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11000000005

第5章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糊涂”法则二(4)

从社会的需要说,每一种工作都是必需的。只要每个人做好份内工作,维持物质的丰厚,促成社会的繁荣,他就应该骄傲和自豪。若从生活的价值来说,能够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做过了自己所喜欢的事,没有虚度生命,心灵从容富足,则在富在贫,皆可安心。即所谓“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说:人皆有利欲之心,此不可免,但是要去贫贱,求富贵,则必须以是否符合“义”为前提,“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能嗜欲太过甚至不顾一切,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富贵。一个人的价值,只要它确实存在,就决不会因穿着华服或蓑衣而有所改变,关键在于有自持之心态。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夜树下锻炼,他们均为贫介之士,但他们的精神却万古流芳。君不闻自古以来就有“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慨叹?故古人曰:“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对于我们如何取值生活,这些的确是足资凭藉的箴言。

要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就要具不贪之心。要懂得播种一分,收获一分的道理,不要强求,不要希冀意外的惊喜。《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的哥哥高西木进了四十大盗的藏宝洞,欣喜若狂,忘了回家,致使强盗回来,把他砍死。佛陀在《佛说四十二章经》中告诫世人说:财色之取,譬如小儿食刀刃之饴,甜不足一食之羹,然有截舌之患也。

其实,在古人看来,“富贵”两字,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不取于人谓之富,不屈于人谓之贵”,白衣草鞋,自有一股飘逸清雅的仙气,粗茶淡饭,自有一份闲适自得的意趣。

4不贪即心之主

汉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文字,先民在造字时,一定下了许多功夫,在字里面预设了一些警示人的玄机。“忍”字头上一把刀,就不用说了。这“利”

字的一边也配了一把刀,一头撞进去的贪心者其实正是撞在刀刃上了。

《聊斋志异》中曾借《聂小倩》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这一道理。聂小倩是一个被妖物胁迫害人的女鬼,以财色惑人,她勾引一个叫宁采臣的读书人,先用美色引诱,宁采臣却不为所动,于是她又捧来一锭黄金。不料宁采臣一把抓起,把它扔出屋外,正气凛然地说:“这是不义之财,拿了会玷污我的钱袋!”女鬼随即说这不是真金而是罗刹鬼骨,如果拿了它,会被它截取人的心肝。世上不义之财,不仁之贵的所有者,哪一个不怀“罗刹鬼骨”的恐怖?哪一个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以古人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佛祖告诫世人:“财色之取,譬如小儿贪刀刃之饴,甜不足一食之羹,然有截舌之患也。”任何宗教,都有戒律,而每一种都有关于财色之戒。这种不谋而合难道是偶然的吗?那些争名夺利的人不该把这看作当头棒借以猛醒吗?

中国人历来提倡“不贪为宝”,主张安贫乐道,知足常乐。这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但是现代人往往以“饱汉不知饿汉饥”这种逻辑来糟踏古人明训,其实他们并不理解智者仁者的情怀,这是一种精神,而并非真的贫穷。

元代许衡,夏季一天与众人行走,走得口干舌燥。正巧路边有一片梨林,于是大家一哄而上,摘梨解渴,这时,只有许衡默默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这梨树没有主人啊!许衡回答:“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该乱拿,现在世道混乱,故梨树无主,难道我心也无主吗?”子罕和许衡这两位贤人都拒绝了诱惑,以不贪为立身持命的“宝”和“主”。“难道我心也无主吗”这句话读来让人心潮奔涌。内心有主,就是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种人生将是自信、自立、自尊、自爱的,是不会为功名所累的人生。

5故将取之必先予之

在中国古代众多哲学思想流派中,道家思想是最机智、最富有辩证因素的一种。它也是糊涂学的重要理论依据。道家的思想特别强调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对立与互相转化,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曾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持而盈之,不可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因此,一国之君虽然是在万人之上,但想要稳居万人之上,必须先学会安处万人之下。“江河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一个人求名求利,立功立德,必须首先要从不求名利做起,不能自恃有德,假如处处表现自己的才德,惟恐失去自己的“善”名,那实际上就已失去了德、名(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功。

上德下德,是以有德;不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同理,一个人无论要想得到什么,都应该先给予别人,帮助别人,使“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即使于声色滋味上,也是懂得物极必反,故取舍有度:“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生)则取之,害于性(生)则舍之”。这就是道家提倡的“全生葆真”

之道。同时也是糊涂修身学的主要观点。

四、无为而治宁静致远

在生活中,往往有着很多“越抹越黑”的例子,同时也不乏“越做越糟”的例子。

“无为”指因循守旧的态度,生活或政治上随波逐流,谨慎维护自身利益。其实,这里讲的变与不变,有为与无为都属于对待人生或事物的方法,这是无可褒贬的。符合形势需要,就是对的,不符合形势需要,就是错的,如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需要有为,需要变革的时代。因为当时的社会处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新的生产关系和利益集团的形成和斗争,使整个中国处在割据和战乱状态,这时谁变得更快,变得更彻底,谁就能强大起来,谁因循守旧,就坐以待毙。秦统一六国之后,就需要放慢步调,休养生息,使用无为法。因为这时,天下大同,翦灭了六国,刚建立起的新的生产关系已经适应了社会需要,又没有足以对国家构成威胁的内乱外患。这时就得放慢节奏,休养生息,提倡无为之治。这时继续苛政酷刑,兴师动众,实是自取灭亡之道,所以本来指望传之百代的江山二世而亡。这里特别要指出,无为法并非是绝对的无为,而是无为无不为,这种方法需要更高明的驾驭术。

使用有为法,需要超人的才智和胆略,雷厉风行,当机立断,这在政治上尤为重要。改革,即使在政治上相当成功,而改革者却总易招致忌恨,预后不良,这几乎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中一条规律了。如吴起、商鞅都是如此,分析其原因,还是韩非子说得透彻:“凡人难变古者,惮易民之安也。”改革会触动一个业已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使之改变以重新组合构架,不仅会侵害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且极易引起已经安于某种社会结构状况的民众的普遍恐慌和不安,即使能从变革中得到好处,但他们对引起他们不安的人也是不满的。上下夹攻,此身危矣,后世人云亦云,声誉不佳。如商鞅变法,整整改变了一个时代,后世太史公司马迁对其评价却是:“其天资刻薄人也。”所谓刻薄,无非是违反众意,然而顺从众意,又何以谈改革。

“无为而治”是先秦道家学派提倡的一种治国保身之道。老子曾说:“其政闷闷,其民屯屯,其政察察,其民央央。”意思是,国家的政治昏庸,老百姓就淳朴;政治上明察秋毫,老百姓就刁顽。因此,政治最好无所作为,国家就好治理了。《老子》又说:“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动,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总之,只要无所作为,天下自然端正、归化、富强、淳朴,看起来很难理喻,但有时候施之于政,用之于商,却出奇效。

1闲散淡泊超然物外

人们大都渴望和追求荣誉、地位、面子,为拥有这些而自豪,人不情愿受辱,为反抗屈辱甚至可以生命为代价。所以,现实中便出现了各种各样争取荣誉的人,及反抗屈辱的勇者和斗士;也有为争宠,争荣不惜出卖灵魂的势利小人,愿为奴隶而不可得的人。但同时,也有人把荣誉看得很淡,甘做所谓“荣辱毁誉不上心”

的清闲人、散淡者。

他们对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都看得很淡泊,追求精神的超脱,正所谓“去留无意,任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窗外花开花落”。庄子曰:“荣辱立然后睹所病。”(《则阳》)意思是说,人们心中有了荣辱的念头之后,就会有种种忧心的事情。过分关心个人的荣辱得失,就只能忧虑烦恼,无法摆脱。

他在《徐无鬼》章中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大意是说,追求钱财的人因钱财物品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永不满足;追求地位的人常因职位不高而暗自悲伤;贪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荡,以便从中扩大自己的权势。同时庄子也从正面阐述其观点。“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缮性》)大意是,不追求官爵的人,不因为得取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势媚俗,所以他也就无所谓忧愁。所以庄子主张“至誉无誉”(《至乐》)。在他看来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把荣誉看得很淡很轻,名誉、地位、声望都算不了什么,即使行善做好事也不要留名。

《庄子·刻意》章中说道:“就薮(sǒu)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这里,庄子列举了几种人士:隐居江海的人,与世无争、逃避世事的人,清闲自在的人。这些人也没有什么荣辱毁誉的强烈愿望或忌讳。所以,栖身山林江湖,流浪旷野荒原,闲散度日。

这正是道家的处世态度,“顺其自然”。在同一章中,庄子讲了闲散居世的好处:

“平易恬胟(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追求恬淡的人,不会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没有强烈的物欲,邪恶就难以侵袭他的身心。尽管庄子的“无欲”

、“无誉”观有许多偏激之处,但当人们为金钱所惑,为官爵所累的时候,何不从庄子他老人家的思想中发掘一点值得效法和借鉴的东西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六章》中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要懂得荣辱的分寸。知足就不会受辱,就不会遭遇不幸。又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四十六章》)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贪得无厌是最大的罪过。把钱财、家世、容貌视为荣辱标准的人,一般都不知足,越有越想有,越有欲望越盛;欲望太盛,就会产生邪念,为拥有更多的财权而不择手段。由敬财、爱财而贪财、聚财、敛财,甚至于巧取豪夺、唯利是图、谋财害命。市场上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正是由此所致,生活中这类例子几乎每个人都曾耳闻目睹,真乃是欲壑难填人心不古!

劝君做一个“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没事人、清闲汉吧!

2汉承秦制萧规曹随

凭借武力实现独霸天下的秦朝,不懂得韩非“变与不变,圣人不听,政治而已”的道理,也不体谅形势的需要,只是一味地求变和有为,一味使用严刑峻法,滥用民力,广赋苛捐,加之采取文化的野蛮专制,终于激起农民起义和各地贵族的反抗,只维持了十几年统治便告灭亡。

刘邦建立汉朝后,对秦亡的教训很是警惕。这时陆贾为他写了十二章论文,并合为一书,刘邦称之为《新语》。陆贾的主要观点就是“无为而治”,“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民逾炽,而敌人逾盛。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总之,文中提倡无为而治是“长久之术”。刘邦接受了这个观点。

于是崇尚“黄老道德之术”成为汉初政治的一个特点。以前史家总结汉初的政治统治时有“汉承秦制”、“与民休息”、“萧规曹随”等说法,都是“无为而治”的引申。

“萧规曹随”是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故事。

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到其子汉惠帝即位,萧何一直为相。汉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萧何病重,惠帝亲往探望,问道:“您百年之后,谁可接替您的位置呢?”萧何回答:“知臣莫若主。”惠帝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答:

“皇上您真是找对人了,这样老臣死而无憾了。”说完暝目而逝。其实,萧曹二人曾因评功、评位次、封赏等事有过嫌隙,素不来往。而萧何临终时却举荐曹参接替其位,也算一段佳话了。

曹参本是一员战将,扶佐刘邦打天下,立了不少战功。后来作齐国丞相,在政治上推崇黄老道德之术,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曹参取代萧何为相后,并未新官上任三把火,有所建树,而凡事都依萧何立下的条令,没有任何变更。

他从各郡中选择了一些文辞木讷、稳重忠厚有长者风范的官员作为丞相府的属官,而将精通言辞文章和追求功名的人都打发走了。而且曹参日夜饮酒,不问政事。同朝的官员和其他宾客见他终日无所事事,都想劝告他,可是但凡来人,曹参一见到人家开口,马上拉住饮酒,饮酒中间如想再开口,立即灌酒,直到来人喝醉,往往一句话也未说出就走了。

遇到人们犯了细小的过错,曹参非但不过问,而且想办法帮他遮掩过去。日久天长,他的丞相府清闲得近乎冷清。

惠帝怨怪他作为相国而不视事,心想他这么做有点儿对不起我吧?曹参的儿子曹纜官拜中大夫,惠帝让他去问曹参,到底怎么回事?曹纜回家后,找个机会去问父亲,没想到曹参听后大怒,立即打了他两百鞭子,还说:“天下大事,不是该你管的。”次日上朝时,惠帝责怪曹参说:“与曹纜一点关系都没有,是我让他问你的。”曹参听了,赶忙免冠谢罪并说:“陛下自审,才能比得上高祖吗?

”惠帝说:“我怎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问:“那么陛下看我的才能与萧何相比怎么样呢?”惠帝说:“你似乎不及他。”曹参说:“陛下说对了。现在高祖和萧何已平定天下,昭明法令,陛下垂拱而治,我们臣子遵照执行,上体下行,不就是可以了吗?”惠帝听完,恍然大悟说:“这样确实是很好,你不必说了。”

由此可知无为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了。这种做法省心省力,皆大欢喜。《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一首民歌:“萧何为法,讲若盘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这首民歌表达出当时老百姓衷心的拥护。后来,吕后、文帝、景帝都实行的是无为而治,形成了一个历史上相当著名的清平时期。

不过,无为而治并不是在每一个历史时代都行得通的,应视具体的社会情势而定。何况无为也并非绝对的无为,汉初之所以成功,与“汉承秦制”这个大前提有关。如把“秦制”的建立比作烹调食物的话,那么汉初就是吃食物,和消化的过程。社会政治也有拿来与消化的分别。王安石变法的时期,北宋积弱已久,好像一个十分饥饿的人,当务之急是寻找食物,先来填饱肚子,然后再提倡无为,提倡遵守祖宗的成法。如果坐在那里消化,消化的是自身的脂肪、肌肉、血和生命。再如清末,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已走到尽头,帝国主义的炮舰开到家门口,国内鸦片风行白银外流,人民衰弱,内忧外患。因循守旧,害怕变革使中国经历了上百年的民族屈辱。所以尽管无为很惬意,保险系数又大,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和所有的时代。

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一个人被一团乱麻缠住,越挣扎缠得越紧,倒不如静止不动,慢慢梳其纹理,从而得以摆脱困扰。

3顺境不骄逆境不颓

大丈夫不论得志或不得志,均能恬然处之。孟子说:“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同类推荐
  •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是沈从文先生最新作品集。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作家,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想家,沈从文在他一生的追求和探索中,对人生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观点。
  • 让你脱颖而出的18种能力

    让你脱颖而出的18种能力

    本书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学习能力”、“选择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18种能力的具体作用,以及运用这些关键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人迅速有效地培养和掌握这些关键能力,规划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 成长的目标(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成长的目标(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和人打交道时,你应该在认识论上安于一个事实,这就是说,人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意图和目标,尽管物理学的对象没有。无论是神的投射,还是人自身的投射,我们传统的科学都很明智地把意图的投射排除在物理宇宙的研究之外。实际上,对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存在,这种净化是必要的条件;对太阳系最好也作如此理解。意图的投射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对于充分的理解确实有害。但研究人时,情况完全不同。人确实有意图和目标可以通过内省直接认识,也可以从行为方面加以研究,正如在似人动物中看到的一样。虽然这一简单的事实已从传统自然科学的模式中排除出去,却又自动地使传统科学的方法不那么适用于研究大多数的人类行为。
  • 感动:感动你一辈子的心灵礼物

    感动:感动你一辈子的心灵礼物

    我们要以感恩的心过每一天,更要用心看这个世界,用心感动自己,不要把每一件事都视为是理所当然,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会改变,且看你如何去衡量。本书精选了78则感动人心的小故事,分类编排,以简单的小故事说明人生的大道理,适合普通大众阅读。这本《感动》的诞生源于对生命的每次理解,和每次激荡起的心中的那份涟漪。不论你身边的是怎么样的人,他们的世界里都有一个或者多个故事。
  • 做人做事不要太实在

    做人做事不要太实在

    做人做事不要太实在,许多时候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任何事物都有其负面的影响,真话有时明显就有负面影响。善意的谎言不是地地道道的欺骗,而是以使别人快乐为目的。任何“善意的谎言”———借口都有润滑作用,使用借口的人用它来保护自己或避免伤害别人。经常说一些好听赞美的话,取代原本恶意的讽刺或者负面的批评。恰如其分地赞美别人,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人。赞美别人不是逢迎拍马,而是一个实在的人应当掌握的基本生存技术。如果你学会了赞美别人,你就会学做人了。人不是天生如此,而是要主动地去“做”———人是“做”出来的。
热门推荐
  • 双冠国度之星辉之夏

    双冠国度之星辉之夏

    一次与众不同的穿越,封雅颂以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来面对这个风起云涌的异世界,在一系列不可思议之中来缔造自己的传奇生命,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趁势崛起吧!
  • 麒麟玉

    麒麟玉

    韩小溪自小衣食无忧,却经历家庭变故,离奇穿越回宋朝,居然遇见了宋朝辉煌时期的青少年时期的王爷,与商界巨贾之子开展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
  • 幻金帝王

    幻金帝王

    这是一片神秘的大陆,没有炫丽的魔法,却在武技上创造了空前的繁盛文明……这里没有万能的主角,只有点点滴滴的努力,只有数不尽的艰难困苦......弱肉强食,强者自强,至强者是什么?看是天地法则,看是万物自有规律,看是一切已注定.......当你成为至强者,才发现,这一切不过是某个存在的一时兴起!改命,换天,做自己!看主角怎样从弱小变强大,再从被操控到反操控,一直成为操纵存在的掌控者!
  • 意想不到的校园生活

    意想不到的校园生活

    非优等生徐宥踩了“狗屎运"进了全市最好的高中------山海中学。看伪学霸与真学霸的逗趣生活......
  • 诡市

    诡市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到达D市之后…这世界上真的有鬼吗?起初的我是不相信的,但是机缘巧合下加入了全国唯一的‘超自然现象调查小组‘后才大开眼界。而我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ps.求收藏,求推荐。)
  • 亚健康食疗小方

    亚健康食疗小方

    食疗是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最佳方法之一。本书针对多种常见的亚健康状态,选择了一些饮食调理和治疗的方法。本书所提供的食疗小方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家常食物组成,另一种是由家常食物和中药混合组成。所选食疗小方一般由l~4种主料组成,大多具有组方简单、原料便宜、制作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体现了简、便、廉、验的优势,非常适合普通家庭采用。本书内容丰富,方法实用,解析准确,文字通畅,有一定的趣味性,适合亚健康人群及其家属阅读和选用,也可作为社区医疗保健人员、城乡医护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 绿茵传奇

    绿茵传奇

    少年平凡,少年很普通。可少年有梦,有梦就足够了!这一年,萧晓十六岁,他誓要成为新一代的绿茵传奇。(PS:其实我知道,像我这种新人,还写足球小说这种类型的竞技文,其实没什么人看!不过还是要感谢各位能够点击进来……然后,继续挥泪求票票,求收藏!!)
  • LOVE OF LIFE

    LOVE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陌上霜

    陌上霜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从一个平凡的小女孩成为世家的大小姐,届时,后母和姐妹对她敌意深重。一个傻傻的女孩将会如何在这么一个复杂的家庭和圣德学院生存……
  • 重生之忠犬老公的独宠游戏

    重生之忠犬老公的独宠游戏

    小狗柏拉图在死后,灵魂不灭,进入了一个富家公子的身体,与小狗的女主人季节成为欢喜冤家;聪明主妇蒙崎恬阴差阳错之下,竟与丈夫许靳东的明星前女友Olivia灵魂兑换,扯出一段段有趣、匪夷所思的故事;腹黑公子沈北宸的神秘面纱什么?众人的爱恨纠葛、家族恩怨、奇思怪想将一一展现……