,孩子幼小的时候喜欢和妈妈一起睡、玩耍,但长大一点,他们就开始不愿意这样做了,他们有自己的自我意识、活动了,这是人的本性使然。生物界经过上千年的优胜劣汰的发展而来,生存本能使得人类具备独立的素质,不能自立的物种都已经被自然界所淘汰了。可是我们经常发现孩子不能自立,竞争力不如父母之意等情况,这与孩子的家庭、学校教育有关,孩子很多珍贵品质无意中被父母错误的观念和方法毁灭了。因此,我们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

我们有必要总结一些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成功之处无非以下几点: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尊重孩子的本性、既重视孩子的聪明又重视孩子的善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但同时我们很多父母却在毁灭孩子珍贵的生存天性——独立意识。

有一位英国心理学博士这样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孩子就会越成功。但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

镜头一:孩子要求独自出门去上学,父母千叮嘱万嘱咐:马路很危险,会发生车祸、会有骗子。把孩子视为弱者,孩子很容易担惊受怕,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胆小懦弱,时常表现出心理学上所称的“退缩行为”。一位心理专家认为,这样的人轻者是碌碌无为的生活弱者,重则会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的患者。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决定了他将是怯弱的、不能自立的。要毁灭孩子的珍贵天性很容易,虽然不是出于本愿,但父母经常在无意中毁灭着孩子本应有的勇敢和独立,毁灭着孩子的生存本能。

镜头二:一个小孩子独自嬉戏不小心摔了一跤,倒地之后并没有哭也没有叫,不料妈妈十分紧张地一边抱起孩子,一边甚至有点凄厉地反复询问摔疼了没有?,反复检讨自己的失职,此时孩子才意识到问题的重大,于是开始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于是开始放声大哭。本来什么事也没有,让孩子自己站起来也许还可以训练他的独立性,这个母亲硬生生地强化了孩子的依赖性和怯弱。妈妈疼爱孩子天经地义,但爱孩子不能用这种方式。

镜头三:小姑娘兴致勃勃将被子叠好,面对孩子自己动手叠的并不整齐的被子,妈妈跑过去喊着:“我说你不会叠,你偏要逞能,看!叠得乱七八糟,像什么样子!让我重新给你叠。”妈妈毫不犹豫地把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叠好的被子打开,重新叠了起来。孩子灰溜溜地走到一边,伤心透了,从此不愿再“逞能”。“既然你叠这么好,那以后你就帮我叠吧。”也许孩子当时就是这么“恶狠狠”想的。

家长必须相信,孩子是有天生的生存力的,独立意识不是谁教会的,它是在孩子渐渐长大中自我形成的,上述例子都表现出孩子的这种意识,第一个孩子他要求独立去上学;第三个孩子更是表现出自我料理生活的生存能力,父母没有去引导、鼓励,反而将这种本能意识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因此,要发挥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具有生存竞争力,上面的现象足以启发我们的父母三点教育原则:第一,不要用“怕”字当头教育孩子,别轻视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以勇敢的心态去面对竞争;第二,爱孩子的目的就是激发孩子的本能,是培养孩子的生存力和应变力;第三,看孩子不要总是看消极面,多看孩子的长处,使家庭教育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独立意识本能地支配着孩子的自立行为,这种力量会慢慢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因此父母要解决的主要是孩子的独立的本能意识。父母应该尊重和引导孩子的独立行为,为孩子创造条件,多一点鼓励,不要向他们“泼冷水”。家长们应让孩子更自立,可以让孩子本有的生存本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首先家长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做不好,总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直接帮孩子解决困难,铺平道路。这有意无意地阻碍了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立行为的发展。比如有些家长喜欢陪孩子做作业,而且家长也习惯在“陪读”时对孩子的作业进一步干涉,这更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意识的加重。家长应为幼儿独立性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而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做得不好,处理得不圆满也没关系。

其次,家长应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意识。我们塑造了一批所谓的“好孩子”、“乖孩子”,就是那些只懂得听老师与家长命令和经验的孩子。但是这往往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有人做过调查,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几乎都不是什么“乖”孩子。因此家长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说“真乖”,“听话”等评价。反倒是那些上课“调皮”的学生,会独立思考,经常会弄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为难老师,虽然常会被老师“教训”,但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学生”要好得多,承受挫折也是一种能力,能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今后的人生,这对他们日后步入会是大有益处的。

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他们自己有一片发挥的天地。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例如孩子喜欢玩电脑,不要说“不准玩”,告诉他,如果你的成绩够好了,或是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能玩几次则要父母说了算。

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独立做事的知识和技能。我们不仅要让孩子愿意自己做事,而且还会自己做事。例如,怎样穿脱衣服、洗脸洗手,怎样摘菜、洗菜,怎样扫地、擦桌子,这些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而且独立性还表现在孩子学习、交往等各个方面。

1.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孩子独立做事失败后,不要索性不让孩子去做,或者父母干脆包办孩子的事。而是再给孩子一次机会。比如孩子洗碗将衣服浸湿了,就指导孩子再来一次,教会他避免失败的方法。

2.给孩子制定一个活动计划

给孩子指定一些家务劳动,但期限不宜过长,一个星期为最好。让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3.尝试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鼓励孩子自己独自去上学,带孩子去旅游,或者让孩子去一些陌生的地方,试探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

同类推荐
  •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身为父母,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看着孩子快乐地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孩子分享点点滴滴的快乐。天下父母谁不想教子有方?谁不想把孩子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然而,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们也不得不感慨——孩子难教啊!于是,大多的父母开始关注各类家庭教育类的书籍,渴望从理论知识中寻找解决教育中的种种困惑、难题的有效方法,但读过之后,却依然不得要领,茫无头绪。
  • 新手爷爷奶奶必读百科

    新手爷爷奶奶必读百科

    全家人的育儿书,法国经典育儿系列。来自法国的新鲜教育理念,轻松幽默的教育方式,让你学会如果做一个“摩登”爷爷或奶奶。其实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都市,还是在留守儿童问题严重的农村,陪伴、培养孩子的“主力军”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但是,上一辈的人的教育思想相对传统,教育方式相对保守,作为抚育孩子的中坚力量,本书将提供给爷爷奶奶最简便易读的指导方法,让爷爷奶奶们轻松转变旧思想,改变固有的角色认定,认识、调整并从容应对接下来的重重挑战。赢得孩子父母的信任,赢得孩子的心!
  • 习惯成就一生——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66个方法

    习惯成就一生——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66个方法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才、成功,获得幸福和快乐。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孩子一生成就和幸福的基础?是习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还是习惯!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 能力立体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能力立体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创造,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一个人的创造力是由知识、智力和非智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如果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力的人,必须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 我有话要说--亲子间的有效沟通

    我有话要说--亲子间的有效沟通

    本书给年轻父母提供实际运用的教子育儿指导。阅读它,就会改变自己,去成就儿女的梦想。具体内容包括:用“爱”打下基础、当王子/公主渐长成。
热门推荐
  • 一篇没有名字的千我文

    一篇没有名字的千我文

    老阿姨变为女朋友变为姐姐,这是为什么腻,那就来看文吧
  • 双面未婚夫专属的俏皮丫头

    双面未婚夫专属的俏皮丫头

    【腹黑+宠文】对于突然的同居炸弹未婚夫。夜里进她房,爬她床,还找借口说是来暖床?!同居后的怪事却频繁出现——夜里的房间突然变成了灵堂;台灯莫名烧了,绿灯奇妙亮了……为毛这样每天洗白白躺在床上等他还不够,等她两年后“深造”回国,他却把她逼到墙角“丫头,我们的义务还没实行完呢。”她拉着一男的站在慕容言面前“这是我男朋友!”没想到隔天她所谓的“男朋友”正在和他的青梅玩得正欢。“丫头,他是你“男朋友”我是你未婚夫,职位高一层当然可以先一步品尝,嗯?”完蛋!她又被腹黑给算计了……蝶蝶的微博:云起-心梦紫蝶飞QQ2101126690读者群256347439
  • 前生今世:陌上花开

    前生今世:陌上花开

    她的大婚之夜,他离她而去她放弃生命时,而他又出现她为他九死一生,而他却抱着别的女人他是九天之子,她是廖神医的弟子,他们本不会有一点交集,可命运偏偏让他们遇上了终究他还是负了她
  • 二次元成神系统

    二次元成神系统

    世界:灰色迷宫→学园默示录→漆黑的子弹→GOSICK→(不定)本书是作者的处女作,若有写的不好的地方请见谅,若是支持作者的就请给打赏吧!
  • 重生之娱乐天后复仇路

    重生之娱乐天后复仇路

    她本是一豪门千金,谁知以为继承权的问题,她的妹妹亲手把她开车撞死,老天给了她一个机会,让她报仇,她参加一场选秀,成为娱乐圈的天后,她为了出国留学,抛弃他,三年后,她回国了,她与他会再续前缘么?复仇又如何
  • 苍茫幻世

    苍茫幻世

    在数亿万人中,我被选给了救世主,原本以为,就这么结束了,可没想到,就算是这亿万地球人中的救世主,但,却是这星空宇宙中的一枚棋子......第一部作品,大家可以尽情评论,创所欲言,谢谢品读。
  • 地仙界厨师

    地仙界厨师

    李林穿越到地仙界的海边小镇后,开了个小餐馆,喂仙鸡,养灵猪,种仙桃,育灵芝,得道成仙。龙宫太子座上客,各洞妖王山上来;齐天大圣常化斋,二郎真君爱打牌;蓬莱仙岛福禄寿,灵山罗汉十八人,释道儒不用分明,人神鬼和谐共处;来来来,喝杯小酒,交个朋友,怎么付账?客气客气,仙功神法,灵丹妙药,随便来点都可以!
  • 皇上嫁到

    皇上嫁到

    奉天承运、宰相昭曰。当今皇上一表人才,贤良淑德,实乃佳婿之典范,今特昭入赘上官家。谢恩吧!PS:小姐,你怎么还在吃,皇上已经嫁到了,你应该去踢轿门了!!
  • 一世韶华

    一世韶华

    她,曾经拥有倾城容颜,一切的算计,只为和心爱的男子长相守。她不求他封侯,不求他富贵,只求真心,只求家庭平安和睦。然而,却是被他口口声声责问:“给你真心还不够,难道名分,那么重要?”“你既爱我,为何不能替我思量?难道你这就不是自私么?”她可以什么都不要,但是绝不愿看着亲生女儿唤别人娘亲。然,狠毒的他,却亲手捧上毒药。当她再得重生,当她用陌生的容颜再归来之时,风云色变。一世韶华,她不愿空付,更不愿错付。然,这天下,谁家君子,能比翼连枝?!***************************“老天爷啊,这世,是自己痴、是自己傻,若许我来世!来世,再不要爱上薄情人。就算是生生世世都孤独一人又如何?又如何!没有了男子,难不成,便不得成活?”
  • 双面老公爱吃醋

    双面老公爱吃醋

    他们是一对甜蜜、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是情人节。他很爱她,独独对她柔情蜜意,给她足够的自由,乐意像女王般伺候她,家务三餐都由他包,让她不被任何烦琐事困扰,而他只有一个要求——专心地爱他,在眼里只能看得到他便足够了......这要求很苛刻吗?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让他孤寡一人,她眼里就只有朋友,和那个生活白痴的继弟吗?当看到他们俩亲密暧昧的一幕,他崩溃了。他情何以堪?如何能不醋意萌生?他,该何去何从?她又该如何挽救他们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