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08400000017

第17章 以诚对人,言而有信(5)

要真正做到诚实守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太守是自己的长官,并且对自己家有恩,但是陆元方能够坚持己见,坚守诚信,力排众议,坚持卖房,实属难能可贵,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而在听到别人的打算时,即刻指出了房子的缺陷,而没有考虑房子是否因此卖不出去,真是由于他诚实的本性使然。

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诚实无欺、履行诺言,诚信所体现的是信守承诺的责任感和对自身言行负责的道德感。诚信的人往往会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诚是信的基础,一个人只有首先做到诚实不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高允宁死不说谎

不说假话,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表现。不能因为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就不守诚信,说谎话。北魏的高允为人正直,历任魏世宗、魏恭宗、魏高宗、魏显祖、魏高祖五位帝王的大臣,怡享天年,享年98岁,是因为他诚实守信,为官清廉公正,洁身自好。他在世时位高权重,声名显赫,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丝毫也没有骄纵的表现,更没有恃权自重,受到人们的尊重。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人。在东晋初年,拓跋部还只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慢慢地壮大,并不断吸取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的经济制度。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了北魏,是为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当政以后,任用了一批汉人做他的谋士。其中最有名望的就是崔浩。

崔浩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立了很大的功劳,北魏的三代皇帝都很信任他。魏太武帝即位以后,他担任司徒,掌握了朝政大权。他还向皇帝建议,回复春秋战国以前的封建制,把国家分成一个个小国,还说秦始皇设立郡县制是错误的。其实,他是希望凭借自己家族在北方的势力,和北魏鲜卑族政权分庭抗礼。

皇太子拓跋冕向来看不惯崔浩的做法。有一次,崔浩想让几十个姓崔的本家人出任各地郡守,皇太子反对,他就和太子力争,结果还是照他意见办了。皇太子更加讨厌他了。

魏太武帝派崔浩带几个文人编写魏国的历史,并叮嘱他们,一定要真实。

崔浩和那几个文人按照太武帝的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魏太武帝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要留给皇室后代看的。但是,崔浩手下的两个文人劝崔浩将国史刻在石碑上,让其他官员看了,也可以提高崔浩的声望。

崔浩以为自己位高权重,也没有什么顾虑,就从国库里开支了三百万钱,让石匠把它一个字一个字地镌刻在碑石上,还将石碑一座接一座排立在平城西郊外的大路两旁。

国史里记载的基本上都是史实,但是北魏先辈的文化还十分落后,过路的人看了石碑,就纷纷议论起来。

北魏的鲜卑贵族听说这件事后,更加痛恨崔浩了,他们将这件事告诉了魏太武帝,说这些写国史的人,是故意让朝廷丢脸。

魏太武帝本来也觉得崔浩这样做是自作主张,听到鲜卑贵族们的话,十分恼火,就下令逮捕崔浩和他的族人,并且还准备将参与编写“国史”的所有人员和他们的族人全都杀头。

当时,太子的师傅高允的职务是著作郎,而且他的文笔稳健,见识渊博,也参与了国史的编写工作。这次高允当然也在被杀之列。皇太子得到消息以后,心中十分着急。因为高允平时谨慎、正直,很得太子敬仰。于是,太子将高允找到东宫,对他说:“明天我陪你去朝见皇上,到时如果皇上问你,你必须受按照我说话的意思回答,别的什么也别说。”

高允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天,皇太子带他去进见太武帝。走到宫门,皇太子又再三嘱咐高允:“千万别忘了,切不可乱讲话。”“请问殿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高允疑惑地问。“到了大殿上,你就知道了。”皇太子说。

到了大殿上,皇太子对太武帝说:“高允为人向来小心谨慎,虽然参加崔浩编写的‘国史’,但职务低卑,起不了什么作用,所有文字修饰,定稿都由崔浩最后决定的,请陛下免了高允的罪吧。”

太武帝将高允召上大殿,问道:“‘国史’都是由崔浩审定的么?”皇太子赶紧给高允使眼色,示意他顺着话说下去,这样就可以开脱了。

“《太祖纪》是前著作郎邓渊写的,《先帝纪》、《今纪》是我和崔浩合写的,但是由于崔浩事务繁忙,只抓大纲,具体内容都是我写的。”高允没有按照太子的话说,直率、如实地告诉了太武帝。

太武帝听了大发雷霆,对皇太子说:“你看,高允竟超过了崔浩所为,怎么能赦免他的死罪呢?”

皇太子见高允为讲真话把生死置之度外,很是佩服他,又对太武帝说:“高允是一个小官员,看见皇帝威风凛凛,心里害怕,才会惊惶失措,语无伦次的。可他平时和我说,那都是崔浩所为。”

太武帝又问高允:“是这样吗?”

高允说:“我犯的罪虽然会灭族,但我不愿说谎话,更不敢欺骗陛下。太子因为我侍讲时间长,可怜我,想救我一命,但他确实没有问我,我也没有跟他说起过这件事。”

太武帝听了高允的话,觉得他忠厚直率,颇为感慨地对太子说:“高允真是个正直的人啊,死到临头还那么老实,不愿意说假话,真是难能可贵。”于是就宣布赦免高允的死罪。

魏太武帝又命人将崔浩抓来,当面审问他。崔浩吓得脸色苍白,血色尽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太武帝大怒,命高允起草一份诏书,内容是从崔浩起,凡参与修史的官员和崔浩的族人全部都要被砍头。

高允回到官署,没有立即起草诏书,太武帝派人催促了几次,他才对太武帝说:“崔浩如果有其他罪恶,当然可以处死。如果只是因为写国史,触犯了朝廷,那也不至于处死刑。”

太武帝大发脾气,认为高允不识好歹,让武士将高允捆绑起来,经太子再三请求,才再次赦免高允。

几天后,高允和皇太子又在一起闲谈。太子埋怨高允说:“人都应该见机行事,我想为你开脱,可你却始终没有按我的意思办,反而一再使皇帝发怒。想到这些,我还真是心有余悸。”

高允说:“这件事,崔浩这样做确实不对。但是,编写历史的目的是使后人警戒以往的过失。至于写皇帝活动、朝政得失,那还是需要的。再说,国史是我和崔浩一起编写的,现在出了事,哪能因此推卸责任。殿下您想要救我,我十分感激您。但是,要我说违心的话,把责任都推到他人身上,我是不会这样干的。”

皇太子听了高允这番话,更加敬佩他了。

不过,魏太武帝也没有轻饶崔浩,将他和他的族人满门抄斩。但是,由于高允的直言进谏,没有株连到更多的人。

评点

在封建社会里,许多做官的人为了功名利禄,挖空心思满足自己的私利。而高允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坚持说真话而不说假话,正是由于他刚正诚实,对皇上忠贞不贰。

有些时候,说真话可能会危害到自身的生命或者利益,但我们必须要求自己不说假话,并在适当的时候说出真话。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尤其是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说真话的人往往会受到迫害,说假话反而能飞黄腾达,但是我们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陷别人于不义。我们要有与恶势力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念,更要讲求对策,既要保护自己,又可以揭穿坏人的阴谋。

诚实的人不欺骗自己

不欺骗别人,这是普通意义上的诚实。而不欺骗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诚实。相反,那些自欺欺人的人,总是落得可笑而悲惨的下场。因此,做人一定要诚实一些,只有诚信做人,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不但官居极品,而且才气过人。在文学史上赫赫有名范仲淹、欧阳修等宋代大诗人,都曾经当过他的学生。据说晏殊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以博学多才出了名。后来,他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让他去面见皇上。

当晏殊一行风尘仆仆赶到京城时,正赶上科举会试。参加会试的都是各地选拔上来的名列前茅的才子。晏殊是作为“神童”选来见皇帝的,本可以不参加考试。但他觉得只有经过考试,才能检验自己有没有真才实学。

于是,他主动要求参加考试,皇帝十分惊讶,但还是批准了他。

那可是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参加的有1000多人,而且个个都是千里挑一的人才。有的是连考多年、两鬓斑白的老学者,有的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书生,年龄最小的就是晏殊,他还不满14岁。身临考场,他心里难免有些紧张,可他转念一想,自己年纪还小,如果考试成绩不好,说明自己的学问还不够,那就需要自己继续苦读,有什么可怕的呢?

于是,小晏殊便心平气和地坐在那里,等待开考的那一刻。

考题终于发下来了,晏殊拿过来认真一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考试题目自己曾经作过,当时写的这篇文章还受到好几位名师的称赞。

此时此刻,晏殊的心里矛盾极了。按理说,那篇文章的确是自己独立写成的,现在把它照抄下来,当然也能反映自己的水平,不应该算是作弊,再说主考官和考生谁都不知道。但是,他又想,那篇文章是自己在家里写成的,写作的条件比考场上要优越得多。如果在考场上写,就不一定能够写得那么好。晏殊又想起老师曾讲过的话:做学问必须老实,如果对自己放松,那只能害了自己。想到这里,他决定把实话讲出来,要求主考官给自己另出一个题目。可是,考场上的规矩太严了,晏殊几次想说话,都被监考人制止了。迫不得已,晏殊只好以那篇文章为基础,又做了些修改加工。写好之后,交了卷。

发榜之后,十几位成绩最好的考生被召到皇宫大殿上,将接受皇帝的复试。晏殊也是其中之一。在对晏殊复试时,皇帝高兴地对他说:“你的文章,我亲自看过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这样好的学问。”不料晏殊却跪下来,连连自称有罪,并他把考试的经过讲了一遍,并且要求皇上另出一个题目,当堂重考。

晏殊说完,大殿上顿时鸦雀无声。大家被惊呆了,心里话:这孩子真是傻到极点了,别人想找这样的好事都找不到;他自己却要求另换题目,再考一次!

过了片刻,皇帝突然大笑起来,说道:“真看不出,你这孩子不仅学问好,还这样诚实。好吧,朕就成全你。”当下,皇帝与大臣们一商议,就出了一个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晏殊克制着内心的紧张,集中全部精力,很快把文章写好交了上去。

群臣看过之后,纷纷对晏殊的才华交口称赞。皇帝也十分高兴,并当场授予他一个相当进士的学位,还吩咐人给晏殊安排一个官职,先让他锻炼一下,希望他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晏殊做官之后,开始只在翰林院里担任一个小小的秘书职务,官位低,薪俸少,日子过得挺清苦。但他仍然坚持学习,毫不懈怠。

当时,天下太平,百姓富足,京城里更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朝廷官员几乎都是三日一宴,五日一游,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晏殊也喜欢饮酒赋诗,愿意同天下的文人们交往,可是他没有钱,无法参加这些活动。于是,他每日办完公事,就回到住地读书,或者和他在京城求学的兄弟们一起讨论古书中的问题。

不久,朝廷要选拔协助太子处理公务的官员。条件是:学问高、品德好。负责选拔的大臣们非常慎重,反复筛选、考察,一直也定不下来。因为选不好,就要受到皇上的责备。一天,忽然传来皇上的一道御旨,要选拔官们把晏殊算上一个候选人。不少大臣都不知道晏殊是谁。一打听,才知道是翰林院的一个小秘书。大家都挺奇怪,皇上怎么就看上了他?

原来,皇帝听说晏殊闭门读书,从不吃喝玩乐,又想起晏殊在考场上的表现,认为他是一位既有才气,又忠厚勤勉的人。选这样的人到太子身边,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所以,就亲自点了晏殊的名。皇帝发话了,大臣们乐得顺从,很快,年纪轻轻的晏殊便被选中了。

晏殊走马上任之前,照例要到皇帝那里去谢恩。皇帝勉励他一番之后,又夸他闭门读书,不参加游乐,是个好青年。晏殊听完皇帝的夸奖后却低下了头,好不隐瞒地说:“臣并非不想和文人们宴饮游乐,只是因为自己家贫无钱而不能去,如果臣有钱,肯定也会去的。我有愧皇上的夸奖。”皇帝听后深为感动,一定要重用这样诚实的人!

从此以后,晏殊的官越做越大,名望也越来越高,可他一直保持着诚实、勤勉的作风,至死都没有改变。

评点

做人要以诚信为本,这是自古以来人们一贯认可的准则。周恩来总理曾深刻地指出: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诚实的具体表现就是敢讲真话,不讲假话。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每一个欲在事业上做出杰出成就的人应有的品德修养。

同类推荐
  • 一生的忠告(Mbook随身读)

    一生的忠告(Mbook随身读)

    本书是英国国务大臣和著名外交家查斯特菲尔德写给儿子的人生忠告。在这些书信中,作者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智慧,毫无保留地告诉儿子,给儿子在学识、品格、风度、仪表、交际、事业、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极其宝贵的建议。
  • 男人40岁以后的精彩生活

    男人40岁以后的精彩生活

    用理想点燃男人生命中的那盏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生目标。男人成功,从40岁以后开始,40岁以后男人事业有成的金科玉律,40岁以后男人的野“性”追求,别让事业偷走了快乐,在休闲中享受生活。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2)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时间管理黄金法则

    时间管理黄金法则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账户,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1440分钟进账。如果必须在一天之内用完,你将如何支配?今天,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强烈建议你先审视一下自己的时间管理有没有出现问题,考察一下自己,是时间的“主人”,还是时间的“奴隶”!如果你是前者,那就恭喜你,你正为你自己的生命加快脚步;如果你是后者,那么,请阅读本书所介绍的时间管理方法,做一个管理时间和生活的高手,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热门推荐
  • 夏紫樱的校园生活

    夏紫樱的校园生活

    她,是樱木大学的校花,他们三个是樱木大学的校草,三大男神抢校花。最后谁会赢?快来看吧。
  • 落入我心

    落入我心

    洛汐登山遭遇意外,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千年之前,在这个架空的时代,她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在破解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后,她将何去何从?
  • 神经终输,欠仉还情,

    神经终输,欠仉还情,

    “脑袋已经来了,心脏还会远吗?”带有免欠揍光环的某渣渣向来祸害人世,总傲娇地抬起挂有免欠揍牌子的脸.终于,‘有人为广大的人民群众除害了!’某天,该渣渣带着她的令牌很高兴的在外面溜达,却遇到了某位劫犯.可他的与众不同让渣渣额上的青筋猛跳······你劫财劫色还好说,窝倒有这潜力······你劫脑袋我就理解不了了···好好好!就算我勉强理解为你羡慕嫉妒恨我的才智~可、你劫我的心就这么着也说不过去了吧~你不能顺道拐了它吖······喂喂喂,别跑!把我的心给留下!
  • 明伦汇编官常典勋爵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勋爵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白神魔

    黑白神魔

    上古仙帝道蜕之灵,正邪两道欲占为己有,各自以无上阵法温养千年。正邪再战,道蜕之灵神秘消失,再现凡界,以仙魔之体独断大陆!战仙王,戮诸神。一条求索无度的仙缘大道,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 绝色青梅竹马爱

    绝色青梅竹马爱

    小小的程意涵有着小小的梦想,那就是跟着男神远走高飞,可是身边却突然窜出来一个自称是她竹马的神奇生物,不过看起来好像蛮帅的,算了,就先收下吧。不过,说好的文弱书生呢,肿么可以秒变灰太狼
  • 女帝驾到

    女帝驾到

    杀手界至尊无上的唯一霸主是个什么鬼?Ta不是鬼,而是一个三观不正、心理有些扭曲、并且很是龟毛怪癖的……女人。她很在乎年龄:“本尊二十三!二、十、三!不是十四!更不是三十七!不是萝莉更不是大妈!”她的洁癖挺重:“人,可以几天一杀,澡,不能一天不洗!”她超级护短:“本尊的人,除了本尊,谁也动不得!”她还很欠扁:“哈!本尊最喜欢看你们那一副恨不得把本尊碎尸万段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了!”她霸道至极、霸气至极、霸王至极:“本尊要的就一定要得到,即便倾覆天下,即便血流成河。”一朝时空转换--女帝驾到,云涌风起!
  • 穷途霸业

    穷途霸业

    茛尼亚——斯科带领着一群逃亡在沦陷区的溃兵回家,历经艰险却又陷入重围,为了履行带他们回家的诺言,他把自己出卖给了死神……在万念俱灭之时他得知,成为亡灵法师可以永生后惊呼:“永远不死!永远泡妞!老爽了!”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对斯科出现的这个时代,进行了形象地描绘“这是一个斯科的时代,死磕的精神改变了这片大陆”现代草蛋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疯姐,在她的微博中写道:“斯科才是我要嫁的人!”周杰论却说:“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斯科改变了华语乐坛。”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做了这样的结论:“简介很扯淡内容很严肃!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本文英文名大部分都有汉语谐音,方便记忆。
  • 队长刁蛮妻:老婆至上

    队长刁蛮妻:老婆至上

    完了,糗大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她入校的军训指导教官,就是家里住着的那个腹黑男人!这下她可逃不了这次残酷的训练了!身为精英特种队队长,他的爱好可真是太特别了,不仅要求她“一二三四”完全配合,还动手动脚来纠正她的姿势!可是谁能告诉她,这样左亲亲右摸摸真的不违矩吗!她转身想和男同学一起逃开,却彻底地激怒了腹黑教官,他狂吼,“立正,稍息,向右转!齐步走!”她只得跟随着他的声音朝前走去,却不想,这一走就走到了民政局。喂喂,这是怎么回事?“继续向前,踏步走!签字,领证,回家!你没机会反悔了!”
  • 穿越之我不是倒霉郡主

    穿越之我不是倒霉郡主

    (不喜慎入!此文纯属虚构,请勿与历史比对。)啥?我只是无奈的离家出走而己,怎么莫名其妙的欠了人家的债,还要穿越回到几百年前去还债?说什么去当郡主有钱、有权还有势,可眼前是什么情况…鬼才要相信这些莫名其妙的谎言,无缘无故让我变成一个倒霉郡主也就罢了,竟还遇到这见鬼的感情债?这样的倒霉郡主偶才不稀罕…注定的相遇,注定的纠缠,注定不了的结果会如何改变?当21世纪的倒霉丫头梦儿,成为清朝的倒霉郡主东莪,多尔衮女儿的命运齿轮会不会就此改变?她倒霉的命运又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